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命运共同体

搜索文档
“天涯共此时·中秋诗会”活动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成功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8 02:59
阿布贾武术协会成员表演《陈氏太极拳》。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供图 深圳文艺代表团演员表演杂技《转碟·蝶影》。 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供图 亚瓦勒表示,尼方认识到真正的伙伴关系是建立在文化欣赏的基础上。今天的庆祝活动为尼中两国人民的相 互理解和友谊提供了绝佳机会,期待同中方加强在文化和旅游等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 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于敦海致辞。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供图 人民网阿布贾9月26日电(记者姜宣) 25日,由中国驻尼日利亚使馆主办、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和深圳市 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承办的"天涯共此时·中秋诗会"活动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办。中国 驻尼日利亚大使于敦海出席并致辞,驻尼使馆周宏友公使、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杨建兴参赞、深圳文艺代 表团团长李强强,尼艺术文化旅游和创意经济部常秘亚瓦勒以及多国驻尼使节、尼文化艺术机构代表等近千人参 加了活动。 于敦海表示,中秋佳节承载着中华民族团圆和睦、守望相助的文化情怀,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情感的珍视与对 幸福生活的向往。今日演出灵感源自中国古典诗词,并与舞蹈、音乐、武术与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演出 不仅仅是艺术展示,更是为表达对中尼友谊的诚挚祝 ...
二千零二十五人次上海医生驰援摩洛哥半世纪架起友谊桥梁 白衣执甲薪火相传万里牵“医缘”
解放日报· 2025-09-20 02:37
记者 顾泳 通讯员 潘明华 上海是我国最早参与援外医疗工作的省市之一,1963年起参与援外医疗队派遣工作。1975年根据国 家统一部署,由上海组建援摩洛哥中国医疗队,自此牵起中摩两国半个世纪的"医缘"。 位于北非的摩洛哥,有个美丽的名字——"日落沙漠"。国有界,医无疆,上海医生在这片曾经陌生 的土地上,用仁心仁术书写大爱担当。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表示:半个世纪以来, 上海共有197批、2025人次医务人员不畏艰苦、白衣执甲,薪火代代相传,用医术架起中摩友谊桥梁, 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出上海力量。 去年年初,一则关于马拉喀什首次开展"关注听力健康"流动医疗大篷车的新闻,引起援摩医疗队本 格里分队队长刘峰的注意。这则报道让总队长沙小苹陷入深思:单次活动覆盖面有限,可否建立长期干 预机制,把筛查覆盖到全体新生儿? 曾经风华正茂的张医生,而今已耄耋之年。他始终无法忘记当年那位摩洛哥产妇的眼神。当时这位 产妇在家分娩后,发现胎盘始终没出来,自己将脐带绕在大腿上,来到医院向中国医生求救。最后,经 过精心治疗,产妇康复出院。中国医生的口碑渐渐传播开来。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时差、距 ...
中国-中部非洲国家智库研讨会在刚果(金)举行
新华网· 2025-09-20 01:42
刚果(金)总统战略监察委员会协调员弗朗索瓦·穆万巴·齐欣比说,中部非洲国家与中国拥有共同 的发展愿景,唯有团结协作、互利共赢,才能充分释放合作潜力,促进和平与发展。他强调,刚果 (金)愿同各方一道,发挥智库和研究机构作用,为深化非中务实合作、推动地区繁荣作出贡献。 中国-中部非洲国家智库研讨会由刚果(金)总统府下设的总统战略监察委员会及中国驻刚果 (金)大使馆联合举办。与会代表还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工业、能源、农业和经贸合 作"等议题展开讨论。 中国驻刚果(金)大使赵斌致辞说,中部非洲作为非洲大陆的"心脏",在非洲振兴与发展中具有重 要作用。中方愿与非方携手,围绕治理经验交流、共建"一带一路"和国际事务协调等重点领域深化合 作,推动建设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周平剑说,今年正值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25年来,中非合作论坛推 动了双方关系的长足发展,成果惠及广大民众,成为全球南方合作的典范。中国和非洲作为全球南方重 要成员,必须肩负起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责任。 新华社金沙萨9月19日电(记者史彧)中国-中部非洲国家智库研讨会18日在刚果( ...
