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族歧视
icon
搜索文档
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因种族歧视言论受罚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6 21:11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联邦地区法院当地时间9月16日作出裁决,前总统博索纳罗因在任期间发表种族歧 视言论,被判支付100万雷亚尔(约合18.9万美元)的集体精神损害赔偿金。法院认定,博索纳罗曾于 2021年担任总统期间对一名黑人的发型发表种族歧视言论,此举违背巴西社会基本价值观,侵害公共利 益,构成集体精神损害。除赔偿外,法院还要求博索纳罗删除其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涉嫌种族歧视视 频,并通过媒体和社交平台公开道歉。 ...
“种族主义至上”:特朗普内阁几乎全是白人,还不断解雇黑人官员
搜狐财经· 2025-09-01 01:55
特朗普政府人事变动趋势 - 解雇美联储理事会首位黑人女性成员丽莎·库克并引发诉讼争议 [2] - 连续解雇多名黑人高层官员包括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查尔斯·Q·布朗、国会图书馆首位黑人馆长卡拉·海登及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首位黑人女性委员格温·威尔科克斯 [3] - 白宫幕僚中包含与白人民族主义团体保持密切联系的核心人物如斯蒂芬·米勒 [5] 多元化代表性变化 - 特朗普内阁合影中24人仅有一名黑人面孔其他几乎全部为白人 [2] - 两个任期内黑人在核心职位的比例极低与拜登政府创纪录的多元化团队形成鲜明对比 [5] - 限制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DEI项目并将空难等社会问题归咎于这些政策 [5] 历史争议言论与行为 - 20世纪70年代因住房歧视被起诉并涉及中央公园五人案呼吁对少数族裔青少年判处死刑 [3] - 炒作奥巴马国籍合法性质疑论及夏洛茨维尔事件后对白人至上主义游行的暧昧表态 [3] - 公开称非洲国家为粪坑国家并声称移民正在毒害美国的血液 [3] 政治策略与舆论反应 - 辩称非裔选民支持率有小幅上升并强调竞选对手为黑人女性以否认种族主义指控 [2] - 被批评者指通过象征性互动如与黑人议员或民权领袖后裔会面掩盖政策缺失 [5] - 民权领袖认为解雇行为反映对黑人在权力结构中角色的深层排斥 [3]
南非政府批美国人权报告内容不实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8 00:56
美南外交关系紧张 - 美国国务院发布2024年度国别人权报告指控南非人权状况显著恶化 并称《征用法案》签署生效是侵犯少数族裔人权的实质性一步 [1] - 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长驳斥美国指控 指出2024年第一季度农业社区仅发生6起谋杀案件 包括3名农场雇工 1名农场居民和2名农场主 证明不存在针对单一族裔的犯罪行为 [1] - 特朗普政府以《征用法案》构成种族歧视为由切断对南非援助 并驱逐发表批评言论的南非驻美大使 [1] 领导人直接交锋 - 特朗普在白宫会谈中突然展示视频和剪报 指责南非出现针对白人的种族屠杀 [1] -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当场否认相关指控 驳斥所谓白人逃离暴力和种族主义法律的说法站不住脚 [1]
“人权判官”的双标戏码|新漫评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16
美国社会公平与人权状况 - 金权游戏扭曲社会公平 人权沦为少数特权阶级专属品 [1] - 超过4000万民众深陷贫困 70万人流落街头 [1] - 高通胀加剧贫富鸿沟 中低收入家庭遭受灾难性冲击 [3] 种族歧视问题 - 司法体系形成全链条种族歧视 少数族裔遭受长期广泛歧视 [3] - 种族歧视借助人工智能固化并以更隐蔽形式传播 [3] - 环境种族主义引发新的关切 [3] 暴力与执法问题 - 枪支暴力不断夺去无辜生命 [1] - 警察滥用暴力草菅人命 [3] - 监狱囚犯遭受虐待 [3] 妇女儿童权益 - 职场性别歧视显著扩大 多领域性侵害顽疾难除 [4] - 家庭暴力愈演愈烈 妇女健康权丧失保障 [4] - 儿童生命健康权保障不力 执法司法系统成为儿童性虐待帮凶 [4] 移民人权状况 - 边境地区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 移民遭受酷刑和非人道待遇 [5] - 大批移民儿童惨遭剥削奴役 [5] - 移民政策与政治选举深度捆绑 移民沦为政党转嫁社会矛盾替罪羊 [5] 国际人权行为 - 长期奉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 粗暴践踏国际法 [6] - 肆意侵犯他国人权 严重威胁全球和平安全与发展 [6]
