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集成电路

搜索文档
EDA巨头高管:三维集成电路的未来,不仅是物理结构堆叠
观察者网· 2025-09-03 05:40
行业增长预测 - 半导体行业2030年市场规模预测从9000亿美元上调至超过1.2万亿美元 增幅近3000亿美元 [2] - 增长主要由数据中心AI计算爆发及边缘计算迁移推动 且被视为第一波浪潮 [2] 技术发展趋势 - 三维集成电路成为突破性能瓶颈的关键 集成数万亿晶体管并采用先进工艺节点 [1] - 多芯片封装(如2.5D中介层)和堆叠技术(如16片晶圆堆叠)推动超越摩尔定律 [2] - 系统公司(小米/阿里巴巴/比亚迪)涉足芯片制造 体现"软件定义芯片"的用户体验导向趋势 [1] 公司战略与解决方案 - Cadence提出"三层蛋糕"概念:AI代理层/核心仿真层/硬件层 提供软件-硬件-IP端到端优化 [2] - 业务延伸至机电/热力/流体等物理领域 甚至模拟整个数据中心实现系统级优化 [2] - 超过50%工具已集成优化式AI 用于提升PPA(性能/功耗/面积)和错误发现能力 [4] - 未来两年生成式AI部署将使AI集成工具比例超过80% [4] AI技术应用演进 - 优化式AI(2016年启动)用于工具内部优化 生成式AI实现自然语言对话式交互(JedAI平台) [3] - Agentic AI将实现自动生成网表/流程运行/错误修复的全自动化设计 取代人工编码和布局布线 [1][3] - 未来用户可"许可虚拟人才"(如虚拟设计工程师团队)执行全流程任务 [3][4] 设计范式变革 - AI解决传统方法无法处理的复杂物理建模和自动化设计问题 [3] - 定制加速器支持x86 CPU/Arm/GPU等多平台 推动软件异构化发展 [3] - 最终实现仅输入功能需求/工艺节点/IP即可自动生成完整设计方案的终极方向 [1][4]
EDA巨头Cadence高管:三维集成电路的未来,不仅是物理结构堆叠
观察者网· 2025-09-03 05:39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半导体行业2030年市场规模预测从9000亿美元上调至超过1.2万亿美元 增长近3000亿美元 主要由数据中心AI计算爆发及边缘计算迁移推动 [2] - 三维集成电路和先进封装技术成为突破性能瓶颈的关键 支持数万亿晶体管集成和高性能计算需求 [1] - 系统公司如小米、阿里巴巴、比亚迪涉足芯片制造 推动芯片设计向用户体验导向和软件定义芯片转型 [1] 技术演进与设计变革 - 生成式AI和Agentic AI将彻底改变芯片设计范式 未来可自动生成完整设计方案 无需人工编写代码或手动布局布线 [1][3] - 多芯片封装和堆叠技术应用推动超越摩尔定律 包括中介层2.5D封装和多达16片的晶圆堆叠技术 [2] - 设计自动化愿景:用户仅需输入功能需求、工艺节点和IP Agentic AI可自动完成网表生成、流程运行及错误修复全流程 [4] 企业战略与解决方案 - Cadence提出"三层蛋糕"概念 以智能系统设计为核心 整合AI代理层、核心仿真层和硬件层 提供软件、硬件及IP解决方案 [2] - 公司工具集成度超过50%采用优化式AI 用于提升PPA和错误发现 未来两年生成式AI部署后比例将超80% [4] - 推出JedAI平台支持自然语言交互与Agentic AI自动化工作流 实现从"许可工具"向"许可虚拟人才"转型 [3][4] 技术融合与跨领域扩展 - EDA工具与AI深度融合 解决复杂物理建模和自动化设计问题 支撑异构计算平台包括x86 CPU、Arm架构及GPU [3] - 技术延伸至机电、热力、流体等后端物理领域 甚至模拟整个数据中心 实现芯片到系统的端到端优化 [2] - 三维集成电路不仅是物理堆叠 更是设计方法学、验证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整合的产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