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

搜索文档
科创板空轨星链公司:坚定看好发展潜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9-02 22:54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 国内商业航天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民营火箭公司在火箭发动机和可回收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动力系统实现从单台突破到批量制造的跨越[2] - 航宇科技航天锻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30% 已布局天兵科技 蓝箭航天 九州云箭 星河动力等多家商业航天客户[2] - 铂力特金属3D打印技术在大尺寸 结构复杂 耐高温材料零部件加工具先天优势 已助力多个商业航天客户完成发射任务 多个项目进入批量生产阶段[2] 企业产能扩张与技术投入 - 铂力特增材制造专用粉末材料产线建设项目预计建成后产能将增至3000吨/年 持续优化设计 技术研发 设备能力及产品交付质量[3] - 航宇科技将深化与全球主流厂商合作 拓展半导体设备 深海装备等高端领域多元化布局[3] - 交控科技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 重点投向自主虚拟编组运行系统 轨道湿润环境下列车控制系统等领域[4] 轨道交通技术创新 - 铁科轨道成立研发中心从事轨道扣件系统 新材料新工艺和3D打印技术研发 加快推进黑灯工厂建设[4] - 哈铁科技中标马来西亚及塞拉利昂红外项目 哈萨克斯坦洗车机项目 核心产品在国际市场实现重要突破[4] - 哈铁科技与香港地铁达成推广项目合同意向 实现地铁转向架构架自动清洗项目首次中标[5] 低空经济业务拓展 - 交控科技2024年低空业务实现从0到1突破 2025年上半年确认收入322万元 成功中标3个项目 新增合同金额1172.50万元[5] - 公司下半年将聚焦非暴露空间无人机产品化与市场化 深化AI+低空融合提升平台智能化能力[5]
三旺通信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9 22:4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1.72亿元 同比增长10.05% [1] - 归母净利润1603.04万元 同比下降36.72%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9131.54万元 同比增长12.89%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805.77万元 同比下降18.36% [1] - 毛利率60.26% 同比下降5.08个百分点 [1] - 净利率9.31% 同比下降42.5个百分点 [1] - 三费占营收比31.22% 同比下降8.05个百分点 [1] - 每股收益0.15元 同比下降34.78%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3元 同比下降65.88% [1]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1.02亿元 同比下降19.04% [1] - 应收账款1.76亿元 同比增长1.01% [1] - 应收账款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达536.05% [1][2] - 有息负债9587.35万元 同比下降23.35% [1] - 每股净资产7.8元 同比增长0.53% [1] 投资回报表现 - 2024年ROIC为3.69% 资本回报率不强 [1] - 历史中位数ROIC为12.98% 投资回报较好 [1] - 2024年为ROIC最低年份 投资回报一般 [1] 海外市场布局 - 海外市场重心从东南亚转移至欧美地区 [3] - 产品通过德国保时捷项目等案例获得欧洲市场认可 [3] - 设立波兰子公司拓展欧洲市场 [3] - 巩固东南亚、中东新兴市场本地化销售服务团队 [3] - 通过国际展会与经销商合作提升海外市场知名度 [3] 业务合作领域 - 与运营商在数字化领域开展多元化合作 [4] - 为运营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及硬件平台支持 [4] - 轨道交通领域应用案例包括600公里高速磁悬浮、上海多条地铁及中老铁路项目 [4] - 为高速磁悬浮列车提供带宽保障及QoS机制 [4] 行业增长预期 - 能源板块占比最大 涵盖传统电力、新能源及储能行业 [5] - 轨道交通板块发展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5] - 智能制造板块为潜在增量空间 取决于新技术研发应用进展 [5]
国电南瑞(600406):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海外网外等市场持续高增
民生证券· 2025-08-29 13:19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 收入242.43亿元同比+19.54% 归母净利润29.52亿元同比+8.82% [1] - 新签合同额354.32亿元同比+23.46% 其中国网系统外业务合同占比超50% [2] - 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国际新签合同同比增速超200% 海外收入19.87亿元同比+139.18% 收入占比提升至8.20% [2] - 新兴业务收入同比+38.65% 在储能 IGBT 配网机器人等新领域取得突破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04亿元 93.56亿元 106.11亿元 对应增速7.8% 14.0% 13.4% [3] 财务表现 - 2025H1单季度Q2收入153.48亿元同比+22.50% 归母净利润22.72亿元同比+7.33% [1] - 预计2025年营收645.18亿元同比+12.4% 2026年720.45亿元同比+11.7% 2027年806.08亿元同比+11.9% [3] - 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维持在26.88%-27.02% 净利润率12.72%-13.16% [9][10] - 每股收益预计2025年1.02元 2026年1.16元 2027年1.32元 [5][10] - 当前估值对应2025-2027年PE为22X 19X 17X PB为3.4X 2.9X 2.5X [3][5][10] 业务发展 - 网内市场巩固提升 落地山东辽宁新一代调度 山西甘肃电力现货市场 广东阳江柔直换流阀等项目 [2] - 网外市场拓展收获丰硕 中标华能乌兰察布 国电投海西州等储能项目 陕西佛坪 福建仙游等抽蓄项目 [2] - 国际业务取得新突破 沙特南美市场放量增长 落地沙特柔直换流阀及ADMS 印尼SVC供货等项目 [2] - 新兴技术成果显著 自主研制高压4500V/3000A IGBT实现小批量应用 中压IGBT交付应用10万只 [3] - 新产品开发取得进展 成功发布宽温大负载新型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 PLC交通领域适应性开发获成功应用 [3]
