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

搜索文档
路透社:中国正考虑推出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
搜狐财经· 2025-08-21 03:53
据路透社,中国正考虑首次允许使用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以促进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更广泛采用,这是其对数字资产立场的重大转变;中国可能将于 本月晚些时候审查并可能批准一项路线图,以促进全球范围内人民币的使用,包括跟上美国对稳定币的推动;该计划预计将包括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上的使 用目标,并概述国内监管机构的职责,并补充说,该路线图还将包括风险预防指南;中国预计最早将于本月底举行一次学习会议,重点讨论人民币国际化 和稳定币问题,这两个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正日益受到关注;会议可能会发表讲话,为稳定币定下基调,并明确其在商业中的应用和发展的界限;在与美元 挂钩的加密货币在全球金融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北京方面认为金融创新,特别是稳定币,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希望的工具。 (来源:吴说) ...
据悉中国考虑推出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
制裁名单· 2025-08-21 03:08
政策转向与战略考量 - 中国正考虑允许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 这标志着对加密货币政策的重大逆转 [1] - 政策审查旨在加强人民币国际化 并应对美国在稳定币领域的发展步伐 [1][2] - 国务院将于8月下旬审议扩大人民币全球使用的路线图 包括风险防范指南 [2] 市场应用与实施路径 - 人民币稳定币可能用于与部分国家实施跨境贸易和支付 [2] - 该议题计划在8月31日至9月1日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讨论 [2] - 本土区块链平台Conflux已于7月推出由离岸人民币支持的新型稳定币 [6] 竞争格局与市场现状 - 人民币目前是全球支付领域第六大活跃货币 占全球支付总额约2.9% [3] - 美元占全球支付47.2% 但在稳定币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6] - 美元支持的稳定币占2880亿美元总市值的近98% [6] 技术认可与发展动力 - 中国人民银行于6月承认稳定币等新兴技术在全球支付系统中具有变革潜力 [6] - 中国可能进入稳定币市场将有助于人民币与美元、欧元等主要储备货币竞争 [3] - 美国2025年大力推行稳定币的计划促使中国大陆对该领域态度逐渐升温 [1][6]
21评论|海南跨境资管试点今日开闸 资本项目开放向前一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02:13
政策核心内容 - 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于8月21日正式生效 初始额度为100亿元人民币 [1] - 试点面向全球境外机构及符合海南学习、就业、生活条件的境外个人投资者 突破地域和身份限制 [1] - 投资范围涵盖R1至R4风险等级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资管产品、保险资管产品及其他金融监管部门认可产品 [1] - 要求资管产品以人民币计价结算 募集资金投向境内市场 [2] 市场影响与机遇 - 为境外离岸人民币提供回流投资通道 推动人民币在跨境金融交易中的应用 [2] - 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海南金融市场 助力构建区域性资产管理中心 [2] - 带动境内外资管机构入驻 促进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产业链发展 [2] - 试点规模上限可根据经济金融发展、市场需求及国际收支状况动态调整 [3] 战略意义与定位 - 是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重要探索 针对当前开放程度较低领域进行先行先试 [3] - 在国家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实施有监管、有隔离、有控制的开放 [3] - 为分阶段开放资本项目积累经验 为后续扩大开放提供新思路 [3] - 助力海南成为连接国内外金融市场的重要枢纽 [4]
海南跨境资管试点今日开闸 资本项目开放向前一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02:13
政策核心内容 - 海南跨境资管试点于8月21日正式生效 额度为100亿元人民币 开启境外资金投资境内市场新通道 [1] - 试点要求资管产品以人民币计价结算 募集资金投向境内市场 [2] - 试点规模上限可根据海南自贸港经济金融发展 市场需求 国际收支状况设定及动态调整 [3] 投资主体范围 - 试点面向全球境外机构和符合条件境外个人投资者 打破地域和身份局限 [1] - 境外个人投资者需符合在海南自贸港学习 就业 生活等相关条件 [1] 投资产品范围 - 涵盖R1至R4风险等级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 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产品 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及其他金融监管部门认可资管产品 [1] - 产品范围从低风险货币基金到高风险私募股权产品 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 [1] 政策影响 - 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助力 推动境外投资者便捷持有人民币资产 [2] - 吸引境外投资者参与海南金融市场 提升市场活力 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2] - 吸引境内外资产管理机构入驻海南 带动法律 会计等专业服务产业链发展 [2] - 为我国资本项目开放重要探索 为分阶段开放资本项目积累经验 [3] 政策定位 - 试点在国家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实施 属于有监管 有隔离 有控制的开放 [3] - 初期100亿元额度被视为压力测试 监管部门将动态调整规模 [3]