驻非盟使团团长蒋烽大使会见非洲大陆自贸区秘书处秘书长梅内
商务部网站· 2025-09-16 16:34
梅内欢迎蒋大使履新,高度赞赏中国为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和发展所作的 积极贡献,热烈欢迎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以及对非洲建交国实施零关税政 策,表示愿同中方赓续友谊,深化高质量经贸合作,为实现非洲大陆一体化和 践行多边主义发挥更大作用。 图片1.png (原标题:驻非盟使团团长蒋烽大使会见非洲大陆自贸区秘书处秘书长梅内) 9月8日,驻非盟使团团长蒋烽大使会见非洲大陆自贸区秘书处秘书长梅内 一行。吕瑞浩公参在座。 蒋大使就中国全球治理倡议、对非洲建交国实施零关税政策等内容进行宣 介,并表示中方一贯重视与非洲大陆自贸区等机构开展合作,乐见非洲大陆自 贸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始终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中方愿同秘书处一道,共 同推进非洲内部一体化建设,助力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
海南省种业实验室与塞内加尔农业研究所签署国际合作协议
经济观察报· 2025-09-11 02:18
合作协议签署 - 海南省种业实验室与塞内加尔农业研究所签署国际合作协议[1] 合作基础与资源互补 - 海南省种业实验室依托中国唯一热带省份自然优势及三亚国家南繁硅谷、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等国家级平台资源[1] - 塞内加尔拥有广阔可耕地和丰富渔业资源 需求包括优质果蔬品种及高效养殖技术[1] - 双方资源与技术需求形成精准匹配[1] 合作模式与实施路径 - 采用"实验室育种—田间地头示范—农户技术培训"全流程闭环合作模式[1] - 将热带果蔬适配品种和高效水产养殖技术输出至塞内加尔[1] - 引进塞内加尔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到海南[1] 战略意义与影响 - 推动海南自贸港汇聚全球农业科技资源[1] - 将种业创新优势深度融入国际合作[1] - 将海南自贸港种业创新优势与非洲农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1] - 为巩固中塞友谊和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1]
驻非盟使团团长蒋烽大使会见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一行
商务部网站· 2025-09-05 17:34
中非经贸合作机遇 - 中非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企业出海非洲恰逢其时[1] - 非洲地区具有人口红利和资源优势 存在积极挖掘的商机[1] - 江苏省作为中非经贸合作排头兵 将带动更多企业拓展非洲市场[1] 企业战略支持 - 驻非盟使团愿为国内企业提供必要支持 鼓励深入开展调研[1] - 苏商会将在使团指导下推动企业走进非洲 服务中非务实合作大局[1] - 企业行动旨在助力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1]
吉布提总理向中国援吉医疗队全体队员授予勋章 中方回应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08:11
吉布提总理向中国援吉医疗队全体队员授予勋章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9月2日电 (记者 李京泽 张素)9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万可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吉布提总理日前向中国援吉医疗队全体队员授予"独立日国家勋章"。不久前,坦 桑尼亚桑给巴尔总统也向中国援桑医疗队授勋。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祝贺中国援非医疗队再获殊荣。 1963年以来,中国医疗队足迹遍布40多个非洲国家,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还通过临床教学等多种形 式"授人以渔",留下了一支"不会离开的中国医疗队"。援非医疗队员与当地的医务人员共同奋战在一 线,用实际行动甚至宝贵生命,诠释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赢得了非洲人民的口碑,也树立了中非友好的丰碑。 中非同属全球南方,是志同道合的好伙伴,发展前行的同路人。中国愿同非方一道,推动中 ...
