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人工智能

搜索文档
OpenAI与微软就合作关系修订达成初步协议,为重组扫清道路
美股IPO· 2025-09-12 01:38
OpenAI与微软宣布就修订合作关系达成初步协议,为重组成传统营利性公司扫清了关键障碍。根据重 组计划,重组后的非营利部门将继续控制新的公益公司,并拥有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股权,约占该 公司寻求的5000亿美元估值的20%。微软美股盘后一度涨2%。 OpenAI与微软宣布就修订合作关系达成初步协议,为重组成传统营利性公司扫清了关键障碍。 布雷特·泰勒强调: OpenAI作为非营利组织起步,今天仍然是,未来也将继续是。主导我们未来的,始终是非营利部分。 这一初步协议的达成,使得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向其公司结构改革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 步。Altman及其投资者认为,将OpenAI转变为更传统的营利性实体,对于公司在未来几年筹集所需 的海量资金至关重要。 协议宣布后,微软在盘后交易中一度上涨超2%。但该交易仍需监管部门批准,且面临包括马斯克在 内的多方反对。 解除旧有束缚 OpenAI的崛起一直伴随着其复杂的、非传统的公司结构带来的挑战。 该公司最初是一家非营利研究机构,后来设立了一个有利润上限的子公司,以便为微软等外部投资者 打开大门。 周四,OpenAI主席布雷特·泰勒(Bret Ta ...
北京计划到2026年底发展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成员规模至1000家
新华社· 2025-09-11 14:51
伙伴计划2.0发布 -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2.0》 目标到2026年底发展创新伙伴成员规模至1000家 [1] - 新增"1+10+X"服务体系 聚焦产业供需对接 实施芯模适配等10项能力工程及能力推广矩阵 [1] - 创新推出"城市行"和"AI产品体验计划" 面向国内外城市提供AI免费体验产品及服务 [1] 现有成果 - 自2023年5月启动以来已汇集算力、数据、模型、应用、投资五类超280家伙伴企业 [1] - 为伙伴企业提供约8500P算力支撑 与100余家创投机构合作 [1] - 累计形成近200个大模型行业应用典型案例 涵盖金融、政务、文旅、医疗、营销等10余个领域 促成40余个项目合作签约 [1] 政策支持 - 北京市经信局配套算力券补贴、数据要素市场示范奖励政策、中小企业服务券补贴等高精尖资金措施 [2] - 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落地 打造智能体等前沿产品 适度超前布局算力设施和高质量行业数据集 [2]
π0.5开源前,国内也开源了一个强大的端到端统一基础模型!具备强泛化和长程操作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9-11 02:07
开源模型技术突破 - Physical Intelligence开源π0.5模型 通过知识隔离训练实现更强的开放世界泛化能力[1] - 自变量机器人开源端到端具身智能基础模型WALL-OSS 包含完整预训练模型权重、训练代码和部署文档[3] - WALL-OSS采用紧耦合架构与多策略训练 在单一框架内整合指令推理、子目标分解与细粒度动作合成[8] 技术架构创新 - 采用QwenVL2.5-3B作为主干网络 接收视觉与文本输入并生成多模态输出[12] - 训练采用"先离散、后连续、再联合"三阶段pipeline 仅需RTX 4090级别算力即可完成全流程[14] - 通过流匹配方法实现离散到连续动作预测的转换 采用共享注意力+专家分流架构[16] - 实现统一跨层级思维链 覆盖从语义到感觉运动的完整推理链条[18] 性能表现优势 - 在具身视觉问答基准测试中 WALL-OSS在物体定位任务达到91.6%准确率 较基础模型46.1%提升显著[27][28] - 场景描述任务准确率87.6% 较基础模型57.7%提升近30个百分点[27][28] - 在抓取放置任务中 对已知物体指令达到85%平均任务进度 对新物体指令保持61%性能[29] - 在数据稀缺任务中(500条演示) 预训练模型保持90%以上成功率 未预训练模型降至20%以下[31] - 在积木拼写任务中 字母识别准确率达87% 数字识别达95% 显著高于动作专用模型的26%和80%[34] 数据集与训练 - 构建数万小时具身中心多源数据集 