港交所最新业绩公布:大增逾三成
证券时报· 2025-08-20 09:2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 [1][2] - 基本每股盈利6.74港元,同比增长39%,中期股息每股6.00港元,同比增长38% [2] - EBITDA(非HKFRS计量项目)109.39亿港元,同比增长43% [2] 市场交易数据 - 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402亿港元,同比增长118%,期货及期权产品平均每日成交合约张数超170万张,同比增长11% [8] - 联交所股本证券产品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228.4亿港元,同比增长122% [7] - 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1110.4亿港元,同比增长196%,占现货市场成交量23% [7][9] 新股与再融资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共44家公司新上市,总集资额1094亿港元,同比增长超7倍,重回全球新股市场榜首 [8] - 宁德时代上市集资410亿港元,为2021年2月以来香港最大规模新股 [8] - 后续发行总额2448亿港元,为2021年以来最高半年度纪录 [9] 沪深港通与互联互通 - 沪深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171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2%,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1110亿港元,同比增长196% [7][9] - 债券通北向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459.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 [7] - 沪深港通收入及其他收益18.13亿港元,创同期新高,其中14.45亿港元来自交易及结算活动 [10] 战略举措与产品创新 - 推出"科企专线"协助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优化上市制度 [13] - 延长北向互换通利率互换合约期限至30年,提升人民币资产配置效率 [13] - 推出首只恒生科技指数备兑认购期权ETF及亚洲首批个股杠杆及反向产品 [13] 基础设施与合作进展 - 与迅清结算公司合作探索发展亚洲国际中央证券托管平台(ICSD) [12] - 推出证券市场股份交收费结构优化措施,提高市场效率 [14] - 刊发讨论文件研究缩短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14]
港交所最新业绩公布:大增逾三成!
证券时报· 2025-08-20 09:2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股东应占溢利达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 [1] - 基本每股盈利为6.74港元,同比增长39%,中期股息每股6.00港元,同比增长38% [2] - 主要业务收入达129.54亿港元,同比增长34%,公司资金投资收益净额达10.44亿港元,同比增长16% [2] - EBITDA达109.39亿港元,同比增长43%,营运支出为29.73亿港元,同比增长6% [2] - 资本开支大幅增加至26.57亿港元,同比增长334%,主要由于总部物业投资18.05亿港元 [2] 市场交易数据 - 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2402亿港元,同比增长118%,衍生权证、牛熊证及权证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174亿港元,同比增长72% [6][7] - 沪深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人民币1713亿元,同比增长32%,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1110亿港元,同比增长196% [6][8] - 衍生品合约平均每日成交张数达832千张,股票期权合约平均每日成交张数达8684千张,同比增长25% [6] - ETF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338亿港元,同比增长184%,债券通北向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人民币459亿元,同比增长3% [7] 新股与融资活动 - 2025年上半年共有44家公司新上市,总集资额达1094亿港元,同比增长超7倍,重回全球新股市场榜首 [7] - 宁德时代在香港上市集资410亿港元,为2021年2月以来香港最大规模新股,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及三花智控等大型新股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中国内地企业首选集资市场的地位 [7][8] - 后续发行总额达2448亿港元,为2021年以来最高半年度纪录,比亚迪和小米集团配股集资分别达435亿港元和426亿港元 [8] - 处理中的首次公开招股申请数目增至207宗,较2024年末的84宗增长超过一倍 [8] 战略举措与产品创新 - 推出"科企专线"协助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筹备上市,并计划于2026年实施无纸证券市场制度 [11] - 与香港金管局合作探索发展亚洲国际中央证券托管平台,推动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生态圈发展 [10] - 将北向互换通下利率互换合约期限延长至30年,并计划将人民币计价股票纳入港股通 [11] - 推出首只恒生科技指数备兑认购期权ETF及亚洲首批个股杠杆及反向产品,强化ETP市场地位 [11] - 优化证券市场股份交收费结构,推出综合基金平台订单传递服务,并讨论缩短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 [12] 股价表现 - 2025年至今香港交易所股价涨幅近50% [3] - 当前股价为385.60港元,总市值达5515.09亿港元,市盈率为38.957倍,股息率为2.13% [4]
港交所最新业绩公布:大增逾三成!
