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二次元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单展吸金1200万 广州“二次元消费”破圈
广州日报· 2025-08-18 02:04
展会规模与流量数据 - 上半年重点场馆举办大型ACG展会11场 合计展览面积52万平方米 接待观众84万人次[1][2][3] - 萤火虫动漫游戏嘉年华吸引150万人在线抢购门票 到场人次达28.8万[4] - 库洛游戏嘉年华吸引超万名玩家到场 近半数观众从省外专程参与[4] 行业用户规模与消费能力 - 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从2021年4.6亿增长至2024年5.03亿人[5] - Z世代群体年均动漫及周边消费超3000元 带动近万亿元市场体量[5] - 广州游戏产业2024年总营收1406.67亿元 同比增长10.5% 占全国行业营收43.17%[5] 政策支持与产业培育 - 广州市对新引进展会实行三年培育期 每届最高奖励300万元[7] - 对非培育期扩大规模展会给予单个项目最高200万元补助[7] - 政府部门在活动现场发放近五万张专场消费券激活消费潜力[4] 商业生态与消费场景 - 形成动漫星城 地王广场 正佳广场等超7个二次元消费集市[3] - 萤火虫动漫展单场吸引243个IP及衍生品牌 衍生品销售额超1200万元[7] - 1-7月全市举办不同规模漫展活动近130场次[5] 创新服务模式 - 支付宝上线"广州会展"数字平台 提供出行 住宿 美食等一站式服务[8] - 正佳广场推出"一人一票"消费券活动 覆盖餐饮 零售及主题乐园消费[7]
“二次元消费”上新 上海徐汇打造“IP生长型生态街区 ”
中国新闻网· 2025-07-21 10:28
行业规模与地位 - 徐汇区游戏产业总营收2024年超700亿元 占上海全市40%以上 [1] - 徐汇区为上海游戏产业强区 拥有规模以上游戏企业70余家 [1] 企业生态与产业链 - 区域汇集腾讯 网易 米哈游 鹰角 莉莉丝等头部游戏企业 [1] - 企业覆盖游戏研发 发行 运营等核心产业链环节 [1] 创新生态建设 - 构筑游戏IP产业链与城区消费双向赋能的创新生态 [1] - 推动头部游戏IP从线上延伸至线下 实现虚实融合与价值提升 [3] 元宇宙街区项目 - 元界Neo World元宇宙街区全长1.9公里 商业体与游戏公司总部比邻而居 [1] - 街区设置大型游戏IP装置如《崩坏:星穹铁道》萨姆机甲 [1] - 商场内密集分布游戏产品商店及展览 [1] 嘉年华活动内容 - 元界夏日嘉年华于7月18日至8月17日举行 [3] - 活动包含五大IP主题日 沉浸式集章打卡 次元偶像演出 三大主题快闪店 [3] - 通过惠民消费券结合文化体验与商业消费 [3] 生态街区特点 - 游戏厂商直接参与 顶流IP在线下元宇宙街区落地 [3] - 打造IP生长型生态街区 拉动新型二次元消费 [1]
打造生态街区 上海“二次元消费”上新
中国新闻网· 2025-07-21 10:27
行业动态 - 上海徐汇区推出元宇宙街区 全长1.9公里 通过联合游戏企业打造IP生长型生态街区以拉动新型二次元消费 [1] - 徐汇区为上海游戏产业强区 拥有规模以上游戏企业70余家 2024年游戏产业总营收超700亿元人民币 占上海全市40%以上 [1] - 该区集聚腾讯 网易 米哈游 鹰角 莉莉丝等头部游戏厂商 旨在构筑游戏IP产业链与城区消费双向赋能的创新生态 [1] 项目举措 - 元界Neo World元宇宙街区商业体与游戏公司总部比邻而居 设置大型游戏IP装置如《崩坏:星穹铁道》萨姆机甲 并开设游戏产品商店及展览 [1] - 7月18日至8月17日举办元界夏日嘉年华 包含五大IP主题日 次元偶像专场演出 三大主题快闪店 结合惠民消费券打造文化体验与商业消费跨界盛典 [2] - 推动头部游戏IP从线上向线下延伸 打通线上线下渠道 实现产业与商业结合以提升IP价值 [1][3]
上海这些商圈人气从何而来?各种新场景新玩法在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6-28 00:55
商圈升级计划 - 上海正围绕"调结构"和"提质量"两大核心,加快打造全球顶级商圈,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1] - 上海市商务委提出加快建成"全球风、东方韵、万商汇、活力源"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流商圈 [4] 二次元主题商圈发展 - 百联ZX造趣场入驻70余家品牌商户,首店比例超70%,开业后至五一期间策划30余场活动,吸引超80万人次线下参与,周末峰值客流同比提升近200%,90后客群占比近80% [3] - 杨浦区打造五角场二次元主题商圈,形成"主题商圈+垂类商场+特色街区"的泛二次元年轻消费立体布局,包括百联ZX造趣场、五角场万达谷WAN次元街、合生汇次元潮流潮品及快闪活动等 [4] 首店经济效应 - 花西子上海首店开业并首发龙泉青瓷限定款玉养气垫,限量1800个,仅在首店及杭州旗舰店发售 [7] - 真如商圈中海环宇城引入Meland Club首家人文主题旗舰店和Snow Peak首家全品类城市店,2024年客流量达2500万人次,销售额超50亿元,首店比例约占40%,餐饮类首店比例达60% [7] 消费券与购物节成效 - "五五购物节"期间上海全市线下消费总金额达3785亿元,日均消费67.6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0.0% [7] - "商圈精品推广节"覆盖7个区超9个商圈、近百个商场、3600个品牌,截至6月25日商圈消费券带动销售金额5.3亿元,消费撬动效应超5倍 [8]
日本IP吸金术:11个IP一年收入429亿,中国成“谷子经济”主战场?
