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带动文旅融合 - "苏超"赛事推动苏州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通过免费开放40多个景区、定制"宠粉"礼遇及构建"赛事+"消费生态圈,实现"流量"变"留量" [1] - 美团数据显示,"苏超"开赛以来江苏省休闲玩乐消费线上订单稳居华东首位,苏州跻身异地游客消费热门城市前五 [2] - 昆山奥体中心单场赛事吸引43617名观众,其中35%来自外省,带动昆山游客量环比增长40.2%,周庄客流环比增长232%,12家商圈销售额增长60%,8家酒店营业额翻倍 [3] 文旅消费创新模式 - 苏州推出"白天游城,晚上看球"模式,游客凭球票享受景区免费或优惠,覆盖40多个景点及"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 [4][5] - 票根经济效应显著,如金鸡湖游船半价、"苏州之眼"摩天轮优惠,将观赛延伸为城市深度体验 [5] - 太仓阿尔卑斯国际度假区借势推出"苏超"主题套餐,凭门票享优惠,吸引游客体验夏日冰雪项目 [3] 城市服务与流量转化 - 苏州通过志愿者服务、球迷驿站、酒店延迟退房等举措提升游客体验,数字技术如"君到苏州"小程序整合文旅资源,实现"一部手机游苏州" [7] - "苏州超级夜"主题市集发放8000张消费券,结合赛事直播与美食市集,形成"赛事直播+美食市集+互动体验"模式 [5][6] - 全城设立多个球迷驿站及清洁维护机制,保障景区秩序与卫生,强化"留量"转化能力 [7] 文体旅IP价值提升 - "苏超"从民间赛事蝶变为超级文化IP,带动文旅消费升级,如昆山单场赛事拉动25万人次游客 [3][8] - 赛事联动苏州博物馆、夜游园林、评弹昆曲等文化场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深化文旅融合 [3][8] - 苏州通过"小票根撬动大文旅"策略,将赛事热度转化为城市发展效能,形成"双面绣"城市品牌 [8]
一张球票,撬动消费几何级增长
新华日报·2025-08-18 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