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种业振兴
icon
搜索文档
点赞表扬:“皖芯”系列液相芯片问世 助力安徽种业振兴
国家种业振兴战略推动 - 安徽农业大学"芯"想豕成团队与博瑞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皖芯1号"与"皖芯2号"液相基因芯片 [1] - 该成果将强化安徽省在生猪种业领域的产业地位,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1] - 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支撑点,同时提升我国在全球生猪种业竞争中的经济话语权 [1] 行业痛点与技术突破 - 我国生猪育种面临国外固相芯片技术垄断导致检测成本居高不下 [2] - 现有芯片对地方猪种的适配性不足难以挖掘其特色潜力 [2] - 复杂性状解析困难使得传统育种效率低下,"引种-退化-再引种"的循环始终未能打破 [2] - 团队启动液相杂交和基因分型的自主创新研究,彻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2] 产品技术特点 - "皖芯1号"是安徽省首款专为地方猪种定制的50K育种芯片,包含55880个SNP分子标记 [3] - 整合了7个安徽特有地方猪品种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13917个位点)及优化功能位点 [3] - "皖芯2号"是为瘦肉型商品猪核心育种场设计的50K芯片,包含55850个SNP位点 [3] - 整合了333个重要功能位点、基于安徽本地155头商品猪重测序数据精选的25558个位点 [3] 产业应用效果 - "皖芯1号"为地方猪种打造了高精度"基因身份证",提高了地方猪保种的精准性和效率 [4] - "皖芯2号"成功筛选出与背膘厚、日增重、乳头数等关键经济性状密切相关的新基因位点 [4] - 大幅缩短了育种周期,加快了遗传改良速度 [4] 经济效益与未来规划 - 种猪选育世代间隔从15个月缩至9个月,优质种猪产能提升40% [5] - 单场年净利润增加超800万元 [5] - 按全省年出栏4000万头生猪测算,全面推广后可带动全产业链年降本增效超50亿元 [5] - 团队已获授权的15项核心专利,构建起从基因检测到育种方案的全链条技术壁垒 [5]
黑龙江:做强农业“芯片” 夯实丰收根基
科技成果转化 - 黑龙江省农科院培育的大豆新品种"克豆91"以3155万元转让生产经营权,刷新国内大豆品种市场化交易最高纪录 [1] - 此前大豆新品种"绥农148"以1155万元成交,创下当时省内新高 [1] - "十四五"以来累计实施成果转化1.2万余项,到账资金7.1亿元,连续两年位列省属科研院所转化榜首 [1] - 2024年至今成果供给库和企业需求库常态化汇聚高价值可转化成果600余项、企业需求近500项,推动超60项成果进入转化环节 [5] - 建设10个新优成果示范基地、2个概念验证中心,80%以上转化项目通过示范基地当场签约 [5] 品种研发成果 - "克豆91"粗蛋白含量46.52%,粗脂肪含量16.87%,试种3年比对照品种"北豆40"平均增产7.2% [2] - "十四五"以来通过审定的农作物品种737个,占全省1/4 [2] - 2023年全国推广面积前十大品种中,该院水稻和大豆品种分占4席和6席 [2] - 水稻品种"龙粳31"、大豆品种"黑河43"推广面积连续多年领跑全国 [2] - 松粳系列6个品种7次获全国优质稻食味金奖 [2] - 2024年农业农村部推荐的150个主导品种中,黑龙江省5个上榜品种均为省农科院选育 [2] 科技创新领域 - 完成国际首例猪T2T全基因组组装构建,育成的国审龙民黑猪新品种填补了黑龙江省40年生猪育种空白 [3] - 研发的"瘠薄黑土地心土改良培肥技术""侵蚀沟生态治理技术"为黑土地保护提供了高效治理方案 [3] - 研发的鲜食玉米收获机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3] 转化机制创新 - 出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政策,将成果转化审批权适度下放院属单位,实现"当天议定、当天签约" [4] - 明确转化净收益分配比例,将转化业绩与职称评审、人才认定纳入同等考核体系 [4] - 构建成果转化"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平台,成立企业化运营的黑龙江省龙科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 [5] - 今年上半年通过完善"专家论证"+"公开竞买"模式,实现转化溢价3210万元 [5] 科技服务与人才 - 启动院地合作、科技包联活动,选派骨干科研人员组成科技服务团,与全省13个市(地)的主要农业生产县(市)打通科技增粮途径 [7] - 35名科研人员入选黑龙江省"科技总师" [7] - 牵头组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将76家高校院所、企业和金融单位整合 [7] - 与省内外涉农企业共建16家产业技术研究院 [8] - 337项(次)品种转化为企业创造超140亿元产值 [8]
生物股份,宏辉果蔬,瑞普生物ST朗源
中航证券· 2025-07-20 15: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动保行业有望伴随养殖经营改善复苏,竞争优化,国内企业市场空间潜力大,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7][9][10] - 养殖周期带动动保板块,建议关注优秀规模养殖集团和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 [7][9] - 地缘政治扰动下重视全球粮食供需,种植板块重点关注种业振兴,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11][15] - 看好国产宠物食品企业长逻辑,建议关注国内宠物食品领跑者 [16] 各行业总结 动保行业 - 非洲猪瘟疫苗是动保行业大单品,未来非瘟亚单位疫苗和其他路径的非瘟疫苗都可能迎来临床实验及审批新进展 [7] - 多家动保企业预告 25H1 业绩同比增长,优质动保企业业绩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7] - 建议关注非瘟疫苗研发审批进展的头部动保企业和研发创新优势企业 [10] 养殖产业 - 6 