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串通投标
icon
搜索文档
国药控股河南医疗器械军采违规复议被驳回,维持原处理决定
齐鲁晚报· 2025-08-26 03:06
公司违规事件 - 国药控股河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因在项目编号2021-JQ64-W3014采购活动中存在串通投标违规行为被处罚 [6] - 公司被禁止2年内参加全军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活动 处罚期自2025年4月10日起算 [4][6] - 法定代表人胡范雯控股或管理的其他企业同期被禁止参加军队采购 授权代表吕勇被禁止代理其他供应商参与军队采购业务 [6] 行政复议结果 - 公司针对违规处理决定提出复议申请 请求撤销处罚决定 [1] - 军队采管处经依法调查后驳回复议申请 维持原违规处理决定 [1] - 本次复议针对2025年4月发布的失信处理公告进行 [4] 企业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为河南省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航海东路1210号亚太时代广场A座2304至2312室 [1][6]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10100396339528Q [6] - 法定代表人胡范雯 授权代表吕勇 [6]
中新健康周报丨年薪制落地上海!中山、瑞金医院率先试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5-26 09:25
行业监管动态 - 最高人民法院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医疗领域串通投标典型案例 湖南省新宁县某医院原院长李某琼通过设定特殊设备参数串通投标 并涉及受贿800余万元和诈骗800余万元 最终被判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62万元 追缴违法所得505万元 [1] - 上海市卫健委等八部门发布医改工作要点 指导中山医院、瑞金医院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 研究公立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年薪制试点方案 [2] - 上海市更新重点监控药品名单 包括利肺片、注射用二羟丙茶碱等品种 同时公布未通过价格公允性审核的保妇康凝胶、心悦胶囊等产品 [3] 医保数据与政策 - 2025年1-4月全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金额达177.92亿元 覆盖1.33亿人次 其中158.44亿元用于同一地市内的医疗费用支付 19.14亿元用于省内跨区域共济 [4] 上市公司动态 - 天目药业正式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摘帽") 该公司为1993年上市的全国首家中药制剂A股企业 主营铁皮石斛等产品 2024年6月因净资产转正已从"*ST目药"变更为"ST目药" [5][6] - 恒瑞医药完成港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HK:01276) 成为"A+H"创新药龙头 首日开盘价较发行价上涨30% 对应市盈率55.9倍 [8] - 一品红披露股票交易异动公告 因三日累计涨幅超30%触发异常波动 公司提示创新药AR882尚未上市 且2024年亏损超5亿元 [7] 股东与市场舆情 - 皓元医药股东真金投资完成减持320万股(占总股本1.51%) 减持后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9] - 华熙生物再次回应"透明质酸过时论"争议 称该观点是"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 并点名9家券商研报 强调科技创新的长期价值 [10]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涉医疗领域“量身定做”串通投标行为
经济观察报· 2025-05-23 08:52
案件概述 - 湖南省新宁县某医院原院长李某琼因受贿、串通投标、诈骗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62万元 [1][2] - 案件涉及医疗设备采购中的串通投标行为 合同标的额823万元 [1] - 李某琼总受贿金额891万元 其中35万元与核磁共振设备采购相关 [1][2] - 诈骗金额844万元 [2] 串通投标手法 - 李某琼与投标人周某斌共谋 通过设定特殊设备参数排斥其他投标者 [1][3] - 安排招投标代理公司制定量身定制的招投标公告 [1] - 周某斌控制三家公司参与围标 最终其实际控制的上海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标 [1] 司法认定 - 法院认定串通投标行为与受贿行为系两个独立犯罪行为 [3] - 数罪并罚体现对医疗领域串通投标行为的全面法律评价 [2][3] - 追缴违法所得505万元 不足部分继续追缴 [2] 行业影响 - 案例反映医疗领域腐败与招投标乱象交织问题突出 [3] - 量身定制招标参数行为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3] - 司法机关通过典型案例强化对医疗采购领域的监管力度 [3]