包含自收集机器人数据、开源动作数据和多模态视觉问答数据[20] - 数据集涵盖短程操作任务和长程推理任务 需任务分解、进度跟踪和实时决策能力[22] - 采用多模型pipeline进行细粒度步骤标注 辅以人工抽查和质量控制[23] - 按场景/物体/任务/形态分层抽样 对长程任务和稀缺技能采用温度控制重采样策略[24] 行业影响与公司发展 - 端到端系统被业内公认为最终形态 国内外具身团队都在深入研究突破[3] - 自变量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12月 聚焦自研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39] - 公司已完成近10亿元A+轮融资 资金将投入全自研通用具身智能基础模型的持续训练[39] - 行业形成本体和大脑两条创业路线 硬件看宇树 大脑看自变量[39]
2025外滩大会探营:看见科技从宏大走向具体 迈向“人机共生”时代
新华财经· 2025-09-10 09:59
活动概况 - 2025外滩大会于9月10日至13日在上海举行 展览面积达10000平米科技展览和5000平科技集市 吸引近200家企业参展和超30项科技新品亮相 [1] - 大会展示人机共生科技理念 呈现深度融合协同共进态势 并举办AI科创赛表演赛展现机器人职业技能和AI应用前景 [1] 前沿技术布局 - 探索智能上限板块展示LLM到通用人工智能 具身智能 数据与计算 安全与可信等前沿技术 [2] - 深入产业实践板块打造AI+健康 AI+出行 AI+金融 AI+支付 AI+工农业 AI+能源等沉浸式展区 [2] - 合肥星能玄光科技展出可控核聚变模型人造太阳 获国家多项重大科研项目支持 可为数据中心和AI算力平台提供清洁能源 [2] 具身智能与机器人 - 灵波科技R1多模态感知交互机器人首次亮相 具备多场景作业能力 现场演示全自动化烹饪流程 [3] -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超轻量级人形机器贡嘎一号四代机 展示空间智能理解和自主执行能力 [3] - 机器人小镇联合四大展团和40家具身智能企业 包括青龙 智元 开普勒等本体公司和帕西尼等上下游企业 [2] 智能应用场景 - 复旦光华一号康复机器人具备搀扶老人和表情模拟功能 并通过舌诊面诊实现体质辨识 [4] - AI健康管家AQ推出AI打假专区 提供拍图打假和电话求证等工具帮助老年人识别虚假医疗宣传 [4] - 镁信健康展出一码直付一体机 实现商保秒级直付 解决传统理赔垫付资金和周期漫长痛点 [4] 金融科技创新 - 蚂蚁数科推出全栈企业级金融智能体平台 基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助力金融机构评估信用风险和优化投资组合 [5] - 众安宠物险推出宠物数字身份证传奇宠星系列数字藏品 融合数字资产技术与宠物服务体系 并计划开发更多NFT系列 [5] 支付与商业应用 - 支付宝AI付首次亮相 展示AI帮你买新模式 已接入瑞幸和斑马智行等服务场景 实现一句话购买功能 [3] - AI应用规模化和商业化依赖支付基础设施 支付宝AI付吸引众多开发者关注 [3]
2025外滩大会探营:近200家企业打造超万平科技展览
央广网· 2025-09-10 07:41
大会规模与参展情况 - 2025外滩大会设置10000平米科技展览和5000平米科技集市 吸引近200家企业参展 超30项科技新品亮相[2] - 联合四大机器人展团(张江机器人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合肥科大硅谷、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打造"机器人小镇" 邀请40家具身智能企业参展[2] 前沿技术展示 - 合肥星能玄光展示可控核聚变模型(人造太阳) 获国家多项重大科研项目支持 具有燃料无限、能量巨大、本质安全特性 可为数据中心、AI算力平台提供清洁能源[3] - 蚂蚁集团灵波科技首发多模态感知交互机器人R1 具备自动识别食材厨具能力 实现从取菜到清洁全流程自动化烹饪[5] -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超轻量级"贡嘎一号"四代机 展示自主拿取饮料的空间智能理解能力[7] AI产业应用实践 - AI健康管家AQ推出智能皮肤检测功能 通过拍照识别皮肤疾病、中医体质、肤质及毛发健康[7] - 达摩院"达医智影"通过胸腹部平扫CT筛查5类癌症、预警1种急症并管理4种慢性病[10] - 云上华佗超声辅助诊断系统快速识别多部位细微病灶 提升医疗机构诊疗水平[10] - 支付宝"AI付"接入瑞幸、斑马智行等场景 实现一句话购买咖啡、续猫粮、抢票等功能[7] 