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毛利率
icon
搜索文档
中芯国际Q2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2%,净利润同比下降19%
华尔街见闻· 2025-08-07 10:30
核心观点 - 公司Q2营收同比增长但环比微降 净利润大幅下滑且不及预期 Q3指引谨慎 面临成本压力和扩张挑战 [1][2][3][7][13] 财务表现 - Q2营收22.09亿美元 环比下降1.7% 同比增长16.2% [2][5] - 上半年营收44.6亿美元 同比增长22.0% [2] - Q2净利润1.325亿美元 同比下降19% 低于市场预估的1.671亿美元 [3] - Q2毛利4.5亿美元 环比下降11.1% [2] - Q2毛利率20.4% 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 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 [2][5] - 上半年毛利率21.4% 同比提升7.6个百分点 [2] - 经营利润1.51亿美元 环比下降51.3% [5][12] - 经营利润率从Q1的13.8%降至6.8% [12] - 每股基本盈利0.02美元 与上季度及去年同期持平 [5] 运营指标 - 产能利用率92.5% 环比提升2.9个百分点 [4] - 月产能增至99.1万片8吋当量 环比增长1.8% [6][14] - 12吋晶圆营收占比76.1% [6][9] 业务结构 - 消费电子应用占比最高达41.0% [6][9] - 智能手机应用占比25.2% [6][9] - 工业与汽车应用占比10.6% 较去年同期8.1%有所提升 [9] - 中国区业务占比84.1% [6][9] - 美国区业务占比12.9% [9] 成本与开支 - Q2经营开支2.99亿美元 环比增长52.4% 同比增长68.1% [5][11] - 研发开支1.82亿美元 环比增长22.2% [12] - 一般及行政开支1.89亿美元 环比增长26.5% [12] - 其他制造成本10.08亿美元 环比增长7.0% [10] 现金流与资本开支 - Q2经营活动现金流10.7亿美元 较Q1的-1.6亿美元大幅改善 [14] - Q2资本开支18.85亿美元 环比增长33.2% [7][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0.8亿美元 库存资金总计130.5亿美元 [15] 业绩指引 - Q3营收指引环比增长5%-7% [7] - Q3毛利率指引18%-20% 中位数19%低于Q2的20.4% [7][13]
小米大跌!创近两个月新低
深圳商报· 2025-08-07 08:04
股价表现 - 小米集团-W盘中一度跌超5% 股价创近两个月新低 截至发稿跌4.17%报51.75港元/股 [1] 智能手机业务 - 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略低于先前预测 主要受印度市场同比下降25%拖累 [1]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1% 为连续六个季度以来首次下跌 [1] - 小米以15%的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三 创历史新高 [1] - 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下降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1126亿元人民币略低于预期 调整后净利润102亿元人民币符合预期 [1] - 研究机构下调2025年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2%至7% [2] IoT业务 - 研究机构下调2025年下半年IoT收入预测 反映国家补贴政策调整 [1] 电动汽车业务 - 受益于SU7 Ultra交付 2025年第二季度电动车交付量达8.2万台 [1] - 电动车平均售价升至24.2万元人民币 毛利率改善至25% 亏损进一步收窄 [1] - YU7已于7月启动交付 二期工厂预计9月底投产 [1] - 7月小米汽车交付量超过3万台 得益于产能提升 [2] - 北京工厂二期即将投产 新产能正在规划中 [2] - 预计2025年销量40万至50万辆 2026年有望突破80万辆 [2] 机构评级 - 目标价从78港元下调至72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2] - 野村上调目标价79%至61港元 但将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 [2]
小米股价大跌!一度跌超5%,创近两个月新低
搜狐财经· 2025-08-07 07:22
股价表现 - 8月7日盘中一度跌超5%至51.65港元,创近两个月新低,午间收盘跌4.35% [1] - 当日最高价52.8港元,最低价51.2港元,成交量2.21亿股,成交额114.72亿港元 [2] - 当前市盈率(TTM)40.69倍,总市值1.34万亿港元 [2] 智能手机业务 - 2025Q2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1%,为连续第六个季度下跌 [4] - 公司市场份额达15%创历史新高,但印度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25%拖累整体表现 [4] - 大和预计2025Q2总收入1126亿元人民币(低于预期),调整后净利润102亿元人民币(符合预期) [4] - 大和下调2025-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2%-7%,主因智能手机毛利率预期下调 [5] 电动汽车业务 - 2025Q2电动车交付量达8.2万台(SU7 Ultra贡献),平均售价升至24.2万元,毛利率改善至25% [4] - 7月单月交付量超3万台,二期工厂预计9月底投产 [6] - 国信证券预测2025年销量40-50万辆,2026年有望突破80万辆 [6] - 野村认为电动车业务虽强劲但市场预期已较高 [6] 机构评级 - 大和将目标价从78港元下调至72港元(基于36倍PE),维持"买入"评级 [5] - 野村上调目标价79%至61港元,但因上涨空间有限将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 [6]
大行评级丨大和:降小米(1810.HK)目标价至72港元,Q2智能手机出货量及毛利率或低于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8-07 03:41