证券时报· 2025-08-20 09: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3%,股东应占溢利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 [1][2] - 主要业务收入129.54亿港元,同比增长34%,公司资金投资收益净额10.44亿港元,同比增长16% [2] - 基本每股盈利6.74港元,同比增长39%,中期股息每股6.00港元,同比增长38% [2] - 资本开支大幅增加至26.57亿港元,同比增长334%,主要因总部物业投资18.05亿港元 [2] 市场交易数据 - 证券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402亿港元,同比增长118%,衍生权证及牛熊证日均成交174亿港元,同比增长72% [7][8] - 沪深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17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港股通日均成交1110亿港元,同比增长196% [7][9] - 期货及期权日均合约成交量超170万张,同比增长11%,ETF日均成交338亿港元,同比增长184% [8] - LME收费金属合约日均成交量71.5万手,同比增长3%,债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4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 [7][8] 新股与融资活动 - 上半年44家新上市公司总集资额1094亿港元,为2021年以来最强劲半年度表现,同比增长超7倍 [8] - 宁德时代集资410亿港元,为2021年2月以来香港最大规模IPO,恒瑞医药等大型新股进一步巩固香港集资地位 [8][9] - 后续发行总额达2448亿港元,为2021年以来最高半年度纪录,比亚迪和小米配股集资分别达435亿及426亿港元 [9] - 处理中IPO申请增至207宗,较2024年末84宗增长超一倍 [9] 战略举措与产品创新 - 推出"科企专线"协助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优化上市制度以发展新经济生态圈 [13] - 与香港金管局合作探索国际中央证券托管平台,推动固定收益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2] - 延长北向互换通利率互换合约期限至30年,计划将人民币计价股票纳入港股通 [13] - 推出首只恒生科技指数备兑认购期权ETF及亚洲首批个股杠杆反向产品,强化ETP市场地位 [13] 基础设施与效率提升 - 优化证券市场股份交收费结构,提高市场效率及收费与交易金额关联性 [14] - 推出综合基金平台订单传递服务,提升基金分销网络效率 [14] - 刊发讨论文件研究缩短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支持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优化 [14]
深圳为跨境资金开通“高速路”
深圳商报· 2025-08-20 06:23
跨境资金池业务效率提升 - 跨境资金归集流程从数天缩短至10分钟实现收款、归集、调拨全流程高效完成 [1] - 深圳率先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 实现币种自选、划转自由、资金混用三大核心功能 [1] - 截至今年7月底试点业务额达3500亿美元 惠及55家跨国公司及近2000家境内外成员企业 [1] 制度创新与设计突破 - 试点业务聚焦账户整合、额度提升与流程简化三大核心设计突破 [2] - 深圳拥有高度活跃的外向型经济和密集的跨国公司总部集群 成为天然试验场 [2] - 试点涵盖智能制造、通讯设备等行业 支撑人民币国际化和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一体化 [2] 全国推广与政策优化 - 2023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全国推广深圳22条创新举措 包含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 [3] - 2024年12月外汇局在10个省市优化试点政策 2025年1月深圳正式实施试点管理规定 [3] - 政策加大对跨国公司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支持力度 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在深设立全球或区域总部 [3]
