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系统改革

搜索文档
河南农商银行一次性“并表”9地82家机构 金融资源整合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1:56
9月28日,河南农村中小银行改革再迈出重要一步。 据河南农商银行官网发布,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批准,河南农商银行正式吸收合并开封、平顶山、安阳等9个地市范围内的82家农商银行、 村镇银行。合并后,该行将承继这82家机构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网点以及其他一切权力,原机构变更为河南农商银行的分支机构,客户权益等 继续有效,各项服务保持不变。 此次大规模整合,是自今年2月河南农商银行正式成立以来,首度公开披露的大范围机构合并动作。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河南农商银行吸 收合并82家机构,是本轮农信系统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不仅体现了'一省一策'改革思路下的统一法人模式实践,也标志着河南省在整合地方金融资源、 优化金融生态、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2025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明确提出"加快金融改革发展,完成河南农商银行组建",并将此项改革列为年度重点任务。随着此次82家地方机构并入,娄 飞鹏认为,河南农商银行的体系规模与网络覆盖将得到进一步扩展,从而更有效地支持农业、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支农支小"的政策定位。 回溯河南农村中小银行的改革历程,其路径选择曾 ...
破解发展困局,为省级农商银行组建铺路农商银行受让区域内同业股权藏深意
证券日报· 2025-09-27 15:51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新疆金融监管局关于新疆北屯农商银行变更股权的批复》和 《新疆金融监管局关于新疆博湖农村商业银行变更股权的批复》,同意博乐农商银行按每股1元的价格 受让北屯农商银行285户自然人股东持有的9196万股股份。受让后博乐农商银行持有北屯农商银行9196 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61.31%。同意博乐农商银行按每股1元的价格受让博湖农商银行141户自然人股 东持有的10290.51万股股份。受让后博乐农商银行持有博湖农商银行10290.51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 69.26%。 受访专家表示,这种以股权为纽带的"省内帮扶",本质上是农信系统内部资源的优化再配置,既让经营 稳健的农商银行发挥规模效应与经验优势,也为发展滞后的同业提供了"造血式"支持。 南京审计大学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杨小玲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商银行 入股省内同业对后者长远发展有如下促进作用:一是可以提升资本实力与风险抵御能力,实现稳健经 营。二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决策效率和专业化水平。三是促进业务协同与资源整合,发挥规模效 应。单一农信机构在科技投入、产品创新、跨区域服务等方面力量有限,股权联 ...
48家发债主体中报延期:审计梗阻、系统改革、经营挑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2:2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余纪昕 随着2025年中报季结束,9月一批未能对上半年财报"按时交卷"的发债企业浮出水面。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半年报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两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即每年 的7月1日至8月31日。 记者梳理公告发现,在48家未能按期披露半年报的发债主体中,多达15家发债人提到审计程序相关问题,这一"审计环节梗 阻"因素本次占到31.25%的比例。 具体理由包括:往年报告未完成审计披露、管理团队无法获取准确财务信息、审计范围扩大、未能聘请年报审计机构、发现半 年度财务数据问题需重新核定、需更多时间整理资料、财务岗位人员缺失,以及原审计机构解约后难以匹配新机构等理由。 经营不确定性因素亦是导致未能按时披露报告的主要原因之一。在48家发债主体中,有13家公告提及自身或关联方正进行债务 重组、合并重整、破产清算或重整计划执行等工作。 例如,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18中民G2")于8月29日公告称,因公司正全力进行债务重组等相关工作,预计 2025年半年度报告将晚于8月31日披露。就在上月,中国民生投资还公告称,因未能按期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且至今仍 ...
全国第七家农商联合银行即将组建
36氪· 2025-08-04 02:42
值得一提的是,组建后的贵州农商联合银行也将成为继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四川农商联合银行、江苏农商联合银 行、江西农商联合银行之后,全国的第七家农商行联合银行。 此外,吉林省也获批筹建吉林农商银行,全国各地的农信改革依然在火热进行中。 第七家农商联合银行 和过去六个省的农商联合银行筹建进程一样,贵州农商联合银行成立后,原贵州省联社的业务、资产,以及债权债务等权利义务均由贵州农商联合银行承 接。 官网显示,贵州农信由省联社及所辖84家农商银行(农信联社)组成,营业网点2293个,员工2.8万名,存款突破9229亿元,贷款突破7095亿元,已成为 省内业务规模最大、服务覆盖最广、从业人员最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 | 关于我们 | 成员机构 | 人才招聘 | 下载中心 | | & 客服热线: 96688 | | | --- | --- | --- | --- | --- | --- | --- | --- | | 智慧生活 企业服务 | 个人服务 | | 信用卡 | 便民服务 | 电子银行 | 请输入搜索关键字 | 0 |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农信公告 | ...
