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电商

搜索文档
华东医药跌2.01%,成交额4.1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710.2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7 06:5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7日盘中下跌2.01%至44.80元/股 成交额4.18亿元 换手率0.53% 总市值785.8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710.20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965.15万元(占比-2.31%) 大单净流出2745.05万元(占比-6.57%) [1] - 年内累计涨幅31.69% 近5日跌2.18% 近20日跌0.18% 近60日涨1.73%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6.98万户 较上期减少7.91% 人均流通股增加8.59%至25,083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628.25万股至3983.84万股 仍为第三大流通股东 [3]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增持362.01万股至2443.95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149.04万股至1558.32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减持110.64万股至1441.24万股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微增2.23万股至1200万股 [3] 财务业绩与业务构成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6.75亿元 同比增长3.39% 归母净利润18.15亿元 同比增长7.01% [2] - 商业业务占比64.45% 制造业占比39.69%(其中工业33.76% 医美业务5.13%) [1] - 国内医美收入占比3.35% 国际医美业务占比2.42% [1] 公司背景与市场定位 - 成立于1993年3月31日 2000年1月27日上市 总部位于杭州市拱墅区 [1] - 核心产品包括百令胶囊 新赛斯平 泮立苏 卡博平等医药制剂 [1] - 属于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行业 涉及疫苗运输 AI医药 养老产业等概念板块 [1]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2.5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1.58亿元 [3]
华人健康涨0.13%,成交额1.12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26 08:38
公司业务与产品结构 - 主营业务为医药零售、代理及终端集采三大板块[2][7] - 主要产品包括中西成药(占比80.25%)、保健品(4.62%)、医疗器械(4.00%)、中药饮片(3.28%)及特色原料药(1.89%)[7] - 子公司安徽正药医药科技专注于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研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拥有在研药品22个[3] 电商平台布局与战略合作 - 在阿里旗下天猫/饿了么、京东/拼多多/美团等主要电商平台均有布局[2] - 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健康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达7.51%[3] - 与阿里健康及其关联服务平台(支付宝、天猫、阿里健康O2O平台、饿了么)保持合作关系[3] 技术创新与AI应用 - 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投入,从信息化走向数智一体化[2] - 通过AI医疗轻问诊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精准度,AI客服优化客户体验[2] - 积极探索AI技术在新零售领域合作可能,拓展到店服务应用场景[2] 财务表现与股东结构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67亿元,同比增长14.71%[8]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6122.23万元,同比增长28.15%[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000.20万元[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9] 市场交易数据 - 8月26日成交额1.12亿元,换手率5.04%,总市值59.64亿元[1] - 主力资金连续3日减仓,当日主力净流出510.67万元,占比0.05%[4][5] - 主力持仓占比6.62%,筹码分布非常分散[5] - 股东户数1.80万户,较上期增加9.39%;人均流通股8309股,较上期减少8.58%[8] 技术指标与行业属性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5.04元,近期筹码关注程度减弱[6] - 股价靠近支撑位14.53元[6]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药商业-线下药店,概念板块包括医药电商、零售药店、创新药等[7]
