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权
icon
搜索文档
环西自行车赛因抗议以色列提前收官 以色列批西班牙政府令国家“蒙羞”
新华网· 2025-09-16 01:22
赛事中断 - 2025环西班牙自行车赛因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活动提前结束 赛事自8月23日开赛以来多个赛段因示威缩短 最终赛段被数万名示威者占领马德里主要街道迫使主办方缩短 [1] - 示威者抗议以色列博泰车队参加赛事 [1] 外交摩擦 -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赞扬示威者为国际社会的榜样 称西班牙在捍卫人权方面前进一步 [1] - 以色列外交部长吉德翁·萨尔指责桑切斯及西政府令国家蒙羞 煽动示威导致比赛中断 [1] - 西班牙2024年5月与挪威爱尔兰承认巴勒斯坦国 6月加入南非在联合国国际法院对以色列提起种族灭绝诉讼 本月8日宣布对以色列武器禁运 以色列当日禁止西班牙官员入境 西班牙召回驻以大使 [1]
环西自行车赛因抗议以色列提前收官 以色列批西班牙政府令国家“蒙羞”
新华社· 2025-09-15 14:02
环西班牙自行车赛事件 - 2025环西班牙自行车赛因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活动提前结束 赛事自8月23日开赛以来多个赛段因示威缩短 最终赛段被数万名示威者占领马德里主要街道迫使主办方缩短 [1] - 示威者抗议以色列博泰车队参赛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赞扬示威者为"国际社会的榜样" 称西班牙在捍卫人权方面前进了一步 [1] - 以色列外交部长指责桑切斯及西政府令国家"蒙羞" 煽动示威导致比赛中断 [1] 西以外交关系恶化 - 西班牙于2024年5月与挪威、爱尔兰共同承认巴勒斯坦国 同年6月加入南非政府在联合国国际法院对以色列提起的"种族灭绝"诉讼 [1] - 西班牙本月8日宣布对以色列武器禁运等多项措施 以色列同日禁止西班牙官员入境 西班牙随后召回驻以大使以示抗议 [1]
最新!以色列与西班牙爆发激烈外交冲突
中国基金报· 2025-09-13 15:54
西班牙与以色列外交摩擦 - 西班牙召见以色列驻马德里代理大使 严正驳斥以色列总理办公室的虚假和诽谤言论 [1] - 西班牙宣布对以色列采取施压措施 包括禁止武器弹药和军事装备的销售及购买 并禁止通过西班牙港口向以色列运送燃料 [2] -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指责西班牙首相发表公然的种族灭绝威胁言论 作为对西班牙措施的回应 [2] 双方相互制裁行动 - 以色列和西班牙各禁止两名对方国家的部长入境 [3] - 西班牙第二副首相兼劳工与社会经济大臣称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为战犯 并指责其在加沙实施种族灭绝 违反国际法和践踏人权 [4][5] - 西班牙政府表示将坚定回击内塔尼亚胡的狂妄言论和侵犯行径 [6] 基金经理变动 - 宝盈基金知名基金经理加盟易方达 [7]
不能再等!一国际船队准备强行运送援助物资至加沙
金十数据· 2025-08-29 11:18
亲巴勒斯坦援助船队行动 - 活动人士计划从西班牙派出数十艘船只组成"全球苏穆德船队"运送援助物资至加沙 参与者包括瑞典活动家格蕾塔·通贝里及葡萄牙政治家等来自44个国家的数百人[1] - 组织者要求各国政府向以色列施压允许船队通过海上封锁 强调需捍卫人权并保证船队安全通行[1] - 以色列海军曾于今年6月扣押悬挂英国国旗的援助船 包括通贝里在内的参与者被扣押 以色列称该行动为支持哈马斯的宣传噱头[1] 以色列对加沙封锁政策 - 以色列自2007年哈马斯控制加沙后实施海上封锁 声称目的是阻止武器流入该激进组织[2] - 封锁政策持续至当前中东战争期间 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造成以色列1200人死亡并劫持251名人质[2] - 以色列报复性攻势导致近63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加沙部分地区出现饥荒 今年3月初起实施陆地封锁三个月禁止物资进入 指控哈马斯挪用援助物资[2] 历史冲突与当前局势 - 以色列在15年封锁期间挫败多次突破尝试 包括2010年特种部队登船行动造成至少9名土耳其活动人士死亡[1] - 当前船队行动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突破封锁尝试 组织者将政治压力视为解决通行问题的关键[1]
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携手实现发展权
人民日报· 2025-08-24 22:40
