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精神

搜索文档
境外记者参观抗战遗址 了解抗战历史
央视网· 2025-08-16 12:32
新闻核心内容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多国媒体记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开展集体采访活动 走访山西 湖南 辽宁 云南四省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 [1] 参访地点与主题 - 山西参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八路军总部旧址和百团大战纪念馆 重点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太行精神" [3] - 湖南走访岳麓山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和中国飞虎队纪念馆 记录中外军民抗击侵华日军历程 [3] - 云南沿滇缅公路走访松山战役旧址 惠通桥和滇西抗战纪念馆 感受中国远征军与盟军联合抗敌历史 [5] - 辽宁参访"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及抗联将士陈列馆 了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揭开过程 [6] 活动形式与参与方 - 参与媒体包括来自美国 英国 法国 俄罗斯和中国香港等国家及地区的记者 [1] - 记者团与多名抗战老兵进行现场交流并聆听抗战故事 [3] - 通过珍贵史料和逼真场景展示令媒体记者驻足关注 [6]
在太行山上
新华网· 2025-08-16 01:38
红色旅游产业发展 - 武乡县通过修缮保护、开发利用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 每年吸引百万游客 [3] - 八路军文化数字体验馆于2024年10月开放 汇聚超3000万字八路军权威文史资料 目标建设全国首个红色文化大脑和人工智能+红色文化研学场馆 [3] - 采用"全息投影+舞台剧"形式开展"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实现当代青年与抗战青年的跨时空对话 [3][4] 历史资源价值 - 武乡县保存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砖壁旧址等重要革命遗址 其中总部驻扎达536天 [2][3] - 现存抗战时期军民共建设施包括王家峪水井和砖壁村水利工程 [2] - 全县抗战期间贡献粮食240万石 蔬菜及油料超50万斤 军鞋49万双 [2] 精神文化传承 - 武乡县被称为"八路军的故乡 子弟兵的摇篮" 全县14万人口中9万余人参与抗日团体 1.4万余人参军 [2] - 八路军从进入太行时的3万余人发展到解放战争时的百万雄师 [2] - 太行精神通过实景演艺《太行山上》沉浸式体验 特邀军事专家陈虎、左权将军后人等参与故事讲述 [3][4]
鲜血熔铸巍巍太行
人民日报· 2025-08-15 22:11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馆藏文物 - 馆藏6554件抗战文物和134件国家一级文物 全面反映八路军依托太行山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历史 [4] - 叶成焕团长牺牲时所穿草鞋被保存 其在长乐村战斗观察敌情时头部中弹牺牲 年仅24岁 [4][5] - 崔振芳军号铜管布满弹痕且喇叭口扭曲 手柄有五道深嵌指痕 其于黄崖洞保卫战中牺牲时年仅19岁 [5][6] 黄崖洞保卫战战斗细节 - 1941年11月日军5000精锐部队进犯兵工厂 崔振芳在翁圪廊阵地独自投掷120余枚手榴弹炸死数十名日军 [6] - 崔振芳牺牲时手指紧扣军号 牙齿与号嘴熔铸在一起 战斗持续八昼夜后兵工厂成功保住 [6] - 太行号兵共有1700多名牺牲 平均年龄不足20岁 最小仅13岁 [6] 《新华日报》华北版运营历程 - 1939年1月创刊于山西沁县 为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及华北敌后首份铅印报纸 [7] - 使用铸字机从重庆经日军封锁线转运至沁县 以破布烂鞋制麻纸 松枝烧制油墨维持印刷 [7] - 百团大战期间记者前沿作战即时报道 共出版896期 经历6次反扫荡和7次搬迁从未中断 [7][8] 新闻工作者牺牲事件 - 1942年5月日军3万兵力围剿 将摧毁报社列为重要目标 何云等40多位新闻战士在突围中牺牲 [7] - 何云牺牲时年仅37岁 铸字机被秘密掩埋于武乡县大坪村房屋下得以保存 [7] - 报社在转战和炮火中坚持出版 成为凝聚人心和打击敌人的宣传阵地 [7][8]
镜观·回响丨砥柱中流护家园 转型发展迈新步
新华社· 2025-07-08 14:12
习近平总书记山西考察 -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阳泉 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并向八路军烈士敬献花篮 [1] - 考察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了解山西产业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发展情况 [1] 山西抗战历史 - 山西是八路军第一个敌后根据地诞生地 八路军总部等重要机构长期驻扎于此 [6] - 百团大战第一阶段以破袭正太铁路为重点 阳泉位于其"咽喉"部位成为主战场 [12] - 平型关战役是八路军首次大捷 也是中国抗战史上第一次大胜利 [10] 制造业发展 - 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球阀零部件及不锈钢燃气球阀 [17][20] - 太钢集团成功研发0 02毫米厚的超薄带状不锈钢 [19] - 太重集团为起重机安装远程智能化操作系统 并建设新能源宽体车产业园区 [22][24]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 -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少年争做民族脊梁 为国家强盛和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23]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从“红色堡垒”到“幸福山乡”——晋察冀根据地首府阜平振兴观察
新华社· 2025-07-07 10:53
乡村振兴成效 - 阜平县贫困发生率从54 4%显著下降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年增长3 7倍 [3] - 骆驼湾村发展食用菌大棚75栋 特色民宿137套 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 6万元 [3] - 顾家台村78户开办农家乐及民宿 村集体年收入达150万元 [4] 特色产业发展 - 全县林果种植面积达10万亩 史家寨乡梯田种植黄桃苹果等高价值作物 [5][6] - 食用菌核心园区实现两年三季或一年两季种植 产业链年产值11亿元 带动1 5万人增收 [6][7] - 安德纺织科技公司吸纳700多名工人 计划在乡镇扩展生产线 [7] 新兴产业布局 - 引进光伏及装备制造项目27家 规划1 5万亩低空产业园 [7] - 总投资35 7亿元的算力中心预计年内建成 [7] 文旅产业升级 -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年均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7] - 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292万人次 旅游收入20 7亿元 [7] - 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亮相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8] 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 - 县政府2015年起修路开渠 支持高山果园规模化种植 [5] - 食用菌智速繁育中心提升种植效率 [6] - 梯田改造技术推进1300亩试验田建设 [8]
英勇八路军 血肉筑长城(文化中国行·走进抗战专题博物馆(纪念馆))
人民日报· 2025-06-07 23:22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概况 - 全国唯一全面反映八路军抗战历史的大型革命纪念馆 [4] - 馆藏6554件抗战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34件 [4] - 年接待参观者超80万人次 [13] 历史事件与战斗数据 - 八路军8年抗战期间对日作战10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125万余人 [6] - 平型关大捷、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等战役重创日军 [5] - 黄崖洞兵工厂年产武器可装备16个团 [5] - 武乡县抗战期间贡献:9万多人参加抗日团体,1.46万人参军,2万余人牺牲 [11] 文物与精神象征 - 国家一级文物:17个铁补丁的行军锅(长征时期沿用) [8] - 崔振芳军号(见证7天7夜单人战斗投掷100多枚手榴弹) [6] - 李聚奎将军缝补多次的行军袜(家族三代传承使用) [8] 军民关系与后勤支持 - 武乡县群众为八路军缝制军鞋49万双,捐献军粮240万石 [11] - "生死合同"事件:42名村民按血印誓死抗日 [10][11] - 抗大学员在物资匮乏条件下学习马克思主义等课程 [8] 战略与战术特点 - 八路军总部转战3省35县,战略行程4300余里 [5] - 采用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等灵活战术 [7] - 武器对比:八路军以步枪/大刀对抗日军机枪/大炮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