奥赛康跌2.04%,成交额1.4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22.9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05:5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6日盘中下跌2.04%至25.01元/股,成交1.40亿元,换手率0.60%,总市值232.1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22.99万元,特大单净卖出1332.13万元(买入1265.18万元/占比9.04%,卖出2597.31万元/占比18.56%),大单净流出90.87万元(买入1594.05万元/占比11.39%,卖出1684.92万元/占比12.04%)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98.65%,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1.96%、-10.36%、+46.09%,年内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为7月16日) [1] 财务与经营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09亿元(同比+13.39%),归母净利润5473.03万元(同比+73.50%)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抗肿瘤类35.51%、抗感染类27.79%、慢性病类18.19%、消化类15.18%、其他(补充)2.08%、其他类1.25%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2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11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83万户(较上期-1.26%),人均流通股50724股(较上期+1.28%) [2] - 十大流通股东变动: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新进持股869.12万股位列第六,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001230)减持45.37万股至846.09万股位列第七,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110023)新进持股704.59万股位列第九,富国精准医疗灵活配置混合A(005176)增持56.15万股至678.59万股位列第十,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股东 [3] 行业与业务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2] - 概念板块覆盖:创新药、医药电商、幽门螺杆概念、生物医药、抗癌治癌 [2] - 公司成立于1996年12月24日,2015年5月15日上市,主营消化类、抗肿瘤类及其他药品研发生产销售 [1]
昆药集团涨2.14%,成交额3.3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1.2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05:3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6日盘中上涨2.14%至14.79元/股 成交额3.37亿元 换手率3.05% 总市值111.9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11.25万元 特大单买入3176.69万元占比9.44% 大单买入6662.41万元占比19.79% [1] - 年内股价下跌4.89% 近5日涨1.37% 近20日涨2.00% 近60日跌4.27%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天然植物药研发生产销售及化学药生产销售与医药流通 [1] - 收入构成:医药行业分部37.75% 药品批发分部34.45% 天然植物药系列26.73% 化学合成药及日用保健品4.26%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 概念板块涵盖中药/健康中国/医药电商/创新药/央企改革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3.51亿元 同比减少5.71%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98亿元 同比减少13.5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9.2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00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3.94万户 较上期增加7.26% [2] - 人均流通股19229股 较上期减少6.77% [2] - 富国天惠成长混合减持1000万股至2000万股 富国研究精选增持31.85万股至1342.95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21.83万股至955.97万股 广发医疗保健新进持股647.11万股 [3]
新天药业涨2.23%,成交额7466.6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82.2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02:4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23%至12.83元/股,成交额7466.67万元,换手率2.48%,总市值31.3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82.26万元,特大单卖出124.72万元占比1.67%,大单买入473.89万元占比6.35%同时卖出731.43万元占比9.8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6.87%,近5日下跌7.10%,近20日上涨16.96%,近60日上涨42.37% [1] - 年内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8月20日龙虎榜净买入5632.78万元,买入总额1.72亿元占比20.92%,卖出总额1.16亿元占比14.07% [1] 经营业绩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8亿元,同比下降18.88%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76.61万元,同比下降80.9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186.88万元 [3] 股权结构与股东变化 - 截至8月8日股东户数3.28万户,较上期增加36.29% [2] - 人均流通股7272股,较上期减少26.63% [2] - 诺安多策略混合A新进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07.31万股 [3] - 博道远航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中成药研发、生产和销售,收入构成:妇科类74.16%、泌尿系统类17.04%、清热解毒类7.79%、其他类1.01% [1] - 所属申万行业分类为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 [2] -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QFII持股、中药、医药电商、肝炎治疗等 [2] - 成立于1995年8月11日,2017年5月19日上市,注册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北路3号 [1]