中海达跌2.08%,成交额3.9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8.7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9 07:1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9日盘中下跌2.08%至11.31元/股 成交3.94亿元 换手率5.66% 总市值84.1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8.70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43%和3.81%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3.14%和23.8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67%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1.39%/5.31%/10.56%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3亿元 同比增长15.39%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368.85万元 但同比收窄35.76%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高精度定位装备及行业解决方案占比83.32% 时空数据及信息化占比16.68%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7.40万户 较上期微减0.78% [2] - 人均流通股8193股 较上期增加0.7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91.02万股 较上期大幅减少419.82万股 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 [3]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6年6月21日 2011年2月15日上市 [1] - 专注于高精度定位技术产业链 产品体系包括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和高精度时空信息解决方案 [1] - 核心业务领域为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北斗高精度智能应用 [1] 行业分类与分红记录 - 属于国防军工-军工电子Ⅱ-军工电子Ⅲ行业 [2] - 概念板块涵盖地理信息、一带一路、北斗导航、轨道交通、数字孪生等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2亿元 但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科安达跌2.01%,成交额3664.8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79.1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04:0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9日盘中下跌2.01%至12.68元/股 成交额3664.85万元 换手率2.13% 总市值31.1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79.14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卖出653.13万元(占比17.82%) 大单净买入74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3.70% 近5日下跌7.92% 近20日上涨1.77% 近60日上涨7.09%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0亿元 同比增长12.27% [2] - 归母净利润5169.03万元 同比减少7.9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0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51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45万户 较上期减少1.08% [2] - 人均流通股9266股 较上期增加2.23% [2] - 博道远航混合A(007126)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占比64.63%) 防雷及智能诊断(23.90%) 道岔融雪(6.64%)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轨交设备Ⅱ-轨交设备Ⅲ [2] -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 高铁 专精特新 轨道交通 铁路基建等 [2]
中国通号(688009):25H1点评:业绩稳健增长,铁路改造及低空领域迎来新进展
长江证券· 2025-08-28 15:1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1] 核心观点 - 公司聚焦轨道交通和低空经济"双赛道",巩固拓展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工程设计、列控系统装备、工程技术服务"三位一体"全产业链优势 [2][11] - 培育低空空域管控业、无人机制造业、服务运营业,加快构建低空经济"三业一态"产业格局 [2][11] - 轨道交通业务景气向上,低空有望成为第二成长曲线 [2][1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47.30亿元,同比增长2.77% [6] - 归母净利润16.21亿元,同比增长1.34% [6] - 2025Q2实现收入80亿元,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19% [6] - 2025Q2归母净利10.6亿元,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89% [6] - 预计2025-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1、44.6亿元 [11] - 对应PE分别为14.9、13.0倍 [11] 业务收入拆分 - 铁路领域收入83.24亿元,同比-7.87% [11] - 城轨领域收入39.16亿元,同比+12.85% [11] - 海外领域收入9.44亿元,同比+55.92% [11] - 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收入14.80亿元,同比+29.93% [11] 订单情况 - 铁路领域订单111.4亿元,同比+12.64% [11] - 城轨领域订单37.74亿元,同比+26.51% [11] - 海外领域订单18.75亿元,同比-47.16% [11] - 低空经济领域新签合同额0.3亿元 [11]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在手订单1175.63亿元 [11] 轨道交通改造进展 - 高铁改造项目承揽合同额14.80亿元,同比+74.86% [11] - 承接武汉地铁1号线、北京地铁5号线等城轨改造工程 [11] - 铁路和城轨改造项目已逐步增长 [11] 低空经济布局 - 在青岛、雄安、石家庄等地完成15个平台部署 [11] - 成立通号紫金通信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11] - "一塔一城"低空通信方案在神华铁路、包头广播电视塔完成试验 [11] - 感知与反制系统在雄安发布并在高铁沿线应用 [11] - 与中信集团合作在青海盐湖矿区打造低空智能巡检 [11] - 与中国邮政合作在舟山开启岛际物流运行试飞 [11] - 在东营黄河入海口开展"低空+文旅"无人机试飞活动 [11] 财务健康状况 - 截至25Q2末存货38.3亿元,同比小幅增长,环比略降 [11] - 合同资产330亿元,环比小幅提升 [11] - 合同负债再次突破100亿元 [11]
