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边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03日(周四)新闻联播今日要点
快讯· 2025-07-03 13:33
全国夏粮收购 - 全国夏粮收购进入高峰 累计收购量超5000万吨 [5] - 河南、安徽、河北等小麦主产区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 中储粮集团在河南启用176个收购库点和300条作业线 [5] - 中国供销粮油公司在湖北、江苏、安徽等地加大收储力度 启用12个码头和物流基地及13个库点 [6]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推出产后烘干、节粮减损等5项服务举措 保障农民售粮需求 [6]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5月软件业务收入达55788亿元 同比增长11.2% 利润总额增速12.8% [7] - 软件业务出口保持正增长 增速为3.3% [7] -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38096亿元 占全行业收入近七成 同比增长两位数 [7][8] - 软件产品收入占比超全行业五分之一 保持稳定增长 [7] 俄乌冲突动态 - 俄军打击乌克兰军工企业、无人机组装车间及存储仓库 拦截7枚防空炸弹并击落131架无人机 [8] - 乌军称抵御俄军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等地的突袭 摧毁俄军坦克、火炮及防空系统 [8] -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表示 西方对乌武器援助减少将加速特别军事行动结束 [9][10] 巴以冲突动态 - 过去48小时以军对加沙地带发动26次袭击 致超300人死亡 数百人受伤或失踪 [11] - 袭击目标包括流离失所者避难中心、公共休息区及印度尼西亚医院院长及其家人 [11] - 以色列总理称将"连根铲除"哈马斯 巴武装派别通过地雷和爆炸物打击以军 [11]
美越贸易协议将影响一些中国商品?外交部回应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11
中美越贸易关系 - 中方主张经贸谈判和协议不应针对或损害第三方利益 回应美越贸易协议中对中国商品加征40%关税的情况 [2] 中欧关系动态 - 王毅外长访问欧洲期间会见欧盟高层 强调中欧建交50周年的承前启后意义 提出深化经贸合作、加大相互开放、协商妥处分歧等五点主张 [3] - 欧方表态致力于发展稳定建设性的欧中关系 期待推动新一次领导人会晤成功 但指出欧方存在部分人士固守冷战思维影响合作的问题 [4] 东南亚安全合作 - 中方坚定支持建立东南亚无核武器区 明确表示愿意率先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 [5] 国际舆论回应 - 中方驳斥所谓"中国间谍威胁"论调 强调中国是间谍活动受害者 反对无端抹黑和对立对抗 [6]
刚刚,外交部回应!信息量大
中国基金报· 2025-07-03 08:57
台湾问题与国际组织 - 中国外交部重申台湾无权参与联合国及其他主权国家专属国际组织,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约束力 [2] - 中方反对美国众议院通过的"台湾非歧视法案",认为该法案干涉中国内政并向"台独"势力传递错误信号 [2] 东南亚无核武器区 - 中国支持建立东南亚无核武器区,并愿意率先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 [3] - 中方与东盟国家保持沟通,推动条约议定书的签署进程 [3] 贸易协议与第三方利益 - 中方主张经贸分歧应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反对损害第三方利益的贸易协议 [4] - 针对美越贸易协议中涉及中国商品的40%关税条款,中方强调协议不应针对第三方 [4] 间谍活动指控 - 中方否认所谓"中国间谍威胁",称其为无中生有,并强调中国是间谍活动的受害者 [5] - 中方呼吁停止炒作对立对抗和编造谎言的行为 [5] 中欧关系与王毅外长访问 - 王毅外长访问欧洲期间会见多位欧盟及比利时高层,讨论中欧关系发展 [6] - 中方提出坚持伙伴定位、深化经贸合作、加大相互开放等主张,强调中欧应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7] - 欧方表示致力于发展稳定、建设性的欧中关系,期待通过领导人会晤推动合作 [7] - 中方批评欧方部分人士固守冷战思维,呼吁树立客观理性对华认知 [7]
美与他国贸易争端应通过多边平台解决——访意大利经济学教授马里奥·蒂雷利
新华社· 2025-07-03 05:14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引发的贸易争端波及范围广且不确定性大,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是欧盟对美出口最重要领域,2024年该类产品占欧盟对美出口总额30%以上,受新关税冲击最大 [1] - 欧美贸易谈判面临困难,因美国谈判目标不明确,欧盟需形成统一立场才能增强谈判筹码 [1] 多边贸易机制重要性 - 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与多边主义相悖,WTO作为解决贸易争端的最佳平台,应通过多边机制公开公平解决各国关切 [1] - 欧盟、中国等认同多边主义的国家需团结捍卫WTO机制,施压美国重返多边谈判 [2] 中欧合作机遇 - 中欧建交50周年为深化贸易投资合作提供契机,双方在绿色能源领域互补性强,欧盟可与中国合作发展电池、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及风力发电技术 [2] - 中国可借鉴欧盟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和金融科技领域的经验 [2] - 双方应保持开放对话,实现贸易投资互利共赢 [3]
中国驻英大使郑泽光谈中国绿色金融和中英绿色金融合作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03 03:52
中国绿色发展与绿色金融进展 - 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近40%,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占比达57.3% [2] - 2024年全国万元GDP碳排放下降3.4%,空气质量和水质持续改善 [2] - 中国贡献全球四分之一新增绿色面积,是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 [2] - 电动车、光伏、风电等绿色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 - 中国技术和制造大幅降低全球清洁能源成本,助力发展中国家绿色转型 [2] - 过去三年发布多项政策支持绿色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 [2] - 绿色贷款、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全面发展,绿色金融规模快速增长 [2] 中英绿色金融合作 - 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成果文件中"绿色"一词出现31次,明确绿色金融和生物多样性金融为重点合作方向 [3] - 中国政府在伦敦交易所发行首支人民币计价绿色主权债券,标志合作迈出新步伐 [3] - 中英在绿色转型上拥有共同目标,合作潜力巨大 [3] - 中国企业助力英国经济增长和"净零"转型,不应被泛化国家安全干扰 [3] 中英经贸关系 - 中国连续多年为英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与投资规模稳步增长 [3] - 中英在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合作互利共赢 [3] - 当前双方高层对话频繁,亟需加快落实共识,深化务实合作 [3]
