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现代化
icon
搜索文档
1-7月哈农业总产值达2.4万亿坚戈
商务部网站· 2025-09-11 15:46
行业整体表现 - 农业总产值达2.4万亿坚戈(约44.5亿美元)同比增长3.7% [1] - 农业固定资本投资达4427亿坚戈(约8.2亿美元)同比增长26.5% [1] - 粮食生产固定资本投资达1042亿坚戈(约1.9亿美元)同比增长48% [1] 细分领域产量增长 - 农产品加工业食品产量增长9.2% [1] - 饮料产量增长6.8% [1] - 植物油产量增长24% 黄油产量增长10.4% 香肠产量增长9% 面粉产量增长6.6% [1] 投资与现代化进程 - 资金主要用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推广应用现代技术 [1] - 畜牧业和种植业产量提高 [1]
豫见地标风物丨一条链串起红薯“七十二变”
河南日报· 2025-09-10 23:38
行业规模与地位 - 河南红薯常年种植面积约400万亩 居全国第3位 [5] - 许昌薯业种植面积逾40万亩 产业集群规模近50亿元 [5] - 拥有200多家日产淀粉和粉条1吨以上的企业 [5] 产业链发展模式 - 构建育繁种加销一体化的薯业全产业链 [10] - 培育10余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0] - 辐射带动200多家中小型加工企业 [10] 产品创新与研发 - 开发冷冻烤蜜薯 芝士焗红薯 甘梅薯条等20多个品种 [11] - 成功攻克红薯鲜粉条保鲜技术 推出14个无明矾鲜粉品种 [14] - 创新研发59秒即食鲜粉 7个月销量突破3000吨 [14] 技术突破与科技投入 - 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培育10多个专用型红薯品种 [12] - 投入上百万元研发经费 历经4年近千次实验 [14] - 实现红薯与桑叶 山药等中药材结合开发新品 [15]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产品进入北京上海市场 年销售额近3亿元 [10] - 通过国际食品标准认证 打入欧洲和中亚市场 [16] - 襄城红薯获国家地理标志 禹州粉条入选全国名特优农产品名录 [10] 产能与就业带动 - 标准化生产基地年产红薯淀粉3万吨 粉条粉丝1.5万吨 [10] - 带动500多位农民家门口就业 [10] - 全市逾11万户农户受益 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17] 产业融合与文旅拓展 - 建成国内首家粉条产业观光工场 年吸引5万名游客 [18] - 打造3000亩红薯公园 种植40余种有机红薯 [18] - 建立粉条文化博物馆和非遗传习所 [18]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将乡村富民产业链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体系 [18] - 打造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19] - 构建标准引领加品质认证加品牌赋能三维质量提升体系 [19]
揭阳揭西:解锁现代农业发展“密码”
南方农村报· 2025-09-10 13:05
文章核心观点 - 揭西县通过土地流转、科技赋能和电商拓展等系统性措施 成功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2024年农业总产值突破53亿元 土地流转率达54.87% 培育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形成山区县城乡融合发展特色路径 [4][5][110][112] 土地流转与灭荒复耕 - 创新出台土地流转实施意见 推行"农户委托、村集体统一储备、政府搭台和奖励扶持"模式 累计流转农村承包地16.56万亩 流转率54.87% [12][13][32] - 每年安排3000万元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对参与灭荒复耕的经营主体给予倾斜支持 2024年新增流转土地4362.76亩 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918亩 任务完成率100% [14][33] -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完成3个水稻集中育秧设施和1个稻谷烘干中心建设 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36][37] 科技赋能与生产效率 - 植保无人机成为病虫害统防统治主力 2024年完成飞防面积6.15万亩 大幅减少农药用量并提升防治效率 [51][52] - 科技全链条应用使优质稻亩产达1500多斤 较去年提升约200斤 [48][49] - 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44.80万亩 产量17.6万吨 蔬菜产量43.79万吨 水果产量24.18万吨 较三年前粮食产量显著增长 [38][39] 电商拓展与市场开发 - 搭建揭西农业综合服务电商平台 