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历史

搜索文档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理应得到充分认识
新华社· 2025-09-21 13:57
二战历史认知 - 中国在二战期间的牺牲和贡献应获得更广泛认可 [1] - 西方国家通常以1939年9月1日为二战爆发日 但亚洲战事更早开始 [1] - 中国在欧洲战场爆发前已是首批抵御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国家 [1] 历史教育责任 - 铭记历史是整个国际社会的责任 [1] - 年轻一代需要更好了解历史 文化工作者应为此作出更多努力 [1] - 保存属于那个时代的记忆具有重要性 [1] 全球治理角色 - 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多边主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1] - 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非常重要 [1] - 中国拥有足够力量信心和智慧发展经济扩大国际合作 能充分表达对当今世界的看法和未来愿景 [1]
国台办:任何歪曲二战历史、否定二战胜利成果图谋都不会得逞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10:12
历史事实与法理依据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造成3500万人伤亡的巨大民族牺牲 支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1] -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确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要求日本归还台湾及澎湖等中国领土[1] - 台湾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占50年后于抗战胜利回归祖国 历史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 当前政治立场与定性 - 民进党当局渲染大陆威胁并制造战争焦虑 鼓噪民主对抗威权虚假叙事[2] - 相关言论被定性为歪曲历史及颠倒黑白 意图蛊惑岛内民众并误导国际舆论[1][2] - 任何阻碍统一分裂国家的企图注定失败 无法改变台湾属于中国的历史法理事实[2] 国际秩序与正义主张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1] - 坚持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并维护战后国际秩序 要求国际社会认清台湾问题实质[2] - 呼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共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2]
中方驳欧盟有关官员涉华言论:对二战历史不尊重也损害欧方利益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08:15
中方对欧盟官员言论的回应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驳斥欧盟官员涉华言论 称其充满意识形态偏见且缺乏基本历史常识 公然鼓噪对立对抗 [1] -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称中国与俄罗斯 伊朗 朝鲜形成"专制联盟" 挑战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1] - 中方表示欧盟言论既是对二战历史的不尊重 也损害欧方自身利益 对此坚决反对并强烈谴责 [1] 中国抗战历史贡献与国际认同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80年前以巨大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和保卫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 [2] - 俄罗斯 美国及欧洲国家友好人士曾向中国人民抵抗侵略提供宝贵援助和支持 [2] - 中国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26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 数十位外国政府高级代表及100多位驻华使节出席 涵盖19个欧洲国家 [2] 对欧盟的警示与呼吁 - 欧洲作为二战策源地本应深刻正视历史并汲取教训 但有些欧盟领导人顽固抱持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 刻意制造对抗分裂 [3] - 欧盟领导人行为不符合欧盟自身利益 将损害其国际信誉和影响力 [3] - 中方呼吁欧盟摒弃偏见与傲慢 树立正确二战史观和理性对华认知 立即纠正错误言论并多做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及中欧关系之事 [3]
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德国慕尼黑举行首映式
新浪财经· 2025-08-30 09:13
电影首映活动 - 中国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德国慕尼黑举行首映式 近400名观众参与观影 [1] - 观众包括中德两国政商界人士 文化界嘉宾 媒体代表和影迷 以及多国驻慕尼黑领团代表 [1] - 观众反馈电影直观展现二战时期亚洲惨痛历史 感受战争对平民造成的巨大苦难 [1]
麒麟石、公债券和战舰纪念馆,见证日军覆亡
环球时报· 2025-08-17 22:43
南京城砖追索行动 - 日本宫崎县"八纮一宇"塔基使用370多块石材,其中238块来自中国,包含被掠夺的南京明代城墙砖[2] -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自2015年起多次赴日要求归还石材,仅获得复制品且未获日方正式回应[3] - 塔身正面"八纮一宇"字样二战后被移除,但1960年代被重新安装,现被包装为"和平之塔"[3][4] 马来西亚救国公债历史 - 1937年国民政府发行面值五圆至万圆的救国公债,年息四厘,海外侨胞积极参与认购[5] - 新加坡华侨Ham Wee Boo家族捐赠的五圆公债现存于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票面保存完整但存在折叠磨损[6][7] - 1937-1941年东南亚侨胞通过筹赈机构认购公债,资金经新加坡港口转运至香港支援抗战[5][6][7] 密苏里号战舰纪念馆 - 纪念馆1999年开放至今接待超700万名游客,展示神风特攻队遗物及战机残骸等二战文物[9][11] - 神风特攻队自杀式攻击造成约7000名盟军舰员阵亡,但1945年攻击成功率从30%降至8%[10] - 1945年4月11日密苏里号遭神风特攻队撞击,舰体保留撞击痕迹,同年9月2日举办23分钟投降仪式[11]