南非体育部长因发表种族歧视言论接受调查
新华网· 2025-08-21 11:38
南非种族歧视事件 - 南非体育艺术和文化部长盖顿·麦肯齐因社交媒体发布种族歧视言论受到舆论批评 南非人权委员会介入调查并要求其在20日前发布正式致歉声明并删除相关帖文 但截至21日上午麦肯齐既未发布致歉声明亦未删除相关帖文 [1] - 麦肯齐被认为是南非国内有色人民意代表 其领导的政党爱国联盟在2024年大选中赢得2%支持率 在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首次失去议会多数席位后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将爱国联盟纳入民族团结政府 [1] - 南非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约6300万人口包括黑人有色人白人和亚裔四大族群 分别占总人口81.7% 8.5% 7.2%和2.6% 有色人主要指白人亚洲人同当地黑人所生的混血人种 [2] 事件背景与影响 - 麦肯齐今年7月在社交媒体批评黑人青年播客节目发表贬损有色人言论 但媒体随后发现其十多年前使用K字头词汇恶毒攻击黑人的帖文 该词汇在南非被视为对黑人最恶毒最具冒犯性的歧视词汇且被法律列为禁用语 [2] - 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在南非引发巨大争议 麦肯齐迫于舆论压力在社交媒体发布多篇帖文否认自己是种族主义者并强调自己是黑人的孩子 承认发布过愚蠢又伤人的推文表示感到尴尬和深感抱歉 [2] - 目前尚不清楚总统拉马福萨是否让这名争议人物继续留在民族团结政府 [2]
Swatch道歉太敷衍,它在赌中国消费者的健忘
搜狐财经· 2025-08-20 13:57
斯沃琪广告风波事件 - 公司发布中英文道歉声明但表述存在差异 英文称为"困扰"和"误解" 中文称为"困扰"和"冒犯" [3][5][8] - 声明未解释具体误解和冒犯内容 也未提及追责或整改措施 [3] - 公司已删除全球范围内相关广告素材 [5][7] - 该事件与2018年杜嘉班纳和2021年迪奥的类似争议事件性质相同 [10] 中国市场重要性 - 公司旗下拥有欧米茄、浪琴和天梭等品牌 [11] - 中国市场贡献公司近1/3全球收入 尽管近年有所下滑 [11] - 许多瑞士手表在中国生产组装 包括机芯等核心部件 [11] 行业文化偏见问题 - 部分西方品牌存在长期积累的种族偏见和东方主义思维 [10] - 创意决策中常将亚洲人形象简化为刻板符号 如"眯眼"等 [10] - 内部团队常忽略文化敏感点 将歧视视为艺术表达 [10] - 欧美媒体负面描绘亚洲人形象 影响商业决策 [10]
“眯眯眼”海报引众怒,Swatch的道歉网友不买账
观察者网· 2025-08-20 11:25
事件复盘 - 8月15日微博网友发现Swatch Essentials全球广告中亚裔男模做出手指拉眼角、眯眼咧嘴动作 该动作为国际公认的种族歧视符号[1] - 48小时内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3.2亿次 负面舆情占比超过60%[3] - 品牌在中日韩站点下架争议海报 但欧美官网继续展示相同内容[3] 道歉声明分析 - Swatch官方微博发布87字致歉声明 未承认动作涉及歧视 未公布具体整改措施[3] - 英文声明称"已第一时间在全球范围内移除所有相关材料" 但实际仅针对部分区域进行调整[15][17][19] - 声明将事件定性为"审美争议" 而非种族歧视问题[19] 舆论反应 - 中国消费者指责品牌采取差别化对待策略 质疑其道歉诚意[6][8] - 网友批评品牌未建立文化合规流程 缺乏内部调查与责任追究机制[19] - 对比Dior、Gucci等品牌类似事件后的处理方式 Swatch未提出第三方审查、员工培训或公益基金等补救措施[19]
关心:Swatch道歉太敷衍,它在赌中国消费者的健忘
搜狐财经· 2025-08-20 09:31
