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统筹规范

搜索文档
@车主注意!警惕“交通安全统筹”陷阱
中国证券报· 2025-07-31 15:03
交通安全统筹的误导性销售现象 - 部分地区机动车车主在投保商业车险时被误导购买交通安全统筹 销售公司使用与正规保险公司相近名称混淆视听 并通过低价 赠送礼品 等同保险等方式诱导购买[1] - 交通安全统筹本是交通运输企业面向自有车辆开展的非经营性内部互助行为 但被有关机构或个人假借包装成商业保险对外销售 引发大量纠纷[2] - 部分业务员冒充保险公司业务员 将交通安全统筹包装成商业车险销售 在公司名称和报价单等方面模仿正规保险公司 模糊产品差异[2] 监管部门的规范措施 - 交通运输部 公安部 市场监管总局 金融监管总局 中华全国总工会五部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规范交通安全统筹有关事项的通知》 对交通安全统筹进行规范[1] - 通知明确交通安全统筹是以交通运输企业为发起主体 面向企业自有车辆开展的非经营性行业互助行为 任何机构不得面向不特定车辆开展 企业个体户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不得包含机动车统筹 机动车安全互助 交通安全统筹等内容[2]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湖北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发布风险提示 指出交通安全统筹属于非保险性质的互助行为 部分企业假借名义开展非法经营[4] 市场现状与风险 - 全国已登记注册的经营主体中 经营范围含机动车统筹 车辆统筹 交通安全统筹等内容的经营主体共826家 其中仅11家具备道路运输经营资质 其余均为交通运输企业之外的机构[2] - 交通安全统筹价格通常低于正规商业车险 业务员将低价作为吸引消费者购买的手段[3] - 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统筹经营机构不是持牌保险机构 缺乏偿付能力 准备金 消费者保护等监管约束 不具备履行保险类理赔业务的经营能力 一旦发生高额赔付可能以注销公司 卷款跑路等方式逃避赔偿责任[4] 消费者辨别与保障措施 - 消费者可向保险公司确认车险保单信息 或通过金事通App查询名下合法有效的车险保单信息[1][4] - 保险行业建立了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 搭建车险好投保平台 新能源车主尤其是新能源货车 出租车和网约车车主可通过该平台投保以获得充足保险保障[4]
保险业协会:交通安全统筹对外销售属非法违规行为
北京商报· 2025-07-29 15:02
交通安全统筹的非法经营问题 - 交通安全统筹仅限于交通运输企业内部自有车辆的非经营性互助行为 任何机构不得面向不特定车辆开展此类业务 [1] - 以"机动车统筹"或"安全互助"名义与社会大众签订合同的行为均属违规 国家相关部门将依法治理并打击犯罪 [1] 交通安全统筹与商业保险的本质区别 - 只有国家批准且具备法定资质的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产品 其注册资本和偿付能力需达到严格监管标准 [2] - 保险公司受《保险法》规范 提供全流程监管保障 而交通安全统筹属于非保险互助行为 部分企业假借名义开展非法经营存在极大风险 [2] 保险行业提供的风险保障与验证服务 - 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热线支持保单信息咨询确认 行业上线"金事通"APP供车主查询合法有效车险保单并核验承保资质 [3] - 针对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 行业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并通过"车险好投保"平台为新能源货车、出租车和网约车提供投保渠道 [3] 保险行业协会的监管与宣传措施 - 保险业协会将加大宣传力度 多渠道开展风险提示 并通过行业自律加强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的合规管控 [3] - 协会致力于做好消费者教育 提升车主甄别能力 营造放心透明的保险消费环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