贵州农信改革重要动向!筹建农商联合银行,这些股东将入股
券商中国· 2025-07-31 13:58
贵州农商联合银行筹建 - 贵州省联社通过组建贵州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议案 授权筹建工作小组开展相关工作 新银行成立后将承接原省联社全部权利义务 [1][3] - 改革工作由贵州省委金融办牵头 省财政厅 贵州金控集团 省联社共同参与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推进该事项 [1] - 筹建流程包括清产核资 资产评估 原股金处置等环节 经营成果处置方案需经社员大会决议通过 [3] 贵州农信经营数据 - 贵州农信由省联社及84家农商行组成 拥有2293个网点 2.8万名员工 存款规模9229亿元 贷款规模7095亿元 [4] - 2024年3月资产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 达10704.5亿元 为省内规模最大 覆盖最广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4] 改革模式与参与方 - 采用"联合银行"模式 保持两级法人地位不变 通过增资和申请新牌照提升服务能力 [2][8] - 贵州金控集团和黔晟国资将参与改革 前者在注资入股 不良处置方面提供支持 后者协助注册资本金和金融业务合作 [5][6][7] - 联合资信报告指出"上参下"模式由省级机构参股农信机构 重点优化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水平 [9][10] 全国农信系统改革动态 - 吉林农商行获监管批复筹建 将使用346亿元专项债补充资本 改革后预计股本达400亿元 [11][12] - 2025年已有河南 江苏 江西 内蒙古等地农商联合银行揭牌开业 新疆计划年内完成全区统一法人农商行组建 [13][14][15] - 广东联社2024年报显示 2025年将推动改制组建农商联合银行工作 [16]
股本预计400亿元 吉林农商行要来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7-29 11:12
吉林省农信系统改革进展 - 吉林省农信系统改革迎来重要进展,通过发行260亿元专项债券和调整已使用的86亿元专项债券,共计346亿元由吉林金控集团入股新组建的吉林农商行 [2][5] - 改革完成后吉林农商行股本预计达到400亿元,将成为健康良好的银行 [1][10] - 本次专项债期限10年,票面利率1.76%,是2025年全国首笔中小银行专项债 [6] 吉林农商行组建方案 - 吉林省拟组建省级农商行并采用"统一法人"模式,合并吸收区域内其他农商行和农信社 [5][12][14] - 吉林金控集团将作为专项债偿还主体,还款来源为吉林农商行股权分红和股权转让收入 [6] - 吉林金控集团资产总额达7600亿元,注册资本152.81亿元,吉林省财政厅持股96.40% [5] 吉林农信系统现状 - 吉林省农信系统下辖52家法人机构,包括39家农商行和13家农信社,营业网点1624个,员工2.7万人 [10] - 截至2023年12月末,全系统资产总额10072.4亿元,负债总额9535.9亿元,存贷款市场份额分别为23.3%和22.3%,居全省银行业首位 [10] - 各项存款余额7903.1亿元(较年初增长8.2%),贷款余额4972.9亿元(较年初增长3.6%) [10] 全国农信系统改革动态 - 2025年已有河南、江苏、江西、内蒙古四地省级农商行落地,注册资本分别为292.47亿元、77亿元、580亿元 [10] - 浙江、山西、河南、辽宁、海南、广西、四川等地已完成农信系统改革 [11] - 新疆、贵州、广东等地农信系统改革正在推进中 [11] 改革模式分析 - 省级农商行改革主要采取统一法人和联合银行两种模式 [13] - 统一法人模式适用于资产规模小、法人数量少的省份,能形成规模效应并集中处置风险 [13][14] - 联合银行模式保持两级法人地位不变,是多数省份的选择 [13][14]
农信系统“上参下”,江西有了进展!
券商中国· 2025-07-28 23:28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上参下"投资进展 - 江西玉山农商行拟于8月中旬召开股东会审议江西农商联合银行收购存量股权的议案[1] - 多家省内农商行将推进增资扩股为江西农商联合银行下一步入股铺路[7] - 江西农商联合银行由江西省联社改制组建于2024年4月挂牌开业管理85家下辖农商行[3] - 该行董事长王东升曾表示将通过自上而下的资本股权为纽带理顺行业管理体制[4] - 截至2025年3月末全辖农商银行资产总额达1.4万亿元存贷款规模超2.1万亿元[8] 其他省份"上参下"模式实践 - 广西农商联合银行2023年初挂牌后首批参股11家市县农合机构[11] - 广西农商联合银行2023年9月认购北海农信联社5000万股2024年6月受让来宾农商行9.6%股权[12] - 四川农商联合银行2024年底出资41.36亿元参与10家市(州)级农商行定向募股[14] - 四川农信系统形成"省投市、市投县"的股权治理结构[15] - 山西农商联合银行2023年底至2024年6月陆续入股7家县级农商行[17] 全国农信系统改革动态 - 2024年2月河南农商行开业4月江苏、江西、内蒙古农商联合银行相继揭牌[20] - 新疆获批组建全区统一法人农商银行力争2025年内挂牌[21] - 吉林完成260亿元专项债发行拟组建省级农商行并统一法人[22] - 湖北首次提出组建"湖北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贵州连续两年明确推进农商联合银行组建[24] - 陕西上报改革方案广东2025年将推动改制组建农商联合银行甘肃切换为统一法人模式[25][26][27] 南昌农商行特殊情况 - 南昌农商行2023年脱离江西省联社系统管理权移交南昌市政府[9] - 该行2023年完成两轮增资扩股总股本增至33.72亿股南昌市国有单位合计持股近38%[10]
