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生态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四水映绿 豫见两山丨北汝河 今如何
河南日报· 2025-08-13 23:20
核心观点 - 北汝河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成功创建省级幸福河湖 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转型 [1][4][10][11] 生态治理措施 - 2009年启动北汝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 包括拆除违建 迁离工厂 [8] - 实施18.5公里河道整治 建设6座橡胶坝和2座生态堰 形成10公里开阔水面 [9] - 开展水系连通工程 将北汝河水引入洗耳河与广成河 构建30公里活水绕城生态带 [9] 环境质量改善 - 2021至2024年北汝河出境断面水质年均达Ⅲ类标准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9][11] - 2022年北汝河出境断面水质1-12月均值提升至Ⅱ类标准 [9]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增至6种(含黑鹳 中华秋沙鸭等) 二级保护动物达52种(含大天鹅 灰鹤等) [11] 生态景观建设 - 沿河建成沙滩公园 湿地公园 滨河公园及森林公园 形成近7000亩生态廊道 [8] - 沙滩公园成为当地热门休闲场所 被居民称为"家门口的马尔代夫" [4] - 湿地公园观测到斑嘴鸭 白鹭等多种水鸟栖息 生态多样性显著提升 [5][6] 社会效益 - 河道治理初期曾遭遇商户抵制 通过持续整治最终获得民众认可 [8] - 水资源分布优化 解决南岸水网密集与北岸干旱不均问题 [9] - 2024年7月北汝河城区段获评省级美丽幸福河湖 [10]
兴隆湖蝶变,成都市用法治力量推动水环境治理
新京报· 2025-06-27 10:51
兴隆湖生态治理成果 - 兴隆湖面积约6500亩,从洼地转变为集生态、灌溉、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湖区,水质从劣V类提升至全域III类、局部II类,透明度最深达4米以上 [1][4][5] - 湖区治理采用"借自然之力修复自然"理念,通过水利设施建设、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构建,形成198万平方米沉水植物构成的"水下森林" [2][4] - 治理后吸引华西医院分院、天府中学湿地教室及科技企业入驻,实现生态价值转化,成为城市新生活场景 [5] 锦江流域治理成效 - 锦江黄龙溪国考断面水质从2016年劣V类提升至III类及以上,连续60个月保持优良,鱼类种类从23种增至49种 [6][7] - 成都累计敷设截污管涵23.1公里,修复病害管网1400余公里,新建19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提升173.5万吨 [7] - 锦江流域水质优良率从2016年69%提升至100%,实现从护城河到幸福河的"第四次转型" [7][10] 成都水生态治理政策与规划 - 成都市出台《兴隆湖区域生态保护条例》等30部生态环境相关法规,2018年以来开展环保领域执法检查12次 [3][7] - 编制《锦江水生态治理总体规划2022-2035年》《天府蓝网总体建设规划》,探索"市属国有公司+区政府"流域治理新模式 [9][10] - 完成三大流域3917个排污口整治,建成天府蓝网396公里,贯通都江堰至黄龙溪绿道220公里,打造"夜游锦江"城市IP [10] 生态经济价值转化 - 兴隆湖周边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培育荧光跑道、湖畔书店等网红打卡地,带动区域人气与商业活力 [4][5] - 锦江流域通过延长通航里程、拓展滨水空间,激活生态经济与夜间经济,实现环境与商业协同发展 [10]
黄龙溪国考断面水质连续59个月保持在Ⅲ类及以上,成都水生态“变形记”藏着这些密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1 15:40
锦江生态治理成效 - 锦江水质优良率从2016年的69%提升至100%,黄龙溪国考断面水质从劣V类提升至Ⅲ类及以上,连续59个月保持Ⅲ类及以上[4] - 累计完成7000多公里市政排水管网排查整治,敷设截污管涵23.1公里,修复病害管网1400余公里,新建19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提升173.5万吨[3] - 创新采取控、排、净、治一体化改革,依托国有企业成立流域治理综合平台,实现全要素、全流域统筹治理[3]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深入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4] - 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循环,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4] 兴隆湖生态工程 - 兴隆湖水质达到全域III类、局部II类,透明度最深可达4米以上[7] - 新建2700亩河流型湿地,为上游蓄水、净水、滞沙,增强泄洪排沙能力[6] - 观测记录到鸟类181种,其中水鸟70种,雁鸭类水禽单次统计最大数量达4537只[7] 文旅产业发展 - 黄龙溪2025年端午节接待游客21.72万人次,同比增长57%,旅游收入2318.3万元,同比增长50%[8] - 兴隆湖吸引华西医院分院、天府中学湿地教室及科技企业落户,带动区域人气提升[8] - 黄龙溪成功举办三届龙舟赛、两届冬泳比赛,水生态改善直接促进文旅项目发展[8]
