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夜间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央地协同发力稳就业 增量举措加速出台落实
上海证券报· 2025-09-01 19:06
稳就业政策体系完善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聚焦支持企业发展 政策助力稳岗扩岗 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加大就业支持保障力度 聚焦劳动者能力提升增强职业技能培训 聚焦人力资源供需对接提升就业公共服务水平 [3] - 国务院办公厅7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从7个方面提出19项政策举措 明确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 阶段性缓缴社保费 强化技能培训等政策 [4] - 下一步将挖掘培育就业增量 培育壮大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 银发经济 夜间经济等就业增长点 支持稳定就业存量 落实就业补贴 税费优惠 担保贷款等政策 [5] 政策实施效果显著 - 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 [4] - 失业保险降费率为企业减少用工成本超过900亿元 向参保企业发放稳岗资金62亿元 支持培训等促就业支出113亿元 [4] - 贵州省明确2025年底前释放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及以工代赈岗位超40万个 吉林计划在重点产业 新质生产力等领域开发岗位18万个以上 [6] 就业形势展望 - 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和政策效能释放 未来就业形势有望进一步好转 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 文旅消费带动相关行业用工需求 装备制造业发展状况良好吸纳高技术人才 [6]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 设备更新投资和稳外贸措施出台将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 [6] - 需注重投资于人 加大对教育培训支持力度 开展职业技能教育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 对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7]
上海夜经济升级 打造“24小时活力城市”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09:37
夜间经济活动规模与参与度 - 静安寺广场"丰盛季节"活动汇聚近50家餐饮、娱乐、文化品牌,形成主题集市[1] - 豫园商城商圈年客流量超5500万人次,其中19-35岁年轻客群占比达60%,外国游客占比升至15%[3] - 上海夜间活跃出行人次达403万次,夜间灯光覆盖全市75%面积,夜场电影上映26.49万场[4] 政策支持与创新举措 - 上海升级10项夜间经济支持举措,包括优化外摆经济、支持主题市集、提升夜间景观照明,新增夜间街区演艺活动[1] - 鼓励打造虚拟导购、智能购物、AR互动等数字生活应用场景,创新发展线上线下联动消费业态[3] 业态融合与体验升级 - 豫园商城与国际电音品牌合作举办新国风电音节,融合江南园林与电子脉冲元素[3] - FOUND158广场通过"微醺乐园"活动融合音乐、美食、美酒与潮流文化,并采用社交平台直播提升线上互动[3] - 活动方将诗歌、音乐等文化形式融入夜间消费场景,强化公共文化生活舞台定位[1] 基础设施与城市配套 - 上海夜间公交活跃范围达1975平方公里,为夜间经济提供交通支撑[4] - 夜间经济综合指数位列全国第一,系统性升级阶段通过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4]
晚上九点,记者暴走3万步,只为了
金融时报· 2025-09-01 08:41
夜间经济发展模式 - 扬州通过古今融合方式盘活文化资源 将夜间经济从单纯延长营业时间升级为拉动消费的重要载体[1][2] - 场景创新激发新需求 大运扬州游船演艺通过文化科技融合实现历史与声光投影结合 8月以来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65%[2] - 古运河夜游项目1至8月营收达3000万元 暑期重点文旅场所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0.25% 环比增长27.9%[2][5] 消费场景创新 - 皮市街通过古意与创意交融催生可观夜间客流 工作日达1-2万人次 节假日超5万人次[3] - 个园打造园林夜游新范式 4月推出后累计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 融合非遗技艺与沉浸式互动[3] - 体育赛事带动消费联动 苏超前六轮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 同比增长42.7% 扬州主场当日过夜游客增长12.5%[7] 业态融合拓展 - 突破传统餐饮零售思维 实现与体育音乐购物等领域深度联动 满足多元夜间消费需求[6] - 明月湖商圈打造国家级夜间消费集聚区 引进盒马鲜生等首店项目 形成老城与新区互补格局[8][9] - 音乐节两日吸引6万名乐迷 省外观众占比58.5% 综合经济效益超1亿元[8] 基础设施升级 - 改造长春路等景区道路 建立步行观光道解决人车混行问题 显著改善东关街等区域拥堵[11][13] - 创新"白加黑"店铺共享模式 由店铺提供晚间经营场地 摊贩支付租金实现三方共赢[13] - 推进古运河水上游览航线 串联文化遗产与景点 构建食住行游购娱全业态布局[13] 金融服务支持 - 政银企合作达成600亿元消费领域专项授信 7月以来投放约200亿元 其中超40亿元用于文旅项目改造[18] - 金融机构为瘦西湖集团提供超30亿元融资 为个园等办理16亿元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18] - "金民链"大数据平台接入12部门200余项数据 开发线上信用贷款产品 暑期新增授信2275户金额3.51亿元[19] 支付便利化建设 - 设计六类支付便利化旅游路线 打造非遗馆等支付宣传点 布放100余台智能终端缩短60%排队时间[14][15] - 推进"扬城惠消费"满减活动 银行机构投入3000万元带动消费超7亿元[15] - 通过POS机扫码等多类型支付终端 服务门票餐饮文创等全消费场景[15]