垂直领域解决方案 - 复旦大学伏羲气象大模型提供未来15天逐小时天气预报及60天次季节天气 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10] - 极飞智能农场运用无人飞机、无人车及智能水肥管理系统 通过精准定位与智能决策降低人力成本[10] - 蚂蚁数科推出全栈企业级金融智能体平台 基于AI与区块链技术助力金融机构评估信用风险及优化投资组合[10] 人机交互与创新演示 - 蚂蚁数科承办"机器人职业技能表演赛" 展示机器人在崎岖高地操作电箱、安插雷管及救援婴儿的高难度任务能力[9] - 傅利叶智能康复港采用ArmMotus EMU三维上肢康复机器人 模拟治疗师手法实现轻便柔顺的康复训练[11] - AQ健康管家建立AI诊室系统 与300位名医AI分身协同提供7×24小时健康咨询服务[13]
智元机器人,联手高瓴进军VC
证券时报网· 2025-09-07 12:19
公司动态 - 智元机器人与高瓴及其他产业资本联合管理一只聚焦具身智能领域的产业基金[1] - 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认缴出资额500万元 上海瓴智新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认缴出资额1000万元[1] - 嘉兴沃赋致欣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作为新进合伙人认缴出资额1000万元[2] - 智元机器人已完成12轮融资[2] - 公司与高瓴联合成立规模数亿元的具身智能产业创新创业基金 同时筹建规模更大的CVC基金[2] - 公司启动"智元A计划"创业加速计划 拟投入数十亿元孵化50+高潜力早期项目 三年内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2] - 公司为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支持 融资赋能 场景开放 创业孵化等权益[2] - 首期创业营于2025年8月21日启动全球招募[3] - 近一年多已投资15个早期项目 其中70%参与孵化 30%投资在种子轮和天使轮[3] - 8月上旬通过关联公司智元创新入股深圳玉树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3] - 8月下旬通过智元创新入股首形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由约270.6万元增至约349.8万元[3] 行业前景 - 全球正处于具身智能大爆发的前夜 人工智能正加速朝AGI迈进[3] - 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将迎来商用发展拐点 成为继手机和汽车之后的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3] - 高瓴将具身智能视为重要投资方向 以及与科技共生 深度链接实体产业的长期主线[3] - 高瓴自2018年起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 投资智能机器人独角兽思灵机器人[4] - 2021年高瓴创投成为Minimax的首轮投资人[4] - 高瓴投资多家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企业 涵盖一脑多形智能体架构 通用灵巧操作能力 C端生活服务场景 伺服电机 机器人关节 多模态触觉感知 计算底座等技术领域[4]
GPT-5被批过度炒作、性能落后,OpenAI联创揭秘其中原因:我们把它关在 “象牙塔”,和现实世界接触不够
AI前线· 2025-09-04 06:30
GPT-5企业市场表现 - GPT-5目标用户为企业市场而非普通消费者[2] - 多家初创公司如Cursor、Vercel和Factory已将GPT-5设为默认模型 因其设置速度更快 复杂任务表现更出色且价格更低廉[2] - 在代码和界面设计领域 GPT-5已能与Anthropic的Claude相匹敌甚至实现超越[2] 企业客户反馈与测试 - Box针对长篇逻辑性文档测试GPT-5 其CEO称该模型推理能力是以往系统无法比拟的突破[3] - JetBrains将GPT-5设为AI Assistant和Kineto的默认语言 因其能快速生成单一用途工具[3] - Factory与OpenAI合作将GPT-5设为默认工具语言 其CEO指出GPT-5在制定复杂编码解决方案计划方面表现更好 长期计划连贯性更优[3] - Lovable公司对GPT-5 Beta测试非常满意 发现其在复杂用例中更强大智能 