股本预计400亿元 吉林农商行要来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7-28 13:39
吉林农信系统改革进展 - 吉林省发行260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用于农信系统改革 期限10年 票面利率1.76% 为2025年全国首笔中小银行专项债[2][3][4] - 专项债资金通过吉林金控集团入股新组建的吉林农商行 总注资规模346亿元(含86亿元存量专项债调整)[3] - 改革采用统一法人模式 新设省级农商行合并区域内机构 预计完成后吉林农商行股本达400亿元[2][3][5][7] 吉林农商行组建方案 - 新组建的吉林农商行将整合全省52家农信机构(39家农商行+13家农信社) 现有资产总额10072.4亿元 负债总额9535.9亿元[5] - 截至2023年末 全系统存款余额7903.1亿元(较年初增597.6亿元+8.2%) 贷款余额4972.9亿元(较年初增174.5亿元+3.6%) 存贷款市场份额均超22%居全省首位[5] - 吉林金控集团作为专项债偿还主体 以股权分红和转让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 债券获联合资信AAA评级[4] 全国农信改革趋势 - 2025年以来已有河南(注册资本292.47亿元)、江苏(77亿元)、江西、内蒙古(580亿元)四家省级农商行落地[5] - 全国已成立9家省级农商行 包括浙江(2022年4月)、山西、河南、辽宁(2023年)、海南、广西、四川(2024年)等[6] - 新疆、贵州、广东等地农信改革持续推进 主要采用统一法人或联合银行两种模式[6][7]
注资346亿!又一省级农商银行启动
中国经营报· 2025-07-19 07:30
吉林省农信系统改革进展 - 吉林省拟发行260亿元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 用于支持吉林农商银行资本补充项目 发行利率预估2 1% 期限10年 [1] - 调整2021年发行的86亿元中小银行专项债债券用途 两项合计346亿元资金通过吉林金控注资新组建的吉林农商银行 [1] - 改革采取统一法人模式 预计吉林农商银行股本达400亿元 吉林金控将依法参与治理并计划于2027年逐步市场化退出股权 [2] 改革资金运作机制 - 346亿元资金由吉林省财政厅划至吉林金控 后者入股吉林农商银行 项目预期收益来自股权分红及股权转让收入 [2] - 吉林金控将督促吉林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 提升服务质效 严防各类风险 支持其补充资本 [2] 吉林金控角色 - 吉林金控成立于2015年2月 是吉林省重点打造的地方国有金融资本运营平台 注册资本152 81亿元 吉林省财政厅持股96 40% [3] - 资产总额7600亿元 通过入股吉林农商银行参与农信系统改革 [3] 农信系统改革背景与措施 - 吉林省政府2025年年初明确提到深化金融改革 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4] - 吉林农信系统5月底启动全省特殊资产规范管理与集中推介 首批34个优质特殊资产项目总价值24 71亿元 [4] - 改革路径包括省级财政平台注资 引入战略投资者 发行债券补充资本 成立清收专项小组处理不良资产 构建一体化风险预警系统 [4] 吉林农信系统现状 - 吉林农信全系统下辖52家法人机构 机构网点近1700个 员工2 6万人 [5] - 截至2023年12月末 全系统资产总额1 01万亿元 负债总额9535 9亿元 存款余额7903 1亿元 贷款余额4972 9亿元 [5][6]
4.8万亿农信大变革!这一省拟组建农商联合银行
中国经营报· 2025-06-12 14:35
人事调整与改革进展 - 刘鹏获批担任广东省农信联社理事、副理事长、主任 [1] - 广东省农信联社总资产达4.8万亿元,各项存款3.75万亿元 [3] - 广东省农信联社积极推动改制组建农商联合银行工作 [1][2] 省联社改革背景与目标 - 2017年广东启动农信改革,目标为全面组建农商银行并化解风险 [2] - 2024年广东金融监管局要求巩固"1+7"市场体系,加快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 [2] - 改革通过省级平台统筹资产配置,为中小农商银行提供资本补充路径 [3] 改革模式与优势 - 农商联合银行可申请理财子公司、金融科技子公司等牌照,增强公共服务能力 [3] - 联合银行模式提升主体信用质量,优化股权结构与权责体系 [3] - 省级平台通过统一法人或多级法人体系,强化协调与治理能力 [3] 金融服务与风控提升 - 改革需通过提升"三农"、小微及区域经济金融服务质效来检验成果 [4] - 省级农商银行可整合小型法人机构,集中配置资源提升抗风险能力 [5] - 省级平台通过统一产品研发和技术支持,强化基层市场服务深度 [5] 未来工作方向 - 省级农商银行需以科技与风控为支撑,坚守"支农支小"定位 [6] - 推动风控体系从"点状防御"向"系统预警"转变 [5] - 构建"强省级平台+深耕县域市场"的功能互补格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