百联股份上半年利润总额超6亿元,打造消费新场景,消融传统零售边界
中金在线· 2025-09-01 02:1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32.57亿元 利润总额6.62亿元 同比增长20.92% 归母净利润3.13亿元 同比增长14.06% [1] - 奥特莱斯业态营业收入达7.94亿元 同比增长3.87% 毛利率高达78.61% [1] 业态运营策略 - 全国9座奥特莱斯同步焕新52家品牌门店 集结400余家国际国内大牌 [1] - 青浦奥莱联合Tod's、Golden Goose、Dunhill、Valentino等国际名品推出会员专享活动和独家商品 [1] - 推行多层次优惠体系 包括线下通用95折券 品类专享满额抵扣券 会员社交裂变礼包及银联联名权益 [1] - 增设江浙沪皖包邮服务和高德打车券包等增值服务 [1] 消费场景创新 - 第一百货商业中心与国际钢琴大师郎朗合作打造"城市音乐会客厅·郎朗日" 并转播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实况 [2] - 旗下精品买手店the bálancing参与上海夜生活节 通过超现实香氛礼盒展位构建时尚体验空间 [2] - 公司通过首发经济、夜间经济、艺术赋能及策展经济持续打造消费新场景 [2] 战略定位 - 作为2025"五五购物节"重要参与者 奥莱业态充分发挥首店经济效应 [1] - 致力于精准撬动海内外消费者多元细分需求 激发市场消费活力 [2]
川渝联动 消费共振 白沙美食消费周带动消费超200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31 13:02
活动概况 - 活动于8月25日至30日在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举办 主题为“不夜重庆 千年古镇 百味白沙” 聚焦夜间经济和美食消费 [1] - 活动汇聚川渝多地50余家参展企业及100余户商户 六天累计吸引客流逾20万人次 [1][6] 销售与消费表现 - 活动实现线下销售额300万元 线上销售额达500万元 累计带动全域消费超2000万元 [3][12] - 消费券发放38万元 有效激活购买力 外来游客消费占比提升 带动消费结构多元化 [12] 参与度与影响力 - 线上直播累计观看量突破千万人次 川渝地区20余位主播达人参与推广 [3] - 全网总曝光量超4000万人次 其中自媒体平台话题曝光量达1500万人次 [14][15][18] - 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刊发报道50余篇 包括人民网 中新网 重庆日报等 [18] 活动内容与特色 - 设置传统游戏区如蹴鞠 射箭 投壶 以及趣味活动如“吃瓜大赛”“拳王争霸赛” [6][7] - 七夕汉服巡游与古镇文化结合 吸引大量游客驻足拍照 [6] - 通过“夜味 夜养 夜赏 夜玩 夜购”五大板块深度融合 打造综合性夜间经济盛会 [42] 区域经济带动效应 - 活动有效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消费潜力 推动夜间经济提质扩容 [3][42] - 镇内酒店周末入住率显著提升 周边商超 餐馆营业额普遍增长 [11] - 活动强化区域协同与品牌建设 为川渝共建“中国夜经济第一极”注入新动力 [42]
“古城夜趣”再添消费温度
金融时报· 2025-08-29 02:40
夜间经济发展模式 - 夜间经济成为盘活文化资源和拉动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 通过古籍文创、打铁花表演、古巷咖啡等创新形式吸引游客[1] - 场景创新激发新需求 如"大运扬州"游船演艺项目融合声光投影与演员表演 为夜间经济打开新空间[2] - 业态从单一餐饮零售拓展至体育、音乐、购物等多领域跨界融合 满足不同群体消费需求[5] 消费数据表现 - "大运扬州"游船演艺8月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65% 1-8月古运河夜游项目营收达3000万元[2] - 皮市街节假日夜间客流量超5万人次 工作日达1-2万人次[3] - 个园夜游项目自4月18日推出后累计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4] - 暑期扬州夜间重点文旅场所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0.25% 环比增长27.9%[4] - "苏超"赛事前六轮带动江苏服务营收379.6亿元 同比增长42.7%[6] - 扬州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4.4亿元 增幅6.4% 文体娱乐税收增长103.6%[6] - 枣林湾音乐节吸引超6万名乐迷 省外观众占比58.5% 综合经济效益超1亿元[7] 金融支持措施 - 政银企合作达成600亿元新增消费领域专项授信 7月以来已投放约200亿元[16] - 40亿元用于京华城商圈、瘦西湖南门等重大文旅项目提质改造[16] - 建设银行为瘦西湖集团提供超30亿元综合融资[16] - 工商银行为个园、何园办理16亿元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16] - "金民链"大数据平台接入12个部门200余项数据 实现新增授信2275户金额3.51亿元[17] - 银行机构促消费活动累计投入3000万元 带动消费超7亿元[13] 基础设施与服务升级 - 道路改造提升通行效率 如长春路新建步行观光道解决人车混行问题[10] - 实施"白加黑"店铺共享模式 由店铺提供晚间经营场地[11] - 设置智能支付终端100余台 游客排队时间缩短60%以上[13] - 设计六类支付便利化旅游路线 打造多个支付便利化宣传点[12] - 探索古运河水上游览航线 构建"食住行游购娱"全业态布局[11] 创新业态发展 - 个园推出"剧本杀+实景"新业态 游客可化身"剧中人"探寻盐商故事[7] - 明月湖商圈推出夜跑、夜市、夜演等系列融合活动[7] - 招引盒马鲜生、茶颜悦色等全市首店项目入驻[8] - 通过非遗技艺、国潮元素与沉浸式互动体验打造园林夜游新范式[4]
