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技术

搜索文档
行业周报:白酒底部等待回暖,西麦食养赛道可期-20250914
开源证券· 2025-09-14 07:52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白酒基本面逐渐稳定 茅台酒8月底至今终端动销情况环比有所好转 部分酒企反馈8月终端开瓶率有向好迹象 预计白酒基本面底部渐行渐近[4][11] - 禁酒令纠偏预计不会持续太久 国家大型基建项目落地将带动经济活跃度提升 后续白酒基本面大概率呈现平稳向上态势[4][11] - 白酒行业供给端发生积极变化:行业加速出清 部分酒企步入报表出清节奏 酒厂推出新品适应新时代发展(五粮液29度低度酒/珍酒新品大珍/酒鬼酒联名产品)[4][11] - 药食同源市场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发酵类产品成为潜力赛道 行业向"传统+科技"融合转型 消费者需求转向真材实料/科学配方/道地原料[4][12] - 西麦食品抓住药食同源赛道 以"西麦食养"品牌推出多口味粉剂产品 定位30-50岁消费人群 同时布局减肥及发酵健康产品[4][12] - 西麦食品燕麦主业成长性稳定 原材料成本下降趋势有望延续至2027年 大健康板块将成为重要新增曲线[4][12] 市场表现 - 9月8日-12日食品饮料指数涨幅1.1% 一级子行业排名第17 跑输沪深300约0.3个百分点[4][11][13] - 子行业表现:肉制品(+3.0%)/白酒(+1.7%)/预加工食品(+0.4%)相对领先[4][11][13] - 个股涨幅领先:ST西发/煌上煌/金字火腿[13] - 个股跌幅居前:会稽山/妙可蓝多/*ST兰黄[13] 上游数据 - 全脂奶粉:9月2日中标价3809美元/吨 环比-5.6% 同比+12.2%[18][20] - 生鲜乳:9月5日价格3.0元/公斤 环比+0.3% 同比-3.5%[18][21] - 猪肉:9月13日价格19.9元/公斤 同比-26.5% 环比+0.1%[22][24] - 生猪:9月13日出栏价13.4元/公斤 同比-28.6% 6月存栏数量同比+2.2%[22][27] - 能繁母猪:7月存栏4042.0万头 同比持平[22][26] - 白条鸡:9月12日价格17.5元/公斤 同比-1.9% 环比+0.3%[22][29] - 进口大麦:7月价格266.1美元/吨 同比+4.0% 数量81.0万吨 同比-34.1%[30][32][33] - 大豆:9月12日现货价4043.7元/吨 同比-8.1%[34][36] - 豆粕:9月4日平均价3.3元/公斤 同比-2.1%[34][36] - 柳糖:9月12日价格5935.0元/吨 同比-4.3%[37][38] - 白砂糖:9月5日零售价11.3元/公斤 同比+0.1%[37][38] 行业动态 - 舍得酒业发布联名高端浓香白酒系列产品"舍得·万木争春"及"舍得坛装酒·舍得智慧人物"[39] - 珍酒李渡发布联盟商权益支付计划 涉及股份不超过1.694亿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40]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酒类价格同比下降1.9% 环比下降0.2%[40] 重点公司推荐 - 贵州茅台:分红率提升 可持续发展[5] - 山西汾酒:产品结构升级 全国化进程加快[5] - 西麦食品:原材料成本改善 盈利能力提升[5] - 万辰集团:门店持续扩张 拓展折扣超市新店型[5] - 百润股份:预调酒改善趋势 威士忌实现较好铺货[5]
华人健康(301408) - 2025年5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8 10:34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45.32亿元,同比增长19.3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20.09% [2] - 公司未来将坚持稳健发展战略,通过多方面努力推动业绩稳定增长 [2] 研发计划 - 数字化赋能与技术应用:推进业务中台和数字化工具建设,优化数据中台支持,推动AI在零售场景应用 [3] - 药品研发与产能扩建:加快产品立项和研发,获取药品批件,布局合成生物、发酵技术产品 [3] 门店扩张 - 秉持“深耕安徽、聚焦华东、辐射周边”战略,通过自建、并购、加盟扩大门店规模 [3] - 强化人才梯队建设,提升执业药师服务水平,依托供应链优势降低成本 [3] 应对竞争 - 强化品牌建设与宣传,开展公益活动,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3][4] - 深度服务会员,深化慢病管理服务,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4] - 推进精细化管理与标准化运作,持续推进“双向发力、全链共生”的1234发展战略 [5] 2025年目标 - 扩大门店网络布局,巩固安徽市场,加快华东及周边市场扩张 [5] - 保持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均衡发展,优化业务结构,提升协同效应 [5] - 提升自有品牌市场份额,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经营质量 [5] 应对政策变化 - 强化研发创新,优化产品结构,降低对单一产品依赖 [7] - 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通过数字化转型和精细化管理应对 [7] -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服务价值,增强客户黏性 [7] - 积极参与政策引导,把握市场机遇,参与集采和医保谈判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