智能手机业务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测微调至4270万台,略低于Canalys估计的4280万台,同比大致持平[1] - 全球市场份额在2025年第二季度达到15%的历史新高,但以毛利率下降为代价[1] - 印度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25%,导致整体出货量略低于先前预测[1] - 中国市场2025年第二季度出货量为1040万台,较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1230万-1330万台回落,但符合预期[1] - 中印以外市场出货量创2740万台新高,推动全球份额增长[1] - 平均售价同比下降2%至1075元人民币,因竞争加剧导致折扣力度加大[1]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毛利率降至11.3%,并下调2025年下半年毛利率预期,反映零部件成本上涨及海外手机销售占比提升的影响[1] 财务表现 - 预测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126亿元人民币,略低于市场预期[1] - 预测2025年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102亿元人民币,符合市场预期[1] - 因智能手机毛利率预测向下修订,下调2025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2%至7%[2] - 目标价从78港元下调至72港元,基于2025至2026年平均36倍市盈率,原为38倍,但维持"买入"评级[2]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 - 受618购物节强劲表现推动,维持2025年第二季度IoT收入预测为3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2] - 618购物节总商品交易额达3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2]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IoT业务毛利率为22.5%[2] - 因国家补贴政策调整导致去年高基数影响,下调2025年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IoT收入增速预测5个百分点,分别至25%及20%[2] - 智能家电出货量增加推高物流成本[2] 互联网服务与电动车业务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互联网服务收入维持93亿元人民币,毛利率77%[2] - 受益于SU7 Ultra交付,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电动车交付量达8.2万台[2] - 电动车平均售价升至24.2万元人民币,毛利率改善至25%,业务亏损进一步收窄[2] - YU7已于7月启动交付,二期工厂预计于9月底投产[2]
港股异动丨小米一度跌超5%,大和预计Q2智能手机出货量或低于预期
格隆汇· 2025-08-07 03:37
股价表现 - 小米集团-W(1810 HK)盘中跌超5% 报51 2港元 股价创6月13日以来新低 [1]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略低于先前预测 主要受印度市场同比下降25%拖累 [1] - 预测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126亿元人民币 略低于市场预期 [1] - 调整后净利润为102亿元人民币 符合市场预期 [1] - 下调2025年下半年IoT收入预测 反映国家补贴政策调整 [1] 市场份额与毛利率 - 全球市场份额在2025年第二季度达到15%的历史新高 但以毛利率下降为代价 [1] - 因智能手机毛利率预测向下修订 下调2025-2027年每股盈测2%-7% [1] 目标价调整 - 目标价从78港元下调至72港元 基于2025至2026年平均36倍市盈率(原为38倍)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力源信息(300184.SZ):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9613.0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07 01:0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40.34亿元[2] - 归母净利润9613.04万元[2] - 摊薄每股收益0.08元[6]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42亿元[2] 盈利能力 - 最新毛利率9.74%[5] - 最新ROE 2.52%[5] 资产效率 - 最新总资产周转率0.66次[7] - 最新存货周转率2.07次[7] 资本结构 - 最新资产负债率40.30%[4] - 较上季度资产负债率上升2.30个百分点[4] - 较去年同期资产负债率上升2.80个百分点[4] 股权结构 - 股东户数12.79万户[7] - 前十大股东持股数量1.91亿股[7] - 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16.54%[7] - 最大股东MARK ZHAO持股11.90%[7]
杰瑞股份(002353.SZ):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12.4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07 01: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69.01亿元 归母净利润12.41亿元 [2]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31.44亿元 [2] - 摊薄每股收益1.22元 [5] 盈利能力 - 最新毛利率32.19% 较去年同期下降3.64个百分点 [4] - 最新ROE为5.68% [4] 资产效率 - 总资产周转率0.19次 存货周转率0.82次 [6] - 资产负债率39.61% 较上季度增0.13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增0.79个百分点 [4] 股权结构 - 股东户数2.92万户 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53.37% [6] - 孙伟杰持股18.97% 王坤晓持股13.01% 刘贞峰持股10.68%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5.58% [6]