中非人权研讨会核心观点 - 首届中非人权研讨会于埃塞俄比亚举行 聚焦发展权与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 来自40余个非洲国家及中国的200余名代表参与讨论 [1] - 与会方高度肯定中国在人权领域的成就及对非洲人权事业发展的贡献 强调发展权应立足本国国情和文化特色 [1][2] - 会议呼吁中非携手探索符合国情的人权道路 推动全球人权治理向更公平包容方向发展 [1][3] 中国发展权实践与成就 - 中国坚持以生存权和发展权为首要基本人权 将人权普遍性原则与本国实际结合 形成创造性人权观 [2] - 中非合作通过基建、农业技术等项目实质推动非洲发展权 例如蒙内铁路降低肯尼亚物流成本40% 对GDP贡献率超2% 创造7.4万个就业岗位 [2] - 中国在卢旺达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卫星监测与智能灌溉)提升玉米产量 在坦桑尼亚试种耐旱杂交水稻显著提高粮食自给率 [2] 非洲国家对合作模式的评价 - 非洲学者认为中国项目是"实实在在的人权工程" 通过消除贫困、保障粮食安全实现人权实质性进步 [1][2] - 非洲国家积极借鉴中国以发展促人权的模式 并结合本地实际创新 刚果(金)学者指出中国行动助力保障非洲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 [2] - 非盟官员强调中国方案提供"独立解题的方法论" 体现南南合作精髓 非中合作基于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2][3] 未来合作方向与倡议 - 中非应深化合作使非洲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区 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论坛推动务实合作 [3] - 构建中非人权话语体系 拓展合作路径领域 强化民生保障与安全根基 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3] - 中非高水平人权合作将为全球人权治理体系注入智慧力量 开创更美好生活 [3]
“人权判官”的双标戏码|新漫评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16
美国社会公平与人权状况 - 金权游戏扭曲社会公平 人权沦为少数特权阶级专属品 [1] - 超过4000万民众深陷贫困 70万人流落街头 [1] - 高通胀加剧贫富鸿沟 中低收入家庭遭受灾难性冲击 [3] 种族歧视问题 - 司法体系形成全链条种族歧视 少数族裔遭受长期广泛歧视 [3] - 种族歧视借助人工智能固化并以更隐蔽形式传播 [3] - 环境种族主义引发新的关切 [3] 暴力与执法问题 - 枪支暴力不断夺去无辜生命 [1] - 警察滥用暴力草菅人命 [3] - 监狱囚犯遭受虐待 [3] 妇女儿童权益 - 职场性别歧视显著扩大 多领域性侵害顽疾难除 [4] - 家庭暴力愈演愈烈 妇女健康权丧失保障 [4] - 儿童生命健康权保障不力 执法司法系统成为儿童性虐待帮凶 [4] 移民人权状况 - 边境地区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 移民遭受酷刑和非人道待遇 [5] - 大批移民儿童惨遭剥削奴役 [5] - 移民政策与政治选举深度捆绑 移民沦为政党转嫁社会矛盾替罪羊 [5] 国际人权行为 - 长期奉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 粗暴践踏国际法 [6] - 肆意侵犯他国人权 严重威胁全球和平安全与发展 [6]
《2024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8-17 14:23
美式人权问题 - 美式人权被异化为政治道具和权力筹码,背离核心价值和本质要求 [1] - 2024年美国选举中金钱操控政治,政治绑架司法,选举规则压制选民,政治暴力事件频发 [1] - 大多数美国民众对美式民主深感失望 [1] 民生与经济困境 - 高通胀加剧贫富鸿沟,中低收入家庭遭受灾难性冲击 [1] - 无家可归者人数再创新高 [1] - 医疗和保险体系昂贵低效触发众怒,药物滥用危害民众健康 [1] 社会安全与司法问题 - 枪支暴力威胁生命安全,警察滥用暴力草菅人命 [1] - 监狱囚犯遭受虐待 [1] - 司法体系形成全链条种族歧视,少数族裔遭受广泛歧视和排斥 [1] 种族歧视与人工智能 - 种族歧视言论肆意横行,环境种族主义引发新的关切 [1] - 种族歧视借助人工智能得以固化并以更隐蔽形式传播 [1] 性别与儿童权益 - 职场性别歧视显著扩大,多领域性侵害顽疾难除 [2] - 家庭暴力愈演愈烈,妇女健康权丧失应有保障 [2] - 儿童生命健康权保障不力,执法司法系统成为儿童性虐待的帮凶 [2] 移民人权危机 - 边境地区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移民遭受酷刑和非人道待遇 [2] - 大批移民儿童惨遭剥削奴役 [2] - 移民政策与政治选举深度捆绑,政客煽动对移民的仇视 [2] 美国霸权主义影响 - 长期奉行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粗暴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2] - 肆意侵犯他国人权,严重威胁全球和平、安全与发展 [2]
美国务院发布2024年“国别人权报告”,被批“全然不见事实”
环球时报· 2025-08-13 22:45
