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专访印尼贸易部官员觅福塔:中印尼AI合作围绕农业和提升效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1 01:35
(原标题:专访印尼贸易部官员觅福塔:中印尼AI合作围绕农业和提升效率) 南方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 广西南宁报道 9月17日—21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下称东博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下称峰会)在 广西南宁举行。 过去20余年来,东博会和峰会如纽带、似桥梁,将中国与东盟各国紧密相连。透过东博会和峰会这一窗 口可以看到,中国与东盟国家正在以更快、更稳、更实的步伐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1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投资对接会在南宁展开——中国(广西)—印度尼西亚(南加里曼丹)商务与投 资交流会如期举办,推动广西与南加里曼丹省在跨境投资领域的深度融合与互利共赢。 印尼贸易部国家出口发展总司初级产品出口发展司司长觅福塔·法莱德表示,多年来中国是印尼最大的 贸易伙伴,双方在贸易、投资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不断深化互惠合作。南加里曼丹省在可再生能源、绿 色经济和现代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前景广阔,希望广西与南加里曼丹省将两国高层互访达成的政治共识 转化为务实合作,共享发展红利。 会议期间,觅福塔·法莱德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谈论中印尼经贸合作、美国关税政策等 话题。 聚焦智慧农业、健康 ...
让文明互鉴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开花结果
人民日报· 2025-09-20 21:48
在宁夏科技馆体验人工智能,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学扎麦草方格,领略中国生态治 理的智慧;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近日,由中国科协、科技部主办的第九 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在宁夏举行。120名中外青少年及科技教师围绕"筑绿色屏 障,享科技成果"主题,以科技、文化与创新为纽带,开展多元化实践探索与体验。 在宁夏科技馆的创客课程上,各国青少年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印度尼西亚青年胡 建丰表示:"这些课程把复杂技术变成趣味实验,值得其他国家在青少年知识能力培训中借鉴。" 宁夏被誉为"塞上江南",依托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以科技赋能农业发展,将不少"小特产"培育成"大 产业"。活动中,青年们走进塞尚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观察全自动流水线作业,了解 其全球首创的低温膜分离技术;在昌盛光伏科技生态园的番茄温室里,感受智慧农业的绿色与高效,与 无土栽培的樱桃番茄等合影留念……"中国在科技领域不仅追求前沿突破,更注重将技术转化为解决实 际问题的工具,让创新成果真正服务于生产生活。"印度尼西亚教师吉林德拉·阿迪亚普拉达纳说。 "沙漠里怎么会有绿植?"来 ...
赋能现代农业,畅通供需循环!深圳农业科技与服务对接活动成效显著
南方农村报· 2025-09-20 13:32
赋能现代农业, 畅通供需循环! 深圳农业科技与 服务对接活动成 效显著_南方+_ 南方plus 9月19日,由深 圳市农产品质量 安全检验检测中 心(以下简 称"深圳市农检 中心")主办的 2025年深圳市农 公司分享了深圳 绿色农业的创新 与集成技术,为 参会企业提供了 可复制的绿色发 展模式;深圳农 科玉种业有限公 司则聚焦深圳特 色农产品品牌建 设,分享了品牌 打造的成功经 验;深圳市天天 学农网络科技有 限公司通过社会 化服务模式创新 的实践案例,展 现了农业服务的 新思路与新方 法。 业科技下乡暨农 技推广社会化服 务技术供需对接 活动在南山智谷 产业园成功举 行。 本次活动以科技 赋能·精准对接 为主题,通过案 例分享、技术展 示、需求对接和 座谈会等多维形 式,搭建起农技 推广机构、科研 单位、社会化服 务组织与农业经 营主体的精准对 接平台,有效推 动农业科技与社 会化服务深度融 合。广东省农业 技术推广中心相 关负责人莅临指 导,深圳市乡村 振兴和协作交流 局处室负责人、 农业企事业单位 及行业协会代表 共计46家农业企 业、80余人参加 本次活动。 在案例分享环 节,深圳市瑞德 安环境技术 ...
