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聚集

搜索文档
特写|“高精尖”企业聚集荆州的三个故事
新浪财经· 2025-09-25 20:46
从全球最大且唯一拥有稀散金属全产业链的先导科技重仓落子,到不断突破半导体材料"卡脖子"难题的 鸣石高纯,再到北美汽车巨头的独家供应商恒隆汽车……这些"高精尖"产业,密集出现在江汉平原的古 城荆州。 为何是荆州?9月17至9月18日, 智通财经(www.thepaper.cn)在荆州走访发现,这里虽不靠海,却形成 了独特的产业"强磁场",成为中部崛起支点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坐标点。 而答案隐藏在一条精准形成的产业链,一个不可替代的几何中心,以及一场历时数十年的制造业坚守之 中。 相遇与扎根 在荆州经开区,产业的聚集并非偶然,而是一场围绕核心优势的精准匹配。 先导科技的选择极具代表性。其投资200亿元的半导体材料项目,是荆州招商引资规模最大的半导体核 心材料项目。 先导科技 而与湖北先导相距不远的湖北鸣石高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则看中了另一种"生态"。作为破解高纯石英 砂"卡脖子"难题的关键项目,鸣石需要极为严苛的纯净环境,厂区内所有车辆必须是电动车,以防燃油 车尾气中的重金属污染产线。 "没有高纯石英砂的内层砂,我们就做不出半导体级坩埚,整个芯片产业链都会受制于人。"湖北鸣石总 经理魏建介绍,美国企业垄断全球75%的 ...
跨年夜一个电话,外资企业从顺路考察到扎根常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0:19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下,新设外资企业的招引工作面临更大挑战。 2025年前7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4.1%。 在常州高新区,今年以来已累计招引日本铃木研磨精密制造、英国赛泰克斯医疗器械及工具制造、德国 HSP自动化作业平台等外资项目7个。其中,日本铃木项目、英国赛泰克斯项目、德国HSP项目均为全 新外资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某项目于今年3月签约落地常州高新区中瑞(常州)国际产业创新园,是其在中国 投资建立的首个生产基地。 专业赢得信任 这家外资企业落户常州的故事,要从2024年12月31日说起。 当天晚上,从5点半到11点半,团队加班准备好了接待计划,包括根据来访公司了解项目背景、根据来 访者职务判断考察重点、安排考察行程并协调参观等。 第二天,外企团队准时来到。招商团队在交流中得知,该外企总部在英国,主要生产外科和心血管器 械、骨科和眼科器械等医疗器械。而英国人力资源成本、物流成本很高,供应链不太完备,这家公司想 要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在国内生产后再出口到英国,从而获得价格优势。 "我们能感受到,一开始他们对我们的兴趣并不大。随着参观展厅、瑞士中心,以及我们展示的P ...
从贴牌到创牌,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出海,从受制于人到自主研发——青岛外贸企业的“突围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6-30 05:39
青岛外贸企业转型路径 - 青岛外贸企业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从贴牌到创牌、单打独斗到抱团出海、受制于人到自主研发的多元化突围路径 [2] - 代工企业通过品牌化转型实现逆势增长,如青岛绿清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从代工转向自主研发与品牌建设,员工规模从不到10人发展到近200人 [3][4] - 初创公司通过技术突破打破国际垄断,如青岛瓷兴新材料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氮化硅材料自主研发并出口的企业 [8][9] - 产业集群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如平度睫毛产业年产量占全球70%,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实现抱团出海 [11][12][13] - 传统企业通过渠道变革实现转型,如青岛万青集团新增跨境电商营销模式,海外分公司和海外仓进入正常运营 [14] - 智能制造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拓展海外市场,如青岛宝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码垛机器人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6][17] 企业案例深度分析 - 青岛绿清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专注轻量化、小单快返及柔性定制服务,营业额连年保持40%高增长,与欧美上万所学校和组织建立战略合作 [4][5][6] - 青岛瓷兴新材料有限公司采用燃烧合成法生产氮化硅粉体,技术达日本水平且价格仅1/3,倒逼日本企业降价40%,出口占比达70% [9][10] - 青岛蝴哒睫毛有限公司依托平度睫毛产业集群,月订单量超百万,产品远销日韩欧美,计划打造自主品牌 [11][12][13] - 青岛万青集团形成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和组织力,在日欧美市场均有高占有率,研发团队由几十名资深专家组成 [14][15] - 青岛宝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码垛机器人抓取速度达每小时1800次,单次抓取超100公斤,为20多国提供逾7000套解决方案 [16][17] 行业趋势与数据 - 平度睫毛产业共有市场主体5000余家、2万多个加工点,年产量占全国80%、全球70% [11][12] - 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货值今年前5个月增长超50%,更多国产机器人将融入全球产业链 [18] - 瓷兴公司每年创造约3000万元人民币出口额,每10辆可充电新能源汽车中有3辆使用其氮化硅基板原材料 [10] - 宝佳智能研发投入占比超5%,拥有150人研发团队,每年立项20余项新产品且70%当年实现转化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