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

搜索文档
黑龙江:“重”装出发,“轻”装上阵
人民网· 2025-09-16 01:07
粮食生产 - 202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1600.34亿斤创历史新高 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 [4] - 粮食总产量和增量均居全国首位 [4] 文旅产业 - 全省新建重点文旅项目超400个 累计完成投资720亿元 [4] - 2024年接待游客量2.8亿人次同比增长29.1% 游客总花费3701.2亿元同比增长67.1% [4] - 哈尔滨梦幻冰雪馆突破季节限制实现四季运营 成为文旅新名片 [14][16] - 开展冰雪节/旅发大会/生态康养大会等特色活动 发展冰雪游/避暑游/界江游等多元业态 [14] 数字经济 - 将数字经济列为全省一号工程 吸引华为/百度/腾讯等6家头部企业落户 [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企业比例达51.1% [11] - 累计培育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335个 32家企业入选工信部数字化转型试点 [13] 智慧农业 - 富锦市建立"空—天—地"三维农情监测体系 形成可复制的智慧农业模式 [7][8] - 桦川县应用北斗导航拖拉机 二九一农场运用气象科技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9] - 推动水肥一体化/数字农情监测/卫星遥感等关键技术应用 [7] 制造业转型 - 佳电股份高压数字化装配车间实现生产效率提升20% 装配产能提升50% [11][12] - 伊春中盟生物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 飞鹤集团应用智能项圈和数据指纹技术 [13] - 佳电股份计划建设低压电机数字化产线 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11]
对话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农业正步入“工业化”,未来将出现全链条整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0:08
公司业务与战略 - 极飞科技从无人机业务起步 后拓展至农业无人机领域 现产品囊括农业无人机和无人车 成为智慧农业领域知名企业 [1] - 公司致力于用机器人 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为农业赋能 正从设备销售向"智能农场服务商"转型 [1] - 2019年起开拓海外市场 截至2024年底产品和服务已进入7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行业发展趋势 - 智慧农业存在三大趋势:小型智能农机全球普及 农业产业逐步工业化 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 [2] - 2021年全球智慧农业市场规模达145.88亿美元 其中硬件系统占比72% 预计2026年达341.02亿美元 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18.50% [3] - 农业生产信息化率目标:2026年底达30%以上 2028年底达32%以上 [5] 技术应用案例 - "超级棉田"项目在新疆沙漠边种植3000亩棉田 亩产量突破529公斤 成为新疆最高产农场之一 仅需两人管理 [2] - "超级棉田模式"已在全国逾1800家农场部署应用 并正在走向全球 [2] - 3000亩棉田管理整合了自研的无人机 无人车 水肥药系统等 [2] 行业机遇与挑战 - 农业面临普遍挑战:农村劳动力减少 成本上升 气候风险加剧 地缘政治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1][3] - 中国智慧农业有望像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家居行业一样引领世界 [3] -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主体从政府部门 农业示范园区向农业全产业链普及推广 [3]
从“汗水种植”到“智慧农业” 中国南果梨之乡做强产业集群
证券时报· 2025-09-15 22:43
产业规模与产量 - 海城南果梨种植面积28万亩 预计今年产量25万吨 产值15亿元 [2] - 俊铮合作社今年南果梨产量预计50万斤 整体销量超200万斤 线上销售占比超50% 旺季月销10万单 [2] - 天鹰果业预计今年产量700-750万斤 全部线上销售 部分出口加拿大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2] - 全市从事南果梨生产果农6万户 相关产业链覆盖生产运输贮藏加工销售等环节 [2] 产业链延伸与深加工 - 祝家酒业主打南果梨白兰地"南果醉" 42度产品获国际金奖 48度产品获国际铜奖 [3] - 梨源香年均加工鲜果200万斤 超90%原材料需外采 果脯产品供不应求处于零库存状态 [4] - 梨源香开发南果梨果脯梨膏及南果梨茶等新产品 预计年底推出市场 [4] - 海城现有50余家南果梨企业 含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12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5] - 全市拥有1538座储藏保鲜库 储藏保鲜能力达8万吨 [5] 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 - 与沈阳农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合作 