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军工产业链
icon
搜索文档
AI技术赋能军工产业链,航空航天ETF(159227)逆势上涨,航宇科技领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05:55
市场表现 - 9月26日午后三大指数延续下跌态势 军工板块逆势翻红 [1] - 航空航天ETF(159227)上涨0.97% 当日成交额率先突破1亿元 [1] - 持仓股中航宇科技涨超10% 华秦科技涨超6% 航发动力涨超5% 航发控制、中航成飞、航发科技等领涨 [1] 行业驱动因素 - AI技术进步推动军工软件在装备体系中权重提升 [1] - AI大模型成本与性能持续优化 开源特性降低使用门槛 [1] - AI有望对军工全产业链进行全方位赋能 军事AI将迎来多场景大规模应用落地 [1] 产业链影响 - 软件侧核心性能提升支撑战争形态变革 下游多领域软件需求涌现 带动上游算力端扩张 [1] - 硬件侧AI赋能加速无人装备列装 无人智能化需求推动上下游产业变革 [1] 产品特性 - 航空航天ETF(159227)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 [1] - 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比达97.96% 为全市场军工纯度最高指数 [1] - 覆盖航空装备、航天装备、卫星导航、新材料等关键产业链环节 [1] - 成分股精选军工头部企业 涵盖大飞机研制、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 [1]
发动机:华秦科技、航发动力
2025-09-26 02:28
**航空发动机行业与相关公司关键要点总结** **一、 行业概况与趋势** *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在军工行业和国家安全中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和重要性[2] * 行业收入从2014-2018年维持300多亿人民币 增至2019年开始逐步增加 到2024年达到800多亿人民币[3] * 行业利润从最初的十几亿增长到2023年的58亿 但2024年出现下滑[3] * 预计2025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 新型号将逐步上量弥补主力型号下滑 维修和商用发动机市场发展将驱动行业在十五五期间焕发新生[1][6] **二、 核心公司财务与运营表现** * **航发动力** * 2024年总收入478.8亿元 但四大核心工厂(沈阳黎明274亿、西安红旗厂160亿、贵阳黎阳51亿、湖南株洲南方工业77亿)收入总和约560亿元 存在约80亿内部抵消[4][16] * 2024年利润总额8.6亿元 同比下降明显 2025年上半年利润不到1亿[17] * 财务费用显著增加 从2022年的-0.18亿增至2023年的2.48亿 再到2024年的4.56亿 反映其在产业链中弱势地位[4][18] * 合同负债高企(2021年218亿) 预付款正逐步消化 库存问题预计2025年基本解决 产量将触底反弹[4][19] * **华秦科技(华勤科技)** * 作为特种隐身材料龙头 技术领先 多次获得国防科技发明一等奖[7] * 收入持续增长 从2018年不到5000万元增至2024年超过11亿元[12] * 利润存在波动 2023年利润3.35亿元 若还原收购上海瑞华胜费用1.88亿 实际利润为4.2亿元(同比增长近30%)[1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已达2024年全年水平 多数子公司有望在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或大幅缩小亏损[1][13] * **中航重机** * 收入基本平稳 但营业成本增加(2024年增加约10亿) 并进行大幅一次性计提 导致净利润下降[1][5][8] **三、 核心观点与未来展望** * 行业当前利润下滑主因是竞争格局变化导致毛利率下降 以及部分企业进行一次性审价计提[1][5] * 航发动力长期投资前景乐观 后市场维修和焕新服务将成为未来重要盈利增长点[4][20] * 华秦科技预计2026年将迎来显著变化 突破发展瓶颈 2026年预计保持30%以上增长率 利润从现有4亿提升至10亿左右[1][7][13] * 华秦科技市值有望从当前180亿提升至三五百亿级别[14] **四、 业务布局与战略举措** * 华秦科技通过成立和收购子公司积极进行业务布局和产品多样化 包括沈阳华勤(持股48% 承接黎明零部件加工)、南京华勤光生(持股55% 面向民用市场)、上海瑞华胜(持股51% 专注航空航天陶瓷复合材料)、安徽汉正(收购)[1][9][10][11] * 航发动力核心工厂布局包括沈阳黎明、西安红旗厂、贵阳黎阳、湖南株洲南方工业[15] * 航发科技在商用航空发动机领域具独特优势 特别是在短舱和反推系统方面占据独家份额[15] **五、 其他重要内容** * 航发动力过去三年毛利率未随规模扩大而提升 可能与承担大量研发成本有关[17] * 华秦科技2024年研发支出增加及部分子公司亏损影响了当年利润[12]
广东宏大(002683):业绩实现较快增长,内生外延进一步完善业务布局
中邮证券· 2025-08-25 09:2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6][10] 核心观点 - 2025H1营业收入91.50亿元,同比增长64%,归母净利润5.04亿元,同比增长22% [5][6] - 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矿服板块规模扩大和雪峰科技并表 [6] - 防务装备业务通过并购完善产业链布局,收购军工集团10%股权使持股比例提升至65% [8] - 矿服业务在新疆、西藏地区营收分别大幅增长121%和45%,海外营收同比增长19% [9] - 工业炸药产能提升至72.55万吨,位居国内前列,并通过收购秘鲁EXSUR公司加速国际化布局 [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3、13.83、16.09亿元,对应PE估值23、20、17倍 [10] 财务表现 - 2025H1销售毛利率19.86%,同比降低1.85个百分点,四费费率8.40%,同比降低1.51个百分点 [7] - 分业务毛利率:矿山开采16.47%(同比-1.86pcts)、民爆器材销售36.35%(同比+3.14pcts)、能化业务14.67% [7]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15.22亿元(同比增长57.65%),2027年达282.11亿元 [12][15]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11.73亿元(同比增长30.61%),2027年达16.09亿元 [12][15] - 当前市盈率30.05倍,预计2027年降至16.77倍 [12][15] 业务进展 - 矿服业务在手订单逾350亿元,覆盖塞尔维亚、巴基斯坦等9国,新开拓塞拉利昂市场 [8][9] - 民爆业务通过收购雪峰科技21%股权及南部永生,产能提升至72.55万吨,混装炸药产能占比远超行业水平 [10] - 防务装备业务转型高端产品,自主研发超声速巡航导弹武器系统获国际市场强烈反响 [8] - 通过增资16.2亿元及收购长之琳60%股权强化防务装备产业链布局 [8]
军工板块持续上涨,军工ETF(512660)近两日净流入近1.4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06:57
军工ETF资金流入与股价表现 - 军工ETF(512660)近两日净流入近1.4亿,今日股价强势上涨近1% [1] - 截至2025年5月15日,较2024年底份额大增30%,资金关注度显著提升 [1] 行业政策与地缘催化因素 - 全球多国上调国防预算,中国在"十四五"后期国防现代化规划框架下加快关键装备立项与部署 [1] - 2027年建军百年节点及2035年全方位现代化目标为军工产业链提供持续政策催化 [1] - 中美、中俄战略对话未触及核心分歧,外需端军贸出口有望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1] 军工ETF持仓与行业结构 - 军工ETF(512660)紧跟中证军工指数,重仓航空装备、军工电子、航海与航天等高景气子行业 [1] 行业基本面与业绩展望 - 2025年一季度部分板块见底回暖,地面兵装、航天(弹)业绩同比企稳回升 [1] - 2024年年底以来军工板块出现积极信号,核心公司发布合同公告,业绩有望企稳 [1] - 2025年预计关联交易额增加,显示军工基本面已开始加速回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