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

搜索文档
高学历女孩毕业找不到工作,搞直播反而成就了自己!怪不得那么多人开始搞这个呢?
搜狐财经· 2025-09-06 11:32
高学历群体就业趋势转变 - 新闻系硕士林晓投出300多份简历未获传统岗位offer 通过直播分享专业知识三个月内粉丝量突破50万并成立求职咨询工作室[1] - 高学历+直播组合从特例变为常态 反映社会结构转型与就业市场重构背景下个体对新职业形态红利的捕捉[3] 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 - 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179万创历史新高 但传统就业市场岗位呈现结构性收缩[4] - 传统制造业和部分互联网行业受技术迭代与经济周期影响缩减招聘规模 更倾向招聘有经验成熟人才[4] - 高学历群体职业预期与市场需求错配 多数人首选国企大厂事业单位 对新兴职业接受度滞后[4] 直播行业价值重构机制 - 直播行业打破传统职业对学历认证工作经验地理空间的依赖 将文化资本专业技能直接转化为经济资本[6] - 高学历群体通过直播实现专业内容→精准受众→商业变现直接链路 缩短文化资本转化路径[6] - 直播行业具有低门槛高弹性特性 启动成本低仅需手机账号 内容创作自由度高且能获得即时反馈[7] 社会选择与阶层流动机制 - 高学历群体直播成功案例产生示范效应 推动大众涌入形成理性选择[9] - 直播行业流量分配机制提供阶层跨越可能性 不依赖背景仅看内容价值 为底层个体提供逆袭机会[9] - 传统社会流动依赖教育→职业→收入线性积累 而直播打破家庭背景地域资源制约[9] 行业生态特征与风险结构 - 直播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头部主播占据大部分流量与收益 中尾部主播面临流量低迷收入不稳定困境[10] - 直播内容时效性要求持续输出 易导致职业倦怠 且缺乏传统职业的社会保障与职业晋升体系[10] - 尝试直播机会成本较低 失败不会损失过多可能获得新技能经验 成功则可能实现远超传统职业收益[10] 数字经济转型背景 - 高学历者进入直播反映社会经济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 社会分工从标准化规模化转向个性化多元化[11] - 直播行业是数字经济下职业多元化典型体现 不仅补充传统就业体系更革新社会分工模式[11] - 数字技术发展将催生更多新职业形态 需关注如何为新职业群体提供保障而非该不该做的争论[13]
今年上半年,章丘区规上工业完成总产值658.5亿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7-29 05:22
工业经济总体表现 - 章丘区是济南市传统工业大区,拥有31个大类、96个中类和169个小类的工业门类,工业为区域最大经济引擎[3] - 上半年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5.1%,拉动GDP增长1.9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总产值658.5亿元居全市第2位[3] - 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46%,反映工业持续增长态势[3] 工业投资与结构 - 上半年工业投资64.6亿元占全市总量七分之一,同比增长11.8%,其中制造业投资42.3亿元(占比65.5%)同比大增28.6%[3] - 技改投资42.2亿元占全市20%,增速居全市首位,成为工业转型升级核心动力[3] 重点行业与企业表现 - 14个行业实现正增长,汽车制造业产值237.04亿元(+3.44%),金属制品业75.38亿元(+8.59%),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8.77亿元(+21.23%)[4] - 39家企业产值增幅超10%,其中12家增幅超50%[4]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扶持40余家小微企业"上规入库",扩大亿元企业群体规模[4] - 通过"内培外引"策略延伸产业链,构建"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协同发展的产业新格局[4]
沂河新区“工业过千亿、城市更美丽”集中攻坚行动总结会议召开
齐鲁晚报网· 2025-07-28 05:48
工业经济与产业发展 - 沂河新区提出"工业过千亿、城市更美丽"集中攻坚行动作为高质量发展总抓手,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向好并大幅进位[1] - 下半年将重点抓工业经济运行、聚链成群、园区载体建设、项目攻坚及企业家队伍建设以提振工业经济[2] - 特色产业园区作为发展载体,通过压实责任推动产业集聚[1] - 临工集团等企业代表参与会议,11家单位进行经验交流[4] - 现场观摩26个重点项目,授予智能科技文创产业园等10个项目"十好项目"称号[5] 服务业与科技创新 - 计划通过提升重点行业、培育市场主体、扩大有效投资及优化产业生态突破服务业发展[2] - 科技赋能措施包括强化创新载体建设、研发人才引进、科技金融支撑等[2] - 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被列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4] 城市发展与开放经济 - 以打造"活力、宜居、生态"现代新城为目标,提升城市品质[1] - 下半年将在城市活力突破、宜居水平提升及生态建设方面强化措施[2] - 扩大对外开放路径包括建设跨境电商集聚区、构建贸易服务生态圈及拓展外资渠道[2] - 临沂综合保税区作为开放平台被重点提及[1][5] 政策与要素保障 - 以财源建设为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1] - 强调争取上级政策牵引,统筹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1][2] - 开展"三争"工作(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并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2] - 金融机构代表参会,工商银行临沂分行等机构参与交流[4]
山东工行:向新而行 统筹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金融服务
齐鲁晚报· 2025-06-27 11:09
