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优化

搜索文档
陕西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实有经营主体593万户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07:30
经营主体规模与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底陕西省实有经营主体总数达593万户 [1] - 企业类经营主体占比27.96%显示主体结构持续优化 [1] 数字化服务应用 - 电子营业执照覆盖173万户经营主体累计使用185万次 [3] - "个转企"新增1465户同比增长155% [3] - "秦质享"线上平台与100个线下站点服务企业11647家次 [3] 金融支持措施 - "秦增信"融资模型助力4万户个体工商户获信超17亿元 [3] - 服务型执法减免罚款3708.5万元为企业解难题2052件 [3] - 质量基础服务帮助企业节约成本4596.88万元 [3] 信用体系优化 - 建立线上线下双通道信用修复机制平均时限压缩至4个工作日内 [4] - 已完成88.47万户经营主体的行政处罚及异常名录信用修复 [4] - 通过15项具体措施简化材料与流程提升监管效能 [4]
推进诚信建设 提升服务效能
辽宁日报· 2025-09-05 01:08
信用体系建设 - 常态化开展政府履约践诺专项整治并连续5年治理严重失信行为以优化营商环境 [1][2] - 构建信用治理新格局 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案件纳入营商环境"万件清理"范围并逐案督办 [2] - 畅通违约失信投诉渠道 建立12345热线常态化通报机制对政府失信问题持续跟踪督促整改 [2] - 开展违规招商专项整治 排查清理违规招商引资政策并建章立制规范招商行为 [3] - 升级信用修复渠道 "信用中国(辽宁)"网站办理信用修复件数增长24.8% [3] 要素保障政策 - 出台40余条就业政策措施 包括稳经济促就业惠民生和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条款 [4] - 制定《关于深化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推出六方面15项举措激发经开区活力 [4][5] - 2021年出台首部知识产权保护地方性法规 目前正推进立法2.0工作强化全链条治理 [5] 惠企便民服务 - 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 上半年累计摸排129万户经营主体并授信2087亿元 [6]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5% 高于全国9.2个百分点 [6] - 放宽外籍人才工作限制 允许优秀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和高校院所人才企业兼职 [7] - 依托社保卡为外籍人员提供社会保障、就医购药、交通出行等领域"一卡通"服务 [1][7] - 建设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 备案4529家创新主体中民营企业占比超86% [7]
深化改革创新,广州不动产登记护航“12218”产业发展蓝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8:26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广州市提出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体经济为支撑、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现代服务业为依托的"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创新是营商环境改革的重要支撑力量 出台60余项举措包括支持产业发展10条、便利度改革十条等 [1] - 下一步将重点围绕"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改革 进一步筑牢产权基石持续提供政策供给 [10] 不动产登记便利度改革 - 推出不动产登记便利度改革十条举措 深化惠企利民改革并深化线上办事水平 [1] - 业务场景协同实现"一窗办" 整合业务流程后申请人只需提交一次材料即可同步完成核税缴费登记水电燃气过户等事项 今年以来登记与用电联办业务超9万宗 [2] - 便民服务设点实现"就近办" 在银行公证中介等机构建立便民服务点构建登记"服务圈" 2025年已惠及近30万企业群众 [2] 改革创新举措 - 创新实施购房即交房即交证 今年已有6.5万购房人享受该服务 [3] - 