月猪企销售增加,量上部分猪企出栏环比上涨,价上全国生猪均价有所上升,出栏均重有所下降,养殖利润有差异 [7][8] - 建议关注优秀规模养殖集团和具有养殖扩张优化、成长潜力的企业 [9] 种植产业 - 地缘政治扰动下重视全球粮食供需,25/26 年度全球小麦、水稻、玉米、大豆预期产量均有调整 [11] - 种植板块重点关注种业振兴,生物育种商业化落地加速行业扩容和格局重塑,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15] 宠物产业 - 看好国产宠物食品企业长逻辑,宠物消费大趋势不改,国产企业品牌战略推进,部分企业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 [16] - 建议关注国内宠物食品领跑者 [16] 市场行情回顾 - 本期(2025.07.12 - 2025.07.18)申万农林牧渔行业指数收于 2755.32,本期跌 0.14%,二级板块动物保健、畜禽养殖、种植业、渔业、饲料、农产品加工的周涨跌幅分别为 5.13%、-0.62%、-0.31%、1.17%、-0.71%、0.34% [17] 公司资讯 - 牧原实验室牵头搭建产业生态圈,探讨合成生物技术在多领域的产业化路径 [24] - 东瑞股份获得追加 2025 年度供港澳活大猪出口配额 [25] - 天邦食品 2.8 亿仲裁申请获受理,相关案件尚在处理中 [26] 农业产业动态 粮食种植产业 - 农产品现货价玉米、小麦、豆粕、大豆等有相应价格走势 [29][31][33][36] 生猪产业 - 生猪价格二元母猪均价周环比涨 0.00%,饲料价格育肥猪配合饲料均价周环比涨 0.00%,养殖利润自繁自养和外购仔猪养殖利润周环比有不同程度下跌 [45]
农林牧渔行业周报:二季度能繁母猪存栏微增,全国牛存栏同比下降-20250720
国金证券· 2025-07-20 11: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农林牧渔行业指数跑输上证综指,各细分板块景气度多底部企稳,生猪养殖短期头部企业盈利好、中长期中枢利润优,禽类养殖价格待消费回暖,牧业原奶和肉牛价格有望改善,种植链若粮食减产景气度或提升,饲料价格企稳、水产价格平稳 [12][2][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2025.07.14 - 2025.07.18 农林牧渔(申万)指数收于 2755.32 点,周环比 -0.14%,跑输上证综指;行业排名第 22 [12][13] - 个股方面,表现居前的有生物股份、宏辉果蔬、瑞普生物;居后的有 *ST 中基、正虹科技、保龄宝 [13] 重点数据跟踪 生猪养殖 - Q2 能繁母猪存栏增长有限,7 月 18 日全国商品猪价 14.27 元/公斤,周环比 -3.65%;15KG 仔猪价 32.26 元/公斤,周环比 -0.77% [22] - 出栏均重 128.83 公斤/头,冻品库容率环比 +0.07% 至 16.85%;外购仔猪养殖利润 -18.66 元/头,自繁自养 90.89 元/头 [22][23] - 建议关注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低成本高质量扩张企业 [24] 禽类养殖 - 7 月 18 日主产区白羽鸡均价 6.40 元/千克,环比 +2.56%;白条鸡 13.40 元/公斤,环比 +1.52% [36] - 父母代种鸡养殖利润 -1.38 元/羽,环比 +0.38 元/羽;毛鸡 -2.93 元/羽,周环比 +0.48 元/羽 [37] - 建议关注圣农发展、益生股份等企业 [37] 牧业 - 截至 7 月 15 日主产省活牛价 26.59 元/公斤,环比 +0.1%,同比 +12.7%;主产区原奶收购价 3.04 元/公斤,环比不变,同比 -6.2% [40] - 预计 25H2 原奶价格企稳回升,新一轮肉牛周期开启,关注优然牧业、现代牧业等 [44] 种植产业链 - 7 月 18 日国内玉米现货价 2330 元/吨,环比 -0.91%;CBOT 玉米期货价 427.75 美分/蒲式耳,环比 +3.76% 等 [45] - 关注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企业 [46] 饲料&水产品 - 7 月 18 日育肥猪配合料 3.35 元/千克,肉禽料 3.40 元/千克,价格环比不变 [64] - 水产价格多环比不变,如草鱼 22 元/千克等 [64] 重点新闻速览 公司公告 - 獐子岛预计 2025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900 - 1300 万元,扣非 600 - 900 万元,同比扭亏 [74] - 生物股份预计 2025 年半年度净利润 5700 - 7000 万元,同比减少 43.05% - 53.63% [75] 行业要闻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660536 亿元,同比增长 5.3%,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7% [76] - 全国夏粮总产量 14974 万吨,下降 0.1%;猪牛羊禽肉产量 4843 万吨,同比增长 2.8% [76]
夏粮稳产丰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产业提质增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7-17 21:45
粮食生产 - 夏粮产量2994.8亿斤,为历史第二高产年 [2] - 早稻已收六成左右,秋粮面积预计稳中略增,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4 [2][3] - 全国3.4亿亩冬小麦中八成以上有水浇条件,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增强生产韧性 [2] 菜篮子产品供给 - 上半年肉蛋奶、果菜鱼等供给充足,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97.9% [4] - 夏季可能面临阶段性高温多雨,将采取跨区域联动保供机制应对 [4] 农业科技装备 - 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推进,完成311万份土壤样品测试 [5] - 农机装备研发取得进展,高性能播种机保有量近18万台,出苗率提升5个百分点 [5]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三大主粮机械化率分别超97%、91%、88% [7]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 