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价值转化

搜索文档
荥经:奋力打造全国生态价值转化样板区
四川日报· 2025-05-25 22:17
生态资源与产业布局 - 雅安市荥经县林地面积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0.3%,居全省第一[7] - 围绕打造全国生态价值转化样板区目标,入选第二批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7] - 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分布31只大熊猫,其中野生28只、野化放归3只[8] - 采用"NPL"园地共建模式,结合森林康养、乡村振兴、竹产业示范园区建设[8] - 2025年规划"一环五区"布局,构建百里熊猫绿道[9] 冷水鱼产业发展 - 荥经县五宪冷水鱼现代农业园区引进全球最大鱼子酱生产商鲟龙科技,总投资5亿元[10] - 2024年9月产出首罐本土鱼子酱,养殖区可实现蓄水养鱼2000余吨,年产鱼子酱10余吨[10] - 规划"一带五线"产业布局,打造天府冷水鱼产业集群核心区[11] - 未来规划建设鲟游湾项目,预计综合产值超100亿元[11] 林下经济与森林资源开发 - 采用"337工作法"推动林权改革,实施七大行动转化生态价值[12] - 编制《森林粮库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和《森林四库总体规划》[13] - 四川川雅老坛食品公司方竹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2024年产值4000多万元[13] - 黄柏成林面积16.8万亩,其中10万亩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发展[14] - 2024年森林经营面积60万亩,林业综合产值13.9亿元[15] 产业融合模式 - 企业引领+基地建设+农户模式连接产销两端,带动农民增收[13][14] - 方竹与黄柏混交立体种植,实现生态空间高效利用[14] - 大熊猫国家公园区域外林地盘活行动,引导农民参与资源管护[14]
因地制宜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经济日报· 2025-05-21 21:56
西南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 云南省森林覆盖率55.25%,森林蓄积量21.44亿立方米,均居全国前列 [1] - 云南省有机产品获证数2700多张,居全国第二位 [1] - 成渝地区完成"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营造林建设超1300万亩 [1] - 贵州省森林覆盖率63%,绿色经济占比46%,3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成果全国推广 [1]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加强流域水资源联合调度 [2] - 国务院支持贵州探索生态产品总值纳入绩效考核,实施经济发展与生态产品总值"双考核" [2] - 探索建立西南地区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推动生态保护标准互认、产业政策协同 [3] - 构建生态产品产权界定、价值核算、市场交易等制度保障体系 [3] 绿色产业发展路径 - 依托水电、光伏、页岩气等可再生能源优势,建设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 [3] - 推动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向生态资源富集地区集聚 [3] - 通过税收优惠、绿色信贷等政策引导形成"生态资源—绿色技术—产业集群"转化链 [3] 科技支撑与生态修复 - 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干热河谷植被退化等难题研发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4] - 建立符合西南特点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标体系,推进GEP与GDP双考核制度 [4] - 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加速碳中和、碳封存等技术成果转化 [4] 利益共享机制创新 - 探索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分红力度 [4] - 引导农户通过林地托管、碳汇交易等参与生态资源市场化运营 [4] - 推行环保行为积分奖励制,将垃圾分类等转化为公共服务权益 [4]
第26届青洽会将于6月25日至29日在西宁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5-19 11:49
第26届青洽会概况 - 本届青洽会将于6月25日至29日在西宁举办 主题为"开放合作·绿色发展" 聚焦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 [1] - 首次邀请墨西哥作为主宾国 设立沉浸式产业链合作展区 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参展签约 [2] 历史成果与定位升级 - 青洽会已连续举办25届 累计签约项目超6200个 到位资金超8400亿元 成为青海扩大开放的重要窗口 [2] - 推动国际合作从商品展示向产业深度联动升级 [2] 四大特色亮点 - **国际合作聚焦**:主宾国墨西哥举办经贸交流会 联动"一带一路"国家高层官员及驻华使节参会 [3] - **商贸对接精准**:设计"8+6+3"系列活动 涵盖投资说明会、民营经济专场等全链条对接服务 [4] - **市场化运营突破**:启用6万平方米青海国际会展中心 设6大核心展区 联动30余省区市及央企参展 同步设立外贸优品和直播展区 [4] - **数字体验升级**:依托"云上青洽会"构建"线下体验+线上交易"模式 通过直播推广"青字号"品牌 [4] 绿色招商与产业布局 - 推行"绿色招商准入制" 优先引入清洁能源等领域项目 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5] - 创新"生态+"与"绿电+"模式 将生态品牌与高端制造、算力产业耦合 未来聚焦盐湖利用、新型储能等新兴赛道 [5] 人才与项目储备 - 五年累计签约项目2010个 柔性引进人才6342名(含39名"两院"院士) 助力绿色算电等领域 [6] - 今年已征集235项人才需求(含85项高层次项目) 重点邀请院士团队参会 [6] - 储备260个招商引资项目 总投资4200亿元 截至4月底已签约140个项目 金额达1182 6亿元 [6] 筹备进展与战略意义 - 嘉宾邀请覆盖15个国家部委、31个省区市及境外商协会 12个省区市及中石油等央企确认参展 [7] - 青海以青洽会为契机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 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 [7] - "十五五"期间将展现清洁能源基地开发、盐湖资源"世界级产业基地"建设及"绿电+算力"产业生态等机遇 [8] 发展愿景 - 青海期待与全球客商在生态价值转化、新质生产力培育等领域共绘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