2024年助力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3亿元 [69][71] - 大统农业通过直播电商推动油柑种植面积从几十亩扩展至300亩 年产量达100万斤 带动周边村民种植积极性 [74][75] - 开发油柑茶饮等深加工产品 结合线上直播实现产品快速销售和市场拓展 [64][65][73] 产业链建设与品牌培育 - 打造4条市级和4条县级农业产业链 创建2个省级、6个市级和22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形成梯次发展格局 [80][81] - 培育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5家、示范家庭农场19家 2024年新增省级标杆合作社7家和家庭农场4家 [91][92] - 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个、"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1个 拥有有机认证产品20个和绿色认证产品13个 [93][94] 三产融合与价值提升 - 发展集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延伸农产品价值链条 [97][98][100] -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 形成跨村蔬菜产业链 带动村集体增收和村民就业 [106][107] - 通过品牌化和精细化运营 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实现经济效益和乡村多元价值激活 [89][90][105]
中企承建木薯粉加工厂助力刚果(布)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升级
新华财经· 2025-09-10 12:24
公司业务与运营 - 公司为刚果(布)生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由中国威海国际公司于2021年成立 专注于木薯加工[1] - 加工厂位于西部卢迪马镇郊外 占地5万多平方米 设计年产能达1.8万吨[1] - 采用先进木薯全粉及营养粉生产线 实现连续化大规模生产 显著改善食用口感[1] - 生产流程包括去皮、锉磨、发酵等工艺 产生的木薯渣和污水经二次处理后循环利用[2] - 工厂自有种植土地7600余公顷 结合中国种植方式与当地经验 保证稳定原料供应并示范技术提升[2] 行业背景与市场 - 木薯是刚果(布)最重要的主食作物之一 耐旱高产 被当地称为"饱腹作物"[1] - 当地木薯粉多数由小型作坊用传统工艺加工 生产规模小且卫生条件差[1] - 公司产品出现在中非经贸博览会刚果(布)国家展台 成为"明星产品"并吸引合作意向[2] -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多次来访 希望采购木薯粉以推动非洲营养改善计划[3] 政策支持与社会影响 - 项目符合刚果(布)政府经济多元化和农产品深加工政策支持[1] - 工厂收购周边农场木薯 增加当地销路并带动经济发展[2] - 刚果(布)总统视察后认可生产模式能为经济注入活力 支持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战略[3] - 工厂改善生产条件 使当地能食用更卫生的主食并增加种植户收入[2]
促成签约超1.3亿元!澄海狮头鹅品牌四川(成都)专场推介会人气火爆
南方农村报· 2025-09-07 01:32
活动概况 - 澄海狮头鹅品牌四川(成都)专场推介会于9月6日在成都农博会成功举办 [2][5] - 活动吸引超百家川渝地区餐饮龙头企业及多个省市级食品餐饮行业协会参与 [2][3] - 现场日均客流量达1万人次 [4] 合作签约成果 - 现场达成超1.3亿元合作协议 [4] - 汕头市澄海区狮头鹅产业发展协会与四川省烹饪协会、四川省火锅协会等四家机构达成战略合作 [25] - 五家澄海企业与川渝地区企业签署产销合作协议,包括广东潮禧饮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四川亿禾庄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 [26][27][28][29][30] 产业优势与战略布局 - 澄海区已形成种鹅繁育至鹅粪处理的全产业链精细发展格局 [7][8] - 产业涵盖种蛋电孵、鹅苗销售、肉鹅饲养、卤制加工及电商销售等环节 [8] - 通过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百亿产业集群目标实现 [7][50] 市场拓展与品牌影响 - 活动加速品牌西进川渝市场并辐射西南地区 [50] - 成都采购商旗下数十家四川门店均已销售澄海卤鹅产品 [38] - 现场客商咨询量激增,企业微信两日内新增超200人 [43][44] 行业认可与消费反馈 - 四川省烹饪协会认可狮头鹅产业链跨区域对接潜力 [13][18] - 成都消费者现场体验后主动咨询线上下单方式 [42] - 团餐采购商在深入了解产品后立即将狮头鹅纳入采购清单 [40]
让农业尽显科技范儿
