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产业转型

搜索文档
绿通科技(301322) - 2025年0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09:42
战略转型与投资布局 - 收购江苏大摩半导体以实现向半导体行业战略转型,提升资产质量和持续盈利能力 [2] - 通过绿通产业基金出资1999.9998万元人民币(约2000万元)间接投资全芯智造技术有限公司,其中认购鼎峰芯成24.19%份额和创钰智芯24.995%份额 [3] - 持续探索半导体产业链整合机会,可能使用超募资金进行收购 [4] 财务与股东回报 - 已完成两期股份回购,累计回购金额1.1556908655亿元人民币(约1.16亿元)并全部注销减资 [4] - 汇率波动对海外美元结算业务存在影响,但下半年业绩影响可控 [3] - 第三期股份回购将根据市场情况和公司实际状况综合评估 [4] 信息披露与运营管理 - 三季度报告将按规及时披露 [2] - 全芯智造投资项目暂未完成工商变更,无实质性进展 [3] - 本次活动不涉及未公开重大信息披露 [4]
上任四年后,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将退休
搜狐财经· 2025-09-16 06:27
intel 00 ....... ULTRA . . . . 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 陈立武上任英特尔CEO半年之后,中国区一把手位置迎来调整。 9月16日消息,英特尔(Intel, NASDAQ:INTC)今天宣布,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将于本月退休。 英特尔方面对笔者进一步表示,这是计划的管理层培养和交接。 英特尔中国早在今年2月宣布,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王稚聪(Alen),升任中国区副董事长,将全面负责管理英特尔中国的业务 运营。此次,该公司表示,自今年2月任命王稚聪担任中国区副董事长以来,王锐和王稚聪按计划进行管理层交接。 英特尔表示,"此次领导层交接恰逢英特尔进入中国市场四十周年,将为推动业务稳健发展、强化产业生态共赢注入新动力。" 据公开资料显示,英特尔自1985年进入中国,今年是英特尔入华"不惑"的40年。 加入英特尔三十年,王锐历任英特尔全球及中国区多个关键技术与业务领导岗位,有丰富的技术和产业领导经验,包括硬件、软件、EDA、设计解决方 案、销售和市场营销等方面。此前,王锐曾担任英特尔全球副总裁、市场营销集团中国区总经理。王锐拥有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
东南亚半导体也要崛起了?马来西亚发布首款边缘 AI 芯片
36氪· 2025-08-27 02:08
公司动态 - SkyeChip发布马来西亚首款自研边缘AI芯片MARS1000 基于7nm制程工艺 专为智能物联网场景设计 可嵌入汽车、机器人等终端设备实现本地运算 在智慧农业、工业4.0、智慧城市等领域有应用潜力 [1] - SkyeChip成立于2019年 创始团队来自英特尔、博通等国际巨头 平均拥有15年以上IC设计经验 具备从架构设计到量产管理的完整能力 [8] - MARS1000虽在复杂度和算力上不及英伟达的数据中心芯片 但其7nm制程工艺实现的低成本、高效能已完全满足当地企业使用需求 [8] 产业战略 - 马来西亚2024年5月公布"国家半导体产业战略" 计划投入250亿林吉特 并吸引至少5000亿林吉特本土及外国投资 重点投向芯片设计、先进封装和晶圆制造设备等关键领域 [3] - 战略标志着马来西亚从传统后端制造向高附加值环节转型 [3] - 槟城州政府承诺拨款6000万林吉特 并寻求联邦政府配套支持 为符合条件企业提供每年最高200万林吉特奖励 [7] - 雪兰莪州2024年8月启动马来西亚首个芯片设计中心"马来西亚半导体芯片设计园" 提供3年免租金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7] 产业基础 - 马来西亚半导体产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 英特尔、惠普等跨国企业将封装测试等后端环节落户槟城 [4] - 槟城聚集超过350家跨国企业和4000多家配套中小企业 贡献全球13%的半导体封装测试产能 承担全球40%车规级芯片封测任务 [5] - 马来西亚是全球第六大半导体出口国 2023年半导体出口额突破1200亿美元 占电子电气产品出口总额62% 贡献全国GDP四分之一 [5] - 马来西亚承担美国约20%的芯片生产 在全球半导体贸易格局中占据战略位置 [5] 资本与技术投入 - 2023年槟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达130亿美元 超过前7年总和 [8] - 2025年3月马来西亚政府与Arm签署为期十年、金额达2.5亿美元的技术授权协议 为本土芯片设计产业提供关键支撑 [8] - 产业优势得益于马来西亚长期中立立场 在全球供应链重塑和地缘政治紧张背景下成为企业分散风险的重要选择 [6] 产业挑战 - 尽管本土企业如SkyeChip、Carsem等正在崛起 但产业主导权仍掌握在英特尔、英飞凌等国际巨头手中 这些外资企业控制核心技术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8] - 美国拟征收的24%对等关税虽暂缓实施 但已引发产业链动荡 74%的马来西亚半导体企业担忧投资受阻 部分企业开始评估将生产转移至关税负担较轻地区的可行性 [9]
康达新材(002669) - 2025年7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3 09:02
