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价格上涨

搜索文档
硅业分会: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环比上涨8.57% 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环比上涨3.1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9:40
每经AI快讯,9月17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文称,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 为5.1-5.5万元/吨,成交均价为5.32万元/吨,环比上涨8.57%。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4.9-5.0万元/ 吨,成交均价为4.95万元/吨,环比上涨3.13%。本周国内多晶硅市场签单量与上周基本持平,但主流签 单企业数量增至6家。成交价延续上涨态势,主要原因是:部分一线企业对外销量已达阶段上限,短期 内可签余量较少,二线企业开始陆续签单成交,市场呈现阶段性供应偏紧局面;同时,近期受国家相关 产业政策影响,业内对后市普遍持乐观预期,市场情绪面对硅料价格形成支撑。 ...
多重消息催化多晶硅走高 新特能源涨超7% 协鑫科技涨超5%
智通财经· 2025-09-02 01:56
股价表现 - 新特能源早盘上涨7.48%至7.76港元 [1] - 协鑫科技早盘上涨5.47%至1.35港元 [1] 多晶硅期货市场 -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单日大幅上涨6%收于5285元/吨 [1]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市场对落后产能出清及产业重组计划关注度升高 [1] - 8月供应大幅回升后预期9月行业实施限产限售措施 [1] - 头部企业报价可能进一步上行 [1] 现货报价情况 - 国内头部企业棒状硅主流报价上涨至55元/千克 [1] - 颗粒硅报价达到49元/千克 [1]
港股异动 | 多重消息催化多晶硅走高 新特能源(01799)涨超7% 协鑫科技(03800)涨超5%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01:50
硅料股市场表现 - 新特能源股价上涨7.48%至7.76港元 [1] - 协鑫科技股价上涨5.47%至1.35港元 [1] 多晶硅期货价格变动 -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大幅上涨6%收于5285元/吨 [1] 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 市场对落后产能出清及潜在产业重组计划关注度升高 [1] - 8月多晶硅供应大幅回升后预期9月起行业实施限产限售措施缓解供需压力 [1] - 头部企业报价或进一步上行 [1] 企业报价情况 - 国内头部多晶硅企业棒状硅主流报价上涨至55元/千克 [1] - 颗粒硅报价49元/千克 [1]
多晶硅期货大反弹:硅料厂惜售,组件厂囤货涨价
第一财经· 2025-08-15 10:35
多晶硅价格上涨与产业链传导 - 多晶硅期货主力2511合约单日上涨4.5% 过去一个半月累计涨幅达60% [2] - 涨价潮从上游硅料逐步传导至下游组件环节 引发全产业链成本与利润再平衡 [2] - 下游电站在7月进行谨慎囤货导致硅料库存下移 但8月备货力度显著减少 [2] 组件环节价格博弈现状 - 组件环节存在名义涨价但实际成交价格未明显变动 终端接受度存疑 [2][3] - 部分项目采购组件价格已上调 但另有企业因高价订单承接不畅开始低价出货 [3] - 分布式组件8月整体小幅反弹 非主流大版型710W因供应量较少报价上调 [3] 硅料企业与组件企业策略博弈 - 头部硅料厂采取限量保价策略 部分企业8月排产计划仅完成70% 优先保障长单客户 [4] - 组件厂为锁定成本小幅增加硅料库存 但受资金压力限制大规模囤货意愿 [4] - 硅料厂已有合理利润 组件厂希望通过降价抢占市场份额 博弈或持续至三季度 [4] 半导体级硅料市场特性 - 半导体级硅料纯度要求达11N-13N 生产难度和成本远高于光伏级硅料(6N-9N) [5] - 半导体级硅料价格由长期协议主导 技术迭代升级为价格提供关键支撑 [5] - 多晶硅涨价对半导体行业传导较弱 行业需通过国际化并购整合技术资源 [5] 多晶硅市场短期展望 - 多晶硅市场短期内以成本保价为主 供需基本面影响有限 [6] - 主流签单模式以高性价比采购为主 未恢复常规采购状态 [6] - 当前价格接近阶段性高点 在无重大政策或需求变动下价格将逐渐趋稳 [6] 资本市场反应 - 光伏板块异动拉升 欧晶科技与石英股份涨停 [2] - 半导体板块同步走高 盛科通信涨超15% 晶丰明源收涨9% [2]
多晶硅近期价格变化及展望
2025-07-11 01:05
纪要涉及的行业 多晶硅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价格情况 - 近期多晶硅价格上涨超 10%,每公斤上涨约 3 - 4 元,硅片价格随之上涨 11% - 12%,但实际成交价在 40 元/公斤左右,市场存在更高报价但成交量有限,电池片未启动涨价,涨价持续性存疑[1][2][3] - 7 月排产显示多晶硅产量增加但需求下滑,多数企业因政策端成本审核变化仍提高报价,40 元/公斤时多数硅料企业仍亏损[4] 成本审核影响 - 成本审核可能使企业按成本线以上定价,或致部分厂商退出市场,大型厂商如大全、新特能源和通威能承受,中小型厂商面临生存压力[5] - 成本审核规则不明确,可能设定行业平均成本或每家单独设定成本,各生产基地成本差异大需审查具体成本[11] 企业竞争力 - 协鑫硫化床技术取得突破,能耗大幅降低,颗粒硅纯度提升,成本远低于其他企业,对传统棒状硅构成竞争优势,在当前环境更具竞争力[1][6][22] - 二三线厂商生产成本远高于行业标杆,n 型率表现不佳,面临关停风险,通过低价或少产策略维持运营[1][7][8] 库存与价格走势 - 硅料厂商库存维持在 40 万吨左右且有增长趋势,硅片厂商库存相对较少,能支撑 15 - 30 天生产,估计不超 10 万吨[17] - 高库存下价格回落风险较低,硅料和硅片环节率先涨价可能性较大,电池环节涨价难度大[19][20]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 年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各大厂商调整策略,不再激烈竞争,市场更理性发展[21] - 电池行业面临折旧成本和议价能力问题,发展前景不被看好,组件价格上涨或带动产业链价格传导[23][25] 政策与市场问题 - 不低于成本销售政策实施困难,缺乏监督和处罚机制,降低成本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以次充好现象普遍[3][32][34] - 出口退税取消对行业价格影响不大,外销市场面临欧盟碳足迹和涉疆问题监管[26][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目前行业内主要硅料企业报价:通威和大全半装硅致密料约 40 元/公斤,协鑫颗粒硅 36 - 38 元,力豪和亚洲硅料与协鑫相近,合盛硅业上周无成交单[2] - 头部多晶硅厂商采买或囤料动作较五六月份有所恢复,但未达新高峰[15] - 限制价格至 4.5 - 5 万元/吨,部分大厂能盈利,很多厂商难生存,厂商退出意愿普遍但缺乏窗口,二三线厂商面临设备供应商和银行压力[31] - 各家按成本线定价最终趋向统一,正常商业景气度下头部大型企业可能微利,毛利率约 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