推出不动产"带押过户"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去年办理"带押过户"7000余宗 [3] - 省内率先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 今年7月发出全国第一张不动产信托预告登记证明 [3] - 推出不动产"带封过户"允许在查封状态下办理不动产转移或抵押登记 [3] 服务质效提升 - 主动上门服务实现办证"零距离" 为特殊人群提供现场收件发证服务 [4] - 累计化解近9万套房屋"办证难"问题 [4] - 专项对接服务精准提供企业指导 今年以来上门对接超70次 [4] 科技赋能与线上服务 - 提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在线委托"服务 解决自然人无法现场申办问题 [5] - 实现不动产权证"扫码查图" 自今年3月实施以来已发放"有码"证书27万本 [5] - 全省率先利用金融"总对总"服务系统上线土地抵押设立土地抵押注销等业务 助力企业实现12亿元贷款资金速到账 [6] - 与25个地市实现跨城通办 免于跨市跑动大大节省办理成本 [6] 查询服务升级 - 上线"广州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小程序集成八大功能实现查询"零跑动" [7] - 通过"以图查房"功能在电子地图上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 [7] - 与13个政府部门和57家金融机构实现登记信息共享 2024年信息共享2236万次 [7] - 2025年入学报名期间提供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18.76万人次 线上渠道查询占比高达95.4% [7] 产业发展支持政策 - 允许建设项目分期开发办证 及时满足企业融资抵押和分割转让需求为企业节省过桥资金 [8] - 支持工业厂房弹性租期产权分割 满足企业弹性用地需求 [8] - 发布全国首部《三维地籍调查规程》地方标准 灵活满足企业三维地籍调查和三维登记需求 [9] - 为南沙大型综合体项目核发全省首宗海域使用权三维不动产权证 为公共服务设施颁发全国首批实景三维不动产权证 [9] 企业服务机制 - 提供"搞得掂"窗口服务 2024年共接待超四千批次解决企业办证烦恼 [9] - 各登记机构主动对接重大产业项目产业园区 组建志愿服务队每月开展惠企政策宣讲 [9] - 提供专家在线咨询 2024年线上咨询超过5.7万人次 [9]
临沂兰山: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人民网· 2025-09-03 10:02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组建28支项目服务专班整合10多个部门骨干力量提供全周期贴身服务 [2] - 专班7天内协调完成企业地块性质调整和规划方案审批解决项目停滞问题 [2] - 建立企业需求收集-分类交办-跟踪督办-回访评价闭环机制累计收集480余条企业诉求 [4] 数字化政务服务 - 推出项目审批一网通办服务将百余项审批事项纳入线上办理体系实现材料一次提交和部门并联审批 [3] - 政务服务平台开通视频勘验在线答疑功能避免企业多次跑反复跑 [3] - 企业可通过政务服务APP实时查看办理进度并自动匹配所需材料清单 [3] 企业服务机制创新 - 将企业需求清单转化为部门责任清单明确办理时限和责任人确保事事有回应 [4] - 设立外贸综合服务驿站提供报关退税跨境结算等一站式服务助力拓展国际市场 [4] - 建立企业回访评价机制开展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当前满意度达99.2% [4]
上半年双边贸易额达119.6亿元,青岛德资项目累计430个
齐鲁晚报网· 2025-09-03 03:20
青岛对德经贸合作现状 - 德国累计在青岛投资项目430个 实际使用外资27亿美元[1][4] - 上半年青岛与德国双边贸易额达119.6亿元 同比增长23.4%[1][4] - 德国是青岛在欧洲最大贸易国和主要外资来源地[4] 企业参与情况 - 克诺尔 敦豪 西门子 蒂森克虏伯等30余家德资企业代表参会[4] - 海尔 海信 山东港口青岛港 青啤等30余家市重点企业参与会议[4] - 德国企业充分肯定青岛国际化营商环境与政府服务[3] 政府支持措施 - 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 推动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和利润再投资[3] - 去年收集29条企业问题 青岛市层面问题已全部解决[3] - 建立诉求清单会同有关部门逐一落实[3] 未来合作方向 - 常态化开展对接交流 组织政府与企业 企业与企业间多维度合作[4] -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对接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4] - 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4]