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达3283.3万人,累计帮扶680万监测对象消除返贫风险 [8] - 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开展就业攻坚行动,但发展后劲不足问题仍存 [8] 农民收入与农村经济 -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实际增长6.2% [9] - 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409亿元,增长4.9% [9] 乡村建设与公共服务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4%,行政村100%通宽带,90%以上通5G [10] - 建成超1.6万家农村敬老院,30多万个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 [10] - 乡村建设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超30万个,落实资金超1000亿元 [10] 农村治理与资金监管 - 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整治,追回资金6.98亿元,移交问题线索3.6万件 [11]
夏粮稳产丰收 七大亮点看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
央视新闻· 2025-07-17 07:15
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 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夏粮稳产丰收,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1] 粮食生产 - 夏粮产量2994.8亿斤,是仅次于去年的历史第二高产年 [2] - 早稻收获六成左右,丰收在望,秋粮面积预计稳中略增,长势正常偏好 [2] - 夏油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 [2] "菜篮子"产品供给 - 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同比增长2.8% [3] - 牛奶产量1864万吨,增长0.5%,蔬菜水果供给充裕、品种丰富 [3]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97.9%,生鲜乳价格筑底趋稳 [3] - 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比去年年末高点减少37万头,生猪养殖保持盈利 [3] 脱贫攻坚成果 - 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帮扶超过680万监测对象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4] - 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3283.3万人 [4] 农业科技装备 - 加快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完成311万份样品测试化验工作 [5] - 加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取得新进展 [5] 农民收入与消费 -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6] - 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 [6] -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409亿元,同比增长4.9% [6] 乡村建设 -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 [7] - 乡村建设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超30万个,已落实项目资金超1000亿元 [7] 农村改革 -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范围扩大到7个省份 [8] - 全国家庭农场近400万个、农民合作社210多万家,109.4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 [8]
金融机构大显身手 做种业振兴坚实后盾
证券日报· 2025-07-13 15:44
种业振兴政策支持 - 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种业振兴推进会,要求加快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支撑 [1] - 种子被视为农业的"芯片",种业振兴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产业链现代化 [1] - 金融行业正通过多种创新形式加大对种业支持力度 [1] 金融支持种业发展 - 农行定陶支行向山东菏泽市定陶区种子公司提供300万元和190万元"农担贷",支持种子收购和生产 [2] - 农行定陶支行累计发放贷款1700万元支持种业公司收购原种、培育良种 [2] - 农业银行出台多项支持种业振兴的金融服务方案和政策,建立差异化支持体系,推广六大服务模式 [3] 保险助力种业发展 - 人保财险从1980年代开始在湖南开展杂交水稻制种保险,现已扩展到多地域、多品种和全产业链 [4] - 人保财险2024年5月推出全国首款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保险,为10家保护单位提供风险保障 [4] - 人保财险与江苏宿迁市宿豫区农技中心合作建设400亩核心示范区和5万亩辐射区的良种推广示范方 [4][5] 金融创新服务模式 - 金融机构提供贯穿种业研发、育种、销售全产业链的金融支持 [5] - 人保财险采用"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新模式,运用大数据和卫星遥感技术提供全链条风险保障 [5] -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种业发展各环节,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 [5]