【法治之眼】 破解串通投标,需打破地方保护与行业潜规则
证券时报· 2025-05-19 18:02
串通投标犯罪现状 - 犯罪主体多元化、手段隐蔽化、链条组织化,扰乱市场秩序并损害经营主体权益[1] - 典型案例显示地方势力默许甚至纵容违法行为,招投标市场呈现"熟人经济"特征[1] - 行业潜规则已"制度化",如医疗领域"量身定做"招标参数、工程建设领域贿赂评标专家[1] - 形成完整利益分配机制:招标方获回扣、代理机构赚中介费、陪标企业收"辛苦费"[1] 典型案例揭示的问题 - 王某甲、王某乙案中公然威胁其他投标人和招标方工作人员[1] - 云南教育系统案中招标代理机构成为"标段批发商"[1] - 守法企业面临"劣币驱逐良币"困境,成为市场中的"异类"[1] 解决路径建议 - 需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全国统一招投标信用体系[2] - 重点整治"红顶中介",严格规范代理机构行为[2] - 推动行业自律并建立"黑名单"制度,增加违法信用成本[2] - 司法机关通过典型案例发布实现"办理一案、规范一行"效果[2] - 需地方政府强力介入和行业"零容忍"共识形成[2]
“量身定做”串标,伪造印章……招投标领域典型案例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5-19 02:50
招标投标市场重要性 - 招标投标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益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串通投标犯罪特点 - 当前串通投标犯罪案件呈现犯罪主体多元化 犯罪手段隐蔽化和犯罪链条组织化的新特点和新动向 [1] - 这些犯罪行为扰乱了招投标市场秩序 损害了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1] 典型案例特点 - 坚持全领域覆盖 实现全链条打击 [1] - 严格适用法律 依法精准定性 [1] - 落实宽严相济 确保罪责刑相适应 [1] - 用好司法建议 深化协同治理 [1] 案例1:民营企业串通投标 - 被告人张某作为公司员工操控评委打分 使围标公司中标 合同金额400余万元 [2] - 法院以串通投标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3] 案例2:农村生产经营领域串通投标 - 王某甲和王某乙兄弟串通投标报价 以13人名义报名参与并威胁其他投标人 [4] - 王某甲承诺给予陪标费1000元每人 实际支付1.6万元 最终以35.5万元中标 [4] - 法院判处王某甲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罚金1.5万元 王某乙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罚金一万元 [5] 案例3:医疗设备采购串通投标 - 医院院长李某琼与供应商串通 通过设定特殊设备参数使指定公司中标 合同金额823万元 [7] - 李某琼收受35万元好处费 另涉及受贿856万余元和诈骗844万余元 [7] - 法院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62万元 追缴违法所得505万元 [8] 案例4:教育领域串通投标 - 袁某行贿60万元使赵某公司成为招标代理机构 操纵投标过程 [9] - 通过拆分售卖标段方式内定中标 中标金额6565.55万元 [9] - 袁某收取卖标费400万元并行贿120万元 [9] - 法院对袁某数罪并罚执行有期徒刑四年二个月罚金15万元 对赵某执行有期徒刑二年八个月罚金8万元 [10] 案例5:工程建设串通投标 - 王某伪造多个政府和企业印章 包括劳动保障章和质量监督章等 [12] - 帮助张某借用公司资质串通投标 中标项目金额846万余元 [12] - 另伪造3张居民身份证 [12] - 法院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罚金2.5万元 追缴违法所得2850元 [13] 案例6:公共建设工程串通投标 - 潘某作为业主单位代表收受贿赂 在评标时给予目标企业高分 [14] - 投标人借用十余家建筑企业资质 采用阶梯式布点报价规避大数据监测 [14] - 潘某收受125万元贿赂 另查明2017-2023年间共受贿292万元 [14] - 法院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五年九个月罚金60万元 追缴违法所得252万元 [15] 后续措施 - 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深化与纪检监察 公安 检察 行政监督等部门协作配合 [1] - 依法从严惩处招投标违法犯罪活动 不断深化招投标改革创新 [1] - 营造公平竞争的招投标市场环境 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