IPO雷达|客户未成立,订单先来了?荣鹏股份回应“穿越式”合作
搜狐财经· 2025-08-06 14:2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浙江荣鹏气动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14日 [2] - 公司主要从事气动工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气动喷枪、气动钉枪、气动风炮、喷涂机等 [2] - 公司拟募集资金约2.02亿元,用于智能喷涂机项目、气动工具数字化智能工厂升级和建设研发中心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3亿元、4.87亿元、4.28亿元和5.14亿元 [3] - 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呈下降趋势,同比增速均为负,营收复合增长率为-11.98% [3] - 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较2021年上升9.85个百分点,毛利率大幅上涨主要来自提价行为 [6][8] - 2022年销售收入下滑主要系行业需求减弱所致,2024年以来行业需求回暖,公司销售收入开始回升 [8] 客户与销售模式 - 公司仅与Techtronic Trading Ltd和上海司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少数主要客户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3] - 报告期内主要客户下单呈现“小批量多单次”特点,且金额逐年变小、频率逐年增加 [3] - 与部分客户如MDD ENTERPRISE LTD的合作开始时间早于客户成立时间,原因系先与同一控制下其他企业开展合作 [5] - 2021年存在向部分客户销售毛利率为负的情况,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美元汇率贬值影响,2022年调价后大部分客户毛利率已恢复常规 [5] 定价策略与市场环境 - 2022年基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美元贬值等情况进行提价,尽管下游处于去库存阶段 [6] - 2022年下半年原材料价格回落,铝材、钢材平均采购单价分别同比下降6.26%、18.81%,但产品单价基本保持稳定 [6] - 公司与主要客户合作长期稳定,客户可接受合理价格涨幅,盲目更换供应商会带来切换成本 [7] - 价格提升未对公司与客户合作稳定性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8]
嘉化能源(600273.SH):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5.8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06 01:07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总收入50.06亿元[1] - 归母净利润5.81亿元[1] - 摊薄每股收益0.43元[4] - 毛利率17.42%,较上季度减少1.01个百分点[3] - ROE为5.65%[3]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3.03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14亿元[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同比下降57.75%[1] 资产与负债结构 - 资产负债率25.93%,较上季度增加1.5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5.13个百分点[3] - 总资产周转率0.37次,同比下降2.22%[4] - 存货周转率4.94次[4] 股权结构 - 股东户数4.05万户[4] - 前十大股东持股数量6.56亿股,占总股本比例48.34%[4] - 第一大股东浙江嘉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7.99%[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72%位列第二[4] - 济南汇正投资合伙企业持股1.56%位列第三[4]
南极光(300940.SZ):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7289.1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06 01:0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3.98亿元人民币[1] - 归母净利润为7289.10万元人民币[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9582.03万元人民币[1] - 摊薄每股收益为0.33元人民币[4] 盈利能力 - 毛利率为28.37%[3] - 净资产收益率(ROE)为6.33%[3]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资产负债率为27.97%,较去年同期上升3.45个百分点[3] - 总资产周转率为0.26次[4] - 存货周转率为5.05次[4] 股权结构 - 股东总户数为1.56万户[4] - 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53.47%[4] - 第一大股东姜发明持股21.52%[4] - 第二大股东潘连兴持股17.51%[4] - 机构投资者包括锦福源五号私募基金(4.60%)和华安中小盘成长基金(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