且更易采取行动并反思[4] 技术发展与模型能力 - GPT-5代表几乎难以形容的智能 能在IMO数学竞赛中写出顶尖人类水平证明 这是前所未有的突破[22] - 模型从纯文本GPT-3 多模态GPT-4发展到GPT-5时代核心特征为与AI合作的科研模式 加速人类研究进展[22][23] - 在强化学习范式下 模型通过尝试和反馈学习 人类设计任务价值极高但需要成比例投入更多算力[12] - 从GPT-4发布至今 同等智能水平成本已降低1000倍 仅用两年半时间[35] 算力与扩展 - 模型发展瓶颈永远是算力 只要有足够算力就能找到方法迭代并充分利用[12] - 算力可分配到不同维度 如让模型更大 投入更多预训练算力或更多推向强化学习[13] - 算力是从能量变成算力再变成智能的结晶化过程 训练时投入大量算力但可无数次复用摊薄成本[14] 模型应用与泛化 - GPT-5在需要深度智能的复杂问题上表现比任何其他测试模型都好[24] - 模型已能泛化到不同领域 如IMO模型也能在IOI中获得金牌 无需专门训练[14] - 在生物学领域 训练400亿参数模型处理DNA序列 效果相当于GPT-1到GPT-2之间 但需解决长上下文挑战[19] 开发与工程实践 - 开发者需积累提示词库 测试模型优势和短板 并思考如何拆分任务让模型处理自包含子任务[25] - 代码库应围绕模型优劣构建 更独立单元 快速运行单元测试和清晰文档[41] - 模型在软件工程中优势高度匹配大多数工程师工作 如用不熟悉语言写代码 但架构类问题也开始擅长[39] 安全与可靠性 - 从深度防御角度思考代理稳健性 采用指令层级技术防止恶意攻击[28] - 模型规范让外界清晰了解对模型预期 规范与实际行为差距不断缩小[29] - 随着代理被赋予更多责任 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同步提升[29] 定价与成本 - GPT-5定价有竞争力 甚至比Gemini更低[34] - 定价历史持续降价 每年降10倍甚至更激进 如GPT-3降价80%后使用量增长使收入持平或上升[34] - 当前瓶颈主要是计算资源 依赖算力 但还有很大效率提升空间[35] 未来方向与研究 - 研究领域多样性出乎意料 不同实验室有不同视角和聚焦点[43] - OpenAI关注如何通过研究实现阶跃式突破和范式转变 如推理范式突破[44] - 多模态 生成方式等方面多样性让研究比以往更丰富[44]
让具身智能体拥有「空间感」!清华、北航联合提出类脑空间认知框架,导航、推理、做早餐样样精通
机器之心· 2025-09-04 03:27
技术突破 - 清华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队开发BSC-Nav框架 实现智能体在真实环境中执行"制作早餐"等移动操作任务[2][4] - BSC-Nav是首个受生物大脑空间认知机制启发的统一框架 赋予智能体卓越的通用导航能力和高阶空间感知与交互能力[7] - 框架通过模仿生物大脑构建和维护空间记忆的原理 为智能体植入结构化空间记忆系统 解决当前AI缺乏长期环境记忆的瓶颈问题[7][8][11] 技术架构 - BSC-Nav核心包含三大协同记忆模块:地标记忆模块、认知地图模块和工作记忆模块[13][17][18] - 地标记忆模块采用开放词汇检测器识别环境显著物体 记录类别标签和空间位置 形成稀疏高效的地标记忆[17] - 认知地图模块通过DINO-V2实时编码观测图像特征 采用"意外驱动"策略更新认知地图 避免冗余存储[17] - 工作记忆模块实现人脑视觉-空间工作记忆功能 采用"联想增强"检索策略处理模糊指令 实现精准定位[18] 性能表现 - 在Habitat物理仿真环境中进行大规模实验 覆盖62个场景和8195个导航片段[20] - 在物体导航任务中 HM3D数据集上成功率高达78.5% 比此前SOTA方法UniGoal高出24.0%[24] - 在文本实例导航任务中将成功率提升近一倍 展现强大多模态理解与定位能力[24] - 在长指令导航基准VLN-CE R2R中 零样本导航效率SPL达53.1% 远超所有对手[26] 实际应用 - 与松灵机器人团队合作打造移动机器人平台 在200平方米双层真实室内环境测试[33] - 在75次随机起点测试中实现80%以上导航成功率 任务成功定义为停止位置距离目标小于1米[35] - 能够无缝衔接复杂移动操作任务 包括清理桌面、搬运饼干盒和完整"制作早餐"任务[38] - 在主动具身问答基准表现显著超越所有基线方法 能准确解析空间推理问题并给出精准回答[28][29] 技术意义 - 证明具身智能进化不完全依赖算力和参数堆砌 生物演化提供的智能范式足够强大和高效[41][42] - 实现从"被动反应"到"主动认知"的关键跃迁 使机器真正理解空间 记忆成为关键因素[11][42] - 团队计划将类脑记忆框架扩展到更动态环境和更复杂认知任务中[42]
