Workflow
市场化票价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京沪高铁上半年收入210亿元 创历史同期最好
中国经营报· 2025-09-05 15:2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0.13亿元 同比增长0.72% 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16亿元 同比减少0.64% [1] - 京福安徽公司管辖线路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净利润807.90万元 [1] 运营数据 - 本线列车运送旅客2499.6万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1.2% [1] - 跨线列车走行里程完成4855.6万列公里 同比增长0.1% [1] - 京福安徽管辖线路列车走行里程2040.7万列公里 同比增长7.5% [1] 成本结构变化 - 电力成本明显增加 维护人工等固定成本因高铁网络扩张而上升 [1] - 智能化提升工程推进 北斗技术应用及智能化升级投入推高成本支出 [1] 票价机制与运营优化 - 已形成市场导向的票价机制 客流高峰期实行七档票价浮动方案 [2] - 2023年按时速350公里标尺统一铺画运行图 增加优质标杆车开行密度 [2] - 争取更多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运营 提升本线运输能力 [2] 服务创新与未来规划 - 2025年4月8日起推出高铁宠物托运服务 [2] - 计划推出沿线车站家庭休息室 行李寄送到家 影院娱乐等增值服务 [2] - 2025年经营计划包括优化运输产品供给 完善市场化票价浮动策略 [2]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22.4亿人次 同比增长6.7% 创历史新高 [3] - 线路全长1318公里 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 设计运营时速350公里 [3] - 作为投资建设运营主体于2020年1月在A股上市 由国铁集团实际控制 [3]
8点1氪:微信新增语音自动转文字并发送功能;应届生拒绝offer被HR威胁业内封杀;首款折叠iPhone定价或超一万四千元
36氪· 2025-07-23 00:06
环球音乐集团上市 - 环球音乐集团已秘密提交美国上市申请 履行与潘兴广场对冲基金的协议条款 [3] - 此次上市为部分股东拟进行的股票发行 公司不会从中获得任何收益 [3] 中微半导体港股上市 - 中微半导体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以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3] 微信新功能 - 微信测试语音自动转文字并发送功能 依托内置语音识别技术 普通话转换准确率较高 [3][4] - 用户可通过连续说出"over over"指令自动发送转换后的文字 无需手动点击 [4] 折叠iPhone - 苹果首款折叠iPhone预计2026年下半年发布 定价或突破2000美元(约14345元) [6] - 采用书本式对折设计 主屏由三星显示供应 目标折叠寿命20万次以上 [6] - iOS 27将新增多任务浮窗等功能 供应链最快2025年底进入大规模量产 [6] 小米汽车保值率 - 小米SU7在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中一年保值率达88.91% 排名第一 [10] - 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保值率分别为76.04%和71.28% [10] 农夫山泉红瓶尖叫 - 农夫山泉红瓶尖叫20周年纪念款在二手平台被炒至8900元/箱 溢价177倍 [10][11] - 该商品去年发售1万箱 每箱15瓶售价75元 目前已是临期商品 [11] 航旅纵横新功能 - 航旅纵横上线"民航官方直销平台" 用户可一站式比价购买多家航司机票 [14] - 平台不收取机票代理费 价格与服务政策由航空公司直接发布 [14] 贵州茅台科研公司 - 贵州茅台与茅台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科研公司 茅台出资4.9亿元占股49% [17] - 茅台集团出资5.1亿元占股51% 以货币和科技大楼实物形式出资 [17] 美股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道指涨0.4% 纳指跌0.39% 标普500涨0.06% [17] - 热门中概股普涨 蔚来涨超10% 百度涨超4% 小鹏汽车和拼多多涨超3% [17] Neuralink进展 - Neuralink一天内完成两台脑机接口植入手术 两位患者恢复状况良好 [18] - 马斯克表示Neuralink将改变数十亿人生活 帮助瘫痪患者重新行走 [18] 特斯拉餐厅 - 全球首家特斯拉超级充电站餐厅在洛杉矶开业 将7*24小时运营 [18] - 马斯克表示目标是为所有人提供有趣体验 无论是否是特斯拉车主 [18] 可口可乐新品 - 可口可乐计划在美国推出一款采用蔗糖制成的产品 补充核心产品组合 [19] - 特朗普此前表示可口可乐同意使用"真正的蔗糖"生产饮品 [19] 三星折叠手机 - 三星Galaxy Z Fold7和Flip7韩国预售刷新系列销量纪录 [19] 百度视频生成模型 - 百度AIGC视频生成模型蒸汽机上线手机网页版 注册用户突破30万 [20] - 模型上线2周累计生成内容超200万条 单小时任务提交量达18000次 [20] 通义千问代码模型 - 通义千问发布Qwen3-Coder代码模型 在多项指标上取得开源模型SOTA效果 [21] - 同时推出并开源命令行工具Qwen Code 用于代理式编程 [21] 腾讯云AI编程工具 - 腾讯云内测CodeBuddy IDE 实现全流程AI一体化的开发工作台 [22][23] - 支持自然语言对话实现应用从产品构想到开发部署的全流程 [23]
