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 - 物价螺旋

搜索文档
美联储决策层洗牌,2%通胀目标会否被废除?
金十数据· 2025-09-26 09:22
目前,美联储改变2%通胀目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随着美联储理事会成员构成发生变化,且鲍威尔的美联储主席任期将于明年5月到期,关于"替代2%固 定通胀目标"的讨论,是否即将逐渐升温? 市场预计周五公布的数据将显示,美国通胀已连续第54个月超过美联储2%的目标。即便将近年所有冲击因素,以及美联储后疫情时代通胀框架中内置的灵 活性纳入考量,一家央行连续这么长时间未能实现目标,仍属罕见。 而且,通胀很可能在未来数月(甚至数年)内都无法回落至2%。美联储官员的中值预期显示,直至2028年,整体个人消费支出(PCE)通胀与核心PCE通 胀才有望回到2%。 采用"通胀区间"的可能性 对于一个"连续四年多每月都未实现"的目标,选择改变它(本质上是"临时调整规则"),显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话虽如此,"政策试探"最好尽早进行。替代当前通胀目标的潜在方案之一是"通胀区间",部分美联储官员近期已对此表示认可,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亚特兰大 联储主席博斯蒂克。 本周,博斯蒂克在《宏观思考》(Macro Musings)播客节目中接受乔治梅森大学高级研究员戴维·贝克沃思(David Beckworth)采访时表示,他对未来采 用"通胀区间" ...
11票支持!美联储同意降息,奥巴马打开天窗说亮话,美国走向破产
搜狐财经· 2025-09-20 03:16
美联储终于降息,为何说特朗普"虽胜犹败"呢?美国正走向破产,这又怎么说呢? 美国经济现在面临一个左右为难的困局,拜特朗普发动关税战所赐,美国通胀率高烧不退,因此他需要胁迫美联储降息来抑制 通胀率。但同时,美联储如答应降息,则又会对美债收益还有美国金融市场造成猛烈冲击。因此,在降息或者加息的问题上, 特朗普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几乎反目成仇,甚至他还一度威胁"炒鲍威尔鱿鱼"呢。不过现在,特朗普终于等来了他翘首以盼 的"好消息",那就是美联储同意降息了,怎么回事呢? 降息来了,特朗普却笑不出来 9月17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的消息传遍全球。按理说,这是特朗普盼了大半年的"胜利"——毕竟他从今年4月开始就天 天在社交媒体上炮轰美联储"不作为",甚至威胁要解雇鲍威尔。可当降息真的落地,特朗普却连个像样的表态都没有,当天他 的"真实社交"账号全是出访英国和参观工厂的内容,对降息只字不提。这种反常的沉默背后,藏着他难以言说的憋屈。 特朗普想要的可不是25个基点。早在7月,他就公开宣称美联储的利率"至少偏高300个基点",甚至放话"再这么拖下去美国经济 要完蛋"。按照他的设想,这次至少得降息50个基点才能"解渴"。结果呢 ...
英国商界警告新预算案将再度刺激通胀 央行或被迫放缓降息步伐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02:52
核心观点 - 英国财政政策通过增加企业税收和监管负担推高运营成本 企业通过涨价转嫁压力 加剧通胀风险并延缓央行降息进程 [1][2][6][8][11] 企业成本压力 - 商业团体警告工党政策将带来数十亿英镑运营成本 企业利润空间缩小更难以消化压力 [1] - 小企业面临明年4月商业税减免到期 税负增加17亿英镑 [6] - 新法规包括就业权利法案和包装税带来额外成本 政府估算就业权利法案成本最高达50亿英镑 [6] - 全国生活工资4.1%涨幅将于明年4月实施 若叠加就业权利法案成本可能再增加1.5%工资成本 [6] 通胀影响机制 - 企业转嫁成本推高物价 去年雇主国民保险缴费上涨推动通胀率上升0.4个百分点 [6] - 英国央行指出核心商品价格通胀上升主要反映更高劳动力成本 导致英国食品价格涨幅比欧洲更陡峭 [8] - 新包装税可能使食品价格水平上升略高于0.5% 食品价格通胀预计从4.6%升至6% [8] - 工资-物价螺旋推动通胀风险显现 酒店业协会指出全国生活工资涨幅存在此类风险 [8] 政策约束与应对 - 财政大臣受竞选承诺约束未提高所得税或增值税 转而通过增加雇主工资缴纳份额260亿英镑平衡预算 [1] - 政府成立新预算委员会加强经济政策掌控 由经济顾问和财政部部长共同主持 [5] -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降息节奏受通胀阻碍 投资者预计明年2月前不会再次降息 [11] - 长期国债高借贷成本部分源于市场对通胀持续担忧 财政部语言转向控制通胀任务 [11]
2025年杰克逊霍尔年会点评:美联储或九月降息,但或不是连续降息
华创证券· 2025-08-24 07:16
