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用卡不良贷款转让
icon
搜索文档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升破7.14关口;头部银行加速布局证券开户业务 | 金融早参
搜狐财经· 2025-08-28 23:37
人民币汇率走势 - 在岸及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升破7.14整数关口 [1] - 汇率走升源于美联储政策转向及国内资本市场回暖推动跨境资金增配人民币资产 [1] 银行理财业务动态 - 四川省内成都银行、成都农商银行及四川银行计划联合申设银行理财公司并已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2] - 三家银行对联合申设理财公司牌照较有信心 [2] 银证合作业务布局 - 2025年7月A股新增投资者数量达196.36万户 同比增幅70.54% [3] - 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头部银行在手机银行App醒目位置布局证券开户活动 [3] - 银证合作形成开户引流与服务增值双向互动格局 满足客户基础金融及资本市场参与需求 [3] 科创债发行进展 - 全市场累计发行科创债814只 总规模突破1万亿元 [4] - 34家银行参与发行科创债 总规模达2273亿元 [4] - 科创债支持科技创新融资需求 助力经济转型及提升产业竞争力 [4] 信用卡不良贷款处置 - 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公开转让7期个人信用卡不良贷款项目 转让起始价为未偿本息总额的0.15折 [5] - 2025年以来多家银行密集推进信用卡不良贷款转让 整体规模可观且折价力度显著加大 [5]
8.28犀牛财经早报:多家银行大力度转让信用卡不良贷款 英伟达第二财季净利润264.22亿美元
犀牛财经· 2025-08-28 01:41
基金行业动态 - 首批基金2025年中期报告披露 睿远基金、银河基金、中庚基金、南华基金等多家管理公司率先公布持股线路图 绩优产品获内部员工增持 基金经理强调以基本面为核心锚点挖掘长期价值标的 [1] - 8月公募基金发行数量创年内新高 以认购起始日统计 全市场158只基金计划发行 较7月149只增长6.04% 连续两个月单月发行量超140只 [1] - "固收+"基金表现突出 权益行情推动737只成立满一年产品净值创新高 结构性分化行情下大类资产配置和权益投资能力成为关键 [2] 银行业务与债券市场 - 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转让力度加大 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公开转让7期个人不良贷款项目 转让起始价不足未偿本息总额0.15折 2025年以来多家银行密集推进转让且折价显著 [1] - 银行科创债发行规模达2273亿元 自5月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后 34家银行机构参与发行 涵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 [2] 政策与市场影响 - 证券交易印花税减半征收两年累计为投资者减负逾2500亿元 政策自2023年8月28日实施 2023年9月至2025年7月累计印花税约2545亿元 [2] 科技与生物突破 -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化学家首次实现RNA与氨基酸化学连接 模拟早期地球条件 为生命起源中蛋白质合成问题提供新思路 [3] - 英伟达2026财年第二季度净利润264.22亿美元 同比增长59% 营收467.43亿美元 环比增6%同比增56% GAAP毛利率72.4% 摊薄每股收益1.08美元同比增61% [3] 公司治理与股权变动 - 靖奇投资法定代表人被非法变更 创始人范思奇称工商登记材料伪造 已启动撤销和诉讼流程 其仍为公司最大股东并继续行使股东权利 [4][5] - 朗进科技及实控人李敬茂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公司称生产经营正常不受影响 [5] - 东芯股份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由39.37%降至37.47% 通过集中竞价减持1.74亿股至1.66亿股 [6] - 山河药辅董事长尹正龙逝世 持股6305.75万股占比26.9% 董事总经理宋道才暂代董事长职责 [8] - 奇瑞汽车港股IPO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获证监会备案 拟发行不超过6.9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18名股东拟转20.16亿股境内股份至港股流通 [9] - 硕世生物高管集体降薪 董事长降薪50% 8名董事监事及高管自愿下调年薪5%-50% 公司连续两年亏损但七位高管2024年年薪超百万 [10] 公司业绩表现 - 快意电梯上半年净利润3405.87万元同比下降43.04% 营收6.25亿元同比下降10.83% 基本每股收益0.1012元 [7] 美股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收涨 道指涨0.32% 标普500涨0.24% 纳指涨0.21%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 英特尔涨超2% 特斯拉、奈飞、Meta小幅下跌 [10]
多家银行大力度转让信用卡不良贷款
证券日报· 2025-08-27 16:13
核心观点 - 银行业正在大规模、低折扣转让信用卡不良贷款 以快速优化资产质量和应对风险释放 同时推动行业从增量扩张向存量经营转型 [1][2][4] 转让规模与折扣情况 - 华夏银行转让7期个人信用卡不良贷款 未偿本金总额44.83亿元 未偿利息总额63.05亿元 未偿本息总额107.89亿元 起始价合计2.45亿元 约为未偿本息总额的0.23折 [1][2] - 2025年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规模达370.4亿元 较去年同期43亿元增长7倍有余 其中信用卡透支不良贷款转让规模为51.9亿元 [2] - 多家银行转让规模达百亿元 部分项目起始价低至未偿本息总额的0.2折左右 [2] 转让原因与行业痛点 - 信用卡业务过度依赖增量扩张 风控能力薄弱 催收效率偏低 此前发卡竞赛导致客户质量良莠不齐 [4] - 信用卡作为无抵押贷款 催收高度依赖司法程序 回收效率难以匹配高风险客户实际价值 [4] - 逾期时间长 借款人资质弱 分布分散 法律追偿难度大 银行急于出清 [3] 银行动机与行业转型 - 批量转让兼具短期清库存与长期调风控的双重作用 [4] - 短期优化资产质量应对前期过度授信导致的集中风险释放 [4] - 长期体现行业发展逻辑从增量扩张向存量经营的关键转变 聚焦优质客户 [4] 处置方式创新 - 商业银行探索多元化处置路径 包括不良资产证券化 债务重组 AI技术赋能催收 催诉调一体化合作处置机制 不良资产跨境转让 [5] - 银行需从源头减少不良贷款产生 优化客户筛选 搭建动态授信模型 强化场景风控 完善高风险客户退出机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