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降息,影响几何?“点阵图”预计年内或再降息两次
环球时报· 2025-09-18 22:40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在稳定物价和保证就业"双重使命"下,政策天平倾向了后者。据美媒报道,当地时间9月1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此前美联储在利率政策上已连续5次按兵不动。决议公布后当天,美股收盘涨跌 互现,道琼斯指数回吐500点涨幅,随后再次走高。周四,美国国债收益率回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4个基点,至4.05%,美元小幅走高。欧 洲泛欧斯托克600指数上升0.67%,日本基准日经225指数上涨 1.15%,亚太其他市场涨跌互现。 美联储如期降息 25 基点,仅 1 票反对 据彭博社报道,美联储最新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当地时间9月17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以11票赞成、 1票反对的结果通过降息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4.25%。 美联储表示,尽管通胀有所回升并且"仍然在较高水平",但"就业的下行风险已经上升"。新增就业放缓,失业率仍然较低,但也有所上升。美国 海军联邦信用合作社首席经济学家希瑟·朗警告说:"尽管存在通胀风险,但眼下更大的风险是更多美国人失业,以及由此开始的通向衰退 ...
中信证券:建议淡化市场波动、调整持仓结构,继续聚焦消费电子等结构性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9-07 07:39
ETF资金流向特征 - ETF资金流向明显分化 宽基ETF资金流出而行业主题ETF资金流入 A股ETF资金流出而港股ETF资金流入 [1] - 机构配置型资金呈现明显的高切低特征 近期强趋势板块主要由主动选股型资金驱动 [1] 公募产品申赎特征 - 市场或步入2021年以来主动型公募产品最后一轮密集申赎换手阶段 [1] - 伴随机构重仓核心资产上涨 公募产品有望逐步消化赎回压力 [1] - 机构重仓票或成为下一轮产业趋势及经济回暖过程中的配置重心 [1] - 过去几年重小轻大、规避机构持仓票的策略模式可能不再成立 回归核心资产正成为现实 [1] 海外流动性环境 - 海外高债务资金利率和央行被动降息压力共存 [1] - 欧美国家在高债务资金利率环境下被迫步入降息周期 [1] - 中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压力减缓 反内卷趋势下份额优势有望转变为定价权和利润率长期回升 [1] -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持续提升 [1] 行业配置策略 - 建议聚焦消费电子 资源 创新药 化工和游戏等结构性机会 [1]
【财经分析】美元再度走弱,新一轮下行周期或已开启
新华财经· 2025-05-27 07:40
美元信用弱化与下行周期 - 美元指数5月27日早盘跌至98 7 接近4月21日低点97 9 显示美元进入信用弱化与长期结构性挑战初期阶段[1] - 瑞银将美元评级下调至"不具吸引力" 因美国经济放缓及债务问题持续发酵[3] - 美元指数与美债利率走势罕见背离 反映美元信用危机冲击传统定价逻辑[4] 美元下行周期的历史与驱动因素 - 美元历史上三次下行周期平均跌幅达30%-40% 分别由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1971-1980年跌幅30%) 广场协议(1985-1995年跌幅50%) 欧元崛起(2002-2008年跌幅40%)驱动[5][7] - 当前美元年内跌幅仅9% 若下行周期确认 后续跌幅可能扩大[7] - 三大因素推动弱美元周期开启:特朗普政策冲击加剧财政赤字 美债利息占财政收入达19%的历史高位 美国经济基本面走弱预期升温[4]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 - 5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创4月3日以来新高 在岸离岸汇率5月累计涨幅超1%[8] - 高盛维持中国股票"增持"立场 预计外资流入A股力度增强 摩根士丹利调查显示80%境外投资者可能增加中国股票敞口[8][9] - 沪深300市盈率12倍 MSCI中国指数盈利预期回归客观水平 估值吸引力显著[9] 国际货币格局变化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称美元主导地位不确定性为欧元提升国际地位提供机会[2] - 东吴证券预计6月美元指数或跌破前低 驱动流动性外溢至非美市场 中国科技成长风格受益[8]
大摩最新发声!中国经济迎关键机遇期,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有望提升
券商中国· 2025-05-14 03:39
中美经贸关系进展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超出市场预期 双方达成重要共识 [1] - 中美关税谈判进程超预期提速 建立常态化磋商机制 双边贸易停摆局面将缓解 [3] - 二季度及三季度GDP同比增速预计优于此前预期 但持久性解决方案仍存挑战 [3] 中国经济韧性分析 - 中国已夯实四大应对冲击的基础:政策刺激空间 社会民生承压能力 产业链集群优势 科创领域潜力 [4][5] - 产业链集群优势稳固 涉及多产业环节 难以被短期取代 [5] - AI硬件自给率预计2027年达82% 智能驾驶 AI应用 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崭露头角 [5] 内需刺激政策建议 - 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 建议下半年推出万亿级额外财政支持 [6] - 推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是激活消费关键 需解决医疗 教育 住房等问题 [6] - 三项资金支持举措:增加财政赤字/国债 国企分红注入社保 财政支出转向社会福利 [6][7][8] 2030战略机遇期规划 - 目标2030年内需规模提升30%(增加3万亿美元) 年均消费增长率需达5 4% [10][11] - 第二个"三零"目标:对非美国家实现零关税 零准入限制 零产业补贴 [13] - 建议扩大服务业开放 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 减少光伏 风能等成熟产业补贴 [13] 全球资产配置趋势 - 美元资产面临定价再平衡 全球资金寻求新投资方向 [6] - 中国科创潜力释放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 [2][14] - 美国经济例外论动摇 中国政策托底确定性受全球投资者关注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