我又创业啦
AI前线· 2025-09-03 09:36
公司背景与历史 - 公司经营InfoQ中文站18年 从北美引入中国 专注于原创科技资讯[3] - 公司运营多个全球技术大会 包括QCon AgileChina ArchSummit GMTC DIVE GTLC AICon等 其中QCon北京大会首次在中国提出云计算概念[3] - 公司2015年发起TGO鲲鹏会科技管理者组织 从15名会员发展到全球14个城市2000多名会员 目标十年内突破10000名会员[5] - 公司2017年创立极客时间知识服务平台 服务330多万用户和4000多家付费企业客户[4] - 公司参与运营2050青年科技大会 每年4月在杭州云栖小镇举办 吸引上万人参与[5] 新产品模力工场(AGICamp) - 模力工场定位为"每天发现好用的AI应用"社区 是AI原生平台 网站AGICamp.com和小程序已上线[8][11][22] - 产品名称中"模"代表大模型 "力"代表算力 英文名AGICamp中AGI指通用人工智能 Camp指营地空间[14][15] - 产品开发采用MVP模式 三人团队用28天完成从立项到公测 5月30日立项 6月18日内测 6月28日公测[16][17] - 目前平台已发布约100个AI应用 度过公测阶段[22] - 产品规划包括AI应用自动对比功能 城市分布统计功能等AI化特性[11] 商业模式与战略定位 - 公司形成技术价值链闭环:InfoQ说明技术重要性 极客时间提供技术学习 模力工场展示技术价值[10] - 模力工场借鉴Product Hunt模式 但专注于AI应用且增加线下场景 计划国际化发展[12][13][14] - 平台通过极客邦科技体系流量矩阵导流 包括InfoQ 极客时间 TGO鲲鹏会等 覆盖超千万用户[24] - 公司连续三个季度实现正向现金流 但现金储备仍较单薄[17] 发展需求与合作机会 - 需要优质AI应用入驻平台 为开发者提供流量扶持和曝光机会[24] - 招募"模力体验官"和"模力推荐人" 提供优先体验权 大会门票 VIP会员等权益[25][27] - 急需AI工程师加入 支持上百个待开发功能点 开放北京深圳杭州三地办公及远程合作[29] - 发起"模力工场秋季赛" 挖掘全球AI应用 计划在9月24-26日云栖大会发布[29] - 寻求启动赞助商 FA机构及早期投资人合作 需要资金支持实现百分之一规划功能[30]
A股人工智能上市公司赚钱能力渐显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2 16:44
行业盈利趋势 - 2025年上半年A股102家"人工智能+"上市公司中83家净利润为正 合计1788.52亿元 盈利公司数量及规模同比分别增长3.75%和34.74% [1] - 超六成企业(64家)实现净利润同比提升 其中13家净利润同比翻番 拓维信息以2262.83%增幅位列榜首 [3] - 2024年亏损的22家企业中 2025年上半年10家亏损幅度收窄 9家实现净利润转负为正 [3] 商业化发展路径 - 行业发展重心转向可持续商业价值实现 沿"垂直深耕—消费扩展—生态构建"路径推进 [2] - 短期通过定制开发费、运维服务费及业务效果分成获得收入 中期依托多模态大模型按计算资源消耗、模型调用次数等维度灵活计费 长期扩展至虚拟资产交易、数据服务及智慧城市运营 [2] - 盈利模式从"概念驱动"转向"价值驱动" 技术与商业结合点逐渐清晰 [5] 企业战略与技术突破 - 拓维信息加大人工智能计算设备研发力度 通过训推一体化、边缘平台构建和模型应用算法优化提升产品性能 [3] - 新易盛通信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速率光模块占比 加速硅光、相干光模块等前沿领域研究及商用 [4] - 立讯精密通过智能制造升级与底层能力创新双轮驱动 提升全产业链成本管控效能并加速多元化业务拓展 [7] 政策支持与产业转型 - 国务院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 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 到2030年普及率超90% 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 [6] - 政策为企业技术研发、场景落地与商业变现提供明确指引 推动产业向"技术赋能、价值兑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6] - 地方政府需培育创新生态扶持企业稳健发展 摒弃短期功利思维坚持长期主义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