36氪· 2025-06-18 01:30
淘天玩具潮玩行业618表现 - 截至6月12日,淘天玩具潮玩行业已有6个商家销售额破亿,近百个商家破千万,16款单品破千万,近800个单品破百万,超2400家潮玩类店铺实现三位数增长,破亿商家数与破千万单品数超越去年618全周期 [1] - 头部旗舰店包括叠纸心意、泡泡玛特、miHoYo、上海迪士尼、Jellycat、乐高等,其中"国谷"成交及增速远超"日谷",三丽鸥、吉伊卡哇、奥特曼卡牌等顶级IP产品成交居前 [2] 日本IP巨头中国市场表现 - 万代南梦宫、三丽鸥、圆谷等公司11个主力IP在2025财年总收入约429亿人民币,其中万代前三大IP(龙珠、机动战士高达、海贼王)贡献170.4亿收入,占公司IP总销售额超80% [3][4] - 三丽鸥中国区年收入8.16亿人民币,同比激增44%,IP授权业务占比55%达4.33亿,与阿里鱼合作推动虎鲸文娱IP衍生业务收入增长73.1%至14.33亿 [5] - 圆谷在中国市场授权收入2.6亿人民币,占海外总营收89%,奥特曼卡牌在华销量1760万张推动商品销售板块暴涨211.5% [7] 中国授权厂商业绩 - 卡游2024年营收100.57亿人民币,同比增277.8%,其中奥特曼卡牌为主的集换式卡牌业务收入82亿,三年向新创华支付奥特曼等IP版权费6.13亿 [7][8] - 布鲁可2024年从奥特曼IP收入10.96亿,假面骑士IP收入1.7亿,计划投入8950万港元拓展授权IP矩阵及1.79亿港元增强IP合作开发 [8] 万代南梦宫区域业绩与战略 - 2025财年亚洲地区净销售额1081.33亿日元,营业利润145.08亿日元,中国市场为主要推动力 [9][10] - 新中期计划强调IP轴战略,与中国文化融合推出非遗共创项目,并加速线下布局,包括高达基地广州旗舰店等 [13][25][27] 行业竞争与转型趋势 - 2025年半年内全国至少104家谷店倒闭,个人店占64家,连锁品牌占40家,包括潮玩星球、animate等头部品牌 [15][16][18] - 三丽鸥启动中国原创IP开发,目标三年内中国区利润从3.1亿提升至5亿,全年计划新开20家门店 [21] - 圆谷与阿里合作开设天猫国际旗舰店,未来三年计划推出500种商品,并上线新剧《奥美迦奥特曼》 [19] 谷子经济核心趋势 - 本土化重构价值链:三丽鸥开发中国原生IP,万代推动非遗文化共创 [29] - 消费场景体验升级:高达基地实物大场景、圆谷舞台剧、三丽鸥快闪活动 [29] - 产业分工再定义:卡游、布鲁可等厂商从代工方升级为IP价值共同体 [29]
上海小长假消费成绩单出炉:五天进账近600亿元,入境消费增长超两倍丨五一促消费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5-06 08:39
上海消费市场表现 - 上海全市线上线下共计消费594.6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线下消费331.5亿元,同比增长13.2%,线上消费263.1亿元,同比增长12.9% [2] - 监测的35个商圈客流总量达到2993万人,同比增长12.8% [2] - 入境消费持续火爆,境外来沪消费4.55亿元,同比增长211.6% [2][7] 促消费政策与活动 - 上海推出长达两个月的"五五"购物节,首次推出商圈精品推广节、15大重点IP活动、16个区"一区一主题"等多样性的消费活动 [3] - 重点商圈通过支付平台发放满减券等形式,对服装鞋帽、化妆品、黄金珠宝、日用品开展促消费活动 [3] - 针对汽车消费集聚区出台汽车购新补贴政策,叠加国家和上海本地出台的家电、家居、家装、汽车以旧换新政策 [3] 商圈与品牌活动 - 上海9大商圈94个商场共有3600余个品牌推出了优惠打折举措 [4] - 南京东路商圈参与商场包括新世界城、来福士、第一百货等大型商场,重点品类包括美妆护肤、服装服饰、黄金珠宝、日用品,品牌商户超1000家 [4] - 淮海中路商圈参与商场包括大上海时代广场、K11、新天地等大型商场,重点品类包括潮牌潮品、美妆服饰、黄金珠宝、日用品,品牌商户超700家 [5] - 豫园商圈作为上海黄金消费"主阵地",参与商场有豫园商城、BFC外滩金融中心等,重点品类包括黄金珠宝、美妆服饰,品牌商户200余家 [6] 离境退税与家电消费 - 上海办理离境退税备案企业1013家,覆盖品牌商户超3300户,"五一"假日期间,全市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1.2倍,退税额同比增长1.3倍 [8] - 家电、家居以及消费电子领域的品牌厂商结合以旧换新政策,推出创新产品,通过"线上云展 + 线下体验"的双线融合模式,累计实现销售额11.5亿元,环比节前5天增长32.4% [8] 餐饮与新兴消费 - 全市"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带动餐饮消费7990.3万元,美团数据显示,上海餐饮堂食增长9.8%,其中外地游客来沪消费餐饮堂食增长37.1% [8] - 二次元消费通过"上海次元漫游节"面向Z世代年轻人,静安大悦城推出首届"超好逛IP&COFFEE市集",假期首日吸引客流13.1万人次,带动销售额同比提升17.5% [9] - 百联ZX创趣场内多家全球旗舰店开业,商场单日客流、销售创下开业以来新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