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科技

搜索文档
通策医疗(600763):通策医疗公司点评:业绩平稳增长,
国金证券· 2025-08-24 08:01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深入夯实区域龙头壁垒 [3] - 业绩平稳增长,正畸业务持续复苏 [1] - "区域总院+分院"模式持续深化,扩张成效显著 [2] - "医疗+科技"双轮驱动,数字化赋能提升运营效率 [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48亿元,同比增长2.68%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3.66% [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增长3.84% [1] - 单季度看,25Q2收入7.03亿元,同比增长0.24% [1] - 25Q2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0.47% [1] - 25Q2扣非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0.20% [1] - 门诊量达173.22万人次,同比增长1.21% [1] 分业务表现 - 正畸业务收入2.29亿元,同比增长7.75% [1] - 种植业务收入2.5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0.02%) [1] - 修复业务同比增长3.59% [1] - 大综合业务同比增长2.44% [1] - 儿科业务收入2.36亿元,同比下降1.48% [1] 区域发展 - 旗下运营医疗机构89家 [2] - 拥有专业医疗人员4452名 [2] - 医疗空间面积逾26万平方米 [2] - 配置牙科诊疗单元3100余台 [2] - 省内业务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2.95% [2] - 省外业务收入1.25亿元,同比微降0.05% [2] 数字化建设 - 深化"医疗+科技"战略,将AI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 [2] - 基于MindHub人工智能中台提供智能化支撑 [2] - 整合CBCT影像AI分析技术提升临床决策效率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37亿元,同比增长7% [3]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5.74亿元,同比增长7% [3]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6.10亿元,同比增长6% [3] - 2025年EPS 1.20元,现价对应PE 39倍 [3] - 2026年EPS 1.28元,现价对应PE 36倍 [3] - 2027年EPS 1.36元,现价对应PE 34倍 [3]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0.38亿元,同比增长5.70% [7]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31.94亿元,同比增长5.15% [7]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33.30亿元,同比增长4.25% [7] 盈利能力指标 - 预计2025年ROE 12.74% [7] - 预计2026年ROE 12.77% [7] - 预计2027年ROE 12.87% [7] - 预计2025年净利率17.7% [8] - 预计2026年净利率18.0% [8] - 预计2027年净利率18.3% [8] 运营效率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预计从2024年18.3天改善至2027年13.5天 [8] - 存货周转天数预计从2024年5.7天改善至2027年4.9天 [8] -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预计从2024年101.1天改善至2027年63.4天 [8]
即将开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健未来领军人才第十期
思宇MedTech· 2025-08-10 13:10
项目背景与定位 - 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主办,聚焦医疗产业全生态布局,链接临床、资本、渠道与监管资源,推动医工交叉与科技创新 [1][9]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拥有13家附属医院、21位院士及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供强大学术支持与临床转化资源 [9] - 独创"价值引擎方法论",强调产学研用协同,培养具备战略眼光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9][10] 课程体系与内容 - **课程模块**: - 开学模块:企业家思维破茧、中国宏观经济底层逻辑、医疗行业周期穿越 [16] - 趋势研判:医疗行业新形势、企业第二曲线、未来布局策略 [16] - 战略落地:从机遇捕捉到战略定制,包含微咨询与路径解码 [16] - 创新实践:医疗产品设计思维工作坊、投融资与并购决策(含丹纳赫策略方法) [16] - **跨界融合专题**:覆盖银发经济(养老/智慧养老)、消费医疗(医美/口腔)、医疗科技(AI/机器人/可穿戴设备) [17][19] 校友生态与资源 - 医健未来校友会成立首支孵化基金,推动产学研转化与价值链融通 [9][18] - 校友活动包括每年10+场行业交流、3+场国际游学(美国斯坦福/梅奥、德国MEDICA展等)及头部企业参访(迈瑞/联影/美敦力等) [18][20][22] - 师资涵盖政策制定者(原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司长)、临床专家(冬雷脑科创始人)、投资界人士(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等 [22][23][30] 招生与运营 - 学制1年,2025年9月开班,学费9.9万元/人(团购价8.8万元),含教材与教学服务费 [25] - 学员可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结业证书并进入校友库 [25] - 往届校友包括君联资本、为来资本等投资机构高管 [26][30]
