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一级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药一级市场不能再冷下去了”
虎嗅· 2025-09-20 08:14
核心观点 - 创新药一级市场融资环境仍处寒冬 但出现部分回暖迹象 二级市场热度向一级市场传导尚需时间 行业面临退出渠道不畅、资金青黄不接等结构性挑战 [1][3][4][33][34] 市场融资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一级市场融资事件188起 同比下降7.4% 总融资额15.8亿美元 同比下降24.5% 较2021年160.62亿美元峰值持续下行 [4] - 受访Biotech中89%正在融资 仅7%近半年完成融资 63%认为融资"不太顺利"或"很困难" [13] - 融资周期显著延长 典型案例显示A轮融资需跑动20个月以上 天使轮需接触超100家机构 [2][3][7] 投资人策略变化 - 投资逻辑从"投概念"转向"以终为始" 更关注临床数据、商业化落地及出海潜力 [15][17][19] - 偏好后期资产 Pre-IPO企业受追捧 港股因无36个月锁定期出现盲投现象 [20][21] - 67%受访Biotech认为"专业壁垒高导致投资人不理解创新药逻辑"是主要融资障碍 52%认为"融资条件苛刻"是难点 [14] 企业应对措施 - 78%受访Biotech通过优化内部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应对融资困难 [31] - 超66%企业将BD合作作为主要回款渠道 BD交易条款中开始出现与投资机构分成约定 [28][31] - 部分企业为生存裁员达三分之二 暂停耗资巨大的临床试验管线 [10] 退出机制挑战 - 74%受访者认为"退出渠道不畅通"是影响一级市场热度的主要因素 [23] - 港股全年超300家企业递表排队 A股上市仍不易 国资成投资主力但回避风险资产 [25] - 私募LP需按35%最高标准缴纳个人所得税 民间资本投资意愿下降 [25] 资金结构问题 - 基因疗法领域国内外融资额差距显著:2025年上半年国外7.2亿美元 国内仅0.6亿美元 相差12倍 [34] - 投资集中ADC、GLP-1等饱和领域 小核酸药物、基因疗法等先进赛道投入不足 [33] - 国资母基金倾向CVC模式及穿透管理 市场化资金短缺导致早期创新支持不足 [31][34] 行业发展趋势 - 二级市场先于一级市场回暖:2025年超60家创新药企股价翻倍 港股新股申购倍数超5000倍 [3] - BD交易活跃但属存量项目消耗 未来面临青黄不接风险 [33] - 投资人关注政策环境改善及二级市场高回报案例 以形成资金回流良性循环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