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循环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投资中国)GE医疗中国:立足天津基地,打造“服务+智造”的东半球双枢纽
中国新闻网· 2025-05-19 15:08
医疗设备保税维修业务获批 - GE医疗天津基地正式获批开展高端医疗器械全球保税维修业务,推动中国从"智造中心"向"服务+智造"双枢纽升级 [1] - 该基地成为京津冀首批医疗器械保税维修试点企业,可面向全球承接高端医疗设备及备件的检测与维修服务 [3] - 新业务可将设备的备品、备件维修周期缩短约30% [3] 政策支持与区域优势 - 天津滨海新区组织超10次专项调研,精准对接企业诉求 [3] - 天津独有的"产学研医"生态为业务提供全要素支撑 [3] - 该业务将辐射东南亚、中东等高增速区域市场 [3] 生产基地规模与产能 - GE医疗天津基地是GE医疗全球最大的磁共振生产基地之一 [5] - 实现从1.5T、3T到PET/MR等磁共振设备的中国制造 [5] - GE医疗全球销售的每两台磁共振设备中,就有一台来自天津 [5] 研发中心建设规划 - 超一万平米的磁共振东半球总部天津研发中心正在建设中 [5] - 研发中心将聚焦超导磁体、梯度线圈等磁共振关键部件的研发 [5] - 开展超高场强磁共振等下一代产品的技术预研 [5] - 建立已装机设备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例如通过AI算法优化设备能耗 [5]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将继续以天津基地为支点,发挥"链主"价值,协同京津冀产业优势 [5] - 带动更多国内供应商伙伴深度融入全球医疗装备产业价值体系 [5] - 打造覆盖东半球的高端设备服务生态圈 [5] - 加速拓展高端磁共振设备产线,把天津基地打造成为集创新、生产、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高地 [5]
爱婴室可持续发展报告:助农兴业 深化ESG与公司业务融合
中证网· 2025-05-19 14:39
ESG实践与成果 - 公司连续5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ESG相关报告,全面展现可持续发展实践及未来规划 [1] - 荣获中国证券报"ESG金牛奖百强"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等荣誉 [1] 环境维度举措 - 推行绿色办公、仓储、物流、设计和门店建设,上线TMS系统实现车队配送数字化,提升运营效率并减少资源浪费 [1] - 仓库新增光伏发电项目,报告期内总发电量60.3万度(同比增长59.9%),其中自用29.5万度 [1] - 启动"衣旧童新"童装回收计划,回收衣服6573件,推动循环经济 [1] - 联合菲仕兰开展"探索大自然,守护多样性"亲子公益活动 [1] 乡村振兴与农业赋能 - 构建地理标志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助力的产业振兴模式,精选4大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水果(烟台苹果、蒙阴蟠桃、都江堰黄心猕猴桃、阿克苏苹果)作为婴幼儿辅食原料 [2] - 报告期内采购助农水果合计320万元,带动合作农户稳定增收 [2] 未来战略方向 - 以"助农兴业,生生不息"为理念,深化ESG与业务融合,围绕"渠道+品牌+多产业"战略推进永续发展 [2]
2025年ESG白皮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搜狐财经· 2025-05-19 14:22
ESG信息披露趋势 - 全球ESG信息披露从自愿走向强制,欧盟《公司可持续报告指令》(CSRD)和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的IFRS S1/S2推动披露标准化 [1] - 中国ESG披露率显著提升,2023年A股披露率达33%,国企披露率超57%,出海企业ESG得分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1] - 企业面临数据质量和第三方鉴证不足等挑战,技术赋能(区块链、AI)和动态沟通(短视频、实时数据平台)成为新趋势 [1] 企业ESG实践案例 安踏 - 通过"0碳使命店"实现场景化沟通,采用废旧材料装修并推出碳中和产品,2024年可持续产品占比达30.3% [2] - MSCI评级跃升三级至"A"级,形成"商业闭环+用户参与"的可持续模式 [2] 海尔智家 - 构建"董事会-ESG委员会-执行工作组"三级治理架构,将ESG指标纳入高管考核 [3] - 2024年研发投入超千亿,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体现"本土化策略+技术创新"优势 [3] 妃鱼 - 以直播电商切入二手奢侈品市场,通过区块链溯源和环保包装降低碳足迹 [4] - 2024年海外业务碳排放减少602kg,二手商品流转率提升3倍,验证"数字化+本土化"循环经济路径 [4] 学术研究成果 - ESG表现优异企业吸引外资比例高3.86%,技术密集型行业效应更显著 [5] - 环保服务型领导能促进员工绿色行为,工作场所焦虑低时效果更显著 [6] - 消费品行业在ESG危机中主动沟通可使股价跌幅减少2-3个百分点 [7] A股ESG报告进展 - 2023年A股1687家企业披露ESG报告,加权得分51.83分(满分100),较上年提升1.3% [11] - 环境维度中循环经济和绿色办公企业数分别增长26%、34%,社会维度员工关爱和职业培训披露率超90% [11] - 出海企业表现亮眼,70家样本企业得分59.15分,研发投入和女性董事比例等指标领先 [11] 未来发展趋势 - 物联网、区块链将实现ESG数据实时追踪,如中国宝武钢铁的"工序级"碳核算平台 [12] - 行业联盟(如国际航运碳足迹平台)和金融联动(绿色债券、ESG挂钩贷款)推动全产业链转型 [13] - 短视频、元宇宙等新兴媒介重塑ESG叙事,如微软可视化数据中心和大众汽车电池工厂动态披露 [14]