肇庆高要区新增200个营商环境监测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9-02 12:09
营商环境监测点设立 - 高要区在首批100多家重点企业营商环境监测点基础上新增200家重点企业监测点 实现总计300余家企业覆盖规模 [1] - 监测点机制采用"企业吹哨 监测点传哨 部门结哨"三级响应模式 构建横纵联动的精准服务企业体系 [1] - 通过联合区政数局等部门设立100家监测点延伸监督触角 实现营商环境从跟跑 并跑到领先示范的转变 [2] 政府监督与整改措施 - 肇庆市委巡察组2023年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察 提出针对性整改意见并推动全区17个镇街及职能部门履行主体责任 [2] - 区纪委监委出台"十条工作措施" 规定常规巡察必巡营商环境 监督检查必检营商环境 确保问题整改无死角 [2] - 通过纪委监委 区委组织部 巡察机构三方形成整改监督合力 推动巡察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2] 政务服务品牌建设 - 高要区持续擦亮"高要事·高兴办"政务服务品牌 强化安商行动实施 [1] - 政府要求各级部门以更高标准对标先进 通过精准监测 高效响应 闭环整改三环节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2] -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打造稳定公平透明的一流营商环境 [1][2]
动荡与机会:双面印尼
36氪· 2025-09-02 08:24
当前社会局势 - 印尼因警车压死摩的司机引发大规模抗议 出现街头纵火打砸等恶性事件 财政部遭洗劫 总统取消外访并实施街头管制 TikTok直播功能被关闭[3] - 雅加达PIK商业核心区线下门店保持正常营业 但人流量减少 超市出现抢购水和干粮现象[4] - 雅加达至深圳经济舱机票价格从平时1500-2000元人民币飙升至7000多元 票源紧张[6] 经济与投资环境 - 印尼人均GDP仅4925美元 全球排名第126位 贫富差距显著[4] - 政府近年推行营商环境优化措施:放宽外资投资比例限制 简化流程 推出"黄金签证"税收优惠和主权基金政策 优先扶持新能源电池及数字医疗产业[11] - 工业品制造业和转口贸易未受明显影响 但直播带货业务暂停 餐饮等大众消费企业受冲击[6] 中国企业投资现状 - 青山控股在印尼投资规模超145亿美元 主导全球31%镍供应链 年产300万吨不锈钢占全球10%市场份额[9] - 腾讯云将于2025年2月在印尼设立第三个数据中心 华为与当地运营商合作部署超10万个基站[9] - 货拉拉海外品牌Lalamove为当地提供配送服务 解决中小微企业物流效率问题 平台司机可灵活安排工作增加收入[10] 产业特征与政策限制 - 政府规定400平米以下便利店禁止外资进入 印多超市和阿尔法两大品牌各拥有2万多家门店[19] - 化肥产业由本土企业主导 2023年进口额达20.3亿美元 成为全球最大化肥进口国 进口需官方许可和贸易部配额 该限制将持续至2025年6月30日[19] - 纺织品原料属于配额管控范围 本地生产毛绒玩具价格高且品质差 近期相关进口配额已放开[20] 资源与基础设施 - 镍矿储量全球第一 棕榈油产量世界第一 石油储量丰富 水稻一年四熟但粮食不能自给 每年超10%大米需进口[15] - 医疗资源匮乏 仅三分之一人口享受医保 2023年前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治病的有钱人达200万人次 花费超100亿美元[16]
陕西:子洲县优化营商环境筑沃土 政企双向奔赴共成长
中国发展网· 2025-08-28 10:09
核心观点 - 榆林市子洲县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实现政府与企业双向奔赴 推动当地产业快速发展 [1][7] 黄芪产业发展 - 陕煤集团子公司建立年产5000吨高品质黄芪饮片生产线和年产500吨黄芪提取物生产线 [2] - 公司获得国务院扶贫办2020年企业精准扶贫专项案例50佳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2021年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等多项荣誉 [2] - 公司成为陕西省重点产业链项目 秦创原子洲县中药材两链融合试验示范区 并通过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2] 审批效率提升 - 子洲县建立压覆审批协调机制 土地报批组件完成后30个工作日内协调达成一致 [3] - 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技术审查等特别程序实行清单化动态管理 