中欧举行第十三轮高级别战略对话
快讯· 2025-07-02 23:36
中欧战略对话核心内容 - 中欧双方确认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 强调拥有广泛共同利益 [1] - 双方共同支持多边主义 开放合作及联合国核心地位 [1] - 中欧坚持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 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1] 中欧合作方向 - 中方提出推动新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取得积极成果 [1] - 欧方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愿筹备领导人会晤 [1] - 双方同意通过坦诚沟通增进相互了解 [1] 经贸合作展望 - 欧方提出发展更具建设性欧中关系 [1] - 双方寻求开展更为均衡 公平的经贸合作 [1]
王毅同比利时副首相兼外交大臣普雷沃会谈
新华网· 2025-07-02 22:42
中比外交关系 - 比利时是欧盟创始成员国,地处"欧洲心脏",中比建立了全方位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中欧关系中的稳定性力量 [1] -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比、中欧之间需要更多"架桥"而不是"筑墙",当前形势下应加强面对面交流增进互信 [1] - 中国正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将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采取更多便利中比人员往来措施 [1] 中欧合作前景 - 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中方支持欧洲一体化,希望欧方积极看待中国发展振兴并奉行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 [1] - 中方期待同欧方加强战略沟通协作,共同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自由贸易体系 [1] - 比利时愿做中国的朋友,将继续本着积极态度深化合作,期待以新一次欧中领导人会晤为契机加强沟通 [2] 双边经贸与人文交流 - 中国是比利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比中高质量双边关系取得丰硕成果 [2] - 比利时感谢中方对比利时公民实施免签政策,希望进一步加强比中人文交流 [2] - 比利时重申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
外交部副部长苗得雨会见新当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多边事务研讨班代表
快讯· 2025-07-02 14:25
外交活动与多边合作 - 外交部副部长苗得雨会见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研讨班外方代表,包括巴林、哥伦比亚、刚果(金)、拉脱维亚和利比里亚5国外交官及联合国秘书处官员 [1] - 苗得雨祝贺5国当选2026至2027年度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强调安理会成员应优先考虑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分歧 [1] - 中方愿以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为契机,同安理会成员一道,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 [1] - 研讨班代表感谢中方举办此次研讨班,认为该平台有助于新当选安理会成员熟悉工作并加强对话交流 [1] - 研讨班代表期待同中方在安理会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捍卫多边主义和国际法,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努力 [1]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会见王毅
快讯· 2025-07-02 12:17
金十数据7月2日讯,当地时间2025年7月2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在布鲁塞尔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 员、外交部长王毅。科斯塔表示,今年欧中迎来建交50周年,为双方关系进一步发展带来重要契机。欧 中都支持多边主义,面对不确定性上升的世界,双方有责任在关键议题上共同发出清晰和强有力信号, 为世界注入稳定信心和积极预期。欧中虽存在差异,但欧方愿同中方相互尊重、超越分歧、增进理解, 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期待双方共同努力,推动新一次欧中领导人会晤取得圆满成功。欧盟将继续坚定 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会见王毅 相关链接 ...
让·梯若尔:政府应营造有利竞争的环境,而非为了监管而监管
南方都市报· 2025-07-02 11:16
市场经济与经济增长 - 市场是推动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基本机制 在中国尤为显著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在中国经济转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 - 市场需要竞争 垄断会抬高价格并抑制创新 因为垄断企业缺乏自我颠覆的动力和管理层竞争压力 [3] - 大型企业因规模效应往往保守且缺乏创业精神 通常依赖专利壁垒和游说手段巩固市场地位 [3] 创新与竞争生态 - 小公司能推动颠覆性创新 突破大企业的保守性 例如中国学者陈春先在中关村开创"教授创业"模式 秉持"小而美"理念 [3] - 政府应营造有利竞争的环境 制定科学竞争政策 允许商业用户接入多平台以激励创新 强制数据可移植性和互联互通降低切换成本 [3] - 政府需建设中立的竞争生态系统 包含大学等机构 利用学术自由和同行评审机制激发批判性思维 鼓励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创新集群 [4] 政府与市场关系 - 市场与政府是互补关系 市场效率高但需政府干预防止非法垄断和滥用支配地位 政府在保障权益和公平分配方面不可或缺 [3] - 政府应通过反垄断 消费者保护 创新 教育 产业与再分配政策等手段干预市场 [3] - 政府应保持谦逊 无法取代企业在创新中的灵活性 风险承担能力和专业知识 需将权力下放给有能力的企业 [5] 数字经济与全球合作 - 地缘政治分裂 贸易战 民粹主义和排外情绪削弱人文价值观 对经济产生非理性冲击 阻碍跨境合作与知识流动 [5] - 应重申对多边主义的承诺 以规则为基础推进合作 建立抑制短视政治动机 致力于长期社会目标的制度安排 [5] - 繁荣取决于制度设计 包括规则设定 权利分配和共同追求的未来愿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