盛剑科技: 盛剑科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9 09:2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5,099.74万元,同比下降20.54% [5][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89.52万元,同比下降26.64% [5][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12.17万元,同比下降45,424.92% [36] - 研发投入金额9,464.96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6.53% [9] 业务板块表现 - 集成电路、半导体显示领域主营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92.75% [5] - 绿色厂务系统业务实现收入96,922.74万元 [6] - 半导体附属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业务实现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74.01% [7] - 电子材料业务实现收入2,872.85万元,同比增长104.43% [9] 产能布局与制造能力 - 广东惠州工厂和湖北孝感工厂落成投产,形成"华东、华中、华南"三大制造中心 [6] - 合肥"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制造及相关资源化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 [8] - 固定资产增加至52,167.68万元,同比增长34.10% [36] - 在建工程增加至34,700.56万元,同比增长3,726.74% [36] 研发与技术突破 - 完成L/S燃烧水洗双腔机型研发及内部测试 [7] - 完成等离子水洗双腔机型研发测试及客户端验证 [7] - 多级罗茨真空泵机组和多级爪式真空泵机组取得SEMI认证 [8] - 温控设备完成多款设备研发并取得SEMI认证 [8] 国际化战略进展 - 海外总部新加坡子公司正式开业 [11] - 成功获取多项东南亚市场订单 [11] - 参加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国际性行业展会 [10] - 在新加坡举行ESG与可持续发展交流会 [11] 股东回报与公司治理 - 2024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18,419,895.00元 [41] - 2025年2月完成股份回购1,205,900股,使用资金3,023.99万元 [12] - 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连续两年获上交所A级评价 [13] - 董事会下设委员会调整为"战略与ESG委员会" [27]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394,238.28万元,同比增长13.96% [36] - 货币资金54,816.33万元,同比下降16.19% [36] - 短期借款50,459.31万元,同比增长45.46% [36] - 长期借款26,960.06万元,同比增长461.67% [36] 未来发展规划 - 持续推进半导体附属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客户验证和市场推广 [23] - 大力推广端到端的新材料+循环再生一体化解决方案 [23] - 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聚焦东南亚半导体产业市场 [26] - 2025年拟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3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 [45]
全球橡胶皮带用芳纶纤维市场前10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5-19 08:23
