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农业云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非洲国家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
人民日报· 2025-08-06 04:33
非洲农业数字化转型进展 - 非洲国家农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持续加快 数字技术深刻改变农业生态 涵盖生产环节和流通领域[4] - 数字技术应用包括卫星遥感 物联网 电商平台等 为农民带来更科学种植方式和更畅通销售渠道[4] - 中非在农业数字化领域不断深化合作 以务实技术支持和项目落地为非洲农业现代化添砖加瓦[4] 生产技术革新案例 - 埃塞俄比亚咖啡种植园使用无人机多光谱镜头监测作物叶片颜色和土壤墒情 数据传至中央决策平台生成精准施肥灌溉方案[4] - 数字化管理使咖啡亩产提升近20% 病虫害发生率下降30% 技术已覆盖超100万公顷农田[4] - 尼日尔北部使用"精准农灌"手机应用 通过田间传感器实时采集土壤湿度 结合气象卫星数据和作物生长模型推送灌溉建议[5] - 科学灌溉模式使用水量减少产量提高 已推广至20多个村庄惠及3万多农户[5] 全产业链数字化应用 - 科特迪瓦初创企业"非洲味道"打造农产品加工品牌一体化平台 通过全流程数字追踪系统提升产品附加值[5] - 布基纳法索推广"智慧农场"系统 整合播种计划 劳力调度 产品销售等功能 农户可通过手机管理整个耕作周期[5] - 摩洛哥开发"农业技术融资"应用 建立农户信用评级系统 使农民可在线申请农业贷款 资金到账快利率低[5] 流通领域数字化突破 - 肯尼亚Twiga Foods平台为上千名农民与城市零售商架起沟通桥梁 实现实时需求匹配和统一冷链配送[6][7] - 农户通过平台直接对接市场 收入提高30% 有效解决中间商压价问题[6] - 卢旺达e-Soko电子交易平台提供80多种农产品市场价格查询 通过智能算法匹配供需 使咖啡豆收购价平均提高15%[7] - 尼日利亚FarmCrowdy平台通过数字化供应链管理让农户与投资者分销商精准对接 帮助5万多农户规避市场风险[7] 中非农业数字化合作 - 中国与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合作实施坦桑尼亚气候适应型农业项目 通过卫星数字解决方案提升农业生产力与气候适应能力[9] - 项目将直接惠及5000名小农户 间接覆盖坦桑尼亚全国多达100万农户[9] - 华为与非洲多国合作建设"智慧农业云平台" 在赞比亚棉花种植区部署物联网设备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9] - 中国在莫桑比克 塞内加尔等国建设智慧农业示范中心 培训2000多名当地农技人员掌握无人机操作和数据分析等技能[9] 数字化效益评估 - 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显示 若非洲广泛应用农业数据平台和遥感技术等数字工具 未来10年粮食产量有望提升40%以上[6] -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非洲每年因仓储不足和运输低效损失30%-50%农作物 相当于数千万农户生活用量[7] - 南非FarmFresh冷链企业使用物联网传感器监测温湿度 使损耗率从20%降至5%[7]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内蒙古河套灌区推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科学调好水 科技助节水
人民日报· 2025-07-13 22:04
水资源利用现状 - 河套灌区年平均引黄河水量近50亿立方米,但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年降水量仅150毫米,蒸发量高达2200毫米,水土资源矛盾突出[1] - 灌区现有耕地面积1370万余亩,水资源高效利用是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1] 基础设施升级 - 通过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引入黄河水,并建立7级灌排体系覆盖农田[2] - 2024年底竣工的复兴灌域渠系工程衬砌国管渠道142.16公里,年供水能力增加1.4亿立方米,行水天数从150天缩短至130天[2] - 截至2024年底,国管渠道衬砌长度达1311.9公里,衬砌率63.7%,灌区工程运行条件全面改善[2] 信息化管理 - 建成1284处通信站点和2141处数据监控点,水利通信专网实现灌区全覆盖[3] - 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测水位、闸门开高、流量等数据,解决人工测量滞后问题[3] 用水管理机制 - 成立358个水务合作社,推行"以亩次计费"模式,农户用水成本降低约25%[4] - 精准核实2761个国管直口渠灌溉面积,实现水量调配和水费收缴的精准计量[4] 技术创新与节水效果 - 黄河水直滤水肥一体化设备通过3次过滤达到滴灌标准,节水节肥节药30%[5] - 智慧滴灌系统实现亩均节水40%、节肥3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3[6] - 智慧农业云平台结合气象站和土壤监测数据,实现水肥精准调控[6]
守好中国粮仓 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环球时报· 2025-06-25 07:13
黑土地保护与改良措施 - 北大荒集团鹤山农场有限公司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 将农作物秸秆喂食牲畜 再将牲畜粪便发酵后还田 改善了土壤结构 培肥了地力 [1] - 鹤山农场有限公司辖区内建有两个现代化奶牛养殖密闭式发酵囊 每年可转化12万吨粪肥 [1] - 黑龙江垦区各地狠抓黑土地保护工作 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曾经退化的黑土地正逐渐变"肥" [1]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农场有限公司使用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不同土层的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 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同步至智慧农业云平台和国家耕保数据平台 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的精准监测 [3] - 该系统使土壤监测效率提升85% 数据准确率达到98%以上 监测数据为科学施肥、土壤改良提供依据 并形成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数据库 [3] 农田改造与增产效果 - 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有限公司将原有小格田改造成大格田 给予种植户相应补贴 改造后田埂变少 提高了实际种植面积 大型机车作业更加方便 [4] - 格田改造过程中对田块进行了平整 使水肥分布更均匀 减少了地表径流冲刷 降低了土壤被侵蚀的风险 [3] - 改造后平均每亩水田比改造前增产100多斤 [4]
党建共建聚粤地合力 乡村振兴绘岭南新篇——华泰期货广州分公司开展结对帮扶共建活动
期货日报网· 2025-05-06 02:53
党建与金融结合 - 公司以"党建+金融"双引擎驱动,组建党员先锋队及业务骨干深入广东四市八村,开展"红纽带"党建共建行动 [1] - 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动、人才联育三大工程,打造乡村振兴立体化帮扶体系 [1] - 创新"支部联姻"机制,与村委签署《党建共建行动计划》,构建"组织生活共过、发展难题共解、民生实事共办"的三共机制 [2] 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 为24名村干部开展期货基础知识专题培训,助力村委干部建立价格风险管理体系 [2] - 针对吴川泗岸村水产养殖业痛点,量身定制"期货+保险"解决方案 [4] - 为公馆镇大埠口村引入智慧农业云平台,搭建起连接大湾区市场的数字桥梁 [4] - 系列举措预计带动两村年均增收超200万元 [4] 产融结合案例 - 汕头隆都镇下北村的"金针菜产业突围战"成为产融结合典范,实施"三步走"战略: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引入区块链溯源系统,设计特色农产品期货指数 [6] - 在增城葵湖村,为村干部开展金融知识培训,帮助了解期货工具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为招商引资提供新思路 [8] 未来规划 - 将持续深化"党建共建+"模式,通过"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红色基因持续传承、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为广东乡村振兴贡献期货方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