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搜索文档
远山的回响丨余村:“点绿成金” 小山村惊艳世界
央广网· 2025-08-21 01:52
核心观点 - 浙江安吉余村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实现从污染型矿山经济向生态旅游经济的成功转型 形成民宿、农场、文旅等多元化业态协同发展的"美丽经济"模式 [1][2][29] 经济转型成效 - 村集体年收入从关停矿山后的20多万元低谷持续恢复增长 当前村民通过生态旅游实现显著增收 例如春林山庄民宿全年无休运营 年收入超百万元级别 [3][13][19] - 旅游业态从单一民宿扩展至复合型体验经济 包括亲子农场(如与余农场)、竹文化体验园(花海竹林Bambloom)、专业骑行社等 日均客流量达数百人 [19][22][25][27] 产业升级特征 - 传统高污染产业全面退出 三个土石灰窑及水泥厂彻底关停 替代以零污染的生态农业和文旅项目 [4][6][18] - 采用差异化高端定价策略 生态葡萄售价达30-40元/斤 较传统种植溢价5-8倍 通过原生态品质实现高收益 [19] - 项目投资规模升级 从初期60万元民宿投入扩展至百亩级竹林开发 配套设备投入超20万元(如电梯加装) [12][16][22] 人才与创新 - 全球合伙人计划吸引1200余名青年返乡创业 形成跨领域人才矩阵 涵盖AI+农业、自媒体运营、国际骑行社群等新兴领域 [25][27][29] - 创客采用技术融合模式 例如利用竹材构建霍比特小屋、树屋等特色建筑 结合绣球花海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 [18][22][27] - 年轻创业者占比显著提升 28岁青年俞佳慧通过规划专业背景打造亲子农场 开业首日即吸引数百客流 [19][22][23] 规模扩张路径 - 物理空间从4.86平方公里扩展至245平方公里"大余村"格局 覆盖23个行政村 实现50倍区域一体化管理 [25] - 业态从住宿餐饮延伸至全产业链服务 如乡野骑行社提供装备寄存、路线规划等专业服务 增强客户粘性 [25][27] - 品牌影响力从地方升级为国际化 通过社交媒体传播触达全球受众 形成文旅IP效应 [29]
“做实政治监督 推动绿色发展”之四丨让秦岭美景永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21 01:00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监督 - 陕西省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深刻吸取秦岭违建事件教训 坚决扛牢保护秦岭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3] - 聚焦五方面监督重点: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问题整改 职能部门监管 水源地保护 公路桥梁安全[6] - 建立"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偏—深化治理"监督闭环 制定三张清单(政治监督重点任务 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问题风险提示)[7] 生态修复与管控措施 - 将秦岭99%核心保护区 74%重点保护区 22%一般保护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占秦岭总面积的45.67%[8] - 启动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清零行动" 预计"十四五"末基本解决地质环境问题[8] - 实施秦岭北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8] 违建整治与执法成效 - 西安市拆除违建别墅并改建公园 当前整治重点为"五乱"问题(乱砍乱伐 乱搭乱建 乱排乱放 乱采乱挖 乱捕乱猎)[9] - 2021年以来开展监督检查392次 推动整改问题317个 查处案件106件248人 党纪政务处分161人 组织处理87人 移送检察机关5人[9] - 通过卫星遥感 视频监控 无人机巡航和AI识别技术实现重点区域可查可视可控[11] 尾矿库治理与生态修复 - 商洛市拥有134座尾矿库 占全省总量43% 大洞沟尾矿库经加固工程后于2023年11月闭库销号[12] - 山阳县纪委监委联合多部门通过实地检查 账目核对等方式监督治理进度 落实"一库一策"精准治理[12] 绿色能源与生态经济转型 - 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作为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 配备4台35万千瓦机组 年税收预计1.15亿元[13][14] - 电站通过削峰填谷提高西北地区新能源消纳能力 每消纳5度低谷电能可发出4度高峰电能[13] - 商洛市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 推动"生态颜值—特色产品—优质商品—多元价值"转化路径[16] 文旅与茶产业融合发展 - 柞水县朱家湾村发展民宿集群和景点 年吸引游客超150万人次 旅游收入1.2亿元 带动人均年增收3.36万元[17] - 商南县通过茶旅融合实现全产业链产值20亿元 带动2.4万农民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发放绿色贷款6.98亿元[17]
珠峰高程测量50周年影像展全国巡展首站在靖江开展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0 08:57
展览概述 - 展览主题为"巅峰足迹 生态之镜——我国首次自主完成珠峰高程测量50周年影像展" [1] - 全国巡展首站于8月16日在江苏靖江开幕 [1] - 展览将持续至10月6日 [3] 展览内容 - 展览主线为"时间之轴、脚步之尺、攀登之魂" [3] - 设置四个篇章:领导关怀、光辉历程、珠峰生态、致敬英雄 [3] - 展现1975年、2005年、2020年三次珠峰高程测量历程 [3] - 展示珠峰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3] 展览意义 - 适逢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10周年 [3] - 纪念我国首次自主完成珠峰高程测量50周年 [3] - 呼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 [3] - 承载特殊意义和光荣使命 [3] - 致敬测绘英雄和峥嵘岁月 [3] - 感召新时代奋斗者 [3]