芳纶纤维在橡胶带市场的应用与特性 - 芳纶纤维因其耐热、高强度、轻质及耐化学腐蚀特性,成为橡胶带制造中替代钢材或聚酯的关键增强材料[1] - 在橡胶输送带、同步带和V带中应用可显著减轻重量、提升能源效率并延长产品寿命[1] - 主要应用于对可靠性要求高的行业,如采矿、物流、汽车和建筑[1]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2024年全球橡胶皮带用芳纶纤维市场规模为2.27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3.50亿美元,2025-2031年CAGR为6.92%[1] - 增长驱动力包括散装物料处理系统自动化、安全法规趋严及轻量化节能需求[1] - 可持续发展趋势推动芳纶纤维在减重和降低运行摩擦方面的应用[1]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前五大制造商(杜邦、帝人、可隆工业、晓星、烟台斯潘德克斯)合计占据84.16%市场份额[5] - 行业集中度高,新进入者通过本地化生产和成本竞争策略切入市场,尤其来自亚洲的参与者[5] - 北美和欧洲需求稳定,亚太地区(中国、印度、东南亚)因基建加速成为增长最快区域[5] 市场驱动因素 - 重工业(采矿、石油天然气)和汽车行业对高性能橡胶带需求增长[6] - 芳纶纤维在电动汽车传动系统中应用扩大,以提升能源效率[6] - 新兴经济体工业化进程加速推动传送带需求[6] 技术挑战与供应链风险 - 芳纶纤维生产成本高,涉及复杂聚合工艺和严格环境控制[6] - 橡胶基质中均匀分散和粘合存在技术瓶颈[6] - 供应链易受原材料限制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影响[6] 未来发展趋势 - 循环经济模式推动可回收芳纶复合材料和生物基替代品研发[7] - 纤维生产商与输送带OEM合作创新下一代材料[7] - 数字平台用于客户教育、虚拟测试和全球营销以提升渗透率[7] 主要厂商与产品分类 - 核心厂商包括杜邦、帝人、泰和新材、可隆工业、晓星、东丽、Huvis[8] - 产品类型分为对位芳纶和间位芳纶[8] - 应用领域涵盖汽车、设备机械及其他工业场景[8] 区域市场重点 - 重点关注地区为北美、欧洲、中国和日本[8] - 中国和韩国正投资本土产能以减少进口依赖[5]
中交天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做新质生产力的“碳”索者
中国发展网· 2025-05-19 06:59
新发展理念应用 - 公司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工程装备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覆盖设计、采购、制造、安装、运输、运营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环节 [1][8] - 公司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探索者,通过创新驱动和科技赋能,引领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1][2]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 - 公司研发泥水平衡盾构机智能诊断与掘进控制、超大直径盾构机复合地层掘进同步拼装、刀具全状态损检等关键技术,大幅提升作业效率 [2] - 主驱动高性能变频器打破国外垄断,低转速、大功率、高精准度控制变频大幅降低能耗 [2] - AI算法智能控制系统实时调整掘进参数,空转损耗大幅降低 [2] - 全球首创超长距离掘进不换刀技术使刀具平均寿命较国际同类产品提高50%以上 [2] - 自动化泥浆处理系统实现85%渣土再生利用,施工用水重复利用率超过90% [3] - 双螺旋土压平衡盾构机配置自动化分离系统,几乎将全部掘进渣土转化为再生建筑材料 [3] 再制造与循环经济 - 公司创新技术与工艺,率先进入盾构机再制造领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符合《机电产品再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 [4] - 创新性构建"4S店"经营模式,对隧道装备进行专业化维护和系统性功能升级,推动传统改造向智能化、定制化再制造升级 [4] - 再制造可实现性能系统性升级,降低60%以上能耗及80%以上大气污染物排放,几乎不产生固体性废物 [5] 新能源与绿色能源布局 - 公司采用3万平米太阳能光伏,年节约发电量近300万度,为生产制造提供超50%的动力清洁能源 [6] - 创新"1+2"瓦斯治理模式,实现瓦斯能源化,单孔瓦斯抽采浓度提升至60%以上 [6] - 研制世界首台新型海上风电嵌岩钻机,解决大直径嵌岩钻孔掘进效率问题 [7] - 为国内能源企业提供超1000套陆上风电塔架,支撑风力发电装机总容量4200兆瓦,年提供清洁用电125亿千瓦时,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约33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约900万吨 [7] 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协同 - 公司聚焦绿色科技创新,健全碳排放管理机制,构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体系 [8] - 规范绿色供应链管理,完善材料环保、生产能耗、运营排放、废弃物处置等评估机制,推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协同 [8]
优彩资源(002998) - 002998优彩资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6
2025-05-19 02:56
