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体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国风端午 畅游三秦
陕西日报· 2025-06-02 23:07
文旅市场表现 - 端午假期陕西省55个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70 21万人次 同比增长0 23% [1] - 旅游经营收入达11994 53万元 同比增长2 73% [1] - 入境游接待362团4324人 同比分别增长61 6%和72 2% [1] - 全省11家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客流量192 39万人次 同比增长8 61% 营业收入1 25亿元 同比增长11 92% [6] 文体旅融合活动 - 安康汉江龙舟节吸引256万人次观看直播 包含抢鸭子、摸鲤鱼等特色节目 [2] - 汉中市举办100余项文商体旅促消费活动 包括桨板公开赛、亲水运动季等 日均吸引3万余名游客 [2] - 咸阳推出湖畔音乐会、国潮古风影视动漫主题曲专场等活动 [2] - 渭南火车站展示非遗产品 景区免费演出皮影戏 [3] - 商洛棣花古镇开展诗词诵读、包粽子活动 柞水溶洞景区举办百步投壶等互动项目 [3] 文化体验与创新 - 西安城墙景区推出金甲武士巡演、《不良帅》互动等盛唐主题内容 [4] - 张载祠通过拓印活动传播关学文化 大唐芙蓉园举办唐文化巡游及非遗展演 [5] - 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举办儿童剧展演 包括《丑小鸭》等剧目 [5] - 多家博物馆推出青铜文明展、社教课程 并延长开放时间优化服务 [5] 演出市场动态 - 全省营业性演出举办229项1582场次 流行乐、儿童剧等占比28 8% [6] - 脱口秀、现代舞等新兴演出形式表现活跃 13类演出受年轻群体欢迎 [6]
辽宁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6-02 21:43
文体旅融合新业态 - 辽宁大连冰山慧谷老厂区改造为文体旅消费集聚区,保留1650平方米专业级冰面和完整铸造生产线,吸引游客体验滑冰、购物、休闲一体化服务 [1] - 辽宁省博物馆通过创编舞蹈《簪花仕女图》和开发文创产品(仕女冰箱贴、簪花手捻等)实现文物活化,文创销售火爆 [2] - 鞍山千山景区定向越野活动刷新门票销售纪录,铁岭城市马拉松带动当地美食(铁锅炖、锅包肉)热搜,锦州奉国寺因游戏《黑神话:悟空》取景成为打卡地 [2] 产业数据与政策支持 - 2024年辽宁接待游客6.52亿人次(同比+28.1%),旅游收入6325.2亿元(同比+25.9%) [1] - 辽宁省成立文体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含24家省直单位)和产业发展集团,整合资源并打造20余条精品线路,推动区域联动差异化发展 [2] - 辽宁推出"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特色玩法,博物馆、纪念馆、演出场馆人气显著提升 [2] 科技与服务升级 - 沈阳老北市运用航空阻燃材料和无人滑翔机技术打造"凤舞"表演,大连部署智慧交通大屏和"海上游大连"管理平台提升出游便捷性 [3] - 辽宁文旅部门采纳网友建议优化服务(如沈阳地铁站名调整、大连港东五街设拍照专区、丹东开放机关停车场),"听劝"成为服务新标签 [3] - 辽宁省委提出加快培育文体旅融合新增长点,目标打造高品质示范地,呼应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发展旅游业"要求 [3]
“特色赛事”激活县域消费新动能 “观赛+”变赛事“流量”为消费“增量”
央视网· 2025-06-02 08:57
文体旅融合新趋势 - 各地通过特色体育赛事串联非遗、市集、美食等文旅场景,激活假日消费市场与县域发展新动能 [1] - 贵州省惠水县举办国际藤球赛事,吸引8个国家13支队伍参赛,同时配套非遗巡游、文创市集与特色美食活动 [1] - 四川青川县通过坝坝篮球赛事带动78间闲置商铺转型为文旅消费场所,并推出"三天两夜游"等复合体验项目 [7] 赛事经济带动消费增长 - 惠水县端午节期间接待游客23.66万人次(同比+7.68%),旅游总收入1.79亿元(同比+7.56%),酒店出现一房难求现象 [5] - 青川县唐家河景区借赛事累计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同比+147%),周边民宿入住率超90%,餐饮消费额增长129% [7] - 江苏省"苏超"足球联赛催生"观赛+消费"模式,盐城主场赛事带动周边商圈客流,体育用品销售激增 [9][11] 创新文旅联动模式 - 惠水县打造藤球主题商业步行街,文创与非遗产品成为游客消费热点 [3] - 江苏推出文旅消费"大礼包",如常州景区对扬州市民免票、淮安凭票根领消费券等,强化"赛事+"联动效应 [14] - 盐城赛事吸引全国球迷,推动文旅产业增长,奥体中心与商圈形成消费闭环 [13]
从破浪到“破圈”,海南龙舟赛会是下一个“村VA”吗?
