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倡议

搜索文档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陕西日报· 2025-09-14 00:00
论坛基本信息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将于9月16日至17日在西安召开 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 陕西省人民政府承办 [1] - 论坛主题为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1] - 论坛邀请国际组织高级别代表 各国相关政府部门部长级官员 有关国家驻华使节 文博文化领域领军企业和行业机构高级别代表以及知名专家学者 [1] 论坛筹备与背景 - 论坛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1] - 去年4月世界互联网大会在西安成功举办了数字丝路发展论坛 今年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是数字丝路建设的深化拓展 [2] -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历史积淀深厚 文化资源富集 文化遗产密度大 数量多 等级高 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 [1] 战略与目标 - 陕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强化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注重内涵式传承 开展活态化利用 [1] - 陕西主动拥抱新技术 积极应用新手段 大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数字化建设 信息化转型 [1] - 论坛旨在携手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创新路径 共同谱写数字时代文化传承发展新篇章 [1] 预期影响 - 论坛将加深陕西与世界的沟通了解 扩大人文交流 促进民心相通 [2] - 陕西将以论坛为契机广泛与各界加强交流对话 更有效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 [2] -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深化文化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2]
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在成都举行
央视网· 2025-09-13 12:44
中外嘉宾认为,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 好未来,离不开文化文明的力量。要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促进不同文明在平等相待、互学互鉴中兼收并蓄、交相辉 映。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媒体等领域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更好推动各国文化交融、民心相通。 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是第二届金熊猫奖的主体活动之一,今年的主题为"文明共聚 开创未来"。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9月13日,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在成都举行。 ...
习言道丨面对“沉思的雅典娜”,习近平提到一个中国成语
中国新闻网· 2025-09-13 12:29
中国外交理念与实践 - 习近平主席在希腊访问期间提出"止戈为武"的中国成语 强调对战争意义的思考[3][5][6][7] -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反对国强必霸和零和游戏 秉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为公""和谐万邦"的传统理念[7] - 中国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主要贸易伙伴关系 与32个国家共同建立国际调解院[8] 全球治理倡议体系 - 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 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8] - 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新增全球治理倡议 从发展、安全、文明三维度扩展至包含治理的四维度体系[9] -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为全球动荡局势注入稳定性和新机遇[8] 文明交流互鉴 - 主张文明交流互鉴不应独尊或贬损任一文明 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旧时代观念[8] -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阐释新时代中国文明观 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存[8] - 强调各国人民共同繁荣是持久安全和人权保障的基础[8]
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在成都举行 李书磊出席并宣布开幕
新华网· 2025-09-13 09:30
新华社成都9月13日电 9月13日,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在成都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 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宣布开幕。 中外嘉宾认为,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强调秉持平等、 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对促进各国人民相 知相亲、不同文明和合共生意义重大。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 解决当今世界紧迫问题、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中外嘉宾表示,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离不开文化文明的力量。要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 价值,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促进不同文明在平等相待、互学互鉴中兼收并蓄、交相辉映。深化 教育、科技、文化、媒体等领域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更好推动各国文化交融、民心相通。 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是第二届金熊猫奖的主 体活动之一,今年的主题为"文明共聚 开创未来",来自海内外的780余位嘉宾出席论坛,围绕"数智赋 能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京闭幕 赵乐际主持会议
央广网· 2025-09-13 08:32
立法进展 - 会议表决通过原子能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国家公园法、新修订仲裁法、法治宣传教育法及关于修改食品安全法决定 [1] - 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批准中塞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条约及引渡条约决定 [1] - 会议初次审议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草案 拟通过国家立法将民族工作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转化为国家意志 [3] 人事任免 - 决定免去潘岳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职务 任命陈瑞峰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1] - 免去胡晓犁、欧阳昌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职务 任命邓蓉玲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1] - 免去张勇全国人大常委会港澳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及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任命雷建斌接任相关职务 [1] 工作机制 - 赵乐际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 将全球治理倡议等落实到人大对外工作中 [3] - 会议要求推动宪法和爱国主义教育法、英雄烈士保护法等法律有效实施 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3] - 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资格的报告 [1]
破解全球治理赤字的中国方案——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①
新华网· 2025-09-13 01:48
[ 责编:袁晴 ]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明确了倡议的核心理念,即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 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这五大理念阐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和路径,为新形势 下全球治理变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全球治理倡议的这些精神内涵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同 时旨在增强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机制的执行力、有效性,使之更符合变化的形势,更及时有效应对各种 全球性挑战,更好服务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益。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说,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是朝 着更加公正的世界迈出的有效一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说:"我们认为,这是在国家主权平等、尊 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基础上,推动改善国际关系的重要且及时的举措。" 全球治理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后,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公共 产品。四大全球倡议各有侧重,并行不悖,分别从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维度,为动荡不安的世 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担当作为。巴西新闻网站《真实巴西》认为,习近 平主席此次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与此前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相辅相成,为全球和平发展事业提供了中 国智慧和中国方 ...