美国2024年人权报告内容变化 - 报告篇幅比以往大幅缩短,凸显特朗普政府外交优先事项,如加大对欧洲限制言论自由的批评力度,同时削减有关性少数群体权利和政府腐败的章节 [1][2] - 对与特朗普政府关系密切的国家减少人权批评,例如关于以色列的部分明显比去年简短,未提及加沙严重人道危机或死亡人数 [3] - 针对萨尔瓦多的部分称"没有可信的重大人权侵犯",与2023年报告内容截然不同,分析认为这与特朗普政府在移民问题上需要萨尔瓦多合作有关 [3] 报告对中国的内容 - 报告声称中国在新疆对少数民族进行"种族灭绝",并称北京对海外异议人士实施"跨境镇压",还称香港人权状况继续"恶化" [2] - 相关专家表示,美国仍将罔顾事实的人权报告作为遏制中国的"大棒",报告内容显示其在人权问题上的"双标" [1][2] - 专家指出中国在社会发展和人权状况上持续进步,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2] 报告对其他国家的内容 - 批评英国、法国与德国等欧洲盟友对右翼声音的言论自由施加限制,称这些国家在过去一年中"人权情况恶化" [3] - 报告批评巴西人权状况恶化,特别提及巴西前右翼总统博索纳罗,称巴西现任政府打压其言论 [3] - 报告加入对南非、巴西的看法和对欧盟在言论自由方面的批评,与往年版本有所不同 [1] 外界对报告的评价 - 《纽约时报》援引美国国务院前官员称报告"真相寥寥,多是半真半假,全然不见事实" [4] - 路透社评论称特朗普政府不再奉行"人权外交",但仍会选择性批评一些国家以配合美国对这些国家的总体政策 [4] - 报告发布推迟原因在于国务院内政治官员与职业官员之间就部分修改的激烈内部辩论 [1]
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举行,与会专家:“中国经验”可促进拉美人权事业发展
环球时报· 2025-07-27 22:40
中拉人权圆桌会核心观点 - 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在巴西圣保罗举行 共有来自20个国家的130余位代表参会 主题为"中拉命运共同体与人权事业发展" [1] - 外方专家认为中国通过具体发展条件保障人权 "中国经验"可促进拉美国家人权事业发展 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1] - 会议围绕数智时代人权保障 环境气候与人权 中拉对全球人权治理贡献等议题展开讨论并达成广泛共识 [1] 中国发展道路与人权成就 - 中国消除极端贫困的成就是对人类尊严的有力捍卫 南方共同市场议会人权委员会主席佩雷兹肯定中国发展道路的示范意义 [2] - 巴西专家指出中国通过提供良好生活条件保障基本人权 该模式可为拉美国家提供借鉴 尤其在基建改善人权方面 [3] - 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人权治理贡献新视角 强调物质条件与人权保障的关联性 [2] 分论坛议题与成果 - 会议设立三个平行分论坛 分别探讨数智时代人权保障 环境气候与人权 中拉全球人权治理贡献等议题 [3] - 环球时报社分享中国通过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促进人权事业的实践案例 强调绿色发展权的普遍性 [4] - 会议发布《中拉人权交流合作圣保罗共识》并启动"中拉人权研究合作网络" 建立常态化学术交流平台 [4] 中拉合作机制建设 - "中拉人权研究合作网络"将通过信息共享 联合研究 人才培养等方式推动区域人权事业发展 [4] - 合作网络旨在为中拉提供经验互鉴渠道 并为全球人权治理体系完善贡献新智慧 [4] - 会议倡议跳出人权问题政治化叙事 从绿色发展等视角构建人权话语体系 [4]
“携手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人民日报· 2025-07-27 22:22
中拉人权圆桌会核心议题 - 会议主题为"中拉命运共同体与人权事业发展",聚焦"数智时代的人权保障""环境、气候与人权""中拉对全球人权治理的贡献"三大议题 [1] - 来自中国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130余位人权领域官员、专家学者及社会组织代表参会 [1] - 会议发布《中拉人权交流合作圣保罗共识》并宣布启动"中拉人权研究合作网络" [3] 中国在人权领域的实践与成就 - 中国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基本人权 [1] - 中国成功实现数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一成就被视为对人权和人类尊严的有力捍卫 [2] - 中国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诸多成就,采用系统性方法应对环境问题 [3] 中拉人权合作方向 - 双方应加强人权合作研究,推动数智技术向善发展 [1] - 拉美国家可借鉴中国创新驱动的技术发展路径及法律框架,共同应对算法歧视、数字隐私等挑战 [2] - 围绕环境议题开展对话将为拉美国家提供更多中国经验 [3] 全球人权治理贡献 - 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人权治理提供新视角 [2] - 中拉合作为世界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在促进全球南方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 会议被视为以全新视角看待和捍卫人权的生动实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