海南日报· 2025-06-01 23:34
海南龙舟赛热度分析 - 2025年海口龙舟赛吸引市民游客21 9万人次观看 带动经济效益6064万元 [2] - 万宁和乐龙舟节现场人流量超15万人次 线上直播观看超31万人次 [3] - 海口龙舟赛参赛队伍从2024年12支扩大到2025年近40支 包括国际队伍 [3] 赛事发展历程 - 2024年为海口龙舟赛"翻红元年" 时隔20年重启引发万人空巷盛况 [3] - 赛程从几小时延长至两天 赛道从200米延长到1000米 [2] - 从单纯观赏升级为沉浸式参与 增加文化体验周等互动环节 [7] 文化价值分析 - 龙舟赛承载中华传统文化崛起自豪感 关联点睛祭龙等仪式 [5][6] - 海南龙舟习俗可追溯至宋代 明正德《琼台志》已有记载 [8] - 通过短视频社交平台传播 吸引年轻人参与 [6] 赛事创新特点 - 增设黎族非遗展示 竹竿舞等配套活动 [7] - 推出民俗美食狂欢季 打造综合体验 [7] - 采用直道竞速赛制 注重短距离冲刺 [6] 群众基础 - 民众通过提案呼吁重启赛事 反映强烈需求 [9] - 多地民歌将龙舟赛作为五月标志性活动 [9][10] - 东坡老码头单日观赛客流量达7万人次 [9]
打卡世运会项目 成都东部新区亲水消费季启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11:39
文旅促消费活动 - "成都四时·乐游天府"文旅促消费活动暨"跟着赛事游成都·清凉一夏来东区"亲水消费季在成都东部新区三岔湖国际水上运动中心马鞍山码头启幕 [1] - 发布"水韵丹景"成都东部新区夏日亲水消费地图 涵盖水上运动、美食美景、高端住宿等复合消费场景 [1] - 重点推荐金熊猫水上休闲运动中心、Ewave水上运动中心、丹景谷漂流、丹景台、三岔湖环球融创天堂洲际酒店、蕃薯藤度假酒店等特色项目 [1] 研学旅游发展 - 研学旅游成为成都东部新区文旅市场新增长点 依托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高校资源 [2] - 推出"夏日研学到东区"系列产品 包括三岔湖畔观鸟研学、丹景台植物种子追踪等生态研学项目 [2] - 创新"专业-实践-趣味"三位一体沉浸式研学模式 将产教融合理念注入文旅场景 [2] 乡村旅游线路 - 发布多条全域乡村旅游线路 驻村书记进行直播推介 [2] - 围绕"野趣研学果香贾家""天府明珠水韵三岔""东麓桃源生态养马"三大主题打造田园诗意线路 [2] - 线路融合采摘体验、观光游乐、特色餐饮等传统项目与生态航旅、自然教育等新业态 [2] 体育赛事布局 - 作为2025成都世界运动会重要分会场 发挥"国际空港枢纽+体育高校资源+世园会主会场"优势 [3] - 以三岔湖为核心打造专业化水上运动中心集群 为世运会水上赛事提供保障 [3] - 实施"以赛营城、文体旅融合"发展战略 推动生态价值转化 建设国际赛事活力新城 [3]
深挖运河、非遗资源内涵,天津北辰区这样助力文体旅融合发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9 12:31
文化传承与旅游融合 - 北辰区拥有88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包括刘园祥音法鼓、王秦庄同议高跷、王氏泥塑等特色技艺 [1] - 推动"非遗+旅游"模式,建立非遗工坊和体验基地,开展百场活动如"非遗亲子游""非遗研学行"等,激活消费新场景 [3] - 北辰农民画作为文旅IP,曾作为北京奥运会国礼,并开发文创篮球等衍生品,与龙顺庄园合作打造"新中式文旅"住宿和伴手礼 [3] 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 北辰区依托"卫药"文化底蕴和经典中药(如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产业积淀,打造京津医药谷 [5] - 京津医药谷起步区1平方公里已建成11条道路,入驻企业超百家,意向投资额超百亿元,并获得研发补贴、绿色审批等政策支持 [5] - 通过"传承+创新+协同"模式构建研发、制造、文化传播一体化的生命健康产业高地,目标成为全国生物医药创新标杆 [5]
辽宁展团何以“圈粉”
辽宁日报· 2025-05-27 01:17
科技赋能 - 大连博涛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大型机甲金钱豹采用20多项仿生机械技术,成为展馆"顶流" [2] - 搭载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仿生机器人以李白和杜甫身份出现,提供个性化情感互动和沉浸式体验 [2] - "古画里的中国"元宇宙数字孪生博物馆等科技融合产品展示辽宁文旅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2] 文化产业增长 - 辽宁规上文化企业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9%,高于全国11.7个百分点,位列全国第三 [3] - 辽宁文化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3] 非遗与传统文化 - 辽宁展区展示皮影戏、满绣、剪纸、玉雕等非遗技艺,岫岩满族自治县建立版权保护机制护航非遗传承 [4] - 《簪花仕女图》舞蹈表演和文创产品吸引大量观众互动体验 [4] - 辽宁省博物馆创意台灯结合名画元素,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 [4] 文化产品创新 - 辽阳市将金陵十二钗形象刻在印章上,吸引参观者定制首山石印章 [5] - 《红楼梦》画册等文化产品通过创新表达展现勃勃生机 [5] 文体旅融合 - 沈阳市文体旅产业发展集团展示烧烤主题文创产品,包括"老雪花"啤酒和美食盲盒 [7] - 千余种文创产品通过创意注入提升消费欲望,如辽宁鼎籍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开发的趣味性产品 [7] 品牌与精品打造 - 辽宁展区集中展示各地美景和地域特色文体旅融合产品,吸引海内外游客和投资者 [8] - 富有地域特色的产品组团出击,增强辽宁文化魅力和吸引力 [8]