即将开学!上海交大医健未来领军人才第十期
思宇MedTech· 2025-08-05 04:18
项目背景与生态布局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拥有13家附属医院和21位院士资源 提供强大临床转化支持[9] - 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供平台[9] - 医健未来校友会成立首支孵化基金 专注医疗科技早期投资布局[9] - 独创"价值引擎方法论" 强调以应用场景牵引 构建企业家战略思维体系[9][13] 课程体系设计 - 6大核心模块覆盖思维跃迁、趋势研判、战略执行等全链条能力培养[16] - 课程融入微咨询实践 包括企业第二曲线探索、战略解码等实战环节[16] - 重点培养医疗产品创新设计思维 设置客户洞察与产品设计工作坊[16] - 投融资模块涵盖丹纳赫并购整合策略等标杆企业方法论[16] 行业趋势聚焦 - 深度解析银发经济产业链 覆盖智慧养老、老年金融等创新模式[17][19] - 消费医疗板块聚焦医美、口腔等细分领域品牌建设策略[17][19] - 医疗科技应用场景包括AI辅助诊断、可穿戴设备及远程医疗[17][19] 产学研资源网络 - 每年组织10+场医院/企业参访 覆盖瑞金医院及迈瑞、联影等头部企业[18][20] - 国际游学涉及美国梅奥诊所、德国MEDICA展等全球顶尖机构[20][22] - 校友会平台推动产学研转化 提供投融资俱乐部等持续发展支持[18] 师资与校友网络 - 汇聚医疗政策专家许树强、冬雷脑科创始人宋冬雷等跨界导师[22][23] - 校友涵盖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汪剑飞等投资界人士[30] - 课程迭代8年积累300位医健行业学员生态[4][5] 教学安排 - 学制1年 采用1.5月/次的集中授课模式 总学费9.9万元/人[25] - 颁发上海交大医学院认证结业证书 纳入官方校友库[25] - 支持单模块学习(1.5万/人)及团体报名优惠(8.8万/人)[25]
倒计时7天!2025年医健未来校友年会
思宇MedTech· 2025-05-16 11:34
校友大会核心信息 - 2025校友大会将于5月24日13:30-20:30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西112报告厅举行 主题为「共建 共享 共未来」[1][2] - 大会分为两个主要环节:P1(13:30-16:00)包含开幕式、主题演讲等 P2(16:00-20:30)包含圆桌讨论、项目路演和晚宴[3][4] - 医疗产业相关主题演讲包括:医疗政策与产业机遇、中国肥胖症治疗、细胞抗衰、医疗器械行业趋势、仿制药企业出海等[3] 医健未来领军人才班 - 第十期课程正在招生 定位为培养医疗健康产业领军人才 已持续8年 累计培养300位学员[5] - 课程提供医疗产业全生态布局 包括13家附属医院资源 21位院士支持 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产学研资源[7] - 独创"价值引擎方法论" 通过7大模块培养学员战略思维和领导力 包括思维跃迁、趋势研判、战略诊断、商业模式设计等[8][16] 课程核心价值 - 提供医疗产业深度洞察 帮助学员理解行业发展脉络和未来方向[11] - 培养企业家战略思维 在不确定环境中制定增长战略和管理投资决策[12] - 强调创新与跨界融合 涵盖银发经济、消费医疗、医疗科技等前沿领域[16][17] 校友会资源网络 - 校友会每年组织10+场科学家企业家对接会 数十场同学走访 3+场国际国内游学[20] - 提供全球顶尖产学研资源对接 包括交大学科带头人、附属医院、医疗头部企业(迈瑞/联影/西门子等)参访[21] - 全球游学覆盖美国(斯坦福/梅奥/克利夫兰)、德国(内卡河谷/MEDICA展)、新加坡、日本等地[22][24][25][34] 师资力量 - 汇集医疗产业顶尖专家 包括原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司长许树强、上海医改办主任许速、冬雷脑科创始人宋冬雷等[33] - 投资机构校友包括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汪剑飞、为来资本管理合伙人赵阳等[38]
报名!上交大医健未来领军人才8年10期(2017-2025)
思宇MedTech· 2025-04-11 11:47