经济日报· 2025-09-07 01:17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从2005年开始蛋鸡养殖 最初规模为500羽肉鸡 500羽蛋鸡和500羽本地鸡[2] - 2008年遭遇重大挫折 养鸡架倒塌导致半数蛋鸡死亡 损失价值六七十万元[2] - 经历禽流感风波后市场回暖 产品供不应求 远销湖南 广东和河南等地[3] - 从6人小作坊发展为137名员工 560余亩现代化产业园区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 - 目前存栏量达50万羽 年产鲜蛋1万余吨 年产值超亿元[7]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引进国外先进养鸡设备并成功进行本土化改造 耗时4个月解决设备"水土不服"问题[4][5] - 2018年与江西农业大学共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实验站" 研发中药养殖专利技术[6] - 2021年引入智能化养殖系统 实现恒温恒湿环境控制和实时数据监测[6] - 人工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单个工人管理鸡群数量从5000只增至12.5万只 人工成本降低80%[6] - 投资兴建有机肥厂 年处理5万余吨有机肥和沼液肥 形成"养殖—粪污处理—种植"闭环[5] - 有机肥厂每年减少化肥使用量约1500吨 滋养超过7万亩土地[5] 业务模式与产业拓展 - 创新帮扶机制 提供统一鸡苗采购 饲料配送 技术服务 鸡蛋销售和资金协调的全链条支持[7] - 建立12家合作社 带动530多户农户年均增收近2万元[7] - 发展林下种养模式 在山水村拓荒200多亩山地 实现"不管盈亏都分红"的承诺[7] - 规划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 打造集智慧养殖 有机种植 科普教育和农创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9] - 拓展乡村旅游业务 在油茶林 桃林和竹林分区打造生态农场 带动青年返乡发展民宿产业[9] 产品质量与市场认可 - 鸡蛋品质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产品包括鲜鸡蛋和皮蛋等深加工产品[3] - 中药养殖专利技术既减少抗生素用量又提升鸡蛋品质[6] - 长沙4家批发市场持续下单 产品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3]
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跑出“加速度”
新华社· 2025-09-03 00:24
农业科技创新 -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99%以上 [1] - 无人机喷施酵素技术使水稻亩产增加200斤 [1] - 大垄密植技术使大豆每公顷保苗量从26万株提升至32万株 单产从6000斤增至7000斤 [2] 粮食产能提升 - 2024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突破1600亿斤创历史新高 [1] - 通过良田 良种 良法 良机 良制"五良"融合提升粮食产量和质量 [1] 农产品加工升级 - 鲜食玉米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达100万穗 [2] - 鳙鱼精细化分割加工实现上半年加工量35吨 预计年总产值达3000万元 [3] - 推动农产品初加工与精深加工有效衔接 促进多元化开发和多环节增值 [2][3] 产业融合发展 - 冷水渔业振兴行动优化养殖结构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3] - 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超1亿亩 通过"黑土优品"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3] - 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 大企业 大产业 统筹推进"四个农业"发展 [3]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丨扛起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跑出“加速度”
新华网· 2025-09-02 11:17
