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后市场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南矿集团接受财通证券等4家机构调研 透露业务布局与财务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1 17:03
营收与利润波动 - 近期营收与利润波动源于主动放弃大型集成设备业务 转而聚焦高毛利的设备销售与后市场服务[1] - 尽管短期影响财务表现 但公司订单储备充足且同比增长明显 未来收入有望提升[1] 订单结构优化 - 金属矿山类设备订单占比显著超过非金属矿山订单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1] - 金属矿山中以黑色金属矿设备订单为主 有色金属矿设备订单逐步提升[1] - 公司已进入多家大型钢铁集团供应链[1] 后市场业务发展 - 专门成立江西鑫矿智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展后市场业务[1] - 该业务毛利率超40% 现金流健康且客户黏性强[1] - 通过组建专职团队 设立研发部门 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推动业务快速增长[1] 资源端布局 - 资源端布局以贵金属(金 铜)为主[2] - 采取"跟投 + 运营 + 设备"模式 已落地津巴布韦Brownhill金矿项目[2] 应收账款管理 - 针对应收账款规模较大问题 公司通过加强客户信用管理 优化合同付款节点改善现金流[2] - 推动后市场业务发展亦有助于改善现金流状况[2] 海外业务拓展 - 海外业务保持强劲增长 2025年上半年金属矿山及海外市场业务新增订单显著增长[2]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合理 主要增长区域包括非洲 北美和独联体地区[2] - 在多个海外市场设立分子公司 并在瑞典建立研发中心[2] - 积极完善海外仓储 物流与服务网络[2] 市值管理策略 - 公司坚持围绕主业发展 通过业务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与资产质量[2] - 致力于长期价值提升而非短期市值波动[2]
库存可控、现金稳健、服务增厚:经销商韧性的永达(03669)路径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02:45
行业背景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0.8%至1090.2万辆,但供过于求导致存量竞争加剧 [1] - 行业价格战处于高位,上半年新车价格平均降幅达11.4%,全产业链面临盈利压力 [1] - 新能源渗透率达50.2%(6月单月53.3%),推动竞争重心从价格战转向技术和服务竞争 [1]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70.72亿元,扣除减值影响后保持盈利 [2] - 经营活动现金净额11.67亿元,同比增长66.9% [2] - 净负债比率9.8%,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2] - 库存周转天数26.3天,同比减少0.4天 [2] 运营管理 - 在途在库存货余额49.86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6.8% [3] - 主动关停19家门店(含12家传统品牌、7家新能源品牌),新建7家头部新能源门店 [3] - 新增30个新能源品牌授权,筹建14家新能源门店(13家为鸿蒙智行) [3] - 运营网点总数209家,豪华品牌占比64.6%,独立新能源品牌占比16.7% [3][4] 新能源业务 - 独立新能源品牌销量达10312台(经销模式4455台、直销模式5857台),同比增长49% [6] - 直销模式销量同比增长123.1%,新能源新车平均售价26.73万元 [6] - 新能源单台综合毛利率维持在4%以上,留存订单近6000张 [6] - 独立新能源维修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75.8% [7] - 新能源售后保有客户达7.23万,较2024年末增长25.9% [7] 后市场服务 - 售后服务业收入47.84亿元,其中维修保养收入46.60亿元,毛利率40.35% [7] - 零服吸收率提升至84.2%,同比上升5.6个百分点 [7] - 二手车交易量30427台,毛利率5.21%,环比提升0.81个百分点 [8] - 二手车毛利1.13亿元,环比提升8.2%,周转天数17.7天 [8] 战略转型 - 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优先,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量利平衡 [2][9] - 构建不依赖新车销量的盈利结构,售后业务覆盖84.2%固定运营成本 [10] - 形成豪华车+新能源攻守兼备的业务结构,探索电池循环、智能机器人等新增长点 [10] - 质量型经销商模式在行业整合中展现效率、盈利和战略三重优势 [11]
一汽解放开辟后市场新赛道