太极集团涨2.01%,成交额1.3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59.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02:4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5日盘中股价23.84元/股 上涨2.01% 总市值132.76亿元 成交额1.30亿元 换手率1.00%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59.53万元 特大单买入925.72万元(占比7.10%) 卖出303.77万元(占比2.33%) 大单买入3499.99万元(占比26.84%) 卖出3762.41万元(占比28.86%) [1] - 年初至今股价下跌3.56% 近5日上涨1.27% 近20日上涨1.92% 近60日上涨12.29%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41万户 较上期减少8.15% 人均流通股10296股 较上期增加8.8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625.24万股(第五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88.06万股 富国研究精选混合A持股476.44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24.53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360.13万股(第九大股东) 景顺资源垄断混合A新进持股324.79万股(第十大股东) 南方中证500ETF退出十大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56.58亿元 同比下降27.63% 归母净利润1.39亿元 同比下降71.9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8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67亿元 [3]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构成:医药商业60.23% 医药工业52.62% 中药材资源8.87% 大健康及国际1.69% 服务业及其他0.12% [1] - 业务范围涵盖中成药、西药、保健品加工销售及医疗器械销售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中药Ⅱ-中药Ⅲ [1] - 概念板块包括创新药、眼科概念、医药电商、维生素、抗癌药物等 [1]
华人健康跌0.91%,成交额2.21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20 08:50
股价与交易表现 - 8月20日股价下跌0.91% 成交额2.21亿元 换手率9.78% 总市值61.0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42.17万元 占成交额0.01% 行业排名11/31 无连续增减仓现象 [4] - 近20日主力净累计流出1.51亿元 近10日流出5219.53万元 近5日流出3548.81万元 [5] 业务布局与股东结构 - 医药零售业务覆盖天猫/饿了么/京东/拼多多/美团等主流电商平台 [2] - 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健康持股7.51% 为第二大股东 与支付宝/天猫/饿了么等平台存在合作关系 [2][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西成药80.25% 保健品4.62% 医疗器械4.00% 中药饮片3.28% 特色原料药1.89% [7]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子公司安徽正药医药科技专注创新药与高端仿制药研发 截至2023年6月30日拥有在研药品22个 [3] - 持续加强AI技术应用 包括AI医疗轻问诊提升服务效率 AI客服优化客户体验 AI到店服务拓展新增长点 [2] 财务表现与股东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2.67亿元 同比增长14.71% 归母净利润6122.23万元 同比增长28.15% [8]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8000.20万元 [9] - 股东户数1.80万户 较上期增加9.39% 人均流通股8309股 减少8.58% [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9] 技术面与筹码分布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15.06元 近期出现吸筹现象但力度不强 [6] - 股价靠近压力位15.38元 主力成交额8670.11万元 占总成交额7.47%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5][6]
华人健康涨3.98%,成交额3.67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3888.53万
新浪财经· 2025-08-19 08:2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19日公司股价上涨3.98% 成交额达3.67亿元 换手率16.16% 总市值61.6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371.19万元 占成交额0.06% 在医药商业行业中排名第3/31 [4] - 主力持仓未呈现控盘状态 筹码分布分散 主力成交额8797.63万元 占总成交额7.26% [5] 业务布局与战略合作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医药零售、代理及终端集采三大板块 产品包括中西成药(80.25%)、保健品(4.62%)、医疗器械(4.00%)、中药饮片(3.28%)及特色原料药(1.89%)[2][7] - 全面布局主流电商平台 包括阿里旗下天猫/饿了么 以及京东/拼多多/美团等平台 [2] - 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健康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持股7.51% 