2025年3月底前公布法定依据和办结时限 [3] - 采用视频踏勘 线上评审等方式减少企业等待时间 [3] 政务服务优化 - 子洲县推行受审分离模式 由县级政务服务中心统一负责一窗综合受理 [4] - 公布告知承诺+容缺办理 一业一证 证照联办等事项清单 [4] - 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 按季度通报政务服务不良行为典型案例 [4] 羊绒产业支持措施 - 榆林市工信局将环评 稳评等9项审批打包成"一单清" 审批时间从78天压缩至18天 [5] - 自然资源局允许企业签完投资协议后立即进场勘探 节省四个月工期 [5] - 市科技局引入生物酶脱绒技术 使原料损耗率从12%降至5% 年节省800万元 [6] 国际贸易与税收支持 - 榆林海关创新保税研发模式 对蒙古国进口的200吨原绒实行技术升级后再清关 降低关税成本30% [6] - 商务局通过榆贸通平台优化中欧班列物流时效40% [6] - 税务局三年主动推送1500万元税费减免 [6] 企业发展成果 - 红太羊绒GOTS认证产品溢价50% 海外销售额突破2亿元 [7] - 企业成功进入LVMH供应链体系 [6]
陕西宜川:以营商“软实力”赋能发展“硬支撑 ”
中国发展网· 2025-08-28 10:01
营商环境优化举措 - 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组建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将工作纳入乡镇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 [1] - 每季度召开企业测评大会 由217家企业对28个部门单位及264名服务企业人员进行背靠背测评 满意率从70.2%提升至98.4% 提拔重用56名优秀干部 [2] - 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1700余项事项 行政许可和政务服务集中办理率分别达98.7%和92% 较前期提升16.7和16个百分点 [3] 企业服务机制创新 - 创新建立"八办" 三卡一牌 证照临期提醒服务机制 组建批前会商 "4+N"金牌服务 "一站式"审批三支专业团队 [3] - 为"五上"企业配备综合 金融 税务 警务 法律 人社"六位一体"服务专员 重点项目配备全程帮办代办专员 [3] - 打造全市首家税银智慧服务厅 "银税合作"机制获全省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三等奖 [3] 市场主体发展成效 - 2023年新增市场主体3136户 其中新注册企业495户 外来企业注册落地155户 [3] - 落实30名县级领导干部包抓159家重点企业 协助解决融资贷款 减税降费等110余件问题 [4] - 顶格执行减税降费退税政策 清欠中小企业账款 获"全省先进单位"称号 [4] 企业支持体系构建 - 县财政全额出资组织160名民营企业家赴浙江大学开展专题培训 提升创业能力和实践水平 [4] - 通过集团化办学 医共体 融救助机制解决企业职工子女上学 就医 住房问题 [4] - 依法查处营商环境领域问题29件37人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4] 品牌宣传与推广 - 政府网站开通营商环境专栏 组织专家团队深入企业巡诊交流 提升政策知晓率 [5] - 召开3次经验交流会 编制58期《营商专报》 百余篇经验做法被主流媒体和市级以上部门刊发 [5] - 形成"宜川宜商·宜川宜业"营商品牌 建立投资宜川即投资未来的市场声誉 [5]
上半年广东办理4.2万件行政复议案件 超八成行政争议在复议环节化解
广州日报· 2025-08-27 08:20
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成效 - 2021年复议体制改革至今全省累计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3万件 其中2023年上半年办理4.2万件 [1] - 超过80%行政争议在复议环节实现有效化解 案件范围涵盖店铺罚款与企业政策纠纷等类型 [1] - 通过发出约4000份复议意见书及建议书 直接纠错案件达1.2万件 推动养老医保等领域制度完善 [1] 数字化政务服务措施 - 建立省市县三级行政复议便民服务中心 全面推行网上申请渠道 [1] - 通过"粤执法"平台实现执法人员亮码入企 需出示二维码亮明身份与执法流程 [2] - 执法过程全记录上传平台 实现执法行为全程留痕可追溯 有效遏制乱检查现象 [2] 企业营商环境优化 - "亮码入企"举措要求执法人员出示电子执法证二维码 后台自动记录检查对象/时间/地点 [2] - 系统对短时高频检查实现秒级预警 企业可通过扫码了解检查情况并反馈意见 [2] - 该措施显著提升企业经营安全感 促进政企关系和谐融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