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并购重组

搜索文档
广州、武汉两地国资“争夺”良品铺子 控股股东一股两卖被起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06:53
控股权纠纷事件 - 良品铺子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先后与广州轻工集团和武汉长江国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导致"一股两卖"纠纷,涉案金额9.96亿元 [2] - 广州轻工集团已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冻结宁波汉意持有的19.89%股份 [4] - 广州轻工集团要求宁波汉意履行协议转让7976.40万股股份,支付违约金500万元并承担案件费用 [5] 交易细节 - 广州轻工集团与宁波汉意5月签署《协议书》,约定以12.42元或前N个交易日均价1.05倍较低者收购 [5] - 武汉长江国贸7月17日签署协议以12.34元/股收购7223.99万股(18.01%股份),价格低于广州轻工报价 [5] - 截至7月23日收盘价13.05元/股,两方收购价均低于市价 [5] 法律分析 - 法律专家认为第一次协议为预约合同,广州轻工只能要求赔偿损失而非强制履行 [6] - 第二次协议为正式合同但受股份冻结影响可能无法履行 [6] - 宁波汉意需先解决与广州轻工纠纷才能推进与武汉长江国贸交易 [6] 收购方背景 - 广州轻工集团为广州市属国企,拥有24个消费品老字号,寻求完善消费品布局 [8] - 武汉长江国贸为2022年组建的国际贸易平台,在供应链和物流方面有优势 [8] - 广州轻工侧重业务协同,武汉长江国贸侧重供应链赋能 [8][9] 收购动机 - 广州轻工希望通过收购补足年轻人零食市场缺口 [8] - 武汉长江国贸的全球直采网络可降低良品铺子原料成本 [10] - 两地国资博弈包含招商引资考量,可能涉及企业迁址或设厂 [11] 公司现状 - 良品铺子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0.75-1.0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00-1.30亿元 [11] - 业绩下滑因产品降价、结构调整、门店优化及线上费用上升 [11] - 作为休闲零食头部企业仍具供应链、品牌和渠道价值 [11]
“高端零食第一股”良品铺子控股权生变 武汉国资10亿入主
新浪证券· 2025-07-18 07:52
控股股东变更 - 良品铺子控股股东由宁波汉意变更为长江国贸,实际控制人由创始人团队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 [1][3] - 宁波汉意向长江国贸转让7223.99万股(占总股本18.01%),良品投资转让1197.01万股(占总股本2.99%),转让价格12.42元/股,总价款10.46亿元 [2][3] - 长江国贸为武汉金控集团全资子公司,后者是湖北省首家金融全牌照国有控股集团 [1][3]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义 - 长江国贸看好公司价值,交易有助于完善其供应链及产业链布局,推动B端向C端延伸 [3] - 公司称引入国资是主动战略选择,未来将聚焦供应链优化、渠道拓展、研发创新,目标转型为"品质食品"商和产业生态组织者 [4][5] - 创始人团队保留高管及重要股东身份,强调交易基于长期战略协同 [5] 公司经营与业绩表现 - 2020年上市时市值突破百亿元,2020-2022年营收从78.94亿元增长至94.40亿元,但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14.76%至80.46亿元,净利润下降46.26%至1.80亿元 [6][7] - 2024年营收进一步下滑11.02%至71.59亿元,首次年度亏损4610.45万元;2025年Q1营收同比下降29.34%至17.32亿元,亏损3614.86万元 [7] - 业绩下滑主因产品降价策略及结构调整影响毛利率 [7] 行业趋势与国资布局 - 国资战略入主实体企业成为产业升级重要路径,2025年新"国九条"发布后超20家A股公司控股权转至地方国资 [8] - 良品铺子将成为首个地方国资控股的全国性休闲食品平台,行业或借国资资源突破同质化竞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