科技绘就希望田野多彩“丰”景图 智慧农业筑牢丰产基础 让农户“钱袋子”更鼓
央视网· 2025-09-20 06:11
秋粮总体生产形势 - 2025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且长势正常偏好 为秋粮丰收奠定基础[1] -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3/4 主产区已投入约1000万台(套)农机具进行作业[1] - 预计10天左右迎来秋粮大面积收获[1] 山东平度花生生产 - 平度市作为胶东半岛花生重要产区 27万多亩花生迎来收获季[1] - 履带式联合收获机实现花生抖土、摘果、清选环节一体化作业 大幅提升效率[3] - 花生生产从播种到收获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支持分段收获与联合收获模式[5][7] - 首次引入"蛇床花带"生态防控技术 通过以草养虫方式减少化学杀虫剂使用[9] 贵州都匀南瓜生产 - 毛尖镇1500亩南瓜丰收 采用无人机运输单次吊运能力达75公斤[10][12] - 无人机运输解决山坡地形搬运难题 避免南瓜磕碰并缩短采收周期[12] - 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 由公司统一提供种苗技术与销售渠道 带动2000多群众就业[14] 新疆喀什开心果产业 - 喀什地区泽普县、疏附县等地1.2万亩开心果迎来丰收[14][16] - 年产量预计达120吨 通过科技育种与规模化种植带动村民增收[17] - 科研团队攻克育苗成活率低与嫁接技术不稳定等关键技术难题[17] 黑龙江鸡东万寿菊产业 - 永和镇千余亩万寿菊进入盛放期 形成特色"金色产业"[17][20] - 采花旺季需平均7天采摘一次 吸引大量周边村民就近务工[20] - 实行规模化种植与科学化管理 农业技术人员全程指导种植管护[20] - 通过企业订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20]
农业农村部-智慧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50920
新浪财经· 2025-09-20 04:48
智慧农业政策指引 - 智慧农业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制高点[1] - 智慧农业标准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 属于国家基础性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1] - 指南制定依据《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等政策文件要求 旨在构建标准体系并提升标准化水平[1] 行业发展目标 - 加快构建中国智慧农业标准体系 夯实标准在智慧农业建设中的基础性与引领性作用[1] - 通过标准化工作推进智慧农业建设 强化技术支撑能力[1]
从“一身泥”到“一机控” 智慧农业助力秋粮稳产
新华社· 2025-09-19 14:56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合作社采用滴灌和水肥一体化设备覆盖400亩土地 有效提升水肥利用率并确保玉米生长关键期需求 [3] - 滴灌系统比传统大水漫灌节水30%以上 可实现氮磷钾配比水肥精准输送至作物根系 [3] - 无人机植保作业每天可完成800-1000亩玉米飞防 无人驾驶拖拉机播种精度误差小于2厘米 [7]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 合作社流转土地2800亩 配备收割机/打药机/无人机等数十台农业机械 实现几天内完成全部收割 [7] - 现代智慧农机替代传统人工收割方式 将大面积农作物收割时间从20多天缩短至数日 [5][7] - 通过手机App可远程启动田间智能设备 实现从"凭经验"到"靠数据"的种植模式转型 [9]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安阳县实施电力改造升级为智慧农业提供稳定供电保障 建成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7][9] - 田间配备平移式喷灌设备/土壤墒情传感仪/病虫害监测仪等智能农业设施 [9] - 政府部门加强数字农业项目管理 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技术集成应用与发展模式创新 [9]
科技赋能韶关“菌”彩,主品种占广东60%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3:12
SFC 出品丨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21世纪经济报道 总策划丨邓红辉 贾肖明 总统筹丨杜弘禹 袁丁 指导丨丁青云 曹军 选题/执行统筹丨喻淑琴 李振 朱宁宁 拍摄/剪辑统筹丨曾婷芳 朱景辉 罗晶晶 设计统筹丨林军明 海报丨郑嘉琪 李雪瑶 分发统筹丨谭婷 张楠 李纲宇 赖禧 采访/文案丨高慧超 编辑丨喻淑琴 章震 拍摄丨肖航 甘俊 章启良 袁祎 剪辑/动画丨黄嘉昊 黄薰 卢高翔 向臻 实习生丨昝金玉 黄舒憶 罗奇宇 杨凌霜 制作丨品粤工作室 学习经济工作室 21创意工作室 联合制作单位丨广东省科学院 21君荐读 种地像打游戏,智慧农业"so easy" 燃!农业铁军出击 AI种田、智能育"菌"?广东"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南方财经推出"粤来粤好百千万·农业 科技"系列内容,带你走进100个农业科技应用场景。系列内容涵盖种业振兴、海洋牧场、新型 农机、智慧农场、生态农业、数字产销等六大主题,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科技厅、广 东省科学院等联合推出,权威解读科技如何为农业注入新动能,一起见证科技如何让农业"粤 来粤好"! 本期,我们将聚焦韶关,深入解读农业领域"当红炸子鸡"—— 食用菌产业 。 你知道韶关被誉 ...
