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韧性

搜索文档
土耳其财政部长:国内需求和投资使土耳其经济在全球不确定性中相对具有韧性。
快讯· 2025-04-29 07:19
土耳其经济韧性 - 土耳其财政部长表示国内需求和投资使土耳其经济在全球不确定性中相对具有韧性 [1]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对话腾讯财经《经济大家说》
野村集团· 2025-04-28 03:50
中国经济增速与挑战 -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达5.4%超预期开局 彰显经济韧性 [2] - 中美关税战持续为经济走势增添不确定性 可能导致出口增速下降 [2] - 房地产行业萎缩叠加贸易冲突 二季度起GDP增速或放缓 [2] 提振经济政策建议 - 需进一步刺激消费并稳住房地产以应对经济放缓 [2] - 耐用品刺激政策边际效应递减 促消费政策可转向非耐用品领域 [2] - 推动养老体系改革和保障水平提升是最具效能的促消费工具 [2] - 建议提升农民养老金以增强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 减轻农民工赡养压力并改善收入预期 [2] 房地产行业展望与建议 - 房地产行业仍处调整期 但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及老旧住房更新需求释放将带来发展空间 [2] - 建议剩余城市取消限购限售以全面释放市场活力 [2] - 需加快行业债务出清进程 强化保交房政策执行力度 通过"保交付 稳预期"重构购房者信心 [2] 财政与结构性改革方向 - 财政政策应从规模扩张转向效能提升 [2] - 需推进房地产债务出清和央地财政关系重构等结构性改革 [2] - 完善社会福利体系可释放消费潜力 形成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动态平衡 [2]
直面关税战,锻造经济韧性——2025新京智库春季论坛即将开幕
新京报· 2025-04-21 02:23
2025年1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关税战让世界贸易面临重重挑战。面 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我国应如何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 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成为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 新京报讯(记者肖隆平)4月22日,主题为"直面关税战 锻造经济韧性"的2025新京智库春季论坛将在京 开幕。 大咖云集,群贤毕至。2025新京智库春季论坛仍将以问题为导向,以思想创新助推发展,增强信心,共 创繁荣。 编辑 郑伟彬 校对 张彦君 本次论坛将汇集国内各领域专业力量,盛邀多位权威专家,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把握时局,解读趋 势,助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余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 原副院长高培勇,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资本研究院院长吴晓球,中国社科院旅游研 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旅游报社原社长高舜礼,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秘书长、对外经济贸易 大学原副校长林桂军教授等重量级嘉宾将做主旨发言。 同时,当天上午,主办方还将发布《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报告(2025)》,主要包括《 ...
策略聚焦|僵持阶段看什么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0 06:41
贸易战僵持阶段的核心特征 - 超预期的刺激政策和基于妥协的贸易协议均难以达成,双方进入经济韧性比拼阶段 [1][2] - 中国政策工具箱更丰富,包括财政货币政策的克制使用、超额储蓄释放(14.8万亿元居民超额储蓄)及股市楼市稳定措施 [5] - 美国面临通胀反复(10年期美债收益率触及4.5%)、债务到期压力(4-7月累计6.9万亿美元美债到期)及政策空间受限的制约 [6][8] 中美经济政策对比 - 中国拒绝以加杠杆透支资产负债表对冲贸易战冲击,侧重定向扶持受损企业及劳动力市场(如出口商信贷支持) [3] - 美国联储降息需以CPI稳定为前提,与贸易战或美股表现脱钩,政策独立性受特朗普施压可能加剧市场动荡 [6][8] A股市场稳定措施 - 中央汇金增持带动ETF资金大规模流入(4月7-18日大盘宽基ETF净流入1500亿元),叠加上市公司回购贷款加速(4月单月225.96亿元创纪录) [10] - 国务院会议明确"稳定股市"优先级高于房地产,释放长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信号 [10] 港股市场现状与潜力 - 短期受投资者情绪波动影响,但内地资金低配明显(港股ETF规模2500亿元 vs A股ETF 29000亿元) [12] - 中长期增量资金或来自海外华资回流(2020-2024年境外企业利润留存2.08万亿美元)及全球配置需求 [12] 配置策略建议 - **自主科技**:先进制程、国产算力、医疗设备等 [14] - **欧洲资本开支受益**:铜铝、军工、电力设备等 [14] - **纯内需必选消费**:食品、乳制品、血制品 [14] - **稳定红利**:水电、银行、运营商 [14] - **题材类**:多模态AI、固态电池等不依赖短期业绩的领域 [14]
一季度宏观数据解读:经济韧性较强无惧市场风浪
大同证券· 2025-04-16 11:48
宏观经济表现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工业增加值增长6.5%,服务业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1] - 3月制造业PMI回升至50.5%,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1] - 一季度出口保持6.9%的韧性增长,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超50%[1] 政策情况 - 3月新增政府债券近1.5万亿元,同比多增近1万亿元,特别国债发行5000亿元补充银行资本,预计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1] - 货币政策保持合理宽松,M2增速稳定维持在7.0%[1] 金融数据 -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9.78万亿元,3月单月新增3.64万亿元,同比多增5470亿元,社融规模增量15.18万亿元,同比多增2.37万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回暖,政府债券净融资占比提升至27%[1] - 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提升至58%,预计全年社融增速将保持在8.5%左右[1] 通胀情况 - 一季度CPI同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3%,3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5%,PPI同比下降2.3%,高技术产业如可穿戴设备制造价格同比上涨4.6%[3] - 预计下半年CPI中枢将温和抬升至1.5%-2%,PPI同比或在四季度转正[3] 后市建议 - 中长期关注二季度政策窗口期,重点布局内需主导的消费升级、拉动投资的核心科技板块、高端制造及数字经济领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