农业科技应用 -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99%以上 [1] - 五常市采用无人机喷施酵素营养餐技术 使水稻亩产增加200斤 [1] - 桦川县推行大垄密植技术 大豆每公顷保苗量从26万株提升至32万株 单产从6000斤增至7000斤 [2] 粮食产量与产能 - 2024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突破1600亿斤 创历史新高 [1] - 通过良田 良种 良法 良机 良制"五良"融合提升粮食产能 [1] - 开展农产品多元化开发 实施冷水渔业振兴行动 上半年加工鳙鱼35吨 [2][3] 农产品加工与品牌建设 - 双鸭山市鲜食玉米加工企业配备定制化生产线 日加工能力达100万穗 [2] - 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超过1亿亩 打造省级优质农业品牌"黑土优品" [3] -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杜尔伯特县鳙鱼加工预计年总产值达3000万元 [3] 发展战略与定位 - 以农业强省建设为目标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 大企业 大产业 [3] - 统筹推进"四个农业"建设 巩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 [3] - 推动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有效衔接 促进多层次利用和多环节增值 [2][3]
共富路上的耐心资本:国家级基金“双轮”赋能乡村振兴
证券时报· 2025-08-28 17:56
核心观点 - 国投创益作为国家级基金管理人 通过产业投资推动乡村振兴 管理基金总规模突破500亿元 探索现代农业与资源开发双轮驱动模式 带动就业和农民增收成效显著[1][2] - 投资策略聚焦农业科技和欠发达地区资源开发 生物育种和农业机械化领域取得突破 撬动社会资本4000亿元 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3][4][5] - 面临农业现代化短板和农民增收挑战 需强化产业联农带农机制 加强科技创新与就业平衡 实现国家战略与市场化运营协同[6] 产业投资规模与模式 - 管理10余只乡村振兴产业基金 总规模突破500亿元[1] - 采用现代农业与资源开发双轮驱动投资模式 重点覆盖欠发达地区[1] - 累计撬动社会资本4000亿元投入乡村振兴领域[3] 就业与增收成效 - 投资项目累计带动1000万人次就业[2] - 为就业人口提供收入超过1万亿元[2] - 益客食品案例中 企业从行业第三升至第一 2022年实现上市[2] 资源开发投资 - 重点投资风电水电企业 包括中广核风电 华电福新 青海风电 青海黄河 新疆新华 三峡水利[2] - 资源类项目有力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链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3] 农业科技投资 - 实现生物育种核心企业 人才和技术投资全覆盖 覆盖隆平生物 杭州瑞丰 国丰生物等企业[4] - 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有序推进 预计未来五年国内渗透率达90%[4] - 农业机械化成效显著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 三大主粮机械化率超88%[4] 技术突破案例 - 钵施然打破国外采棉机垄断 使对外依存度从近100%降至10%[5] - 潍柴雷沃实现耕种管收烘全程机械化 增强复杂地形区域产业能力[5] 发展挑战与方向 - 农业农村现代化仍是短板 欠发达地区现代化滞后 农民种粮收益低 农村老龄化严重[6] - 需加强特色产业体系培育 科技创新赋能 联农带农机制创新和品牌建设[6] - 基金需平衡国家战略服务与市场化可持续运营 需政策持续支持[6]
南农晨读丨茶香胜境
南方农村报· 2025-08-27 01:01
岭南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广东省农林牧渔总产值达9701.21亿元 位居全国前列 [7][8] - 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1.63万亿元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507家 年营收规模近万亿元 [11][12] - 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10][11] 产业发展挑战 - 特色产业规模不大 生物种业实力不强 农机推广应用面小 [5] - 农业品牌经营主体分散 产品同质化严重 部分农业标准仍不完善 [6] - 土壤酸化与耕地质量提升科技支撑不足 突破性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力度需加强 [26] - 水稻合理密植等技术推广需加速 农产品加工损耗率较高 高值化产品研发滞后 [27] - 丘陵山区适用技术及智能农机装备创新仍需推进 [28] 海洋牧场发展 - 需从产业发展角度理解海洋牧场以精准识别发展痛点 [16][20][21] - 建议将优质海产品纳入政府粮食储备计划 [14][15] 科技支撑体系 - 需建立农业科技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 [23] - 开渔后湛江渔人海鲜码头餐饮消费显著回暖 现捞海鲜吸引跨区域食客 [43][44][45][46] 区域协作与推广 - 粤桂协作主题调研活动启动 30人媒体团将开展4天跨省区调研 [32][33][34][35] - 广东乡村歌手大赛云浮-江门赛区海选开启 角逐30强晋级名额 [37][38][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