分组1:公司业务与市场情况 - 公司形成风电叶片材料全链条供应体系,2024年风电环氧结构胶、灌注树脂等各类产品销售总量近9万吨,2025年一季度风电结构胶销售量市占率领先 [2] - 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发展趋势向好,公司是国内早期通过国际风能权威机构德国劳埃德船级社(GL)认证之一的企业,产品可应用于百米级叶片 [2] 分组2: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在研发领域聚焦胶粘剂与特种树脂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电子科技三大核心方向并加大投入 [3]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2.0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56%;研发团队规模为376人,占员工总数的22.97% [3] - 目前,ITO靶材项目已进入试生产状态、CMP抛光液中试项目已进入内部测试阶段 [3] 分组3:公司收购情况 - 拟收购的中科华微是从事高可靠集成电路产品研发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四大产品管线,在特种装备MCU国产替代细分领域有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力 [4] - 中科华微被认定为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相关领域资质齐全 [4] - 本次交易的审计、评估等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5] 分组4:公司半导体领域规划 - 公司将以现有半导体材料产业为基础,通过多元化投资模式,加速向半导体产业战略转型升级 [6] - 公司立足“硬科技”,着力构建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及封装测试的产业链条 [6]
联合化学20250613
2025-07-14 00:36
纪要涉及的公司 联合化学、启辰半导体、卓光瑞科技、冈井化学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联合化学业务布局** - **主营业务**:包括偶氮类有机颜料和集水基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用于食品包装油墨、UV 油墨等领域,集水基墨可简化工序、提高效率等[3] - **半导体材料布局**:设立启辰半导体开展光刻胶单体树脂等研发销售,增资参股卓光瑞科技用于投影式曝光机研发,卓光瑞子公司冈井化学从事光学部件业务[2][5] - **其他电子材料布局**:正在研发电子防冻液等产品[19] - **联合化学财务情况**:2024 年营收 5.3 亿元,同比增长 24.8%,净利润 5600 多万元,同比增长 66.81%;2025 年一季度营收 1.3 亿元,同比增长 0.5%,净利润 1600 万元,同比增长 17%,颜料业务有成长性和稳定性[4][16] - **联合化学战略转型**:谋求转型探索新增长点,通过启辰半导体进入光刻胶单体领域,投资卓光瑞实现半导体材料高端化突破,构建服务半导体行业能力体系[2][11][12] - **卓光瑞科技情况** - **业务进展**:2024 年收入约 2600 万元,2025 年预计营收翻倍,订单接近 1 亿元;大口径光学镜头产品最高分辨率可达 110 纳米(KF 线)和 350 纳米(IC 线),获头部厂商近 6000 万元订单,布局后道封装和太阳能电池曝光设备[2][4][8][14] - **资金情况**:联合化学增资 1.2 亿元,占 19.35%,6 个月内拟再投不超 1.2 亿元;1.9 亿元用于曝光机样机研发,5000 万元用于冈井光学生产及部件研发,资金支撑良好,未来可能新融资[2][6][9] - **竞争优势**:技术团队约 20%员工有五年以上从业经验,对供应链掌控能力强,可自研一级供应链[18] - **技术储备与劣势**:可自主完成整体设计、材料选择、装调测试,但加工和镀膜依赖二级供应商,在部分领域相对成都光电所有优势,略逊于长春光机所[20] 其他重要内容 - 启辰半导体光刻胶项目在盘锦中试基地进行项目设计和设备安装,约需 6 - 8 个月,目前客户以国外为主,国内未实际对接;选择盘锦是因园区适合项目开展[15] - 8 月公司限售股解禁,若股东减持将按规定披露[17] - 卓光瑞国内竞争者有星空科技等,联合化学上市后制定转型规划,从半导体化学品切入进入半导体行业并接触设备类企业[18] - 国内半导体光刻机领域面临工程问题,如基础供应链卡脖子,但未来可解决,成像系统等关键环节已取得一定突破[24][25]
康达新材,大涨197.33%
DT新材料· 2025-07-13 13:34
康达新材业绩预测与增长驱动因素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预计盈利3909.76万元至4409.76万元,同比增长165.71%至174.12%;归母净利润预计盈利5000万元至5500万元,同比增长188.48%至197.33% [2] - 业绩增长主因:胶粘剂与特种树脂新材料板块销量稳步增长,其中风电叶片系列产品需求旺盛成为核心驱动力 [3] - 公司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及降低管理成本等措施增强盈利能力 [3] - 非经常性损益预计1100万元,来源于处置子公司股权收益、政府补助及参股分红 [3] 风电叶片业务市场地位与表现 - 风电叶片结构胶国内市场份额第一,产品体系覆盖环氧结构胶、环氧灌注树脂等 [3] - 2024年风电叶片环氧结构胶销量突破4万吨,环氧灌注树脂销量达4.5万吨,连续三年稳健增长 [3] 半导体产业转型与外延并购 - 拟以现金收购中科华微不低于51%股权,切入高可靠集成电路领域 [4] - 中科华微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集成电路研发 [5] - 控股子公司惟新科技的氧化铝靶材已完成小批次验证并供货;氧化铈CMP抛光液处于内部测试阶段 [5] 高分子材料行业动态 -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及高分子产业年会将于9月举办,涵盖政策、市场、投融资等议题 [7][8][10] - 分论坛聚焦AI消费电子、新能源材料、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 [10] - 特色活动包括科技成果路演、终端对接及国际合作专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