证券日报· 2025-08-27 15:58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式发布"解放绿动"品牌并独立运营后市场业务 标志着从传统卖车向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关键一步 [1] - 后市场业务是公司拓展价值链、优化产业布局、打造新增长极的关键环节 并成为"再造一个解放"构想的重要支撑 [1]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商用车行业处于需求调整和格局重塑的关键转型期 前端市场产大于销 国内中重卡年新车需求量仅70万辆 而行业保有量达千万辆级 [2] - 公司率先跳出前端拼销量的同质化竞争 将战略重点转向存量市场 [2] 市场机会与规模 - 仅公司体系内300万辆在用车辆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构成近千亿元级市场空间 整个商用车后市场规模可达万亿元级 [3] - 中重卡保有量达千万辆级 为所有企业提供新机会点 [3] 业务模式与用户价值 - 通过后市场服务延长车辆使用寿命 既响应国家绿色再循环政策 又减少资源消耗 [3] - 覆盖从车辆销售到报废的全产业链服务 包括备件供应、金融支持、车辆处置和补能服务 通过原厂级专业服务提升用户黏性 [4] - 解决用户老旧车辆换件贵、换件难痛点 同时提供个性化改装与残值管理服务 [7] 协同优势与资源整合 - 后市场业务整体迁移至无锡 与解放动力形成协同 依托其三大国家级智能工厂和40亿元制造能力投入 [5] - 解放动力的代制品、库存件及回收积压件可成为再制造业务的低成本原料 [5] - 共享解放动力覆盖全国的销售服务网络 实现保内保外业务无缝衔接 [6] 业务布局与营收目标 - 构建以绿色循环为核心的多元业务矩阵 包括再制造与备品业务、个性化改装与残值管理、金融保险资源整合及线上服务平台 [7] - 提出2028年营收突破100亿元 2030年突破130亿元的目标 发布会现场已实现10亿元签单额 [7] - 线上平台将提供备件查询、保养提醒等一键式服务 实现预见性保养功能 [7]
新形势 新变革 潍柴后市场冲刺百亿目标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05 07:54
商用车行业转型发展 - 商用车行业正经历电动化、智能化和服务化转型,产业价值链从制造环节向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条拓展[1] - 行业高度关注基于全生命周期打造新价值链以塑造产业竞争力[1] - 主机厂代表与合作伙伴探讨重塑产业价值链和构建后市场服务新体系[1] 潍柴后市场产业化发展历程 - 2005年后市场业务启动,2006年转型为区域经销商代理模式[2] - 2008-2011年组建再制造公司和油品公司,强化再制造业务与油品供应链[2] - 2012年推出专营店模式,2014-2018年推行VIP大客户模式并构建数字化服务生态[2] - 2019年后上线"潍柴同行"APP、成立W-TCO俱乐部并参与制定柴油机油D1标准[5] - 2005-2025年发动机后市场业务规模实现近30%复合增长率[5] 2025年潍柴后市场业务进展 - 订单交付时效提升,配件供应满足率同比提高7%,仓储和发运效率显著优化[8] - 与整车企业联合打造一站式服务,开发"省护"产品线并成立W-TCO俱乐部[10] - 推出四类W-TCO套餐(托管、延保、维保、配件大包)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10] - 推出"潍柴同行"APP实现智能维修服务,融合云平台与移动端功能[12] 潍柴后市场战略目标 - 后市场业务被列为2025年三大战略转型任务之一,目标冲刺百亿规模[12] - 计划拓展海外市场,构建精准匹配需求的产品体系与服务网络[12] - 推进W-TCO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型,打造差异化与经济性双重竞争优势[12] - 强化品牌建设,树立后市场服务第一品牌形象[12]
曝光!如何一次性“捕获”20多位“野生”生命科学仪器厂商CEO
仪器信息网· 2025-05-03 14:13
第七届生命科学仪器发展论坛 - 论坛将于2025年5月13日在上海松江召开,作为第十八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25)的重要组成部分 [3] - 论坛定位为生命科学仪器领域的高端对话平台,汇聚行业领袖、技术专家与产业精英 [3] - 参会价值包括战略视角、技术前沿和资源对接三大方向 [6] 出席嘉宾 - 论坛将汇集来自30余家企业的创始人、总经理或高管,包括大龙兴创、瑞孚迪、成都齐碳、上海汇像等公司高层 [5] - 嘉宾涵盖董事长/总经理(15位)、首席科学家(4位)、市场/产品总监(7位)等不同职能高管 [5][6] - 国际企业代表包括安捷伦助理副总裁李坚、东曹生物中国区总经理潘明祥等 [5] 分论坛议题 - 高端生命科学工具:聚焦中美博弈与自主创新硬科技企业打造 [9] - 生命科学行业洞察:探讨机遇和未来趋势 [9] - 我国仪器生物传感器自主创新及产业化症结 [9] - AI4S智慧实验室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9] - 国产仪器出海:技术适配、生态共建与品牌升维 [9] 行业趋势 - 论坛将覆盖AI融合、传感器微型化、后市场服务等热点技术议题 [6] - 战略层面关注国际巨头本土化战略与国产企业创新突围 [6] - 资源对接环节提供与头部企业决策层直接对话机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