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物质文化遗产
icon
搜索文档
守护千年技艺 传承文化根脉——长森源坚定推进非遗保护与弘扬
中国食品网· 2025-05-30 03:03
公司使命与定位 - 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始终以"传承中国红参文化,打造中国红参品牌"为使命 [1] -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文化责任成为推动红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1] - 通过挖掘传统红参制作技艺,树立文化赋能品牌的行业典范 [1] 红参文化传承体系 - 2017年推动成立国内首个"中国红参文化传承基地"和"中国红参文化研究中心",系统性保护红参文化 [3] - 2025年打造"中国红参展厅",以可视化方式传递人参文化精神 [3] - 公司文化积淀成为《红参物语》著作的重要素材来源,该书系统梳理红参文化历史脉络与社会价值 [3] 非遗保护里程碑 - 2025年"长白山红参制作技艺"成功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 公司生物科技总经理金辉被认定为该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4] - 申遗成功标志公司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获得社会高度认可 [4] 文化战略理念 - 公司认为非遗传承是延续民族文化根脉与希望的关键 [6] - 根植文化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基础,非遗能为品牌注入持久生命力 [6] - 非遗传承不仅是技艺延续,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6]
端午节一起去吴山城隍阁逛庙会
杭州日报· 2025-05-30 02:47
城隍巡游活动安排 - 2025年端午节期间杭州城隍庙将举办"城隍巡游"民俗非遗活动 [1] - 活动时间为5月31日8:30开始仪仗队列阵 9:00正式巡游 11:00返回城隍阁 [1] - 巡游路线为粮道山至河坊街 沿途设置舞龙舞狮表演和互动环节 [1] - 活动包含武术表演 民俗表演 国风舞蹈等节目 [1] 景区运营信息 - 城隍阁景区5月31日开放时间为8:00-20:00 [2] - 游客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购票方可入园 [2] - 活动期间华光巷河坊街入口和粮道山景区入口交通将受影响 [2] 交通出行建议 - 自驾游客需注意现场交通引导 [2] - 公共交通可选择地铁7号线至吴山广场站或附近公交站点 [2]
英媒:滚奶酪比赛应被列为英国文化遗产吗?
环球时报· 2025-05-29 23:13
滚奶酪比赛的文化遗产地位 - 滚奶酪比赛是英国格洛斯特郡的传统活动 参与者追逐7磅重的双格洛斯特奶酪下山 获胜者赢得奶酪并可能受轻微脑震荡 [1] - 英国政府将于今年夏天公开征集国家活态文化遗产名录提名 滚奶酪比赛可能入选 与莫里斯舞 哑剧表演等并列 [1] - 编制名录是英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要求 英国去年才批准该公约 [1] 英国非遗现状与争议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约150个国家与地区的非遗项目 但英国目前无一入选 [1] - 部分传统起源故事存疑 滚奶酪最早记载仅追溯到19世纪20年代 [1] - 文化遗产会演变 如奶酪节曾包含摔跤等项目 未来可能改用纯素配方 部分习俗如五月柱舞曾遭禁止后复兴 [1] 政治与地方因素影响 - 英国政府需与苏格兰 威尔士等地达成妥协 允许各地自行编制名录 但担心选择偏差加剧联合王国内部紧张 [2] - 政府近期无计划申报联合国名录 因顾虑"赢家寥寥而输家众多"的局面 [2] 专家观点与活动现状 - 民俗专家认为分类有助于保护传统 但警告过度限制可能扼杀其生命力 [2] - 滚奶酪比赛的安全隐患在于过度拥挤 1993年曾导致15人重伤 联合国认可可能加剧该问题 [2] - 活动已具国际影响力 成千上万人全球参与 BBC无人机直播 2023年获胜者为德国人 [2]
【文化中国行】山西晋祠:跨越千年的古建博物馆
央视网· 2025-05-25 12:27
晋祠的历史文化价值 - 晋祠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唐宋祠庙式古典园林 [1] - 最初为纪念西周晋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历经千百年建设,涵盖我国古典建筑所有样式 [3] - 拥有857年历史的献殿、鱼沼飞梁(最早十字立交桥雏形)和圣母殿构成"古建三宝" [3] 晋祠的艺术珍品 - 圣母殿前檐现存最早木雕盘龙,殿内43尊宋代彩塑中33尊侍女像写实传神,反映宋代宫廷生活 [5] - 唐碑亭内"镇馆之宝"记录唐王朝初创历史 [5] - 包含西周柏树、唐代碑刻、宋代殿堂、明代牌坊等跨越多个朝代的文物 [7] 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 - 持续开展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工作 [7] - 晋祠庙会自明清延续,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 - 年均免费接待青少年超10万人次,设立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7] - 通过系列文化活动提供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 [7]