争抢“京沪线” 民航高铁竞合互补
中国经营报· 2025-05-16 18:12
京沪航线跨航司签转合作 - 上海机场集团联合首都机场、中国东航和中国国航试行推出往返上海虹桥和北京首都机场的快线跨航司自愿签转服务,适用于经济舱6折及以上舱位的客票,8折以上舱位可限免一次签转手续费 [2] - 该服务试运行时间为5月6日至8月5日,后续将根据旅客反馈进行拓展升级,是国内首次由航空公司主导发起的合作服务项目 [3] - 京沪航线每日频次近80架次,中国东航、中国国航、海南航空和南方航空分别占44.04%、26.45%、9.97%和8.23%的市场份额 [3] - 业内认为此举推动行业从"竞争"转向"协同",为国内其他主干航线提供可复制经验,有效吸引时间敏感型旅客回归 [2] 高铁与民航的竞合关系 - 京沪高铁2024年营业收入421.57亿元同比增长3.62%,净利润127.68亿元同比增长10.59%,但本线客流同比下降2.31%至5201.6万人次 [5] - 2024年民航和高铁旅客量分别增长17.9%和11.9%,民航增速明显高于高铁,形成旅客"对流"趋势 [6] - 高铁在"门到门"总通勤时间和正常性上吸引商务旅客,而民航通过"打折票"吸引普通旅客 [5] - 2023-2024年民航京沪线发送旅客从689.9万人次增至861.3万人次,增速24.84%,明显高于京沪高铁 [6] 高铁市场化票价机制 - 高铁客流存在日历、停站和时段三方面不均衡,工作日与节假日客流峰谷差近三分之一 [7] - 市场化票价机制使G19次列车客座率从94.3%降至90.3%,G149次从62.4%升至73%,促进客流均衡化 [7] - 2020年以来多条高铁线路实行市场化票价机制,运营良好客流更加均衡 [9] 行业合作与竞争策略 - 中国三大民航央企通过跨航司签转展现合作共赢新思维,共同拓展航空市场 [4] - 航司从更宏观层面审视市场,着眼于行业生态优化,为获取新增量市场创造机会 [4] - 京沪高铁研究区域内所有交通方式以保持竞争优势,航司合作被认为与高铁分流竞争压力有关 [9] - 跨航司签转服务是理念意识到业务系统的纵深调整,设试运行观察期准备后续完善 [10]
中国最赚钱高铁:员工仅86人,收“过路费”比运人更赚钱
36氪· 2025-05-15 11:4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421.57亿元,同比增长3.62%,归母净利润127.68亿元,同比增幅10.59%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02.23亿元,同比增长1.16%,净利润29.78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显著放缓 [5] - 2024年四季度营收98.02亿元,同比微增0.01%,净利润27.53亿元,同比增长4.62% [13] 业务结构 - 客运业务营收158.3亿元,占比37.5%,路网服务收入259.5亿元,占比61.6% [1][10] - 跨线列车收入259.5亿元,同比增长7.1%,运行里程10250.7万列公里,同比增加11.4% [11] - 京福安徽公司2024年列车运行里程3763万列公里,同比上升5.7%,2024年三季度起实现单季度盈利 [12] 运营模式 - 采用"委托管理+资产运营"轻资产模式,仅86名员工,人均创收4.9亿元,人均创利1.5亿元 [2][9] - 委托沿线铁路局进行运输管理,自身定位为资产所有者,2024年支付受托方管理费约40亿元 [9] - 员工构成:技术人员45人,财务人员17人,管理人员24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5人 [10] 市场策略 - 实施七档浮动票价机制,二等座最低498元,商务座最高1998元,价差达1500元 [7][8] - 2025年新增北京南至南京南标杆车次G65/G66,京沪大站标杆车达15对 [16] - 推出高铁宠物托运服务,与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合作推进智能化提升工程 [17][18] 行业竞争 - 民航降价分流商务客源,2024年三季度北京-上海机票含税价低至500元,低于高铁二等座均价600元 [14] - 2025年虹桥机场与航司推出跨航司签转服务,可能进一步影响高铁商务客流 [15] - 中国高铁单位票价0.42元/人公里,仅为日本、法国的五分之一,存在调价空间 [8] 客流数据 - 2024年本线列车运送旅客5201.6万人次,日均14万人次,同比减少2.31% [1][6] - 京沪高铁累计客流量近20亿人次,占全国铁路总客流6%,线路长度仅占全国0.9% [6] - 全国铁路客运量43.1亿人次,同比增长11.9%,但京沪本线客流受公商务出行减弱影响下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