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泡沫

搜索文档
著名机器人专家布鲁克斯警告:人形机器人泡沫注定会破裂
36氪· 2025-09-29 03:59
核心技术瓶颈 - 触觉感知存在巨大差距 人手有约1.7万个触觉感受器 现有机器人技术无法实现同等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 [2][3] - 双足人形机器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尺寸增加两倍会导致跌倒时破坏性能量增加八倍 [6] - 电池续航和现实环境适应性等基础难题尚未解决 距离可靠且成本可控的规模化应用仍需较长时间 [6] 市场投资现状 - Figure公司最新融资获得超过100亿美元资本承诺 估值飙升至390亿美元 [7]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0.3亿美元激增至2029年132.5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45.2% [7] - 投资机构给出乐观预测 摩根士丹利预计2050年市场规模达5万亿美元 美国银行预测2030年单台成本降至1.7万美元 [7] 人工智能应用局限 - 生成式AI实际能力被高估 METR研究显示使用AI工具的软件开发任务完成时间延长19% 但主观效率感知提升20% [8] - 未成熟AI技术应用于机器人领域会放大问题 动态环境中的力量控制与物理交互仍是未解难题 [8] - 具身智能面临"接触操控"根本性挑战 机器人难以实现可靠的物理交互 [8] 行业生态格局 - 人形机器人制造商深度绑定科技巨头 Apptronik接受谷歌投资并与DeepMind合作 Figure获得微软与OpenAI创业基金支持 [10] - 机器人行业失败率极高 超过99%的项目最终夭折 产品需要达到99.999%的极致可靠性 [10] - Robust.AI选择务实路线 开发非人形智能搬运车 支持自主导航与人工介入的双重操控模式 [10] 行业发展方向 - 成功机器人将采用轮组、多手臂与专用传感器设计 彻底告别人类形态 [11] - 技术价值取决于投资回报率 客户关注降本增效的实际成果而非技术本身 [11] - 行业需要根本性技术突破 否则将面临重大调整 人形机器人几十年内难以取代人类岗位 [11]
美联储降息90%概率下,中国机器人如何穿越死亡谷?
搜狐财经· 2025-08-26 07:16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市场影响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暗示对降息持开放态度 需根据经济数据调整政策 [1][3] - CME FedWatch工具显示 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从75%飙升至90% [4] - 摩根大通预测2025年9月启动降息周期 年内可能实施三次降息 每次25个基点 [5] - 降息可能导致美元走弱 推动资金流入新兴市场 形成全球货币宽松周期 [6][7] - 全球多国货币政策已进入宽松周期 欧洲、英国、中国、韩国、印度等央行通过降息、降准释放流动性 [7] - 流动性增强推动多国股市创新高 美国、日本、英国股指8月刷新历史最高点位 德国、巴西7月上旬创新高 韩国综合指数接近2021年历史最高点 上证指数创近十年新高 [7] 人形机器人行业现状与争议 - 美银报告指出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泡沫 部分公司股价在生产前飙升3-5倍 [9] - 花旗报告认为大规模生产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投资者持谨慎态度 [9] - 高盛调研显示人形机器人技术拐点不明朗 能力不足以处理多种通用任务 [11] - 高盛预计到2027/2032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为7.6万/50.2万台 步伐慢于市场预期 [11][12] - 郎咸平类比人形机器人行业与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 认为AI都是泡沫并将爆破 [13][15] - 昆仲资本姚海波称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企业的"最后生存年" 部分企业可能在半年到一年内消失 [17][19][20] 中国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展 - 摩根士丹利研报预计2025年下半年中国市场将迎来人形机器人订单爆发 [21][23] - 中国移动签署1.24亿元人民币人形机器人合同 智元机器人获得7800万元订单 [25] - 优必选获得9100万元人民币全球最大单一采购订单 用于汽车技术领域装卸任务 [26] - 2025年上半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总额达195亿元 中国占比60%约84亿元 [28] - 融资频次和金额超2024年全年水平 44起融资超1亿元 其中9起超5亿元 [28] - 2025年下半年平均每1.5-2天发生一起投资事件 京东一日连投三家企业 [28] - 它石智航在无公开产品情况下两轮融资超17亿元人民币 创中国具身智能行业天使轮纪录 [28] 技术发展与产业链机会 - 宇树科技H1人形机器人具备19个自由度 可行走跳舞但无法处理复杂精细任务 [12] - 公司预计未来2-3年难以达到人类工人效率 5-10年后可能出现实际应用 [12] - 宇树科技在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占60-70%份额 海外收入占比50% [12] - 高盛认为现阶段投资机会在于供应链零部件企业 更看好执行器总成商和谐波减速机供应商 [12] - 中国人形机器人通用任务自主执行能力预计2-3年内实现"ChatGPT时刻"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