抖、抛、接、转……800余名选手天津宝坻空竹炫技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4 15:23
赛事概况 - 2025中国·天津宝坻第二届空竹邀请赛于5月24日在京津新城开幕,吸引全国22个省市的57支代表队共800余名空竹爱好者参与[1] - 赛事作为天津·宝坻体育旅游嘉年华重要活动之一,展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的独特魅力[1] 赛事内容与创新 - 比赛项目全面升级,设置女子单人、男子单人、双轮、花式及集体团队五大项目,选手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展示独创绝活[3] - 开幕式结合鼓阵、双轮空竹表演与无人机彩烟,呈现视听盛宴;比赛现场设置空竹体验区和非遗农产品文创展销区[5] 赛事成果与影响 - 赛事产生金奖36个、银奖42个,体现空竹运动的竞技性与艺术性[5] - 选手反馈赛事专业性强,宝坻文化底蕴深厚,未来参赛意愿高[5] 组织架构 - 赛事由宝坻区人民政府主办,宝坻区体育局、周良街道(京津新城)承办,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宝坻空竹协会协办[5]
听巴图爷爷讲故事(说说我家乡的非遗)
人民日报· 2025-05-23 21:56
马建友是令人敬佩的故事家。他童年时因意外事故双目失明,村里长辈们看他可怜,给他讲故事哄他高 兴。他把听到的故事全都记在心里,多达167篇。有一年下乡去平房子村,我去他家,见四五个孩子把 他围在中间,80多岁的老人仍在给孩子讲故事。 如今,我也成了爷爷辈的人,有好几个孙女外孙,虽有现成故事书,但我从没照书本念过,而是讲给他 们听。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像祖辈那样,口述相传,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作者为辽宁省朝阳市退休人员)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4日 06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小喇嘛巴图仓长得很漂亮,小母兔一眼就看中了,转身就变成一个美貌呼恨(姑娘)……"巴图爷爷坐 在炕中间,绘声绘色地讲着"大小妖精沟"的故事。淡黄色灯光下,我和小朋友或坐或卧,双手托腮,听 得如醉如痴。这场景,一晃过去50多年,如今回想,仍历历在目。 记得,那时是冬天,吃过晚饭,放下碗筷,我赶紧往巴图爷爷家跑,唯恐去晚了。巴图爷爷讲《乌龟报 恩》《折筷教子》《兔子与狐狸》……听着听着,胖小困了打瞌睡。巴图爷爷说,不早了,回家睡觉, 明天再讲。我们不走,央求巴图爷爷再讲一个。巴图爷爷拧不过,又讲一个,我们才恋恋不舍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首次设立“主宾国+主宾城市”
新华网· 2025-05-22 01:30
非遗节活动规模与参与方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首次设立"主宾国+主宾城市"机制,邀请马来西亚作为主宾国,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马来西亚槟城、泰国清迈、意大利巴里作为主宾城市 [1] - 活动将吸引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驻华使节参与 [1] - 本届非遗节共有近6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展参演,全面展示全国非遗保护成果 [2] 科技赋能非遗创新 - 设置科技赋能非遗专题板块,16家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依托桑蚕丝织技艺、西游传说等非遗项目推出30余项可参与、可互动的科技体验装置 [2] - 通过游戏、VR数字展览、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拓展非遗呈现方式、展示创新成果 [2] 非遗品牌商业化运作 - 将再次举办非遗品牌IP授权交易活动,搭建非遗品牌创新转化平台 [2] - 活动将牵手非遗传承人、创新企业、设计师、艺术家、品牌机构等,促进非遗与市场对接 [2] - 与十余家头部企业合作举办"抖音非遗嘉年华""2025携程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等活动 [2] - 深化与行业组织合作,共同举办传统医药推广周、国际非遗美食周等活动 [2] 活动主办方与时间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 [2] - 活动将于5月28日至6月3日举办 [2]
在《哪吒2》中亮相的呼麦 何以受青年歌者追捧?
