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百强进位次!沂水再攀全国综合实力县域新高度
齐鲁晚报网· 2025-09-23 06:1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马也 张欣 9月21日,2025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山东省邹平市举行,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与 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联合发布《2025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沂水县凭借全方 位发展实力,不仅蝉联"2025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称号,位次较去年跃升2位至第85位,更一举 斩获三项全国百强荣誉——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第52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56位、全国新型城 市化质量百强县市第86位。 "沂水县委、县政府始终锚定'建设成色更足、质量更高的百强县'引领目标,坚定'全市走在前、全省争 一流、百强进位次'的信心和决心,全面提升党群同心、工业经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旅商贸、 民生实事、安全底线工作水平,奋力开创沂水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沂水县委书记刘铭的话语,道出了 这份成绩单背后的发展密码。 从县域到乡镇同步跻身全国榜单,不仅是对沂水县全域高质量发展成效的有力印证,更是对未来发展潜 力的高度期许。如今的沂水,正以工业为骨、城乡为脉、民生为魂,在全国县域竞争格局中持续进位 次、提能级,为沂蒙革命老区振兴注入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书写精彩答卷。 ...
光耀太行·红土巨变 | 浑源:北岳灵秀厚植“千年芪乡
央广网· 2025-09-22 08:08
核心观点 - 浑源县依托文化生态资源 聚焦旅游康养和特色产业 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通过黄芪产业 凉粉产业和文旅融合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2][4][11][12][15] 黄芪产业发展 - 黄芪种植面积达28万亩 涉及约3万多户芪农 全产业链年产值达15亿元 [4] - 龙头企业万生黄芪公司年收购量约600吨 自产基地3500亩产量仅占销量20% [3][4] - 建立全国唯一黄芪博物馆 2023年恒山黄芪栽培系统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7] - 强化种质保护 精深加工和三产融合 定位小众高端市场 [4] 凉粉产业升级 - 全县凉粉企业及个体户超200家 夏季摊点达800多家 从业人员超1万人 [8] - 对标柳州螺蛳粉模式 推动2家企业获SC认证 建设区域公共品牌 [11] - 研发沙棘凉粉 黄芪凉粉等新品 2024年获评大同市级专业镇 [11] - 建成集生产加工 康养休闲 研学旅游于一体的凉粉文化园 [11] 文旅产业增长 - 2024年接待游客567.82万人次 同比增长46.52% 综合收入18.47亿元 增长61.31% [15] - 恒山游客中心投入运营 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 提供票务 交通 文创及AI/VR体验服务 [12] - 文创产品快速发展 2024年上半年推出35款产品 同比增长78% 悬空寺冰箱贴创全国销量第三 [13] - 智慧旅游系统接入多平台数据 分析游客消费习惯及客源 支撑精准服务 [13] - 488处不可移动文物中含7处国宝级古迹 《黑神话:悟空》带动悬空寺等景点热度提升 [12][15]
金融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定位、功能与路径—中国式现代化视域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23 09:22
县域高质量发展与金融赋能 - 县域作为城乡融合枢纽和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其高质量发展需金融构建覆盖技术、应用、制度层的立体化赋能体系,将金融活水精准导入发展末梢[2] - 金融在县域发展中承担关键作用,需通过产业助推、风险缓释、治理润滑三大功能解决经济结构失衡、要素流失、财政能力不足等矛盾[3][6] 金融的产业助推功能 - 金融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降低信息不对称,驱动县域产业能级提升[8] - 金融中介作用促进县域产业多主体协同,整合"小散弱"资源形成系统性动能,推动产业链逻辑重塑[7][8] - 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加速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优化县域产业链价值并激发比较优势[8] 金融的风险缓释功能 - 金融通过支持农村电商、特色产业等新兴业态增强县域经济多元化,降低产业集中度风险[9] - 对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的金融支持可提升县域信用水平,形成经济与金融的良性循环[9] - 财政与金融协同机制(如风险补偿基金、政府担保)能分散风险,提高产业融资可得性[9] 数字金融的技术融合 - 数字金融将新质生产力(大数据、AI)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成为县域产业发展的催化剂[8] - 数据要素价值通过数字金融手段放大,为县域经济提供新驱动力[8]
广东“28条”促进“百千万工程”
广州日报· 2025-05-21 20:09
县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 - 深化扩权强县改革,完善县(市)"点菜",省、市"上菜"的菜单式赋权方式,赋予县(市)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2] - 强化财政激励引导,完善省以下财政收入划分,优化调整共享收入分成比例,促进收入下沉,增强地方自主财力 [2] - 健全投融资机制,积极推进"政银企债基"联动,支持国企承接更多专项债券项目,壮大县域国企实力 [2] 县域产业发展 - 从特色产业培育、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平台建设、科技赋能、绿色生态化五方面提出措施 [2] - 强化现代化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海工装备等发展建设能力,加力建设沿海渔港经济区 [2] - 推进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省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 - 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高水平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2] 新型城镇化建设 - 从城乡规划建设、城市更新、乡镇分类建设、住房保障、转移人口市民化五个方面提出措施 [3] - 健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协同推进机制,推动县城补短板强弱项 [3] - 压茬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 [3] 组织保障与实施 - 坚持主抓到县、由县主抓,健全省级统筹、部门协同、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3] - 确保各项改革任务1—2年内取得实质性突破,3年内取得明显成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