美联储政策转向 - 鲍威尔暗示9月降息概率从72%升至81.3%[4] - 全年降息次数预期从1.91次升至2.18次[4] - 降息是预防性而非衰退式因政策利率略领先于规则水平[4] 就业与通胀风险评估 - 就业下行风险上升因劳动力供需显著放缓[3] - 关税对通胀影响被视为短暂一次性变化[3] - 长期通胀预期保持锚定与2%目标一致[3] 货币政策框架调整 - 从平均通胀目标制回归灵活通胀目标制[6] - 删除有效利率下限表述因中性利率可能高于2010年代[6] - 删除就业缺口表述但未放弃该思路[8] 资产价格影响 - 预防式降息阶段美股可能拔估值或盈利支撑上涨[5] - 长端美债利率在降息预期和落地阶段偏向下行[5] - 美元指数在降息预期阶段偏弱落地后偏强[5]
【招银研究|海外宏观】走向“双宽松”——2025年鲍威尔Jackson Hole央行年会讲话点评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8-23 12:02
核心观点 - 美联储9月将重启降息 预计合计降息3-4次(75-100bp)终点利率位于3.5%附近 年内降息2-3次 年底利率达3.75% 较市场预期更偏鹰派 [1][13] - 宏观政策转向"双宽松" 《大而美法案》与降息共振推升经济就业及通胀 "非线性下行"风险可能不会发生 [1][13] - 市场或复刻去年下半年走势 短期延续鸽派交易但需警惕中长期反转风险 [2][15] 宏观研判 - 鲍威尔首次明确鸽派立场 指出风险平衡转向 就业基准情形为下行风险 通胀基准情形为暂时性通胀 [3] - 充分就业来自供给与需求同步收缩 供给收缩因移民政策变化 需求收缩因经济放缓 新增就业显著下行但失业率保持稳定 [3] - 经济增速显著下降 上半年实际GDP增速放缓至1.2% 较2024年2.5%水平折半 主因消费扩张放缓 [9] 货币政策 - 鲍威尔给出明确降息信号 政策仍处限制性区域 未来需调整立场 取决于经济前景及风险平衡 [10] - 取消通胀补偿策略 不再容忍更高通胀 从单方面关注充分就业转向同时关注就业过热及过冷 [11][12] 市场影响与前瞻 - 美联储9月重启降息但不宜高估幅度与斜率 宏观政策"双宽松"可能推动经济再度转强 [13] - 通胀再度上行可能威胁中期选举 特朗普或转向"宽财政稳货币"组合 宽财政推动增长 稳货币控制通胀 [1][13] - 即使住房服务通胀和商品通胀跌至0 其它服务通胀仍足以将核心PCE稳定在2% 经济转强后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13] 市场反应及策略 - 市场降息预期大幅升温 完全定价9月降息 年内累计降息预计增加7bp至55bp 终点利率预期下行11bp至3.2% [14] - 美债收益率全面下跌:2年期跌9.5bp至3.70% 5年期跌9.6bp至3.76% 10年期跌7.4bp至4.25% 30年期跌4.2bp至4.88% [14] - 美元指数跌0.9%至97.72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跌至7.17 美股全线上涨:标普500涨1.52% 纳斯达克涨1.88% 道指涨1.89% [14] - 建议做多中短久期美债但谨慎对待长久期 做空美元仓位需警惕四季度反转风险 [15]
【UNFX课堂】滞涨的阴影:70年代的美国经济、市场表现与政策博弈
搜狐财经· 2025-05-27 03:22
滞涨概念 - 滞涨由"停滞"和"通货膨胀"组合而成,描述高通胀与高失业率并存的异常经济现象 [1][2] - 打破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中通胀与失业率的权衡关系 [2] - 经济停滞表现为增长缓慢或负增长、高失业率及企业盈利下降 [3] 滞涨成因 - 供给侧冲击如石油价格暴涨直接推高成本并抑制生产活动 [2][7] - 不当经济政策包括过度宽松货币财政政策或限制生产的行政措施 [2][7] - 工资-物价螺旋与通胀预期自我实现形成恶性循环 [7] 历史案例(20世纪70年代美国) - 背景包括石油危机(油价涨数倍)、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及宽松政策遗留问题 [7] - 经济表现:通胀率多次达两位数(最高近15%)、失业率突破8%-9%、GDP负增长 [7] - 金融市场中股市实际价值缩水,道琼斯指数十年未涨,"漂亮50"蓝筹股泡沫破裂 [6][7] 金融市场反应 - 股市受高通胀侵蚀盈利、利率上升竞争资金及不确定性三重打击 [7] - 债市价格下跌,名义收益率上升但实际收益率为负 [7] - 大宗商品表现强劲,石油与黄金分别因供给冲击和避险需求暴涨 [12] 政策应对 - 初期价格管制与渐进加息失败,刺激政策加剧通胀 [8] - 后期沃尔克采取激进紧缩,联邦基金利率超20%成功抑制通胀但引发衰退 [8][12] - 核心困境在于刺激与紧缩政策分别会恶化通胀或停滞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