奔赴消费新“夜”态
金融时报· 2025-08-29 02:37
夜间旅游消费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32.85亿同比增长20.6% 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2] - 2024年国内夜间旅游总花费约1.91万亿元 夜间旅游需求持续上涨 [2] - 7月以来夜游相关搜索量和评论量环比增长100% 景区夜游关键词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近230% [2] 夜间经济业态特征 - 夜间旅游以文旅体验为核心 串联老街区、古运河、非遗技艺与现代消费场景 [2][3] - 夜市小吃摊位、运河游船、文创咖啡等业态吸引年轻消费者聚集 [1] - 夜间经济涵盖夜演、夜购、夜宴等系列产品 推动消费需求在夜间时段集中释放 [2][3] 政策支持与区域发展 - 云南、四川等多地政府部门推出支持夜间旅游的政策措施 [3] - 各地积极建设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完善夜间配套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延伸 [3] - 夜间经济发展贯彻文化自信理念 通过要素开发和产业培育增强社会共识 [2]
央视用半小时长篇呼吁全网来佛山感受消费魅力
搜狐财经· 2025-08-28 07:48
夜间经济战略与政策支持 - 佛山推出"四山两江"文化旅游战略 利用山水资源重塑夜间消费脉络[3] - 央视专题节目与佛山传媒联合策划 通过国家级媒体平台向全国推广夜间经济模式[6] 消费场景与业态创新 - 夜间消费聚集区包括岭南天地、华侨城欢乐海岸PLUS及创意产业园 涵盖购物娱乐文化休闲多元功能[5][10] - 融合传统民俗与现代元素 保留岭南文化基调同时引入灯光秀和时尚市集[13] - 美食IP深度嵌入商业与文旅空间 以顺德"世界美食之都"为基础推广鱼生、毋米粥等特色餐饮[11] 客流量与销售表现 - 佛山功夫夜市年销售额达20多亿元 周末及节假日客流量达15万至20万人次[14] - 平日周四时段客流量维持在6万至8万人次[14] 经济贡献与趋势分析 - 以2025年上半年数据为基础 夜间经济对城市商业增量贡献显著[8] - 通过新场景打造、新业态引入及新模式创建有效激发城市消费活力[10]
从线上“种草”到线下体验 云南多维度打造夜间经济新名片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14:11
从线上"种草"到线下体验 云南多维度打造夜间经济新名片 中新网大理8月27日电(时文枝)27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点亮云南新'夜'态"网络主题传播活动在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阿尼么村启动。活动通过组织各级网络媒体开展主题直播与深度采访,邀请网络 名人线下体验创作和线上互动等形式,多维度展现立体、生动的"云南之夜",打造云南夜间经济新名 片。 8月27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点亮云南新'夜'态"网络主题传播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时文枝 摄 地处中国西南的云南是中国旅游大省,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多元民族文化,吸引国内外游客。近年 来,该省积极推动夜间文旅经济发展,谋划打造"云南之夜"品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省14个国 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接待游客1.07亿人次,同比增长10.2%,实现营收181.02亿元,同比增长 8.3%。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万可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共云 ...
功能升级,多方共赢,闲置停车场变身标准化疏导点,催生今夏“最火夜市”
扬子晚报网· 2025-08-27 10:12
记者现场看到,夜市规划的四大主题区各具特色:舞台区通过专业乐队演出与市民自发献唱形成精彩联 动;美食区邀请特色酒店、小吃商家等美食摊位入驻;亲子区设有8个趣味互动项目;斜杠青年区集中 展示本土手工艺品和青年自制美食,特别设置的助农摊位也成为亮点。 据悉,后续,该镇将结合中秋、国庆等节点推出主题夜市活动。仪征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新城镇党 委书记郭猛表示,要让夜市成为展示新城镇文明的窗口,更要将其打造为乡村振兴中"文化润心"的实践 样板。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8月27日从扬州仪征获悉,该市新城镇"2025年星光夜市暨亲子游乐嘉年华活 动"落幕。这场为期10天的夜市嘉年华,巧妙利用疏导点停车场的空间,将音乐演出、网红美食、亲子 互动与文明宣传进行融合,10天内吸引超万人次参与,停车场变身文化地标,被市民游客热议点赞。 "我们既要打造夜间经济新地标,更要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传播文明理念。"新城镇团委书记强芳芳对记 者说,今年以来,新城镇充分利用"学雷锋纪念日"、五四青年节等重要节点,以及周末、暑期等闲暇时 光,精心打造"文明市集""青春之夜"等主题活动,吸引居民学文明知识、逛特色集市、品传统美食、展 文明风采。 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