公司基本信息 - 2025年5月16日15:08 - 16:30,公司通过证券日报网以网络远程方式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1] - 出席人员包括董事长戴泽新、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及总经理戴梦茜、财务总监徐平、独立董事李荣珍、保荐代表人王慧 [1][2] 财务与分红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可转换公司债券余额为599,935,000元(5,999,350张) [2] - 2024年营业收入23.55亿元,同比减少3.70%,归母净利润8377.5万元,同比减少38.87% [2] - 拟以实施分配方案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减去回购专户持有的1,371,553股为基数,暂以2025年3月31日总股本326,407,409股测算,合计拟派发现金股利130,014,342.4元(含税),股息率为7.77% [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每股经营性现金流为 - 0.35元,同比下降155.86% [8] - 2024年毛利率为9.47%,较去年同期下降12.38% [9] - 截至2024年底,应收账款为1.42亿元,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的比例高达168.96% [9] 产品与市场情况 - 主要产品为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低熔点涤纶短纤维 [2] - 近三年出口美国金额占总收入百分比:2022年约为万分之2,2023年约为万分之1,2024年约为千分之1 [4] - 2024年再生涤纶纤维设计产能为118667吨,产能利用率78.83%;低熔点纤维设计产能226667吨,产能利用率125.02%;低熔点涤纶长丝设计产能为30000吨,产能利用率40.30% [8] 公司运营与管理情况 - 公司拥有独立财务部门、核算体系、会计制度,能独立决策财务,有独立银行账户,独立纳税 [3] - 不存在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其它关联方进行违规担保的情形 [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17,481,190.20元,坏账准备计提7,653,285.12元,期末无无法收回的账款 [4] - 目前拥有超180项专利 [4] - 截至2025年5月9日,公司合并普通账户和融资融券信用账户总人数为一万八千余人 [6] 公司发展规划与目标 - 以持续技术创新为驱动力,结合市场与生产需求,降低成本,丰富产品种类,开拓新应用方向,加强产学研结合与知识产权保护 [5][6][8] - 未来三年追求“清洁低碳”,向“绿色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平衡循环再利用资源重心,完善评价体系,精准市场定位 [7] - 募投项目包括“年产8万吨功能性复合型特种纤维技改项目”和“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8万吨/年(二期)项目” [7] - 有拓展国内外市场计划,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新设国外子公司情况 [9] 问题原因与解决措施 - 2024年利润下降主要因可转债项目转固折旧成本增加、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补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新项目人工成本增加、外贸出口费用增加以及政策上多交企业所得税 [3] - 随着行情好转,库存会逐步减少以改善现金流状况 [8] - 长丝产能利用率会逐年提升,再生涤纶纤维扩能计划关注公告 [8] - 应收账款在协议账期内,余额整体稳定可控 [9] - 毛利率下降受新产能未达规模效应、市场行情变化等因素影响,与行业趋势一致 [9]
2025年中国粗甘油行业供需规模、产业链、竞争格局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研判: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粗甘油的需求增长,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9 01:14
内容概要:粗甘油一般指甘油含量小于93%的甘油。随着化石资源日趋枯竭,生物柴油作为潜在替代品 备受青睐,然而在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大量副产物粗甘油的产生。随着全球生物柴油工业的持续 发展,粗甘油产能产量进一步增加。2024年,我国粗甘油产能为108.8万吨,产量为42.25万吨;预计 2025年我国粗甘油产能约为110万吨,产量有望突破50万吨。随着下游医药、化妆品、食品、新能源等 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粗甘油的需求增长,市场规模逐步扩大。2024年我国粗甘油需求量为203.08万 吨,市场规模为47.9亿元; 预计2025年,我国粗甘油需求量将达215.16万吨,市场规模将达72.86亿元。 粗甘油行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类与下游应用紧密关联生物能源及化工产业链。