几内亚驻华大使:中国和非洲命运与共 共享未来
搜狐网· 2025-08-26 07:47
中几双边关系 - 两国于1959年建交 几内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首个与新中国建交国家 2016年确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2] - 中国长期是几内亚最大贸易伙伴和最主要投资来源国[1] -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于去年9月4-6日在北京举行 今年正值中几建交65周年[1] 基础设施合作成果 - 中方援建道路 桥梁 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显著改善当地互联互通条件[1] - 金康水电站和凯乐塔水电站被印制于几内亚货币上 成为两国友谊象征[1] - 凯乐塔水电站帮助获取清洁可再生能源 降低电力进口依赖 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1] 经济合作领域 -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 两国在矿产资源开发 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领域合作取得显著成果[1] - 2025年8月24日正式邀请UBS元来社区投资顾问担任几内亚投资顾问 旨在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际投融资合作[4]
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携手实现发展权
人民日报· 2025-08-24 22:40
中非人权研讨会核心观点 - 首届中非人权研讨会于埃塞俄比亚举行 聚焦发展权与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 来自40余个非洲国家及中国的200余名代表参与讨论 [1] - 与会方高度肯定中国在人权领域的成就及对非洲人权事业发展的贡献 强调发展权应立足本国国情和文化特色 [1][2] - 会议呼吁中非携手探索符合国情的人权道路 推动全球人权治理向更公平包容方向发展 [1][3] 中国发展权实践与成就 - 中国坚持以生存权和发展权为首要基本人权 将人权普遍性原则与本国实际结合 形成创造性人权观 [2] - 中非合作通过基建、农业技术等项目实质推动非洲发展权 例如蒙内铁路降低肯尼亚物流成本40% 对GDP贡献率超2% 创造7.4万个就业岗位 [2] - 中国在卢旺达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卫星监测与智能灌溉)提升玉米产量 在坦桑尼亚试种耐旱杂交水稻显著提高粮食自给率 [2] 非洲国家对合作模式的评价 - 非洲学者认为中国项目是"实实在在的人权工程" 通过消除贫困、保障粮食安全实现人权实质性进步 [1][2] - 非洲国家积极借鉴中国以发展促人权的模式 并结合本地实际创新 刚果(金)学者指出中国行动助力保障非洲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 [2] - 非盟官员强调中国方案提供"独立解题的方法论" 体现南南合作精髓 非中合作基于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2][3] 未来合作方向与倡议 - 中非应深化合作使非洲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区 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论坛推动务实合作 [3] - 构建中非人权话语体系 拓展合作路径领域 强化民生保障与安全根基 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3] - 中非高水平人权合作将为全球人权治理体系注入智慧力量 开创更美好生活 [3]
首届中非人权研讨会在埃塞俄比亚举行—— 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 携手实现发展权
人民日报· 2025-08-24 21:57
中非人权合作核心观点 - 中非围绕发展权开展人权合作 强调脱离发展谈人权是无根之木 主张通过消除贫困 保障粮食安全实现人权实质性进步 [1][2] - 中国通过基建 农业技术等项目助力非洲发展 包括蒙内铁路降低肯尼亚物流成本40% 对GDP贡献率超2% 创造7.4万就业岗位 [2] - 非洲国家借鉴中国以发展促人权模式 肯定中国方案提供独立解题方法论 非盟官员称此为南南合作精髓 [2] 合作项目成果 - 中国在卢旺达推广卫星监测与智能灌溉技术提升玉米产量 在坦桑尼亚试种耐旱杂交水稻推动粮食自给率显著提高 [2] - 肯尼亚研究员指出中国项目让非洲母亲不必为孩子挨饿哭泣 青年可通过技能培训改变命运 称为实实在在的人权工程 [2] 合作理念与机制 - 中非合作基于主权平等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论坛推动务实合作 [3] - 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需以理念为先构建人权话语体系 以发展为要拓展合作领域 以民生为本保障健康安全 [3] 发展模式特点 - 中国坚持以生存权 发展权为首要基本人权 将人权普遍性原则同实际相结合形成当代中国人权观 [2] - 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强调发展道路需立足本国国情和本土文化特色 体现双方共同意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