污水排放标准细化,水生态治理赛道再升级
国盛证券· 2025-05-25 06: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 - 2027年)》,推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为环保产业创造新增长点,建议关注聚光科技 [10][22] - 生态环境部发布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推动全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标准规范化和统一化,建议关注洪城环境、碧水源 [23][35] - 环保板块机构持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行业确定性与成长性强,推荐高能环境、惠城环保、洪城环境等高成长性标的与高股息资产 [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当周投资观点 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 - 2027年)》 - 方案目标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40%左右,2030年取得明显成效,2035年基本建成,中央财政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10][11] - 巩固深化水环境治理,包括提升入河排污口整治效能、加强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等多方面工作,到2027年多项治理目标有相应提升 [12][14] - 加强基本生态用水保障,保障河湖生态流量、落实泄放措施、强化监测信息共享,到2027年相关工作有进展 [16] - 积极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包括推进水生生物保护恢复、实施湖库富营养化综合治理等,到2027年多项生态指标有改善 [17][18] - 全面推进保护与建设,加强全过程管理、强化示范引领、加大支持力度、开展全民行动 [20][21] 生态环境部发布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 明确标准适用范围、制订基本原则、技术路线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方法,适用于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制修订 [23] - 基本原则包括全面防控、分类管理、科学可行、依法合规 [24][26][27] - 技术路线参照相关规则开展工作,包括确定适用范围、控制项目等内容 [28] - 对园区基本情况、废水及污染物排放情况、水环境质量进行调查,确定标准分类和适用范围、监测要求 [29][31][34] 持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板块反弹望持续 - 推荐高能环境,其业务包括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等,订单加速释放,在手优质项目多 [36] - 推荐惠城环保,其切入重大危废项目,废塑料项目稳步推进,有望带来新利润增长点 [36][37] - 推荐洪城环境,业务成长空间大,多业务驱动业绩增长,2024年高分红,配置价值凸显 [37] 板块行情回顾 - 当周环保板块表现较差,跑输大盘和创业板,公用事业涨幅为0.54%跑赢大盘和创业板 [3][38] - 环保子板块中监测、水处理等有不同涨幅,A 股环保股涨幅前三为神雾节能、惠城环保、安车检测,跌幅前三为汉威科技、宝馨科技、卓越新能 [3] 行业要闻回顾 - 重庆市发布城镇污水处理厂纳管工业园区及工业企业工业废水处理评估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49] - 重庆发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提出健全生态治理体系等目标 [49] - 江西省公示第一批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级企业名单,拟认定 A 级企业 3 家等 [49] 重点公告汇总 - 皖天然气、恒盛能源等多家公司进行利润分配,涉及金额从 7000 万元到 1.94 亿元不等 [50][51][53] - 贵州燃气股东权益变动,持股比例由 20.25%减至 20.00% [50] - 三达膜董事等减持股份,维尔利等公司提供担保或进行关联交易等 [51][52] - 东珠生态签订老挝土地整理 EPC 工程总承包项目,暂估签约合同价 35 亿元 [52] - 索通发展与阿联酋公司合作建设阳极生产基地,一期产能 30 万吨/年 [53] - 新天然气、久吾高科部分股票解除限售,威派格控股股东质押股份 [54]