上海电气涨2.07%,成交额4.5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406.9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02:3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8.88元/股 成交额4.50亿元 换手率0.41% 总市值1379.9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406.92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7.10%和9.11%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9.23%和22.56% [1] - 年内累计涨幅9.49% 近5/20/60日分别上涨4.35%/14.14%/19.35%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75.49万户 较上期减少6.38%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31亿股 较上期减少1600.55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22.45亿元 同比增长8.06% [2] - 归母净利润2.9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813.1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9.73亿元 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2] 主营业务与行业分类 - 主营业务构成:销售商品77.23% 提供劳务10.01% 工程建造7.55% 其他业务5.21% [1] - 行业分类为电力设备-其他电源设备Ⅱ-综合电力设备商 [1] - 概念板块涵盖光热发电 上海国资 新能源车 轨道交通 机器人概念等 [1]
朗进科技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控股股东占用资金全额归还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7 13:14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3.4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64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0.05万元 同样实现扭亏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1] 核心业务表现 - 轨道交通车辆空调及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38亿元 同比增长11.98% 毛利率提升至33.16% [1] - 成功中标深圳地铁13号线 北京地铁1号线增购 济南地铁7号线和9号线等国内重点项目 [1] - 国际市场斩获意大利罗马项目 挪威奥斯陆地铁订单 并完成意大利轨道车辆空调项目交付 [1] - 获得北京 南宁 宁波 上海等重点城市的轨道交通维保服务订单 实现后市场业务战略性突破 [1] 新兴业务进展 - 新能源及智能热管理 数字能源智能环控业务稳步推进 推出储能液冷产品longertek4.0系列 [1] - 累计交付数十个百兆瓦级新能源基地及国内重大示范储能电站项目的温控产品配套 [1] - 储能温控产品累计出货突破45GWh 为盈利增长提供补充 [1] 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青岛朗进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济南瑞青科技有限公司累计占用资金2.37亿元 已全部归还 [2] - 期后朗进集团临时拆借的200万元及对应利息0.68万元 已于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前全额清偿 [2] - 公司董事会已采取强化内部审计监督 严格关联交易审批 加强董监高合规培训等整改措施 [2] 战略方向 - 公司将继续聚焦轨道交通主业 同时推进新能源 储能等业务拓展 [2]
必得科技: 江苏必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0:2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17.06%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47.51万元,同比增长147.04%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26.11万元,同比增长160.26%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95.57万元,较上年同期-3204.96万元大幅改善 [2] - 基本每股收益0.12元/股,同比增长140% [2] 业务运营情况 - 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研发生产和轨道交通车辆维保业务 [3] - 主要产品包括通风系统、智能撒砂系统、电缆保护系统等轨道交通配套产品 [3][4] - 采用订单导向型生产模式,具有定制化、柔性化生产特点 [4][5] - 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客户为中车系企业和北京地铁等国有整车制造商 [5]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7万公里 [6] - 2024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 [6] - 城轨交通运营里程12160.77公里,当年净增长936.23公里 [7] - 动车组维保市场进入黄金期,2024年国铁集团两次招标五级修达509组 [7] 研发与创新能力 - 报告期内母公司新增专利11项,子公司新增专利3项和软件著作权2项 [9] - 建有省级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13] - 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13] - 研发费用1273.31万元,同比增长38.03% [17] 子公司经营情况 - 长春必得实现营业收入2398.53万元,净利润215.91万元 [18] - 北京合圣凯达实现营业收入1836.53万元,净利润66.59万元 [18] - 江阴海斯瑞亏损30.51万元,北京京唐德信亏损24.05万元 [18]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已全部结项,累计使用募集资金32752.66万元 [25][26] - "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扩产项目"结余资金5975.10万元 [25]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结余资金1949.41万元 [25]
中国通号: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6.21亿元,同比增长1.34%
新浪财经· 2025-08-27 09: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6.65亿元 同比增长2.91%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6.21亿元 同比增长1.3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