开展种植技术改良保鲜技术优化及产品包装设计 [6] - 携手华大集团进行基因检测和土壤改良 建立种植标准化体系和病虫害预警系统 [6] - 华大集团捐赠2025GB基因组测序数据 建立"海城南果梨基因库"和"DNA溯源鉴定实验室" [7] - 通过基因检测筛选优质品种 开发专用肥料改善土壤结构 减少化肥使用 [6] 发展战略与目标 - 目标2027年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 鲜果分级分拣销售比例突破50% 订单收购比例突破50% 加工转化率突破30% [9][10] - 力争产量达30万吨 产值30亿元 带动20万果农增收 [10] - 打造"北纬40度海城质造"品牌矩阵 建设技术研发中心种植生产中心精深加工中心交易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中心 [8] - 计划3年内将"海城南果梨"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 培育3-5个国内知名行业品牌 [8]
北京平谷桃香寻秘
经济日报· 2025-09-15 07:40
核心观点 - 平谷大桃通过科技赋能、文化融合和产业升级,从传统农产品发展为高附加值品牌,实现产值增长和乡村振兴 [1][2][8] 产业基础与自然条件 - 平谷区三面环山且拥有微酸性沙质土壤,富含微量元素和独立优质地下水系,为桃树生长提供得天独厚条件 [1][3] - 当地雨热同期气候使6月至8月成为大桃成熟关键期,核心栽培品种达40多种,涵盖四大系列200余个品种 [3] 科技种植应用 - 天空地一体化智能果园通过无人机喷洒、无人车作业及传感器监测,实现水肥气象病虫害实时管理,人工用量减少50%以上 [4] - 卫星遥感和智能分析平台支持桃树长势追踪与果实全程溯源,确保从枝头到餐桌的安全性 [4] 文化价值延伸 - 文创品牌"吉电桃子"开发桃元素饰品及文创产品,桃贴工艺可定制"福""寿"等图案,形成10系列1000多种图形设计 [5][6] - 桃花节、乡村艺术节等文旅活动推动农文旅融合,桃园成为旅游打卡地及乡村振兴新舞台 [6] 销售渠道升级 - 2024年刘家店镇通过电商直播销售大桃1800万斤,达传统批发销售量的85%,官方小程序"福地丫髻山"及村播分院支撑线上推广 [7] - 全区大桃线上销售占比从2023年26.7%提升至2024年35.6%,总销量达1.1亿斤 [7] 产业链拓展与经济效益 - 开发桃胶、黄桃罐头、桃花酒等深加工产品,并推出"桃花运势皂"等新潮衍生品,提升附加值 [8] - 2024年平谷大桃总产值超15亿元,品牌价值突破百亿元,形成"农业中关村+物流+休闲"的产业融合模式 [8]
硬核数据诠释“粮食优等生”担当 “趣”解锁吉林五大“增粮秘籍”
央视网· 2025-09-15 04:17
粮食生产成就 - 吉林省粮食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800亿斤以上[1] - 单产连续3年居粮食主产省首位[1] - 全国粮食总产量稳居第4位[1] 河湖连通灌溉系统 - 打通湖泡湿地数百处[2] - 灌溉农田覆盖千万亩级别[2] 盐碱地治理技术 - 采用机械冲刷和微生物菌剂治理[4] - 五年内实现盐碱含量降低20%[4] - 盐碱荒地转化为高产良田[4] 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 - 实施秸秆粉碎还田保墒蓄水[5] - 配套深松整地和水肥一体化技术[5] - 应用面积达4000万亩[5] 高标准农田建设 - 整合小田为大田实现规模化管理[6][7] - 配套路渠基础设施提升机械作业效率[7] 智慧农业系统 - 运用卫星遥感监测土壤墒情[9] - 实现耕种管收全流程智能化管理[9] - 建立农情数据一屏监控体系[9]
云南虎跳 从“信息天堑”向“数字枢纽”跃迁
上海证券报· 2025-09-14 20:03
数字云南建设政策推动 - 云南省数据局2025年6月印发《2025年数字云南建设工作要点》 聚焦数字政府深化、数据要素流通、产业转型加速和跨境枢纽构建四大领域 推出30项具体举措 [2] - 计划2025年新增超2万个5G基站 使自然村5G网络覆盖率达到85% [5] - 构建"一核多点"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以昆明呈贡万溪冲智算产业园为核心 形成梯次连续的算力体系 [5] 农业数字化转型成效 - 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在荣将镇建设1000亩数字化芒果种植基地 部署5座智能泵房、200套自动控制阀门和5套气象苗情监测站 [4] - 通过5G网络实现土壤湿度、气象变化等数据实时上传 种植人员可手机远程操控 实现精准喷雾和智能灌溉 [4] - 农户30亩果园采用5G智慧农业系统后 日常人工巡查成本降低50%以上 农药使用量减少30%-40% 预计芒果产量提升20%-30% [4] - 华坪县通过煤矸石土壤改良技术提升肥力 芒果根系固土治理石漠化坡地 实现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3] 新能源产业智能化升级 - 华能新能源物茂光伏电站总装机550兆瓦 散布在近1万亩的5个片区 [6] - 采用"5G+无人机"巡检方案后 光伏区常规巡检时间从2个月缩短至15天 [6] - 部署"5G+中移物联防火云台"构建全天候山火监测体系 5G网络实时上传电力设备状态数据至监测平台 [6] - 项目所在地年日照时数超2300小时 属光伏发电"黄金地带" [6] 旅居经济数字化发展 - 2025年1-7月云南旅居人数达330.74万人 同比增长46.3% [7] - "数字游民"占旅居客总数的12% 主要聚集在洱海乡村、束河古镇等地 [8] - 大研古城累计建设5G基站超200个 综合覆盖率99%以上 并开通5G-A基站实现超高速上传下载 [7] - 中国移动2024年6月推出"旅居宽带"项目 集成智慧消防、安防等功能提升客栈运营效率 [7]
2025年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行业研究报告-硕远咨询