与支付宝、天猫、阿里健康O2O平台保持深度合作 [3]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子公司安徽正药医药科技专注于创新药与高端仿制药研发 截至2023年6月30日拥有在研药品22个 聚焦中药同名同方及仿制药领域 [3] - 积极推进AI技术应用 通过AI医疗轻问诊提升服务效率 AI客服优化客户体验 探索AI在新零售领域的应用场景 [2] 财务表现与股东结构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2.67亿元 同比增长14.71% 归母净利润6122.23万元 同比增长28.15% [8]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8000.20万元 [9] - 股东户数达1.80万户 较上期增长9.39% 人均流通股8309股 较上期减少8.58% [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已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9]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公司属于医药生物-医药商业-线下药店申万行业 概念板块涵盖医药电商、小盘股、零售药店、融资融券及创新药等 [7] 技术指标与筹码分布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5.04元 近期减仓程度减缓 [6] - 股价运行于压力位16.43元与支撑位14.53元之间 呈现区间波段特征 [6]
电商供应链的医药叙事:成本拆解、反向定制、服务穿透
晚点LatePost· 2025-08-19 07:49
医疗健康电商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医疗健康是互联网平台尚未完全渗透的最后消费级市场 由于高度专业和安全性要求 政策开放进程缓慢[3] - 1998年上海第一医药开通全国首家网上药店但次年被叫停 2004年政策允许有偿提供药品信息服务 2005年《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出台允许网售非处方药 医药电商正式进入零售领域[3] - 2013-2022年实体药店药品销售规模从3616亿元增至6117亿元 CAGR 6.02% 同期医药电商市场规模从43亿元增至2608亿元 CAGR 57.8% 近三年CAGR 37.5%[4] - 医药电商发展落后普通消费品电商8-10年 因药品需平均2年以上研发 5年以上临床试验 1年审批才能上市 供应链管理和冷链物流标准远超普通商品[4] 京东健康业务布局与供应链建设 - 2014年筹划进入药品零售 2015年获网上售药资质 2016年完成2万平米药品仓改造[6] - 建设符合GSP资质的专业药品仓 与其他商品严格分离 配备温湿度监控和冷库 组建专业冷链物流车队并培训配送人员[8] - 自营药品SKU超2万个 覆盖全国30多个药品仓 90%订单当日或次日达 O2O模式最快9分钟送达[8] - 2025年中期总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24.5% Non-IFRS净利润35.7亿元同比增长35% 药品及保健品收入占比超8成[16] 电商平台与药企合作模式创新 - 提出掌握定价权 留货权 履约权的三权概念 要求采销人员深入了解产品BOM成本[11] - 通过承担品牌方人力成本 税费和仓储物流成本(占GMV 10%)换取更低供货价格[12] - 将消费趋势洞察反向输出给药企 联合开发新品并获取线上首发或全网包销权益[13] - 年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 帮助药企定制不同药量规格药品 如一次性购买三个月用量更便宜[13][14] 互联网医疗服务闭环构建 - 2017年推出在线健康咨询 2018年获互联网医院牌照 可开展在线问诊和复诊续方销售处方药[17] - 建立医-检-诊-药闭环服务 医生在线开具检验单 提供160种到家快检服务 覆盖23个城市 结果3-5小时出具[18] - 提供7大类64项护士到家服务 包括伤口护理 上门采血等 助听器退货率下降20% 呼吸机销售额同比提升40%[18][19] - 配备全职营养师提供咨询服务 母婴营养品转化率提升3-5个百分点[19] 技术赋能与产业价值延伸 - 主动激活药企沉睡批文 2025年上半年超30款新特药线上首发 包括礼来穆峰达 诺华飞赫达等[22][23] - 利用用户数据建立临床试验患者招募通道 帮助药企解决三期试验患者招募难题[24] - 2023年发布医疗大模型京医千询 推出AI医生 AI药师等服务 AI营养师转化率超45%接近50% 高于人工30% 投诉率仅0.01%[29]
华人健康跌3.97%,成交额2.32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14 09:4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14日股价下跌3.97% 成交额2.32亿元 换手率10.54% 总市值58.04亿元 [1] - 主力资金连续2日净流出 当日净流出3181.35万元 行业排名28/31 [4] - 主力持仓未控盘 成交额占比8.17% 筹码分布分散 [5] 业务布局与股东结构 - 医药零售代理及终端集采为主营业务 中西成药占比80.25% 保健品4.62% 医疗器械4.00% [2][7] - 阿里健康持股7.51%为第二大股东 与支付宝/天猫/饿了么等平台深度合作 [2][3] - 全渠道覆盖主流电商平台 包括京东/拼多多/美团等 [2]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持续探索AI技术应用 AI医疗轻问诊提升服务效率 AI客服优化客户体验 [2] - 子公司正药医药聚焦创新药研发 截至2023年6月30日在研药品22个 [3] - 从信息化向数智一体化转型 拓展AI在新零售领域应用场景 [2] 财务表现与股东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2.67亿元 同比增长14.71% [8] - 归母净利润6122.23万元 同比增长28.15% [8] - 香港中央结算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股东户数增至1.80万户 较上期增加9.39% [8][9] 技术分析与市场定位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15.03元 股价靠近14.53元压力位 [6]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商业-线下药店 概念板块包含小盘/阿里概念/医药电商等 [7]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8000.20万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