“一定去辽宁看一看”——文体旅融合产品文博会上组团引客
辽宁日报· 2025-05-25 02:09
"只要100多元,就能解锁沈阳众多地标景点,太划算了!"一名观众详细了解沈阳文体旅产业发展 集团推出的"城市燃卡"后欣然购入,"今年打算去沈阳旅游,这下性价比更高了!"小小的卡片,成了游 客领略沈阳文旅融合场景的小窗口。 "想去辽宁看国宝、看演出""准备带孩子去搓澡、泡温泉""朝阳化石感觉应该很好看"……在第二十 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辽宁展区文体旅融合新产品、新场景、新玩法组团引 客,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现场体验和消费,更让他们有了"一定去辽宁看一看"的念头。 不同于郭丽娇的惊讶和激动,观众楼大纲有备而来,"我知道辽宁很多文艺作品很好,辽宁歌舞团 也很出名,我是专程来看演出的。" 为了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得知《簪花仕女图》舞蹈是辽宁歌舞团创作的情境剧《国宝辽宁》中 的一部分,很多观众表示希望有机会到辽宁看一看整场演出。 本溪的小市一庄、锦州的医巫闾山、朝阳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葫芦岛的水上长城……观众们去 辽宁的理由一个接一个。 近年来,我省聚力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统筹文艺、文 物、文博、文创、旅游、体育等领域辽宁特色资源,持续塑强红山文化、辽博展览 ...
为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辽宁日报· 2025-05-24 01:43
文旅产业升级 - 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完成7个多月的升级改造 化石数量从435块提升至超8000块 新增超级巨幕地层剖面投影和巨幕3D裸眼秀 并对停车场 标识标牌导览系统 景观环艺 灯光亮化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 [1] - 朝阳市2023年以来建设文体旅项目63个 包括凤凰山景区基础设施提升 牛河梁遗址维护修缮等重点项目 同时持续推进龙城宫城南门遗址保护展示 北票四合屯化石等重点项目建设 [2] - 朝阳市对交通 道路 酒店 公厕 停车场等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升级 为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做准备 [3] 文化IP打造 - 朝阳市深入挖掘红山文化 化石文化 三燕文化 红色文化等资源 推出"宝藏之城神秘朝阳""朝阳花开欢迎你来"等文体旅IP [2] - 通过高铁列车冠名 京津冀专场路演等方式 推广"西有敦煌东有朝阳"的城市标签 [2] - 将举办首届红山文化国际传播大会 邀请国内外专家发布牛河梁遗址最新考古成果 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 [2] 营销推广 - 举办"三阳开泰""西有敦煌东有朝阳"等活动 提升城市知名度 [3] - 通过承办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 全面展示朝阳独特旅游资源 实现"举办一次大会 提升一座城市"的目标 [1]
四大板块精彩呈现“山海有情 天辽地宁”
辽宁日报· 2025-05-22 01:23
"哇,这是《瑞鹤图》《簪花仕女图》!""看,这只金钱豹在冲我眨眼睛!"5月21日,第二十一届 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展馆中,辽宁展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布展,现场已经吸引不少人前 来打卡拍照。 从视觉呈现到互动设计,从展品选择到展陈布置,辽宁展区不仅有未来感、科技范儿,也有悠远历 史、灵动匠心……盛装迎嘉宾,这是辽宁文化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辽宁文化之盛、景观之美、生 态之优、待客之诚、产业之兴的精彩亮相。 展区入口左侧,背景是辽宁省博物馆典藏宋徽宗《千字文》图样,李白、杜甫仿真机器人站在前 面,营造浓浓的古典文化意境。入口右侧展台和展墙上,展示着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清宫廷满文档案、辽 宁省图书馆馆藏《聊斋志异》手稿、旅顺博物馆馆藏《红楼梦画册》等典藏仿本。辽宁展区的正中间, 还特意设置了演艺互动区,文博会期间,将有多场辽宁文艺精品在此演出。 沈阳的方城、鞍山的千山、阜新的玛瑙、丹东的非遗满绣……行走在辽宁展区,可谓一步一景,处 处精彩。 调试设备、调整灯光、摆放展品、准备宣传册……布展现场,辽宁展区各参展单位工作人员精心完 成每一个环节,以匠心展示辽宁风采,以诚心欢迎各界嘉宾。 在展区上方,是曲面吊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