搜狐财经· 2025-09-14 17:16
行业定义与核心价值 - 智慧农业是数字技术与农业全链条融合的新型模式 以数字化 智能化 精准化为特征 可提升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 [1] - 典型案例包括丹东草莓种植实现亩均单产提升23%-50% 植保费用下降30%-40% 广西智慧火龙果基地推动种植标准化规模化 [8] - 技术渗透园艺 畜牧等多场景 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副业结合 当前正从数据采集自动化向全链条协同升级 [1][9] 政策与宏观环境 - 国家在数字乡村战略框架下持续加大政策支持 财政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突出 [10] - 云和县2022年落实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政策26条 兑现补助资金141.74万元 专款用于农业绿色生产项目 [11] - 5G网络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86万亿元 其高速率 低时延特性为农业物联网部署奠基 北京市规划建设3.5万个5G-A基站增强设备控制能力 [14] - 碳中和技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农业农村部明确2030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2035年绿色生产方式基本形成 [14]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 2024年智慧农业整体市场规模破千亿元 2025年预计达1200亿元 [16] - AGV/AMR出货量未来五年年均增速50% 2027年预计突破100万台 [16] - 农业机器人渗透率从2020年3.2%升至2024年15.7% 但仍低于荷兰38%和日本29% [16] - 2023年中国仓储信息化市场规模破5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3% [16] - 植保无人机2023年市场规模150亿元 预计2025年达194.62亿元 [17] - 数据平台服务2024年市场规模430.53亿元 农机自动驾驶2023年市场规模13.73亿元 [18] - 全球智慧农业物联网设备销售额2022年137亿美元 预计2030年达86.73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8.1% [19] 区域市场特征 - 区域市场呈集聚特征 东部沿海及农业大省领先 中西部在特色农业领域加快智慧化 [16] - 浙江 江苏等地政策力度大 基建完善 中西部如山西临汾尧都区加快智慧化布局 [16] - 全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率目标2026年底超30% 未来区域发展将更均衡 [16]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土壤墒情监测与农产品电商结合 区块链技术提升农产品信任度 [25] - 上海提出2025年打造20个市级区块链溯源标杆场景 福建"福农优品"直播用区块链追溯建宁莲子品质 [25] - 智慧灌溉可实现节水超30% 病虫害提前3-5天预警 [9]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技术供给多元化 AI终端成关键增长点 2024年全球AI PC市场预计达7425亿元 2024-2027年复合增长率132% [27] - 下游应用场景拓展 农产品溯源借区块链实现全流程可追溯 智能农机服务转向"全场景解决方案" [27] - 潍柴雷沃构建全球协同研发体系突破技术壁垒 京津冀联合研发的智能播种机精度误差达厘米级 [27] 竞争格局 - 托普云农 华为等龙头凭技术与生态主导市场 集中度提升 [2] - 新兴企业借技术创新与区域化布局差异化竞争 [2]
广西出台20条措施支持下半年经济稳增长
广西日报· 2025-09-13 01:50
财政政策支持措施 - 自治区十四届人民政府第9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下半年财政支持经济稳增长一揽子措施 包括20项具体举措 围绕深挖投资潜力 提振消费市场 稳外贸外资 稳定社会就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 [1] 投资支持措施 - 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推动各类有效投资加快落地 重点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一般债券项目建设 [1] - 聚焦县域特色产业 重大项目建设 国债资金效益发挥等关键环节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撬动作用 [1] 消费刺激措施 - 统筹安排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 大规模设备更新 购车补贴 消费券发放等多重形式活动 [1] - 助力汽车 家装 餐饮 住宿等重点领域消费回暖 [1] - 创新推出演艺+ 赛事+ 旅游+等消费融合举措 推动流量变留量 激活消费新场景 新业态 [1] 外贸外资支持措施 - 安排财政资金支持提升边境贸易出口能力 助力重点外贸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培育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 [2] - 推动利用外资水平提升 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 力争下半年外贸进出口实现显著增长 实际使用外资持续扩大 [2] 就业保障措施 - 增加财政资金加大对就业服务 重点群体帮扶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 [2] - 着重开展就业暖心·桂在行动 广西就业直播带岗等就业创业服务活动 强化劳务协作和人岗匹配 [2] - 通过落实一次性求职补贴 扩大社会保险补贴范围 开展农民工稳岗就业专项行动 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 [2] - 助力高校毕业生 农民工 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2] 新质生产力发展措施 - 统筹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建设 场景应用 国际交流合作等 [3] - 开展现代标准化果园建设 数字林业建设 现代化畜牧场建设 [3] - 加强服务业新业态和经营主体培育 实施一批以科技创新 理念创新 模式创新为引领的文旅项目 [3] - 支持市县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产业数字化 绿色化 融合化发展 [3]
CCF SAC2025首届全国大学生智慧农业大赛举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2 11:58
大赛概况 - 首届全国大学生智慧农业大赛以"以智惠农 以赛促教"为目标 核心理念为工业化流程重塑种植管理和智能化思维优化农场作业 旨在激发青年创新热情 搭建人才与产业需求对接平台 推动科研成果落地 [1] - 大赛于9月11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 来自22所高校的68支队伍参赛 天津大学海小棠队获一等奖 哈尔滨工业大学爱拼才会赢队获二等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稼穑队获三等奖 [2] 赛事设置与参与方 - 设置六大主题赛道:农业大模型 农机竞速 采摘机器人 识草辨苗 产量预测和Y20创意 [4] - 政学研企多方参与:CCF数字农业分会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科技厅 教育厅 农科院 北大荒集团 中国移动黑龙江公司 德沃科技 惠达科技 并行科技等代表出席开幕式并观摩交流 [4] - 主办承办结构: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院 计算学部 CCF数字农业分会 智慧农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大荒信息有限公司承办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 [4] - 裁判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担任裁判长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刘劼 CCF理事于合龙 北大荒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荣荣担任副裁判长 [4] 配套活动 - 大赛期间同步发布《智农融合:人工智能驱动农业新赛道》新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智慧农业微专业及智慧农业实习实践基地 [5] - 邀请知名农业科研院所和企业与参赛队伍交流 推动校企思想碰撞 促进产学研合作 [5]
创新点亮未来生活——2025年服贸会描绘民生服务新图景
科技日报· 2025-09-12 01:13
水环境监测技术 - 芯视界公司推出"水环境侦察兵"系统 采用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 源自2015年《自然》杂志研究成果 可对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实现秒级精准检测[3] - 该系统具备污染预警和溯源功能 已在全国20余个城市应用 北京南沙河案例中污染源排查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数十倍 处置时间仅需3小时[4] - 量子点光谱传感器具备小型化优势 未来可植入手机检测食品新鲜度 或搭载于无人机实现农业微量元素监测[4] 体育科技系统 - 瑞盖科技研发智能网球鹰眼系统 通过高速摄像机和三维建模算法 实现毫米级网格精度追踪 实时生成3D运动轨迹[5] - 系统可即时判定球体界内外状态 杜绝判罚争议 赛后自动统计发球成功率、回球落点等数据并生成可视化图表[5] - 技术延伸至足球VAR系统 获国际足联认证 应用于亚足联杯等赛事 智能乒乓球系统获国际乒联授权 服务于世乒赛等顶级赛事[6] 教育智能体 - "京娃"智能体包含"京小健"和"京小壮" 分别聚焦身心健康和课间活动 采用多模态传感与AI算法[7] - "京小健"通过智能手环收集心率、睡眠等数据 结合心理行为分析识别情绪倾向 配备AI健康师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7] - "京小壮"通过物联网平台连接体育设备 具备久坐监测和AI运动指导功能 实时评估动作标准度并统计运动数据[8] AR科普教育 - 北京动物园与猿力科技联合开发AR拼搭积木 整合计算机视觉和增强现实技术 涵盖6种中国本土珍稀动物模型[10] - 产品通过扫描积木触发3D动物模型和语音讲解 支持360度旋转展示 内容涵盖动物习性及栖息环境[10] - 未来将结合学校课程开发教学资源 拓展动物种类和互动游戏功能 旨在提升青少年生态保护意识[11] 服贸会创新成果 - 2025年服贸会集中展示数智技术成果 涵盖环境、教育、文旅等领域 展现科技与生活的深度融合[2] - 创新产品包括水质监测系统、体育裁判系统、教育智能体和AR科普产品 均以前沿技术突破传统场景局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