山东工行服务实体经济与金融创新 - 公司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责主业 截至5月末本外币和人民币贷款增量双超1000亿元 创历史新高且列可比同业首位 成为省内首家贷款余额双破1.4万亿的国有大行 [1] - 公司将服务科技创新和工业经济视为政治责任 认为不支持科技创新则发展无未来 不服务工业经济则经营缺基本盘 [1] - 公司以落实"两新"政策为抓手 实现对新质生产力的精准滴灌 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实践成果 [1] 科技金融发展成果 - 科技型企业贷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双破2000亿元 增量双超400亿元 科技型企业中长期贷款和科技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速达22.6%和29%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 - 公司率先承销全国首批山东首单"科技创新债券" 并发放全省首笔科技创新贷款和首笔设备更新贷款 累计投放金额位居全省首位 [2] - 建立"1+2+N"科技金融专营架构 包括科技金融委员会 省级科技金融中心 济南烟台分中心及43家科技支行 [2] - 推出研发贷 人才贷 科创e贷等个性化产品 并与省金融办 科技厅 工信厅等合作打造服务生态 [2] 制造业金融服务举措 - 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 中长期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 余额和增量均为四行第一 [3] - 创新推出专精特新设备购置绿色贷 制造e贷 科创e贷等特色产品 并落地AIC股权投资基金和股票回购增持贷款 [3] - 小巨人有贷户覆盖率近50%居同业第一 围绕19条省级标志性产业链开展"百链千户"专项服务 [3] - 针对35个国家级和51个省级先进集群推出专属融资方案 构建点线面一体服务新格局 [3]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将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金融服务 推动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4] - 计划为山东"走在前 挑大梁"提供更多金融助力 统筹"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4]
一季度工业企稳,但应重视私营工业企业的盈利压力、效益下滑
搜狐财经· 2025-05-09 11:25
工业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1395.9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较1—2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 [4]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3.6亿元,同比增长0.8%,扭转了自上年三季度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 [5] 不同类型企业营收表现 - 私营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6227.8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在三类企业中最高 [4] - 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收入90016.3亿元,同比下降0.2%,增速在三类企业中最低且唯一负增长 [4]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1735.9亿元,同比增长1.6%,较2024年的-0.5%明显改善 [4] 不同类型企业利润表现 - 私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709.7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1—2月的-9%大幅缩窄 [5] - 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5599.5亿元,同比下降1.4%,降幅较2024年12月的-4.6%有所收窄 [5]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总额3883.5亿元,同比增长2.8%,在三类企业中表现最好 [5] 私营工业企业财务状况 - 私营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且在三类企业中最高 [7] - 私营工业企业营收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在三类企业中均为最低 [9] - 私营工业企业资产利润率从2011年的14.2%持续下降至2025年3月末的2.9% [9] 外资企业表现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资产负债率最低,资产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表现出较大优势 [3] - 外资企业营收和利润增速均较2024年有所改善,市场销售和盈利情况好转 [4][5]
2025年一季度万亿城市经济竞速:谁在领跑?
搜狐财经· 2025-04-30 15:10
城市经济格局 - 全国27个万亿GDP城市中已有25城公布一季度数据,呈现"头部领跑、腰部竞速、尾部冲刺"的差异化发展态势 [1] - 上海、北京一季度GDP双双突破1.2万亿元,增速分别为5.8%和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 [2] - 深圳一季度GDP达8992亿元,规上工业增速8.2%,南山区以"准万亿"规模冲刺全国首个万亿级行政区 [4] 头部城市表现 - 北京科技创新动能强劲,新设科技型企业2.12万户,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26.5% [2] - 重庆与广州GDP差距缩小至42亿元,两地均在汽车、电子产业领域发力 [4] - 烟台以6.9%增速领跑万亿城市,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产值均突破千亿 [4] 区域竞争态势 - 苏州、成都GDP增速均为6%,规上工业增速超8%,巩固"最强地级市"和"新一线龙头"地位 [4] - 宁波(5.6%)与南京(5.3%)争夺"十强守门员",前者港口经济占优,后者软件信息领先 [5] - 青岛与天津GDP差距缩至120亿元,青岛海洋经济与天津航空航天产业形成差异化竞争 [5][8] 工业与数字经济 - 合肥、西安规上工业增速分别达14%和13.3%,带动GDP突破3000亿量级 [7] - 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深圳南山等科技园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60% [7] - 杭州信息服务业增长26%,苏州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企业超万家 [7] 后备城市发展 - 温州、大连、徐州增速均超全国水平,温州总量2403.7亿元,增速6.7% [6] - 大连受益装备制造升级,徐州依靠"淮海经济区"中心地位拉动装备与农业机械产业 [6] - 外贸依存度高的城市如温州(42%)、苏州面临地缘政治风险 [6][8] 数据对比 - 广州GDP 7532.51亿元,增速3.0%,社消零总额2912.70亿元 [5] - 天津GDP 4194.30亿元,增速5.8%,进出口总额1855.86亿元 [8] - 青岛GDP 4071.34亿元,增速5.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