从埃塞俄比亚植树造林感受中非携手绿色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0 00:56
埃塞俄比亚生态治理成果 - 埃塞俄比亚单日完成植树7.14亿棵创全国纪录 [1] - 2019-2024年累计植树量从47亿棵增至75亿棵 [1] - 土壤流失量大幅下降且果树结果助力粮食安全 [1] 中国生态建设成就 - 2024年完成国土绿化超1亿亩(造林6669万亩+种草改良4836万亩) [1] - 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并成为全球增绿最多国家 [1] 中埃绿色合作领域 - 埃塞俄比亚借鉴中国防沙治沙技术及荒漠化防治方案 [2] - 采用中国卫星遥感监测土地退化及节水灌溉技术 [2] - 中国支持埃塞俄比亚退化土地修复项目 [2] 可再生能源合作 - 埃塞俄比亚阿达玛风电场采用中国技术设备与运营管理 [3] - 中国制造风电机组实现绿色电力输送 [3] 理念与实践融合 - 埃塞俄比亚"绿色遗产倡议"与中国"绿水青山"理念相互呼应 [2][3] - 中国通过知识技术交流支持非洲"绿色长城"荒漠化治理计划 [2]
“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 中国发展“绿”意更浓
中国青年报· 2025-08-20 00:49
双碳目标与政策体系 - 中国构建全球最系统完备的碳减排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 包括国家层面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部门层面制定12个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及30余项支撑保障方案 31个省区市出台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2] - 双碳目标提出5年来各部门各地方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 能源结构转型 - 煤炭消费比重由2020年56.8%下降至2024年53.2%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2020年15.9%提高至2024年19.8% [1][2]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21.59亿千瓦 提前6年实现风电和光伏装机目标 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2] - 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过去10年间分别下降超过60%和80% [7] 产业绿色升级 - 培育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6400多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490余个绿色工业园区 [3] - 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1.6% 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成为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国家之一 [3] - 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均超1200万辆 [1] 生态建设与碳汇能力 - 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 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5%以上 [1] - 林草年碳汇量超过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居世界首位 [5] - 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 完成保护修复面积超830万公顷 整治修复海岸线约1780公里 红树林面积增长至3.03万公顷 [5] 三北工程与生态治理 - 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累计实施项目415个 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 其中东部歼灭战片区绿进沙退态势加快 中部攻坚战片区形成区域联防联治格局 西部阻击战片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建成3046公里绿色防护带 [4] -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划定超315万平方公里 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 [6] - 建设全球最大国家公园体系 布局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 首批5个国家公园建设进展顺利 [6] 城乡建设与节能 - 2024年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超过97% 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占城镇既有建筑面积比例超66% [3] - 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人均综合能耗分别较2020年降低4%和5.1% [3] 国际合作与责任 - 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与42个国家签署项目文件 提供并动员项目资金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 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提供支持 [7] - 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发挥积极作用 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7]
