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指引

搜索文档
一场联储会议,两种市场情绪
虎嗅· 2025-09-18 03:53
昨天9月17日晚上,很多小伙伴都在等联储的决议结果。决议凌晨2点出来,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 率目标区间现在为4.00%~4.25%,符合市场预期。 也不出所料,懂王亲自提名的、获得国会山批准、已经宣誓就职的新理事Miran当然持有不同意见,倾 向于降息50个基点。其实还有一个更有趣的八卦点:不知道懂王会不会注意到——热门下任主席人选之 一Waller老师,这次并没有支持"降50个基点"的少数意见。 市场的即时反应是,10年期国债从4.04%跳至4.01%下方,金价剧烈波动了十几块美金,标普500转涨, 道指涨,美元指数跌。看起来是交易员加大对联储今年至少再降息一次的押注。紧接着,中东各大央行 基本上是踩着联储的脚,纷纷下调25个起点。 以前跟大家讨论过:一个事件和数据刚出现在新闻头条时,市场的即时反应是对之前预期的行动结果。 那之后该如何反应呢?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数据出来之后,别人是怎么评论、解读的? "头条"本身不会对真实世界有立竿见影的冲击,而接下来的"分析解读"和"定调",才告诉大家该用什么 样的情绪来对待。你才能判断自己该用什么情绪,该有什么"共识",以及接下来该怎么利用这个"共 识"。凯恩斯 ...
澳洲联储降息在即 前瞻指引构建更受关注
金投网· 2025-08-12 04:08
外汇市场表现 - 澳元兑美元汇率上涨至0.6524 日内涨幅0.18% 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为0.6512 [1] - 汇率交投于0.65关键位置附近 短期技术指标显示看涨情绪 [1] 技术指标分析 - 14日相对强弱指数(RSI)位于50上方 表明市场处于看涨区间 [1] - 汇率站稳9日指数移动平均线(EMA)上方 短期动能持续增强 [1] - 上行阻力位关注0.6600心理关口 后续可能测试0.6625的九个月高点 [1] 货币政策预期 - 澳洲联储当日几乎确定实施降息操作 市场关注焦点在于前瞻指引的构建方式 [1] - 7月意外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曾引发市场震动 与5月讨论50个基点激进降息的表态形成政策连贯性挑战 [1] - 政策制定需要保持连贯性 避免传递"每次会议皆可能行动"的混乱信号 [1]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目前经济形势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希望以实际数据为依据,而不是过于自信地做出预测。不希望提供过多的前瞻指引。
快讯· 2025-06-25 15:46
美联储政策立场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当前经济形势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1] - 政策制定将基于实际数据而非过度自信的预测 [1] - 美联储有意减少前瞻性指引的提供频率 [1]
特朗普再喊话鲍威尔“降息100个基点”!“影子美联储主席”三位热门人选浮现,提前传递政策倾向
搜狐财经· 2025-06-11 16:35
特朗普呼吁美联储降息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呼吁美联储将利率下调100个基点 以节省美国即将到期债务的利息支出 [2] - 特朗普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为"太迟先生" 指出欧洲已降息10次而美国一次也没有 [3] - 特朗普强调降息1个百分点将为经济"注入火箭燃料" 并大幅降低到期债务的利率 [14] 影子美联储主席策略 - 特朗普考虑在鲍威尔任期结束前提前透露继任者 采用财政部长贝森特提出的"影子美联储主席"策略 [3] - 该策略通过提前明确未来主席及政策方向 使市场对后继政策路径产生预期并调整资产定价 [4][16] - 策略可降低长期债券的期限溢价和利率不确定性 改善美债融资环境 [4][16] - 鲍威尔主席任期到2026年5月 特朗普可能借2026年1月美联储理事克鲁格席位空缺之机布局继任者 [4] 潜在候选人分析 - 三位热门人选:前联储理事凯文·沃什 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 现任联储理事克里斯·沃勒 [5][6] - 德银更看好沃勒 因其近期表达了鸽派观点 认为美联储可忽略关税驱动的通胀并进行降息 [7][8] - 沃什有鹰派倾向 曾批评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和50个基点的降息 [8] - 候选人需能说服FOMC多数成员支持更宽松政策 外部候选人面临更大挑战 [8] 策略影响与动机 - 设立"影子主席"可提升市场对降息预期 与鲍威尔言论形成对冲 可能削弱鲍威尔在剩余任期的影响力 [13] - 策略背后是经济和政治双重考量 特朗普力推"大而美法案"需要降息配合以缓解财政和债务压力 [13] - 政治层面 特朗普试图扩张权力 增加对美联储人事任命的影响力 打击建制派精英政治 [16] - 但策略可能遭遇美联储决策层抵制 FOMC的12名票委决定货币政策而非主席个人 [16]
ETO Markets 市场洞察:降息倒计时?别天真了!美联储这盘棋比你想得更狠
搜狐财经· 2025-05-15 06:06
美联储利率决策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4.25%-4.50%区间 为年内第三次暂停加息 [1] - 决策反映对经济形势的审慎评估 包括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潜在冲击、通胀结构分化及区域经济失衡等多重矛盾 [1] 通胀状况 - 4月美国整体CPI同比降至2.3% 创2021年以来新低 主要受食品价格回落推动 [3] - 核心CPI仍维持在2.8% 远超美联储2%的目标阈值 主要因服务价格(如住房、医疗)持续高企 [3] - 通胀格局呈现"表里不一"特征 商品价格周期性回落与服务价格高企并存 [3] 区域经济分化 - 拉斯维加斯等旅游重镇遭遇国际游客锐减冲击 酒店入住率和博彩收入显著下滑 [4] - 犹他州、阿拉斯加等资源型地区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高企 企业投资与就业市场保持韧性 [4] - 区域性失衡对美联储政策制定构成挑战 全国性数据可能因局部经济过热与衰退并存而失效 [4] 政策信号分歧 - 美联储内部对经济前景判断呈现显著分歧 戴利等官员强调就业市场强劲和消费支出稳健 [4] - 副主席杰斐逊警告企业信心下滑 关税政策可能引发"二次通胀" [4] - 分歧反映美联储在"数据依赖"与"前瞻指引"间的艰难平衡 [4] 市场预期与博弈 - 市场押注9月降息概率超过60% 与美联储政策立场存在预期差 [6] - 预期差反映市场对美联储"滞后性"的历史记忆 2019年美联储曾在通胀达标前提前降息 [6] - 美联储需警惕政策过早放松可能重燃通胀预期 过度拖延可能加剧金融条件收紧 [6] 政策约束与挑战 - 美联储面临三重约束:核心通胀黏性要求政策保持紧缩 区域经济分化需政策预留灵活性 长期高利率或加剧企业债务风险 [7] - 短期内将继续维持"数据驱动"的模糊策略 通过缩表与利率工具组合调整 [7] - 需警惕关税政策超预期升级导致"滞胀"重现 以及市场降息预期落空引发资产价格调整 [7]
改革迫在眉睫!前美联储“三把手”献计六大方法
金十数据· 2025-05-01 14:09
货币政策框架评估 - 美联储正在对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管理方式进行重大反思 旨在提高应对经济冲击与政策不确定性的能力 [1] - 现行货币政策框架存在严重缺陷 修正它们既能彰显领导力 更能捍卫美联储的独立性 [1] 通胀目标改革 - 建议回归对称的2%通胀目标 当前"灵活平均通胀目标制"因仅要求弥补低于2%的缺口而增加政策沟通难度 [1] - 过去五年通胀持续高于2%的目标 回归对称目标可减少市场困惑并为零利率下限风险做准备 [1] 就业目标调整 - 当前就业目标是单方面的 旨在最小化与最大可持续就业水平的不足 [1] - 2020年后即使经济快速增长、劳动力市场过热、通胀达5%以上 美联储仍延迟至2022年初才开始加息 [1] 通胀与就业目标冲突 - 当通胀和就业目标冲突时 需明确优先考虑哪个目标 以提供更明确的市场指引 [2] 量化宽松与紧缩框架 - 疫情期间美联储购债从支持国债市场演变为货币宽松 暴露出政策边界模糊问题 [3] - 近年量化宽松可能导致5000亿至1万亿美元的潜在损失 因其资产收益率低于银行准备金利率 [3] 经济预测与情景分析 - 建议公布多情景经济预测 帮助市场理解美联储在不同情景下的可能反应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4] 前瞻指引规范 - 前瞻指引需明确适用条件 如是否仅限零利率环境 如何设置免责条款等 [5] - 公开操作框架将有效减少市场误读 鲍威尔反对提高2%通胀目标的立场值得支持 [5] 配套改革措施 - 建议将政策锚定对象从联邦基金利率转向准备金利率 [5] - 将准备金排除在银行杠杆率计算外以避免与量化宽松冲突 [5] - 建立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影响的评估机制 2022年激进加息导致银行固定收益投资巨亏正是忽视这一关联的恶果 [5][6]
【UNFX课堂】央行政策对外汇价格的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5-01 06:35
央行核心政策工具与外汇市场的关联 - 利率政策直接影响货币借贷成本 加息吸引外资流入推升本币汇率 降息降低本币吸引力导致贬值 [2][3] - 2022年美联储激进加息推动美元指数飙升近20%创20年新高 [4] - 利差交易(Carry Trade)中投资者借入低息货币投资高息货币 长期利差扩大推高高息货币汇率 [5] - QE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导致本币贬值压力 2020年美联储无限QE使美元指数下跌12% [6][7] - QT回收流动性支撑本币汇率 但过快缩表可能引发市场流动性危机如2018年美股暴跌 [8] 外汇干预与前瞻指引 - 央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 抛售本币抑制升值或买入本币阻止暴跌 [9] - 口头干预通过政策声明引导市场预期 2022年日本财务省警告干预短暂抑制日元跌势 [11] - 前瞻指引中鹰派表态提振本币 鸽派表态打压本币 2021年欧洲央行称通胀暂时导致欧元走弱 [13][14][15] 政策传导至外汇市场的路径 - 利率平价理论中两国利差决定远期汇率 但短期可能受资本流动主导出现背离 [16] - 加息提升国债收益率吸引国际资本购买本国债券推升本币 美债收益率上升增加美元需求 [17][18] - 宽松政策刺激股市上涨吸引外资流入支撑汇率 [19] - 宽松政策推高通胀若超过他国则本币购买力下降长期汇率承压 如土耳其里拉持续贬值 [20][21] - 紧缩政策抑制风险资产资金流向避险货币 宽松政策刺激风险偏好资金流向高收益货币 [22][23] 主要央行政策风格与货币特性 - 美联储侧重就业与通胀双目标 美元为全球避险货币 2022年加息周期启动美元飙升 [24] - 欧洲央行2015年QE导致欧元贬值20% [25] - 日本央行2016年负利率政策导致日元短期贬值 [25] - 英国央行2022年"迷你预算"危机导致英镑暴跌 [25] - 瑞士央行2015年放弃瑞郎上限导致汇率暴涨 [25] 政策拐点对汇率的冲击案例 - 2021-2023年美联储从通胀暂时论转向激进加息 美元指数上涨 美元兑日元突破130创24年新高 [25] - 2022年12月日本央行放宽国债收益率波动区间 日元单日升值4%打破长期贬值趋势 [25] - 2022年7月欧洲央行十年来首次加息结束负利率 欧元短暂反弹但受能源危机拖累未能持续 [25] 交易策略与风险管理 - 政策事件交易策略包括数据公布交易和预期差交易 如央行鹰派不及预期则做空本币 [26][27] - 跨市场对冲可通过利率期货预测加息路径同步交易外汇 或利用商品货币关联对冲 [28][29] - 风险控制需避免政策真空期重仓 关注央行沟通一致性防止汇率剧烈震荡 [30][31] 未来挑战与新兴趋势 - 央行数字货币(CBDC)试点可能改变跨境支付体系削弱美元霸权 如数字人民币影响USD/CNH [32] - 加密资产监管如美国稳定币立法可能间接影响外汇市场流动性 [33] - 多国央行增持黄金人民币储备推动"去美元化"长期削弱美元地位 [34] - G7央行可能联合干预汇率 类似1985年《广场协议》式协同行动 [35] 总结 - 央行政策通过利率流动性和市场预期三大渠道塑造外汇价格 影响具有非线性和多变性 [37] - 交易需关注政策与预期动态博弈 跨市场联动以及央行信誉与政策执行力 [37] - 实战中需结合政策分析技术面和资金流 严格管理极端行情风险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