连云港海州:智慧“农眼”守田垄 科技为秋粮丰产“加码”
扬子晚报网· 2025-09-19 09:35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智慧农业全域农情测控平台整合无线农业气象监测站、土壤墒情与盐分监测站等设备 实现24小时空气温湿度 虫情动态 土壤水分等关键数据捕捉[3] - 平台具备积温积光分析和病虫害预警功能 为田间管理提供高精度决策依据 使土壤水分监测误差可控 避免水资源浪费[3][5] - 农场部署60台无人植保机 通过北斗导航实现5厘米内作业误差 药剂用量比人工减少20% 并能根据地块肥力差异调整施肥量[7] 生产效率提升 - 农技人员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巡田 平台数据实时更新 可提前规划灌溉和精准防治病虫害 避免人工观测耗时费力及数据偏差问题[5] - 无人机在早晚低温时段作业 添加叶面肥的药剂既能防病虫害 又能增强水稻抗逆性和抗旱性 实现施肥打药全方位覆盖[5][7] - 田间管理从凭经验转向靠数据 精准度大幅提升 平台成为秋粮稳产增产的科技后盾[5][7] 农场发展战略 - 持续加码智慧农业投入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落地 通过优化平台监测精度和组织农技员培训让技术扎根田间[7] - 未来将扩大技术应用范围 以科技赋能加速农业现代化 让更多田野享受数字红利[7]
港股异动 | 从玉智农(00875)涨超5% 公司深化低空经济与数字农业融合 加码布局智慧农业板块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06:11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上涨7.69%至0.56港元 成交额达1065.78万港元 [1] 战略合作 - 全资子公司华南领航低空产业投资与大气候物联网科技及华南数字农业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1] - 合作聚焦低空经济与数字农业的深度融合 拓展智慧农业板块布局 [1] 行业前景 - 国家战略聚焦低空经济新赛道 低空物流和低空旅游应用场景先行 [1] - 低空经济产业链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 相关政策逐步细化 [1] - 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布局相关产业链的企业将率先受益 [1]
「AI+农业」破解行业痛点,「麦麦科技」获过亿元Pre-A轮融资|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9-19 00:56
核心团队由三类跨界精英组成,形成了"懂农业、强技术、善商业化"的稳固三角架构。 文 | 李小霞 封面来源 | 企业官网 36氪获悉,"麦麦科技集团"(下简称"麦麦科技")已完成超1亿元的Pre-A轮融资,投后估值超10亿元,由启鸿育远、星连资本、 春光里、鸿链启元等机构联合领投,部分老股东跟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AI农业大模型、智能传感设备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 据麦麦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楠透露,此次融资是近期智慧农业领域最大规模的早期融资。 最初两年,用李楠的话说,公司更像一个"农业技术方案集成商",把各类技术拼凑起来解决农民的具体问题,面对的是客户的技 术性需求。中间麦麦科技为了做最懂产业的科技公司,又完成了新模式的创新,既给客户提供技术能力,同时帮其完成产销的对 接。 真正让麦麦科技建立壁垒的,是从2021年就开始投入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经过几年探索,麦麦科技已成功构建了"模型+数据 +场景"的核心底座,以及覆盖"描述、诊断、预测、决策"的完整作物生长模型体系,深度赋能农业种植管理关键环节,在作物模 型、数据算力、场景深耕等方面建立起了优势。 超级大脑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是麦麦科技依托物联网、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