六词读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世界影响
人民网· 2025-08-19 22:30
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 中国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2] - 中国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贡献全球1/4新增绿色面积 [2] - 在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设置生态流量泄放设施 在肯尼亚蒙内铁路建设野生动物迁徙通道 [3] - 与有关国家启动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 在埃及推广节水梯田模式 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咸海生态修复 [4] 生物多样性保护 - 中国保护超过30%陆域国土面积 藏羚羊数量从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 海南长臂猿从不足10只增长到42只 [7] - 长期保存农作物畜禽林草等实物种质资源超300万份 [7] - 浙江安吉建立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 开创竹子变票子生态共富模式 [8] - 推动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首批支持9个小额项目覆盖15个国家 [9] 可再生能源发展 - 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9.8% [15] -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25%左右 森林蓄积量增加60亿立方米 [14] - 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以上 [14] - 建成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 全球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产量占比超80% [15][25] 新能源汽车产业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 连续10年全球第一 [23] - 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比亚迪覆盖巴西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市场 [23] - 长城汽车进入马来西亚市场 推出新能源车型并加大本地生产 [23] 动力电池产业 - 2024年前两个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228.0万辆 同比增长27% [24] -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118.5吉瓦时 同比增长32% [24] - 磷酸铁锂电池装机份额首次超过三元电池 占比49.9% [24] - 6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进入全球装机量前十 宁德时代在德国建立首座海外电池生产基地 [24] 光伏产业 - 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连续多年全球首位 产业链各环节全球占比超80% [25] - 风电光伏产品出口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5] - 过去10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60%和80% [26] 绿色金融发展 - 2024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6.6万亿元 同比增长21.7% [15] - 全年增加绿色贷款6.52万亿元 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4.5个百分点 [15] - 投向碳减排效益项目贷款合计占绿色贷款67.5% [15] 碳排放交易市场 - 截至2025年4月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4亿吨 累计成交额440.5亿元 [15] - 建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15] - 稳步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发展 [15]
AI时政画报|烟雨漓江
央视网· 2025-08-19 06:56
漓江生态保护背景 - 漓江曾因粗放发展出现乱建乱挖乱养乱经营等现象 导致生态景观破坏严重[3] -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 要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方针[3] - 漓江流域总面积达1.2万余平方公里 是桂林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之源[4] 生态治理措施 - 2019年广西出台《桂林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方案(2019—2025年)》 围绕六大工程推进系统修复[4] - 桂林市推进漓江治乱治水治山治本系列举措 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4] - 2022年桂林市将4月25日定为漓江保护日 增强公众保护意识[5] - 2025年《桂林市漓江洲岛滩涂保护规定》正式生效 提供法治保障[6] 生态治理成果 - 2023年漓江流域生态质量等级保持一类 生物多样性持续提升[5] - 漓江流域形成生态保护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一体化特色项目 生态红利不断释放[6] - 当前漓江实现鱼儿游弋江水清澈 如画美景吸引大量游客[6]