新华时评丨破解全球治理赤字的中国方案——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①
新华社· 2025-09-12 14:01
全球治理倡议提出背景 - 习近平主席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聚焦构建全球治理体系和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时代课题[1] - 联合国成立80年后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全球治理面临冷战思维 霸权主义 保护主义阴霾不散以及新威胁新挑战有增无减的复杂局面[1] - 现行国际机制存在全球南方代表性严重不足 权威性遭到侵蚀 有效性亟待提升三大短板[1] 倡议核心理念 - 明确五大核心理念包括奉行主权平等 遵守国际法治 践行多边主义 倡导以人为本 注重行动导向[2] - 精神内涵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 旨在增强现行国际体系和机制的执行力与有效性[2] - 推动国际机制更符合变化形势 更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 更好服务发展中国家利益[2] 国际反响与定位 - 伊朗总统评价该倡议是朝着更加公正世界迈出的有效一步 阿塞拜疆总统认为这是推动改善国际关系的重要且及时举措[2] - 该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并列 构成中国贡献的四大全球性公共产品[2] - 四大倡议分别从发展 安全 文明 治理四个维度为世界注入稳定性与确定性[2] 倡议战略意义 - 四大全球倡议各有侧重且并行不悖 为全球和平发展事业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 - 中国将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和人类进步一边[3] - 通过携手各方探寻全球治理改革完善之道 共同开辟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3]
赵乐际主持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闭幕会并作讲话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履行好人大立法监督等职责
新华社· 2025-09-12 13:27
立法审议与通过 - 会议审议18件法律草案并通过其中6件 包括原子能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 国家公园法 法治宣传教育法 修订仲裁法及修改食品安全法 [1] - 原子能法旨在保障原子能和平开发与利用 促进原子能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规范应对体制机制 提高应对能力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 - 国家公园法从布局设立 保护管理 参与共享等方面规定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1] - 法治宣传教育法总结全民普法40年成效经验 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作出法律规范 [1] - 修订仲裁法完善中国特色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融通的仲裁制度 保证公正及时仲裁经济纠纷 [1] - 修改食品安全法聚焦突出问题 强化监管措施 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1] 法律草案审议进展 - 初次审议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草案 通过国家立法转化民族工作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 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 [2] - 初次审议网络安全法修正草案 企业破产法修订草案 [2] - 继续审议生态环境法典总则编草案 生态保护编草案 绿色低碳发展编草案 [2] 规划与调研工作 - 会议听取"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若干重要问题专题调研报告 为党中央决策和国务院编制规划提供参考 [2] - 专题调研为明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规划纲要作必要准备 [2] 外交倡议与法律实施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 全面把握全球治理倡议 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 [3] - 推动宪法和爱国主义教育法 英雄烈士保护法等法律有效实施 弘扬抗战精神及正确二战史观 [3]
专访丨中国倡议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强大动力——访南非政治分析师索玛多达·菲克尼
新华社· 2025-09-12 10:07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9月12日电 专访|中国倡议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强大动力——访南非政治分析师索 玛多达·菲克尼 新华社记者白舸 蒋国鹏 南非公共服务委员会主席、南非政治分析师索玛多达·菲克尼日前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中国提出的 全球治理倡议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了重要指引,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注入强大动 力。 菲克尼表示,全球治理倡议与中国此前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相互协同, 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远见与担当。这些倡议将形成强大合力,协同推动国际体系改革进程,深 化多边合作,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更好地顺应各国共同利益与发展需要。 责编:秦雅楠、陈亚楠 菲克尼说,随着全球南方国家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国际社会要求改革完善现行国际治理 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西方国家长期以空洞的多边主义承诺敷衍塞责,却从未真正推动体系变革。当 前,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现象警示我们,旧体系正在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 "全球治理倡议直面当前国际治理体系改革的迫切需求。"菲克尼说。他指出,该倡议呼吁构建更契合当 今世界现实的治理体系,在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的同时,充分尊重 ...
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
人民日报· 2025-09-11 22:09
中国经济表现与增长动力 - 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 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从4.0%上调至4.8% 基于上半年强劲表现 [1] 贸易与出口表现 - 前8月货物进出口总值29.57万亿元 其中出口17.61万亿元同比增长6.9% [1] - 对东盟贸易总值4.93万亿元同比增长9.7%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5.3万亿元增长5.4% [4] - 机电产品出口10.6万亿元增长9.2% 占出口总值超六成 其中集成电路增23.3% 汽车增11.9% [8] 制造业与供应链优势 -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 具备完备全产业链和高效物流网络 [5] - 供给体系展现庞大体量与高度灵活性 成为全球产供链稳定器 [2][3] - 通过72小时样品响应和1个月跨境物流等能力快速满足全球需求 [5]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成为全球科技革命先行者 [6] - 开发太阳能充电手机、防沙尘发动机等创新产品 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 [7] - 创新具有开放开源特征 向世界分享原创技术和创新场景 [8] 消费市场与开放政策 - 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市场 年消费近50万亿元 进口超20万亿元 [10] - 前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万亿元同比增长4.8% [10] - 拥有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 数字消费、服务消费等新增长点涌现 [10] -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上半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增11.7% [13] 国际合作与经贸关系 - 通过进博会等平台扩大进口 第七届进博会单家企业签约金额达2亿美元 [9] - 中美经贸会谈取得进展 双方暂停实施24%对等关税90天 [14] - 与中亚等国签署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共建"一带一路"伙伴国增至36个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