山河壮歌|沉船泣血听惊涛 渔舟破浪映丹心
央广网· 2025-08-11 08:05
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历史背景 - 1941年12月8日日本袭击珍珠港引发太平洋战争 香港遭进攻后约8500名英军士兵被俘[2] - 1942年9月27日日本货轮里斯本丸号载1800多名英军战俘驶离香港 计划经上海前往日本战俘营[2] - 因未悬挂战俘运输标志 该船在舟山东极岛海域被美军潜艇鱼雷击中[2] 日军违反国际公约行为 - 船舶被击中后日军将舱门钉死阻止战俘逃生并实施扫射屠杀[2] - 幸存者证实日军主动拽开救援绳索拒绝施救[2] 东极渔民救援行动 - 198名渔民出动46艘小渔船实施65次救援 共救起384名英军战俘[4] - 渔民使用手势沟通 在日军持续射击风险下完成救援[3][4] - 三名英军被藏匿于"小孩洞"躲避日军搜查 最终由中国军民转移脱险[10] 战后物资援助与人道关怀 - 渔民在物资匮乏条件下提供粗布衣物 地瓜粥等基本生活物资[8] - 渔妇连夜缝制衣服并主动送热水饭食 几乎倾尽所有资源[8] 历史见证与当代传承 - 救援工具木梯由渔民吴兰舫打捞保存 2003年移交文化站后纳入纪念馆陈列[5][10] - 2005年幸存者查尔斯·佐敦重返东极码头与渔民拥抱致谢[12] - 2014年制片人方励通过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抢救历史记忆[15] 地区发展现状 - 东极岛从传统渔业转型旅游业 出现咖啡馆民宿潜水俱乐部等业态[16] - 当地居民居住条件改善 基础设施完善且生活幸福感显著提升[16]
如何看近期《南京照相馆》《东极岛》等电影热映?国防部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8-08 15:39
国防部回应二战题材电影热映 - 近期国内上映多部反映二战历史的电影 包括讲述南京大屠杀期间中国平民壮举的《南京照相馆》和描述中国渔民营救英军战俘的《东极岛》[3]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大校强调 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期间犯下严重罪行 给中国和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3] - 通过影视作品等途径 更多人了解到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以及中国和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的英勇斗争[3] 历史证据与国际影响 - 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主动捐献揭露侵华日军暴行的历史证据 并将这些证据公诸于世[3] - 在确凿的历史证据面前 任何歪曲二战历史或美化侵略战争的企图都不可能得逞[1][3] 抗战胜利纪念与国防建设 - 2024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3] - 中国军队将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以更强大的能力和更可靠的手段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3]
《南京照相馆》《东极岛》上映,国防部发声
第一财经· 2025-08-08 08:49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未提及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财经信息,主要内容为国防部发言人就二战历史影视作品的评论及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相关内容[2],其余部分为编辑信息和无意义字符[3][4]。因此无法提取符合任务要求的公司和行业分析要点。
《南京照相馆》《东极岛》上映,国防部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8-08 07:42
国防部涉军问题回应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 [2] 二战历史影视作品评论 - 近期国内上映多部反映二战历史的电影 包括《南京照相馆》和《东极岛》等作品 [4] - 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期间犯下严重罪行 给中国和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4] - 影视作品帮助更多人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以及中国和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的英勇斗争 [4] - 国际友人主动捐献揭露侵华日军暴行的历史证据 在铁证面前任何歪曲历史的企图都不可能得逞 [4] 抗战胜利纪念与军队使命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5] - 中国军队将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以更强大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 [6]
亚洲周边国家驻华外交官参访山西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03:12
历史事件背景 - 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同煤矿并实施"以人换煤"的血腥政策导致大批矿工死亡 [2][3][5] - 遇难矿工遗体被抛置于荒滩野地和废弃矿井形成超过20处"万人坑"遗址 [7][8][10] - 煤峪口南沟"万人坑"为现存规模较大且保存较完整的代表性遗址 [12][14] 当代活动记录 - 8月6日有来自16个亚洲国家的18位驻华外交官参观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 [2][3][5] - 活动通过无人机航拍方式对遗址进行影像记录 [12][14] - 遗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矿区范围内 [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