公司危机公关处理 - 斯沃琪就广告中亚裔男模拉扯眼角动作发布中英文道歉声明但未平息舆论[1] - 中文声明称事件造成"困扰"和"冒犯" 英文版本则称为"困扰"和"误解" 存在表述差异[3] - 声明未解释具体误解或冒犯内容 未提及责任人追责或内部整改措施[3] 中国市场关系 - 斯沃琪旗下包括欧米茄、浪琴和天梭等品牌 近三分之一全球收入来自中国市场[10] - 多数瑞士手表在中国生产组装 包括机芯制造 品牌方获得主要利润[10] - 公司被指对中国及东亚市场缺乏尊重 危机处理采用删图发声明等待热点过去的模板化操作[3] 行业历史案例 - 2018年杜嘉班纳因广告嘲讽中国饮食文化遭遇市场抵制[9] - 2021年迪奥因使用"眯眼"模特引发种族歧视指控[9] - 奢侈品牌主要市场在东亚地区却反复出现文化傲慢现象[9] 文化冲突根源 - 西方精英存在种族偏见和东方主义思维 将亚洲形象简化为刻板符号[9] - 跨国品牌决策者受无意识偏见影响 将"眯眼"视为异域神秘或顺从的象征[9] - 欧美媒体长期负面描绘亚洲人 导致刻板印象从文化层面渗透至商业决策[9]
中方发表涉美重磅报告
中国基金报· 2025-08-17 14:54
美式民主与政治选举 - 2024年美国大选周期的总开销超过159亿美元,刷新政治竞选"烧钱"纪录 [3] - 利益集团通过金钱操控美国政治,共和、民主两党通过扭曲选区划分压制选民权利 [3] - 24个州通过压制选民的限制性法案,17个州通过更严格的选民身份证法,限制少数族裔等群体投票权 [3] - 62%受访者认为美国政府主要为精英阶层服务,近80%选民表示大选未让他们为美国感到骄傲 [4] 经济不平等与民生困境 - 美国4000多万人生活贫困,13.5%家庭面临食物短缺,1380万儿童生活在三餐不继的家庭 [5] - 信用卡债务总额在2024年Q2达1.14万亿美元,贷款违约比例升至约十年最高水平 [5] - 无家可归者超70万人,同比增加18.1%,为2007年以来最大增幅 [5] - 医疗保健费用螺旋式上涨,大批中低收入病人因医疗债务破产 [6] 种族歧视与司法不公 - 非洲裔被警察枪杀概率是白人的3倍,61%被判处终身不得假释的儿童为非洲裔 [7] - 非洲裔预期寿命比白人少近5年,婴儿死亡率是白人的2倍多 [7] - 68%华裔受访者平均每月至少遭受一种形式歧视 [7] - 近80%城市固体废物焚烧炉建在非洲裔、拉美裔和低收入社区 [7] 妇女儿童权益侵害 - 约40%职业女性遭遇过性骚扰,11个州家庭暴力发生率超40% [7] - 超过500万妇女生活在无产科服务地区,童婚在多数州仍合法 [7] - 非法雇佣童工数量激增至几十年最高水平,移民童工达20世纪初以来峰值 [7] 移民危机与人道问题 - 美国南部边境埃尔帕索地区移民死亡人数从2022年72人飙升至2024年168人 [8] - 数十万移民儿童入境后下落不明,可能被诱骗从事强迫劳动和性交易 [8] - 移民拘留设施成为滥施酷刑的"黑牢",移民政策与政治选举深度捆绑 [2][8] 枪支暴力与执法滥用 - 2024年美国发生503起大规模枪击事件、45起校园枪击案,超4万人死于枪击 [6] - 警察每年至少对30万人使用暴力,其中约10万人受伤,2024年射杀1300多人 [6] 药物滥用与医疗体系 - 2024年美国大麻行业零售销售额超320亿美元,超10万人因药物滥用死亡 [6] - 阿片类药物成为大众麻醉剂,合成药物过量用药情况持续上升 [6] 国际霸权与人权干涉 - 美国独家否决联合国安理会加沙停火决议草案,巴以冲突致十几万人死伤 [8] - 对全球数十亿人施加单边制裁影响,60%以上低收入国家遭受经济惩罚 [8] - 关塔那摩监狱酷刑体制延续,维持对古巴经济封锁超32年 [8]
中方发布涉美重磅报告
第一财经· 2025-08-17 12:09
美国侵犯人权报告核心观点 - 美式人权被异化为政治道具和权力筹码,背离人权核心价值[3] - 2024年美国选举中金钱操控政治、司法被绑架、选民受压制,民众对民主失望[3] - 高通胀加剧贫富鸿沟,中低收入家庭受冲击,无家可归者创新高[3] - 医疗体系昂贵低效,药物滥用和枪支暴力威胁民众健康与安全[3] - 种族歧视在司法、职场、生活中系统性存在,并通过AI隐蔽传播[3] 美式民主问题 - 政治成为金权游戏,选举规则压制选民,政治暴力频发[3] 民生与社会问题 - 通胀与贫富分化导致底层民众挣扎,住房危机恶化[3] - 医疗和保险体系触发众怒,药物滥用与枪支暴力成公共安全威胁[3] - 警察暴力与监狱虐待现象严重[3] 种族主义问题 - 司法体系存在全链条种族歧视,少数族裔遭受广泛排斥[3] - 环境种族主义引发新关切,AI技术固化歧视传播[3] 妇女儿童权益 - 职场性别歧视扩大,性侵害与家庭暴力问题突出[4] - 妇女健康权受政治斗争影响,儿童生命健康权保障不力[4] - 执法系统成为儿童性虐待帮凶,女童迫害严重[4] 移民人权危机 - 边境人道主义危机恶化,移民遭受酷刑与非人待遇[5] - 移民儿童被剥削奴役,政策与选举捆绑致移民成替罪羊[5] 美国霸权影响 - 单边主义践踏国际法,侵犯他国人权威胁全球安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