香港拓展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年内公布方案
搜狐财经· 2025-08-20 02:17
香港黄金交易中心建设进展 - 香港特区政府成立专责小组检视黄金金融交易范畴 推动建设国际黄金交易中心 包括支持实体黄金交割 计划年内公布方案[2] - 该计划源于2024年《施政报告》提出建设大宗商品交易生态圈 相关工作正稳步推进[2] - 香港加入伦敦金属交易所全球仓库和交割网络 将中国与全球金属交易市场紧密连接[2] 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香港成为LME许可交付地点后7个月内 8个获批认可仓库投入运营[3] - 截至8月初 LME注册仓单量超过8000吨 支持合约交割[3] - 香港机场管理局2024年10月启动机场贵金属储存库扩建计划 支持国际级黄金仓储设施建设[3] 金融配套与服务拓展 - 香港将构建国际级黄金仓储设施 扩展保险 检测认证 物流等配套金融业务[4] - 同步扩充抵押 借用 对冲等衍生交易 搭建完整生态圈[4] - 推动多币种交易 清算 交割和监管体系 探索与内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4] 战略意义与人民币国际化 - 发挥香港国际自由港 零关税 清关高效和全球物流网络优势[4] - 带动贸易融资 保险 风险管理 对冲和衍生工具等金融服务发展[4] - 推动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 为离岸人民币业务增添新动能[4] 内地与香港市场协同 - 上海黄金交易所6月在香港设立首家境外交收库 交易以人民币计价[5] - 上市iPAu99.99HK和iPAu99.5HK合约 在中国银行(香港)设立国际板指定仓库[5] - 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会员从2014年40家增至106家 覆盖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5]
金融活水赋能新片区 砥砺创享自贸新征程 ——中行上海市分行服务临港新片区六周年记
第一财经· 2025-08-20 02:08
自贸区金融创新政策 - 全国首部FT账户业务地方性法规出台 [1] - 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及上海市政府制定跨境金融服务行动方案 赋能FT账户功能拓展 [1] - 陆家嘴论坛发布八项政策举措 包括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和FT账户功能优化升级 [1] 跨境资金管理创新 - 为检测行业跨国集团搭建FTN账户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 实现全球资金高效归集 [2] - 创新日归集型资金池模式 解决跨时区资金调拨难题 提升跨境支付和融资效率 [2] - 通过FTN主账户实现人民币资产全球最优配置 [2] 跨境结算便利化方案 - 为境外互联网平台企业创新非居民客户直入账便利化方案 依托FT账户跨境结算直通处理政策 [3] - 采用"非居民FTN账户+簿记账户"模式 实现广告费收款直入账和分客户独立核算 [3] - 大幅提升结算效率并降低业务管理成本 [3] 跨境项目融资支持 - 为民营能源企业哈萨克斯坦风电项目提供跨境人民币融资 项目规模实现全容量并网 [4] - 创新采用分账核算单元FTU架构 售电价格直接与人民币汇率挂钩 [4] - 该项目为哈萨克首笔人民币计价新能源项目 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4] 金融要素市场建设 - 为再保险运营中心定制FT账户服务体系 开立FTE账户实现首单跨境分入业务全流程落地 [5] - 提供再保险业务跨境资金便利化结算 提升资金结算效率 [5] - 与70%临港新片区新设保险机构建立账户合作 形成可复制创新案例 [5] 金融机构创新成果 - 参与办理上海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金融创新和首笔首单业务70余项 [1] - 推动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有效提升 [1] - 持续参与离岸贸易试点和FT账户功能优化 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