2994.8亿斤!2025年夏粮“成绩单”出炉
新华社· 2025-07-10 11:30
夏粮产量 - 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2994.8亿斤,其中小麦产量2763.2亿斤,实现稳产丰收 [1] - 2025年夏粮虽略有减产,但减产幅度很小,总体保持稳定 [3] - 2024年夏粮产量在2023年2923亿斤基础上增产72.5亿斤,2025年成绩单是在高基数基础上取得 [4] 政策支持 - 国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 [5] - 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有效保证种粮农民积极性 [5] - 全国夏粮播种面积达3.99亿亩,保持基本稳定 [5] 耕地质量提升 - 各地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产能一般能提高10%左右 [6] - 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建成各类田间灌排渠道1000多万公里 [6] - 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为粮食连续多年丰产增产提供重要支撑 [6] 科技创新 -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广适、高产小麦新品种如"普冰03""中麦578"等 [7] - 夏收全国投入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单机日均收获面积达80亩,效率比5年前提高30%以上 [7] - 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 [7] 行业意义 - 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四分之一左右,对全年粮食生产至关重要 [7] - 小麦是城乡居民主要口粮品种,重要性不言而喻 [7] - 夏粮稳产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基础,为应对国际形势和经济回升提供支撑 [7]
守护农业“芯片”!走进种子“诺亚方舟”
新华社· 2025-07-09 15:27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 -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于2021年建成,总保存规模达150万份,远超旧库40万份的设计容量 [2][3] - 新库采用现代化技术,包括二维码、条形码标识种子身份信息,以及机械臂、传送带、"蜘蛛手"等自动化设备进行种子存取 [2][4] - 新增试管苗库、超低温库和DNA库,可为不同特性的作物提供定制化保存方案 [4] 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技术 - 2021年启动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到一批优异资源,如西藏海拔4750米的耐寒青稞和山西高钙"珍珠玉米" [3] - 采用CT扫描、电子传感器和光谱等无损检测技术进行种子质量检测,替代传统人工检测方式 [4] - 自动化系统使库房可利用空间从3-4米提升至10多米,大幅提高存储效率和节省人力 [4] 国家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发展 - 中央2021年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种质资源保护是核心内容 [2] - 国家已建成农作物和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正在建设世界单体最大的畜禽种质资源库 [5] - 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化平台将于年内上线,促进资源有序共享 [5] - 目前国家保存资源的基因型、表型鉴定比例分别超过60%和30%,为AI智慧育种提供数据基础 [5]
学习手记丨一粒种子的分量
新华社· 2025-07-09 14:03
种业振兴国家战略 - 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明确推动种业大国向种业强国迈进的路线图[4] - 种源安全被提升至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强调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4] - 种业关系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和百姓生活,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4][6] 种业发展历史沿革 - 早期基层经历使领导人对良种培育产生深刻认知,包括梁家河插队学习制种知识、正定考察美国种子公司等[5] - 在地方任职期间持续推动种业实践,如厦门引进推广良种、宁德推进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5] - 民间经验"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等加深对种业重要性的理解[5] 现代农业种业布局 - 强调良种是农业现代化核心条件,需将种子自主权牢牢掌握[6] - 生物育种被明确为发展方向,要求加快产业化步伐[6] - 2023年考察广东海水养殖种子基地,指出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基础[7] - 2024年甘肃考察提出加强苹果品种保护培育,扩大特色产业规模[7] 种业创新攻坚方向 - 海南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被赋予"养育中华民族战略意义"的定位[8] - 当前阶段需推动种业振兴行动纵深发展,加速种业创新突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