中国新闻网· 2025-05-17 02:53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2》带动非遗文化关注 - 电影《哪吒2》将现代元素与非遗呼麦结合 引发观众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1] - 影片中天元鼎升起画面搭配呼麦演唱 获得观众高度评价 [1] - 呼麦于2006年入选中国国家级非遗名录 后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代表作 [1] 呼麦艺术在新疆的传承与发展 - 新疆和静县作为蒙古族歌舞之乡 完整传承呼麦四种唱法(低音/G音/哨音/混合)[2] - 当地通过东归那达慕大会、非遗讲座等活动 显著提升呼麦保护传承效果 [4] - 专业呼麦演员阿力同桑采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目前培养20余名学员(含国外学员)[3] 呼麦从传统走向现代音乐创新 - 呼麦演员其尼力格改编20多首曲目 将原生态艺术与现代创作结合 [5] - 和静县东归乌兰牧骑队3名专业呼麦演员 定期举办草原演唱会推广非遗 [5] - 《哪吒2》电影使呼麦获得流行音乐曝光 计划登上新疆自治区70周年文艺晚会 [6] 呼麦艺术的跨界影响力 - 青海教育工作者朱俊博通过线上学习呼麦 认为其具有调节身心的独特力量 [3][4] - 呼麦被描述为"连接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桥梁" 展现文化融合价值 [6] - 专业机构通过系统教学(如蒙古国高校呼麦专业)培养新一代传承人 [2]
瑞金冈面车灯(答读者问·传统村落)
人民日报· 2025-05-07 23:00
冈面车灯的历史渊源 - 冈面车灯起源于北宋名臣蔡襄家族,其后裔于南宋隆兴年间迁居瑞金上田村,为彰显先祖荣耀模仿其赴任场景创作了"车马灯" [1] - 最初由四人表演(官人骑马、夫人坐车、丫鬟打凉伞、车夫推车),后逐渐演变为保留车灯的表演形式 [1] - 表演形式为一人扮演坐车(男扮女),另一人推假车,通过边歌边舞、谐谑逗趣增添节日气氛 [1] 冈面车灯的制作工艺 - 制作原料包括竹、木、花纸,工艺流程包含制作木十字架、连接十字架、圈连竹篾等8个步骤 [1] - 车灯灯形独特、花饰精美,制作过程较为复杂 [1] - 该技艺为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0年列入) [2] 冈面车灯的文化特色 - 表演具有幽默风趣、灵活多变的特点,曲调优美欢快,长期受客家人喜爱 [2] - 该技艺为上田蔡屋独有,在以冈面乡为中心的百十里内享有盛誉 [2] - 表演形式保留了宋代官宦出行仪仗的文化元素,具有鲜明历史传承特征 [1]
特写:古村“球火”引客来
新华网· 2025-05-02 11:31
文章核心观点 5月1日广东肇庆端州区白石村的甩火球民俗表演吸引众多游客,该表演入选市级非遗名录,演员们克服困难进行表演,传承人期望其能传承下去 [1][2][5] 表演背景 - 甩火球起源于北宋,百姓为感激包拯、庆祝丰收、辟邪驱魔等兴起此民俗 [2] - 今年1月甩火球入选肇庆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5] 表演准备 - 52岁表演者李炎点燃舞台两侧火盆作为火种 [2] - 火球由干燥易燃的龙眼叶组成,重约20斤,内填充鞭炮 [3] - 55岁代表性传承人李汝展做示范并承担总指挥、托举者角色 [5] 表演过程 - 19时56分年轻演员做最后演练,20时表演正式开始 [4][5][7] - 李炎引燃火球后旋转,火苗壮大成火球,与同台演员呼应 [7] - 火球旋转似龙头,尾焰像龙身,燃尽的龙眼叶如金红色羽毛漫天飞舞 [8] - 15圈左右一个20斤的火球燃尽,演员要控制速度、力量并不惧高温 [10] 表演安排与反响 - “五一”假期甩火球表演作为端砚文化嘉年华看点,连演5晚,每晚3次,每次约15分钟,一天约甩30个火球 [13] - 英国游客托尼称赞表演,演员下场后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13] 传承期望 - 李炎感觉力不从心,望向年轻演员 [13] - 李汝展带7岁孙子感受表演,期望其传承下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