课程概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推出"医健未来领军人才"课程,旨在培养医疗产业复合型人才,课程涵盖思维跃迁、行业洞察、战略执行等模块 [2][4][5] - 课程依托13家附属医院、21位院士及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资源,提供学术支持和临床转化平台 [5] - 独创"价值引擎方法论",以产学研用协同为核心,构建企业家思维体系 [6][7] 课程模块设计 - **思维跃迁与行业洞察**:聚焦宏观经济增长逻辑、医疗行业周期突破及企业家思维重塑 [14] - **趋势研判与前瞻**:分析医疗行业新形势、企业第二曲线及未来布局策略 [14] - **战略诊断与执行**:从机遇捕捉到战略定制,结合微咨询实现路径解码 [14] - **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工作坊设计医疗健康领域独特价值与商业模式 [14] - **投融资与并购**:覆盖医疗投资、科技企业孵化及丹纳赫并购整合方法 [14] - **跨界融合**:探讨银发经济产业链、消费医疗新业态及AI/大数据等科技应用 [15] 产学研资源 - 对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顶级医疗机构,参访迈瑞、联影、美敦力等头部企业 [19] - 全球游学覆盖美国梅奥诊所、斯坦福大学、德国MEDICA展及新加坡、日本等医疗创新中心 [19][22][23][34] - 校友会提供科学家-企业家对接会、年度医健未来大会及国际国内游学活动 [16][18] 师资与校友网络 - 师资包括国家卫健委前体改司司长许树强、冬雷脑科创始人宋冬雷、爱尔眼科董秘吴士君等跨界专家 [36] - 校友涵盖君联资本、高特佳、飞利浦创投等投资机构高管 [39] 课程特色 - 强调"认知破茧"与"能力跃迁",通过统筹、洞察、取舍等五维方法实现个人与组织升级 [11][12] - 提供医疗全生态资源匹配,包括特色园区合作(博鳌、横琴粤澳合作区等)及产业链深度对接 [19][33]
报名!上海交大医健未来领军人才班第十期
思宇MedTech· 2025-04-03 16:44
课程核心价值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拥有13家附属医院、21位院士及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为企业家提供学术支持与临床转化资源 [7] - 独创"价值引擎方法论",以产学研用协同构建企业家思维体系,培养战略眼光与领导力 [8] - 医疗产业全生态布局,通过资源匹配与创新机会助力行业领先 [9] 课程收益 - 产业深度布局:解析医疗行业趋势、挑战与创新方向 [10] - 企业稳健经营:教授战略执行路径制定与风险规避方法 [11] - 机会精准把握:培养不确定市场中的增长战略与投资决策能力 [11] 课程方法论框架 - 五大核心模块:创新破茧、趋势洞察、资源统筹、战略取舍、效能提升 [14] - 方法论目标:实现个人与组织能力跃迁,构筑行业壁垒 [13][14] 课程模块设计 - 开学模块聚焦不确定时代的企业家思维破茧与宏观经济逻辑 [15] - 战略模块覆盖医疗行业第二曲线、战略解码及平台型组织建设 [16] - 创新模块包含医健价值识别、商业模式设计及产品创新工作坊 [16] - 投融资模块涉及医疗并购、早期孵化及丹纳赫投资方法论 [16] - 跨界模块探讨银发经济产业链、消费医疗细分领域及AI/机器人技术应用 [16][17] 校友会资源 - 年度10+场高端活动包括医健未来大会、科学家对接会及全球游学 [18] - 覆盖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迈瑞/联影等头部企业及苏州/博鳌等特色园区 [18] - 国际资源对接斯坦福、梅奥诊所及德国MEDICA展等顶级机构 [19][33] 师资力量 - 汇聚政策制定者(原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司长许树强)、医院管理者(九院书记马延斌)、产业领袖(爱尔眼科董秘吴士君) [34] - 学术支持来自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古宏晨、先进医疗芯片研究所所长钱大宏等 [34] 校友网络 - 投资机构代表包括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汪剑飞、为来资本管理合伙人赵阳等 [38]
报名!上海交大医健未来领军人才班第十期
思宇MedTech· 2025-02-28 10:08
课程概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推出"医健未来领军人才"课程,旨在培养医疗产业复合型人才,课程已迭代8年,累计培养300位学员[2] - 课程聚焦医疗行业趋势、挑战与创新,帮助学员理解产业发展脉络和未来方向[10] - 独创"价值引擎方法论",以产学研用协同为核心,构建企业家思维体系[8] 课程价值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拥有13家附属医院、21位院士及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供强大学术支持[7] - 课程强调产业全生态布局,为学员提供资源匹配和创新机会,助力行业领先[9] - 通过微咨询、工作坊等形式,帮助学员制定战略路径、管理并购决策[11] 课程模块 - **开学模块**:涵盖企业家思维破茧、中国宏观经济逻辑、医疗行业周期思考[15] - **趋势研判**:分析医疗行业新形势,探讨企业第二曲线增长[16] - **战略诊断**:从机遇捕捉到战略定制,包括战略解码与实现路径[16] - **商业模式**:通过工作坊识别医疗健康独特价值,设计商业模式[16] - **创新增长**:医疗产品创新设计思维工作坊,聚焦客户洞察[16] - **投融资**:涵盖医疗投资并购、科技型企业早期孵化及丹纳赫投资策略[16] - **跨界融合**:探讨银发经济、消费医疗及医疗科技应用(AI、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16][17] 校友资源 - 校友会每年举办10+场活动,包括医健未来大会、科学家企业家对接会[18] - 组织全球游学,参访美国斯坦福、梅奥诊所、德国内卡河谷等顶尖机构[19][32] - 产学研资源对接涵盖上海交大附属医院、迈瑞、联影等头部企业及特色园区[18] 师资力量 - 汇聚医疗、经济、管理领域专家,如许树强(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原司长)、宋冬雷(冬雷脑科创始人)、吴士君(爱尔眼科董秘)[33] - 投资机构代表包括君联资本、为来资本、高特佳等高管[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