未来发展 方向将聚焦于提纯技术创新、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及可持续生产模式,以满足全球对绿色化学品的需求。 上市企业:斯科瑞(870796)、隆海生物(836344) 相关企业:扬州飞扬化工有限公司、郎溪精合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盛泰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鲁力亚新材料有限公司、龙岩卓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嘉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
发行价格12.08元/股 古麒绒材今日申购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00:46
公司IPO及募资情况 - 公司本次发行新股数量5000万股,发行价格12.08元/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604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约为53477.88万元 [1] -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年产2800吨功能性羽绒绿色制造项目(一期)"、"技术与研发中心升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6716.33万元、83038.34万元和96672.56万元,复合增长率为20.37% [1] - 同期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9701.30万元、12177.90万元和16819.27万元,复合增长率为31.67% [1] 主营业务与客户 - 主营业务聚焦于高规格羽绒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鹅绒和鸭绒,应用于服装、寝具等羽绒制品领域 [1] - 客户包括海澜之家、森马服饰、巴拉巴拉、罗莱生活、际华集团、波司登、太平鸟、鸭鸭股份等知名品牌商 [1] - 与主要寝具品牌供应商建立了直接合作关系 [1]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羽绒成本占羽绒服总成本的45%左右,客户选择供应商较为审慎 [2] - 研发费用呈现增长态势,2022-2024年分别为2336.93万元、2495.76万元和3281.30万元 [2] - 拥有"羽绒羽毛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功能性羽绒羽毛材料技术"两大核心技术 [2] - 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制定,是行业内唯一参与《羽绒服装》新国标制定的企业 [2] - 拥有CNAS权威认可的检测中心,报告具备国际互认效力 [2]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被工信部评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3] - 生产过程将上游行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 [3] - 设计建造日处理万吨中水回用系统,入选"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 [3] - 被评为"安徽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 [3]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五通桥专场 经济总量三年连跨两个百亿台阶
四川日报· 2025-05-17 01:21
产业发展 - 五通桥区经济总量三年内连跨两个百亿台阶 成为四川省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区 [1] - 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持续保持在70%以上 2022至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两年突破1000亿元 [2] - 盐化工产业衍生出新中国第一号发明"侯氏碱法"和西南第一家上市公司"川盐化" 当前形成晶硅光伏、绿色化工两大千亿产业集群 [1] 新能源产业优势 - 作为"中国绿色硅谷"核心区 已集聚全球光伏前10强企业中的5家 高纯晶硅产能与品质居全球第一方阵 [1] - 区内规上化工企业超10家 "永祥法"高纯晶硅生产工艺迭代至第八代 协鑫科技流化床颗粒硅技术能耗仅为行业先进水平的六分之一 [1] 文旅融合 - 修复"侯氏碱法"核心遗址打造工业史诗博物馆 建设盐文化博物馆、美术馆等新文化空间 [2] - 全国唯一井盐文化主题龙舟会持续举办 牛华麻辣烫等非遗美食形成产业链 年收益超3亿元 [2] - 2024年"五一"期间麻辣烫美食活动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同比+40%) 非遗美食销售额增长2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