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功利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稍微聊聊张雪峰
虎嗅· 2025-09-30 03:23
其实张雪峰几乎所有的观点,我都能接受并理解,他那些东西,绝大部分属于成年人世界的常识。包括 他很多年前推荐大家去读土木,这一点被人诟病和攻击得很厉害,其实我也能理解,毕竟在当时,土木 还是香饽饽。你说当时他为啥看不到土木的衰落? 其实没几个人能看到,现在当然人人好像都很懂,回到当时,大猛子出现之前,谁都不知道土木这个行 业会衰落这么快。就好像你现在也看不穿过几年除了AI哪些行业会崛起,哪些行业会急剧衰退一样。 但是这事里,也隐藏了一个很深的问题,就是他现在说的那些很对的话,多年后还正确吗?或者说,现 在的常识,多年后还是常识吗? 这就涉及到了咱们社会的一个基本模型,叫"二级混沌系统"。 比如咱们现在的超级计算机,可以轻松算出来行星轨道,甚至做天气预报这样极其复杂的预测。这些预 测,就是"一级混沌",你的预测不影响结果。 但还有很多东西,属于"预测结果干预运行结果",比如巴菲特说他看好某个股票,可能这种预测本身就 会导致那个股票大涨。 再比如我报考大学那一年,有专家在我们省内电视频道预测某个热门专业大家都别报,以往竞争太激 烈,高分生被成批刷掉。导致那年那个专业的分数很低,因为高分生主动避开了。 其实张雪峰现在 ...
一没背景二没关系,浪浪山小妖怪配取经吗?
虎嗅· 2025-09-12 00:59
近期,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引发我们一群小伙伴的热议。大家在欢笑与泪水中看完电影后,仍觉意犹 未尽,于是对电影的故事意义和角色象征展开了讨论。 有的小伙伴认为小妖们是勇于自我改造的小资产阶级群像,有的小伙伴则对电影没能在村民内部塑造出 英雄人物,反而要借助妖怪们的力量降妖除魔这个情节安排表示不解,还有的小伙伴对电影让孙悟空师 徒四人面目不清这一处理方式的意图展开了推测。 尽管看法各有不同,但大家普遍认同的是:这部电影是对精致利己主义的反思,是对普通劳动者是否有 资格追求理想、如何追求理想、追求怎样的理想的追问! 一 海东青:2023年B站出中国奇谭系列的时候,《小妖怪的夏天》最打动人,就是因为太现实了。《浪浪 山小妖怪》继续了这个方向。这次不仅是一个猪妖,更是群像,而且把当下社会的现实照进了故事中。 其核心是,平凡的底层需要理想主义吗?或者说,问题不是平凡的底层是否需要"理想主义",而是平凡 的底层该以什么方式自救,自我解放?因为"理想主义"听起来是个奢侈品。 侯马:我也很喜欢这部电影,带7岁的女儿看了两遍。我觉得不仅是最后小猪妖"活成自己喜欢的样 子"所隐含的理想主义,里面猩猩怪为救孩子不向权威妥协,小猪妖悟 ...
平台说我可以给你流量,但内容归我,账号也归我
虎嗅· 2025-07-15 03:20
数字经济与法律规则演变 - 数字经济从无规则阶段发展为特殊规则林立状态,数字化生产方式推动法律规则改变[2][3] - 互联网账户所有权问题凸显,用户拥有多个社交媒体和电商账户但权属不明确[4][5] - 虚拟物品所有权从占有转向访问权,平台规则限制用户对数字内容的处置权[6][7] 数字化生产方式的兴起 - 数字化生产方式突破物理空间限制,通过手机和电脑实现灵活劳动[14][15] - 初期通过低成本获取生产资料实现"非法兴起",挑战传统行业规则[16][18] - 盗版内容在2000-2010年间为互联网提供低成本内容基础,奠定免费商业模式[19][20] 法律对新经济的回应 - 专门立法创设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新规则,承认新兴业态合法性[27] - 司法将数字争议转化为合同问题,保护平台自主经营权[28][29] - 通知删除规则(避风港规则)保护平台利益,与传统版权授权模式相反[24][25] 虚拟财产权属变革 - 数字内容从所有权转向租用模式,用户仅获得有限使用权[38][45] - 平台用户协议规定账号使用权归用户,所有权和内容处置权归平台[54][55] - 《个人信息保护法》允许近亲属继承数字信息,但未解决多方权益问题[56][57] 数字劳动形态 - 劳动过程碎片化,通过算法协调工作进度并实时测量劳动价值[74][75] - 平台对劳动者分级管理,优先激励高产出者[76] - 骑手工伤认定存在形式标准与组织标准争议,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效果有限[79][80][82] 未来发展趋势 - 数字规则尚未稳定,技术和商业模式持续变化带来新问题[83] - 需平衡平台、政府和个体利益,关注灵活就业者收入和保障[84][85] - 深圳可能率先解决部分技术创新带来的规则挑战[86]
死亡列车:每5人就有2人上车,但你可以说不
虎嗅· 2025-05-19 08:01
电车难题与健康隐喻 - "电车难题"是伦理学经典思想实验 探讨牺牲少数拯救多数的道德困境 [1][2] - "蓝天号"隐喻将电车难题扩展到心血管疾病领域 涉及全球40%人口的健康风险 [4][8] - 心血管疾病被比作自动驾驶的死亡列车 乘客可通过主动干预改变命运轨迹 [4][56] 心血管疾病现状 - 全球每年20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 中国占比达458万例 占总死亡43% [8][9] - 中国心脑血管病患者达3.3亿 40年间增长近三倍 不良生活方式贡献60%致病因素 [9][10][11] - 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病因 影响中国2.7亿人 60岁以上人群颈动脉斑块检出率95% [16][19] 疾病机制与干预 - LDL-C(坏胆固醇)是动脉斑块形成核心因素 无安全下限 越低风险越小 [22][26][27] - 每降低1mmol/L LDL-C 心血管事件风险下降22% 极低水平可完全避免ASCVD [28][30]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实施分层干预 极高危人群LDL-C目标值<1.4mmol/L [33][34] 防治挑战与建议 - 体检标准滞后(3.4mmol/L)与缺乏家庭医生体系阻碍风险分层落地 [34][35] - 45岁以上男性应以2.6mmol/L为警戒线 药物与生活方式需双轮驱动 [36][41] - 新型PCSK9抑制剂降脂效果显著 但需医生评估性价比与适用性 [47][51] 健康管理启示 - 动脉粥样硬化可防可治 早期干预可避免80%心血管事件 [58][61] - 健康主动权在个人 需突破"是药三分毒"认知误区 及时医疗干预 [38][54] - 持续监测与动态调整是关键 特朗普案例显示1.3mmol/L的LDL-C可控 [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