鹤壁:法护古村留住乡愁
河南日报· 2025-08-19 06:30
传统村落保护立法与政策支持 - 信阳市2016年出台《信阳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实现传统村落保护有法可依[2] - 平顶山市2024年3月实施保护条例创新推出"五个一"机制 每个村落配县级领导 乡镇干部 专家 老工匠和村民联络员[4] - 法规明确村民委员会职责 村民可参与生产经营并享有保护开发收益 从"旁观者"变为"当家人"[3] 村落保护与修复实施 - 西河村按"修旧如旧"原则修复老屋 使用古法修复梁木和石板路 保留原工艺[2][4] - 郏县117栋老建筑在法规护航下完成修复 全部中国传统村落完成保护规划[4] - 采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 郏县20个中国传统村落完成数字化建档[11] 旅游经济发展成效 - 西河村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0万元以上 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4] - 丁李湾村红色研学路线年引游客90多万人次 带动500多人本地就业和3000多个周边岗位[9] - 李渡口村节假日民宿全部客满 从单纯观光转向沉浸式体验消费[8] 商业模式与产业开发 - 西河村发展民宿餐饮20多家 典型商户月净收入达1万元[1] - 西顶村企业投资3000余万元改造100多间农房做高端民宿 保留传统结构同时加装现代设施[6] - 王家辿村保留传统生活方式 扁担挑水 驴车运输等"不表演的真实"成为旅游卖点[5][6] 区域协同与连片开发 - 鹤山区将7个村落连片保护形成"北斗七星"村落群 共享工匠 非遗和客源资源[6][7] - 光山县修复2000余米明清古街 郏县打造"百里茶道十里古寨"传统村落品牌[7] - 通过旅游环线串联景点 游客停留时间从半天延长至两三天[6] 文化传承与活化利用 - 李渡口村推出《乾隆下江南》情景剧 村民参与表演 游客可客串角色[8] - 丁李湾村开发红色研学路线 沉浸式体验伤员转运等历史场景[9] - 信阳市限定核心保护区商业面积 保留村落"烟火气"避免过度商业化[10]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
新华社· 2025-08-19 04:18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8月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 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 圈","跟着赛事去旅行","苏超""村超"火爆出圈。户外运动发展成果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发展理念,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新活力。体育产业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地方经济转型增添了 新的动力。 ...
全国生态日,广东交出“绿美交卷” | 绿美热榜
南方农村报· 2025-08-19 04:05
广东省生态建设成果 - 广东省森林面积达1.44亿亩,森林覆盖率达53.39% [7] -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创造高价值生态产品 [8] - 绿水青山转化为万亿产业,体现"两山"理念实践成果 [6] 广州市生态项目 - 白云区完成5项重点工程,包括林分优化2500亩、森林抚育2400亩 [25] - 建成碧道16.06公里,保育水生植物110余种 [26] - 番禺区通过生态明信片形式展示绿美建设成果 [31] 深圳市生态保护 - 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候鸟迁徙重要站点 [36] - 保护区监测到沙鸻、半蹼鹬、翘嘴鹬等多种候鸟 [35] 珠海市生态旅游 - 伶仃洋小岛成为珠江口生态与经贸发展见证者 [43] - 岛屿兼具生态价值与历史文化意义 [45] 佛山市生态教育 - 开展中小学生绿美佛山绘画活动,收到超2000份投稿 [58] - 经审核1800多幅作品入围展示 [59] 韶关市生态保护 -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岭南国家公园 [64] - 设立南岭生态巡回法庭服务国家公园创建 [66] 惠州市生态产业 - 南昆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6.93%,发展生态旅游 [89] - 惠阳区40亩玫瑰种植基地年销百万支 [95] 江门市乡村振兴 - 新会区石板沙村通过"美丽庭院+"矩阵推动文旅发展 [120] - 杜阮镇上巷村凉瓜获国家地理标志,价格涨至16元/斤 [126] 茂名市林业经济 - 化州市推动油茶、沉香、槟榔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 [137] - 小良镇白沙村通过"百千万工程"改善人居环境 [143] 肇庆市城镇化建设 - 四会市将生态文明融入新型城镇化进程 [148] - 广宁县发展20万亩食用竹笋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152] 清远市生态研究 - 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水生生物调查 [160] - 阳山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1%,PM2.5浓度23ug/m³ [168] 潮州市水经济 - 潮安区通过生态廊道串联村落发展亲水项目 [181] - 实现"以水美村、以水兴业、以水富民"目标 [182] 云浮市乡村改造 - 废弃石米厂改造为600平方米"美丽庭院" [191] - 项目为乡村注入新活力并带动旅游发展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